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利

官利

官利,讀音為guān lì,漢語詞語,意思是官賣所得的利潤。.舊時股息的俗稱。泛指利潤盈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官利
  • 拼音:guān lì
  • 注音:ㄍㄨㄢ ㄌㄧˋ
  • 出處:《論變鹽法事宜狀》
解釋,出處,

解釋

1.官賣所得的利潤。2.舊時股息的俗稱。企業的股東按規定的定率從企業所取得的利潤。3.泛指利潤盈餘。

出處

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今令州縣人吏坐鋪自糶,利不關己,罪則加身,不得見錢及頭段物,恐失官利,必不敢糶。”
唐·皮日休《趙女傳》:“ 趙 氏女求見鹽鐵官,泣愬於庭曰:‘某七歲而母亡,蒙父私盜官利,衣食某身,為生厚矣。今父罪根露,某當隨坐法。’”
茅盾《微波》:“老兄,你存銀行,也不過一分二利息,我們鋪子裡前幾年還做到一分五呢!就只這兩年來派派官利,湊個八厘;老兄是有家當的人,何必這樣著急呢!”
茅盾《林家鋪子》二:“他今天的‘大放盤’確是照本出賣,開銷都沒著落,官利更說不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