宜興盾牌舞

宜興盾牌舞,主要流傳在官林鎮桂芳村座莊圩、夾溝村等自然村組,屬於男子群舞,展示了兩軍對壘,短兵相接的戰鬥場面,該舞動作迅猛,隊形變化複雜,戰鬥氣氛濃烈,獨具一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興盾牌舞
  • 類型:舞蹈
  • 地區:宜興
  • 起源時間:明初
起源,基本內容,服飾,道具,器樂,傳承,

起源

據傳,盾牌舞起源於明初。明開平王常遇春遭冤被害,其部將張衡、陸習避難於現今的官林鎮桂芳村座莊圩(音yu)當長工。因該村北臨滆湖、東靠馬公盪,故常遭湖盪盜匪襲擊。於是兩將便組織村民自衛抗暴,傳授盾牌武術。自此之後,盾牌武術開始在民間流傳。
宜興盾牌舞
又傳,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用盾牌訓練士兵。據清修《宜興縣誌》引《蕩平發逆圖記》記載:“賊持藤牌為技長”。曾任太平軍“團練使”的蔣順昌,是掌握軍事訓練的教官,精通盾牌戰術。太平軍失敗後,他便回到老家夾溝村居住。為了自衛抗暴,保護鄉民不受強人襲擊,他運用訓練太平軍的方法,一改隊員裝束、陣圖、鼓樂,晝夜訓練盾牌戰術,訓練出來的隊伍英勇威武,盜匪望而生畏。從此,盜匪襲擊鄉里的事件已基本絕跡。

基本內容

《盾牌舞》在演出形式上,根據演出場地和演出要求不同而發生變。
宜興盾牌舞
起初,《盾牌舞》只在廣場演出,人數最多時有二百四十人,可以組成一個最大的陣勢,即“蓑衣陣”、“古錢陣”。後來由於參加廟會,需要走街串巷,人多行動不便。因此,人數逐漸減少,那些複雜的大陣勢也就失傳。為適應在廟會上邊走邊打的需要,發展了新的陣勢,如“一字長蛇陣”(即“過街陣”或“行路陣”)。
目前,最大的陣勢有三十二人。舞台演出中,限於舞台空間,演出人數一般又從三十二人減到十六人或十二人。武術性的陣勢如“滾陣”,大同小異的陣勢如“十字陣”和“三角陣”等陣勢以及一些武術動作,均有所刪減。古時還有一種非常複雜的“螃蟹陣”,如“四隊陣”、“五隊陣”、“偏左陣”、“偏右陣”等,能變出許多陣形,現已失傳。
宜興盾牌舞
《盾牌舞》原有二十個陣勢:即,“三角陣”、“雙三角陣”、“三角滾陣”、“雙三角滾陣”、“金鉤彎陣”、“荷葉陣”、“十字陣”、“一字長蛇陣”、“單心梅花陣”、“雙心梅花陣”、“斬馬腳陣”、“四門蝴蝶陣”、“里外陣”、“蓑衣陣”、“古老錢陣”、“螃蟹陣”、“四隊陣”、“五隊陣”、“偏左陣”、“偏右陣”。目前保留下來的陣有:“金鉤彎陣”、“荷葉陣”、“一字長蛇陣”、“斬馬腳陣”(即“雙喜陣”)等十多個陣。
宜興盾牌舞
《盾牌舞》隊形緊密。過去教習時,兩人僅以一張席的面積為限相博對打,出界為敗。三十二人表演時,也僅在十平方米的範圍內,舞棍揮刀,互不相撞。由於隊形緊密,上盤只靠小臂和手腕的勁將棍在近身揮舞。下盤為了避開上盤的木棍,動作以下蹲為主,經常在上盤的腰部以下蹲跳。上下盤交叉時,一定要擦肩而過,因為表演的面積狹窄,人多間隙小,要做到擦過時互不相撞,動作一定要準確、敏捷。
盾牌舞來源於古代士兵的操練,動作力度大,戰鬥性很強。許多動作類似戲曲舞蹈中的“雙打”、“搶背”、“滾毛”和武術中的撲、跌、跳等。每次演出時,都要把刀磨得很鋒利,給人以強烈的實戰感。揮刀掄棍時,動作迅猛,力度很大。

服飾

1、上盤:絳紅色嵌白色條綢上衣,粉紅色鑲白色條綢褲,大紅色綢頭巾(白色布帶扎扣),黑白相間的跳鞋。
宜興盾牌舞
2、下盤:黑色嵌白色條綢上衣,綠色鑲白色條綢褲,綠色綢頭巾(白色布帶扎扣),黑白相間的跳鞋。
註:《盾牌舞》的服飾變化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武俠服(明清至太平天國)。頭扎英雄結,上身著黑色對襟緊身衣,下身穿皂色燈籠褲,黑色快靴,上、下盤只有顏色有別。
第二階段為天朝服(太平天國至辛亥革命),即太平軍服。頭扎紅(綠)頭巾,身穿綠(黑)彩衣,下穿黑(綠)彩褲,纏綁腿,著繡球草鞋。
第三階段為改良天朝服(辛亥革命至解放初)與天朝服大體相同,但不纏綁腿,改穿快靴。
第四階段為輕便天朝服(解放後至今)與天朝服大體相同,改穿白球鞋。

道具

1、 盾牌(木質橫檔及短檔、紙糊竹編),直徑51厘米。
宜興盾牌舞
2、 短刀(鋁質,紅色綢刀穗),長41厘米。
3、 木棍(白底紅條),長132厘米。
註:盾牌道具演變也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明清至太平天國。真鐵棍(銅包頭加三道鐵箍)、真鋼刀、柳藤盾(用柳藤扎制,燙火漆,畫圖案)。
第二階段為太平天國至辛亥革命。硬木棍(一般是檀木、櫧木)、渣鋼刀、牛皮盾(用牛皮包紮,燙火漆,畫圖案)。(以上兩種盾牌,直徑在一米以上,可以坐人渡河)。
第三階段為辛亥革命至解放初。燙漆圈硬木棍、鋁刀片、粗布盾(用土布包紮,塗漆畫圖案)。
第四階段為解放至今,木棍(棍短而直徑小)、鋁刀片、紗布盾(用紗布包紮,貼上紙畫圖案)。
(以上兩盾直徑51厘米)

器樂

《盾牌舞》用鑼鼓伴奏,樂隊由兩組打擊樂器組成。
一是由蘇鑼、鈸、小鑼、大鼓、招軍組成。擔任“開場”“穿陣”、“斬馬腳”和收棍的伴奏任務。音樂雄渾粗獷,緊張熱烈,製造出兩軍對陣廝殺的戰鬥氣氛。但在“斬馬腳”時,招軍停止伴奏。
二是由京鑼、小鑼、小鈸、月鑼、小堂鼓組成。音樂熱烈輕快,製造出一種戰鬥勝利的歡樂氣氛、是陣與陣之間的過場音樂。過場音樂節奏特殊,如京鑼不在重拍上出現,而在弱拍上敲擊,使音樂有輕鬆感;又如,月鑼常在後半拍出現響亮的音,更能形成歡快雀躍的氣氛。樂器音色的變化,特殊節奏的出現,使音樂氣氛為之一變,與第一組樂器的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

傳承

盾牌舞,自明初傳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傳承過程中,民間藝人一般不願意公開自己的獨門秘笈,傳藝都是通過口傳身授,缺乏相關的文字資料,故難以確定代別,據其現有資料歸列如下譜系:
明代 張衡、陸習
清代蔣順昌
清代史財盤
近代 蔣福川 1900-1983 , 夾溝村傳人 師蔣順昌
近代 宗加美 1900-1992 不詳 , 座莊圩傳人 師史財盤
現代 史初清 1943- 1972年 座莊圩傳人 師宗佳美
史初清,1943年9月17日生,宜興市官林鎮桂芳村人,現任盾牌隊負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