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垸鄉

官垸鄉

官垸鄉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位於澧縣東南端,地處洞庭湖濱,松滋河中、西支之間,四面環水,東望安鄉縣,西抵九垸鄉,北鄰小渡口鎮,南連七里湖農場,總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1.7萬人。耕地面積48449畝,其中水田29064畝,旱地1938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官垸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736
  • 地理位置:澧縣東南端
  • 面積:81平方公里
  • 人口:1.7萬人
  • 耕地面積:48449畝
概況,沿革,地理,特色產業,蔬菜種植,對蝦養殖,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民俗文化,春風行動,

概況

澧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南部,松滋河中支東岸。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85萬人(2007年?)。轄1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官垸碼頭,距縣城27千米。

沿革

1950年為官垸鄉屬地,1956年建長興鄉,1958年置紅星公社,1959年稱官垸公社,1984年改官垸鄉。1996年,人口4萬人,鄉政府駐官垸碼頭,轄五愛、三合、官東、珠璣湖、濠口、趙家、樂府拐、興田、新發、雞母洲、田家口、幸福橋、蝦子當、雙富、郭家口、建武、毛興、余家、東巴、東福、共興、蔡家垴、保福、學堤、清河、東興26個行政村和官垸碼頭居委會;縣屬七里湖農場設此。2004年轄官垸碼頭居委會和東興、共興、才家、東福、保福、余家、毛興、建武、清河、學堤、蝦子、新聯、雙富、郭家、田家口、五愛、五星、官東、新發、新田、樂府、趙家、珠璣湖、濠口、三合25個行政村。
2005年,1、撤銷原東興村、共興村、東福村、蔡家垴村,合併組建余家台村;2、撤銷原保福村、余家村、毛興村,合併組建溝圍湖村;3、撤銷原建武村、清河村、學堤村,合併組建鳥兒洲村;4、撤銷原蝦子壋村、雙富村、郭家口村,合併組建常發村;5、撤銷原幸福橋村、田家口村,合併組建幸福橋村;6、撤銷原三合村、官東村,合併組建七里村;7、撤銷原五愛村、雞母洲村、新發村,合併組建仙桃村;8、撤銷原興田村、樂府拐村,合併組建世發村;9、撤銷原趙家村、珠璣湖村、濠口村,合併組建鳳凰村;10、保留官垸碼頭社區的行政區劃不變。調整後,官垸鄉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地理

官垸鄉屬於松滋河沖積平原區,屬於平原濱湖氣候,地勢平坦,面積寬廣,白天易受熱增溫,夜間輻射降溫較快,形成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無霜期短。歷年平均氣溫為16.9℃-17.1℃,歷年來極端最高氣溫為40.5℃( 1972年8月27日,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3.5℃(1977年1月30日)。歷年平均溫度為80%,除1月和12 月小於80%外,其餘各月均大於80%。
2005年官垸鄉合村並組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7年底總人口17139人,其中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回族、壯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散居境內,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125元。1998年潰垸後全鄉移民重建,順堤築台,統一建房安置,現民眾聚居於余家台、鳥兒洲台、共巴台、濠口台、官垸小區(統稱“四台一小區”),其中官垸小區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人口的主要安置區,距縣城27.2公里。
2015年官垸鄉撤鄉設鎮,並將七里湖農場、蘆葦總場代管區域劃歸官垸鎮管轄。

特色產業

官垸鄉地處洞庭湖湖區,土地肥沃,適合發展現代農業生產。鄉里成立了高效農業領導小組,先後引進了南美白對蝦養殖、紫錐菊藥材種植、10萬羽土雞養殖、萬隻肉雞養殖等項目,出現了一批種養大戶,辦起了藥材加工、水產品加工等農產品加工企業,解決勞動力就業500餘人。

蔬菜種植

鄉建設滿意政府領導小組副組長、副鄉長鬍生平與常發村支部書記朱元金兩下廣東洽談,終於與廣東東升農場達成合作協定,引進資金200萬元,聯合本地幾位種植大戶,建起了600餘畝高標準蔬菜基地,專門種植奶白菜、上海青、芥蘭、菜心等蔬菜品種。基地採用國內現在最先進的灌溉控水系統,建成了3240立方米容量的恆溫冷庫,並通過廣東東升農場,與香港市場簽訂了長期供貨協定,將澧縣的蔬菜打入香港市場。
為了保證蔬菜品質,基地全部採用現代化的生產模式,40多名技術人員均來自廣東省公司總部,生產工人均經過嚴格培訓,整個生產過程按照現代化要求播種、施肥、澆水、收穫。嚴格禁止使用違禁農藥、化肥,所產蔬菜完全達到了環保無公害標準,每45天為一個生產周期,產品以鮮嫩、環保為顯著特色,深受香港市場歡迎。
據有關負責人毛先彩介紹:他們的蔬菜基地前景非常廣闊,預計全部投產後,每年可解決臨時用工2000人次以上,年創產值將達到900萬元,並可輻射、帶動其他村民發展蔬菜種植,形成高效蔬菜產業,增加村民收入。

對蝦養殖

為全面了解澧縣官垸鄉的實際情況,全國南美白對蝦養殖協會會長、中山大學海洋學院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負責人、博士生導師何建國兩次來官垸鄉實地考察,通過認真分析,最終敲定由中山大學海洋學院出資102萬元,澧縣福民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出資98萬元,組建了“澧縣華潤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期開發水面200畝養殖南美白對蝦。
據何會長介紹,中山大學將派博士研究生常駐澧縣,指導農戶開展養殖工作,爭取儘快將澧縣建成我國南美白對蝦養殖主產區之一。

歷史沿革

澧縣轄鄉。1950年為官垸鄉屬地,1956年建長興鄉,1958年置紅星公社,1959年稱官垸公社,1984年復建官垸鄉。轄五愛、三合、官東、珠璣湖、濠口、趙家、樂府拐、興田、新發、雞母洲、田家口、幸福橋、蝦子當、雙富、郭家口、建武毛興余家東巴、東福、共興、蔡家垴、保福、學堤、清河、東興26個村委會和官垸碼頭居委會。
2005年官垸鄉合村並組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經濟發展

官垸鄉是澧縣傳統農業鄉鎮,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全鄉形成了優質棉、歐美楊珍珠鮮魚四大支柱產業,其中優質棉栽種4.5萬畝,歐美楊栽植3萬畝,珍珠養殖水面2萬畝,養魚水面3萬畝。另外,水稻油菜、小麥栽種也具有較大規模,近些年來,全鄉又發展起來了林地套種雙孢蘑菇、棉地套栽西瓜、池養龍蝦等新特產業。
近幾年來,官垸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工業立縣戰略,立足湖區實際,全力以赴引項目,強化服務抓招商,攻堅克難興工業,突破瓶頸謀發展,挖掘傳統農業資源、林木資源、水產資源,突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2007年全鄉累計招商引資1825萬元,實現了全鄉招商引資額的大躍進。
官垸鄉
全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59公里防汛大堤全部達到可抵禦超98型特大洪水高程,9處台外排機埠總裝機容量3720kw,確保近5萬畝農田旱勞保收。有縣、鄉、村三級公路135公里,其中水泥公路47公里。省道1868津(市)安(鄉)線貫穿境內,西端毛家岔大橋和東端夾夾大橋暢通無阻。“四台一小區”建設頗具規模,電力、電話、有線、寬頻、自來水、下水道、垃圾池等文化生活設施齊全,農村電網全部完成了改造,4處有線電視基站把有線電視送入2000多家農戶,水廠日供自來水能力1300噸,絕大部分農戶用上了自來水。截至2007年,全鄉有中學1所,國小4所。鄉辦中心衛生所1所,醫療服務網點25個。敬老院兩所,近200名孤寡老人在此安有所居、老有所養。

社會民生

民俗文化

鄉風文明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該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作為和諧官垸建設的基礎工作,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深入開展公民道德的實踐活動,推動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係,培育文明道德新風尚。
官垸鄉
9年前的冬末,這裡是一片水澤;9年後的今天(2007年),這裡是一片笑聲。此刻,在湖南澧縣官垸鄉中學禮堂內人頭攢動,熱鬧異常--這裡正在舉行澧縣官垸鄉“五項評選”頒獎典禮。縣委副書記陳昌玉和縣委宣傳部、縣人口計生局等縣直單位領導、官垸鄉1000多名幹部民眾參加了此次活動。

春風行動

由澧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澧縣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承辦的澧縣2013“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於2013年2月21日上午九點在官垸鄉政務服務中心舉辦,主辦方聯繫了澧縣對外勞務合作服務中心、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協調領導小組、澧縣技工學校等就業服務平台以及各類需要招聘人才的公司,為廣大求職者提供了包括現場求職、出國勞務、創業培訓、擔保貸款、再就業培訓等服務。
上午九時,由各村會計帶隊,組織了200餘人的求職隊伍,各自攜帶本人身份證前來求職或諮詢,雖然天空飄起了零星冰雹,但抵擋不了廣大求職者的求職熱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