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灝

宗灝(1614—?),字開先,號衍菴。冒姓姜,名承宗。江都人。宗灝為明代著名詩人宗臣(1525—1560)從子,曾編有《子相文選》五卷;宗灝是詩人宗元鼎(1620—1698)的七叔。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後降清,順治二年(1645)六月宗灝任常州知府。因其任常州知府時借“薙髮令”屠殺管氏一門而為人詬病。順治二年冬,升陝西平涼府知府。順治五年(1648),改陝西省寧夏道副使,次年到任。清初知名畫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宗灝 (又名姜承宗)
  • 別稱:衍菴
  • 字號:字開先
  • 所處時代:清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江都
  • 出生時間:1614
  • 去世時間:?
  • 主要成就:畫家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參考資料,

人物生平

宗灝(1614—?),
字開先,號衍菴,江都人。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因其任常州知府時借“薙髮令”屠殺管氏一門而為人詬病,然正史無傳,時人作品中有關其記載亦寥寥,其生平湮晦不清[1]。其實,宗灝即是姜承宗。《崇禎十六年癸未科進士三代履歷》載:“宗灝,衍菴,《春秋》房。甲寅年七月二十八日生,南直興化籍上元人。癸酉七十三名,會試三百二十四名,三甲一名。都察院觀政,本年授中書掌印(頁眉有人批‘清朝知府’四字)。”[2]《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作“姜宗灝”[3]。(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三0“選舉志”載崇禎六年舉人有“姜承宗,江都人”。查繼佐《罪惟錄》卷三二“管紹寧、楊兆升”條載其名為姜開先(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手稿本);翁方綱《跋宗開先畫冊》:“嘗見鄭超宗影園畫扇冊一幅,自署曰‘衍庵’,下有‘承宗’二字印,又一幅題曰‘姜承宗’。而此冊內有姜承宗印,亦有宗開先印,又有宗灝印,然則姜與宗是一人無疑。”認為宗灝與姜承宗為同一人[4]。此外,(乾隆)《江都縣誌》卷十二“選舉志”載:“姜承宗,複本姓,名宗灝,仕至陝西平涼道副使。”[5]徐成敟《增修甘泉縣誌》卷七記載同。
據以上記載,崇禎六年(1633)宗灝曾冒名姜承宗中舉,後複姓宗,名灝。興化明末隸屬揚州,故又稱江都人;宗灝之父即宗名世(1544—1624),晚年曾居住南京,上元為其隸籍。宗灝為宗名世第七子,工畫。曾為周亮工作《晴雪圖》小幅於高郵舟中,落款題一“灝”字,有見者誤為沈顥所作[6]。宗灝與范鳳翼、鄭元勛、方文、艾南英等人有交遊,艾南英有《合刻梁飲光姜開先<北征草>序》,即為他與梁於涘詩集合刻而作。黎遂球《燈船曲四首並序》就是記載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既望,鄭元勛、梁於涘、姜開先、冒襄、黎遂球、陳丹衷、萬時華、陳名夏、康范生等人夜遊燈船之作。順治二年(1645)六月宗灝任常州知府,此年冬升陝西平涼府知府,順治五年(1648)改陝西省寧夏道副使,次年到任。
宗灝為明代著名詩人宗臣(1525—1560)從子,曾編有《子相文選》五卷;宗灝是詩人宗元鼎(1620—1698)的七叔,宗元鼎《芙蓉集》卷七有《同家弟寉問懷七叔父出守平涼》等詩,即是懷宗灝。宗灝卒年,尚需考證。《武陽志餘》引《翼駉稗編》載宗灝被尚可喜斬於常州西門為稗說[7],不足為據。

參考資料

[1]安東籬對宗灝的家族作過初步梳理,惜將宗灝視為宗名世之孫,宗萬國之子,宗元鼎的堂兄,存在明顯錯誤。詳[澳]安東籬:《說揚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國城市》,李霞譯,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76—79頁。
[2]《崇禎十六年癸未科進士三代履歷》,明崇禎刻本,上海圖書館藏。
[3]朱保炯等:《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21頁。
[4](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卷三十四,清刻本。
[5](清)五格:《江都縣誌》,乾隆八年(1743)刻、光緒七年(1881)重刊本。
[6](清)周亮工:《讀畫錄》卷三,清康熙煙雲過眼堂刻本。
[7](清)莊毓鋐、陸鼎翰:《光緒武陽志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89頁。
參考資料來源:龍野《清初詩人管棆生平考證》,《古籍研究》,2015年第2期,總第6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