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金線䰾

頭側扁。吻端圓,有一小突起在吻端背部正中。鼻孔位於從吻端至眼前緣的1/2處;前鼻孔圓,短管狀,短管後緣具後翼,向前可遮蓋管口;後鼻孔長橢圓形,開放。口端位,口裂呈弧形,上頜長於下頜。口唇結構簡單,唇薄;吻皮包於上唇基部,上唇邊緣出露;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唇後溝向前延伸至頦部,左右不相連。口須2對,上頜須起點位於前鼻孔之前,須較長,超過眼前緣;口角須稍長,超過眼後緣,但不達到鰓蓋骨的前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宜山金線䰾
  • 拉丁學名:Sinocyclocheilus yishanensis Li and Lan, 1992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 硬骨魚綱
  • 亞綱:骨鰾魚次亞綱
  • :鯉形目
  • :鯉科
  • :金線䰾屬
  • 分布區域:廣西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頭側扁。吻端圓,有一小突起在吻端背部正中。鼻孔位於從吻端至眼前緣的1/2處;前鼻孔圓,短管狀,短管後緣具後翼,向前可遮蓋管口;後鼻孔長橢圓形,開放。口端位,口裂呈弧形,上頜長於下頜。口唇結構簡單,唇薄;吻皮包於上唇基部,上唇邊緣出露;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唇後溝向前延伸至頦部,左右不相連。口須2對,上頜須起點位於前鼻孔之前,須較長,超過眼前緣;口角須稍長,超過眼後緣,但不達到鰓蓋骨的前緣。眼圓,較大。鰓孔大;鰓蓋膜在峽部相連。下頜齒骨-角骨在峽部彼此不相貼近。鰓耙三角形,發育完好,排列稀疏。  胸鰭起點位於鰓蓋骨後緣的垂直下方;胸鰭較長,剛達到腹鰭起點。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的前下方,在胸鰭和臀鰭起點的中間,腹鰭相對長,達到腹鰭起點到臀鰭起點處的3/4處,但不超過肛門。背鰭起點約略位於吻端和尾鰭基的中間位置;背鰭最後一根不分枝鰭條柔軟,後緣無鋸齒。臀鰭起點大致位於腹鰭起點和尾鰭基的中間,臀鰭相對長。尾鰭叉型。  側線完整,起自鰓蓋骨後緣上方,總體平直,在胸鰭上方略有下彎,隨後折向體中線,一直延伸至尾鰭基部。身體被鱗,鱗片小;側線鱗大於側線上下鱗。腹鰭腋部具腋鱗,一般2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西宜州市的里洞水庫。

生活習性

生活於水庫中,以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