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澤萊

宋澤萊

宋澤萊(1953—),本名廖偉竣。1952年出身於台灣省雲林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為著名的小說家、詩人及文學評論家。大學時代開始寫作,是創作力旺盛的新生代作家。早期小說,多模仿西方現代派,常描寫“戀母情結”、“戀屍”、“自戀”之類變態心理;後受現實的啟迪及陳映 真等作家的影響,逐步轉向寫實主義,作品多反映台灣社會轉型中的農村及市民生活。最早發表的作品是詩歌《喪葬之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澤萊
  • 別名:廖偉竣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台灣省雲林縣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追逐》,《宋澤萊詩四首》,《秋楊》
人物經歷,文學創作,個人作品,出版書目,期刊、報紙、散篇,評論彙編,報上評論,成就榮譽,

人物經歷

宋澤萊,本名廖偉竣。1951出生於雲林。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為著名的小說家、詩人及文學評論家
在大學時代,宋澤萊將小說當作是個人心靈紀錄,以本名廖偉竣在《中
外文學》發表了“嬰孩”、“紅樓舊事”等現代主義作品。大學畢業後謀得教職,除了創作形式更為成熟外,關注的視角更逐漸轉向廣大的社會舞台和人民的現實生活。
宋澤萊宋澤萊
1975年~1980年前後,是宋澤萊創作力最為豐沛的階段,他將自己的作品畫分為三個時期:即“寫實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和“自然主義時期”。寫作技巧的多變加上有計畫的紀錄台灣農村變遷軌跡,使的宋澤萊如驚雷般震撼台灣文壇,亦奠定了新生代作家的翹楚地位。80年代宋澤萊一度轉向參禪。但潛心佛學的期間並未放棄文學問題。這個時期所發表的文章如:“文學十日談”、“給文學界的七封信”,都在為台灣文化及台灣文學的獨立性作出宣告。
1986年結契約志創辦《台灣新文化雜誌》,1995年和王世勛創辦《台灣新文學雜誌》,2001年又結合林文欽、王世勛及台語文學陣營創辦《台灣e文藝》,除了持續小說的創作外,亦對台語詩的寫作及推廣貢獻心力。不僅為台語文學的創作拓展新的可能,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台灣文化改造及文藝復興運動熱潮。
1951年
出生於台灣省雲林縣二侖鄉
1971年
進入師範大學歷史系,大學期間創作《嬰孩》,刊登於《中外文學》。
1976年
出版長篇小說《廢園》。
1978年
陸續發表“打牛湳村”系列小說:《岬角上的新娘》(聯合報)、《笙仔和貴仔的傳奇》(夏潮,台灣文藝)、《漁港故事》(聯合報)《我看見櫻花樹下的老婦》(現代文學)等作品中篇小說《打牛湳村》由遠景出版社出版。十月,
1979年
發表小說《漁仔寮事件》(現代文學)、《白鷺鎮的回憶》(聯合報)、《蘇苞》(聯合報)、《美麗島誌異》(台灣文藝)出版短篇小說集《變遷的牛眺灣》,中篇小說《骨城素描》、《糶穀日記》以及長篇小說《惡靈》(即《廢園》改名),以上均由遠景出版。四月,小說《打牛湳村》獲第十屆吳濁流文學獎。
1980年
發表小說《追逐》(現代文學)、《花城悲戀》(台灣文藝)以及評論《文學十日談》、《給台灣文學界的七封信》等作品四月,詩歌小說合集《黃巢殺人八百萬》,東大圖書出版。六月,小說集《蓬萊誌異》,遠景出版社出版。
1981年
十月,赴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研究。
1982年
發表詩歌《宋澤萊詩四首》(台灣文藝),小說《秋楊》(文學界)以及評論《台屋現代詩的本土意識》(台灣文藝)。
1983年
發表詩歌《有人說我們的圖騰是一隻牛》(台灣文藝)、《福爾摩莎許諾:流落的必歸回》(台灣文藝)。
1984年
發表評論《現代畫就是鄉土畫─訪陳來興》(台灣文藝)。
1985年
發表評論《堅守台人的立場,表達台人的意見》與《一個作家對環境和文化的省思》(台灣文藝)。出版散文集《隨喜》以及長篇小說《廢墟台灣》(前衛出版社)。台灣》(前衛出版社)。
1986年
發表評論《呼喚台灣黎民的喇叭手─試介台灣新一代小說家林雙不並檢討台灣的老弱文學》(台灣文藝)、《台灣人權文學小史》(台灣文藝)出版評論集《神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以及譯述《白話禪經典》(前衛出版社)。與李雙澤、壹闡提等合出《終戰的賠償》(名流出版社)主編《一九八五年台灣小說選》(前衛出版社)。
1987年
出版小說集《弱小民族》(前衛出版社)。
1988年
出版《宋澤萊作品集》,計有《打牛湳村系列》、《蓬萊誌異》、《等待燈籠花開時》、《台灣人的自我追尋》等作品(前衛出版社)。
1989年
五月,發表五二O周年文《我看到了血流滿面》(台灣文藝)。出版論佛書籍《被背叛的佛陀二卷》(自立晚報社)。
1990年
發表雜文《自我疏離的解除─自我觀察日記》(台灣時報)。出版《被背叛的佛陀續集》以及《拯救佛陀:根本佛教教義精論》(派色出版公司)。十月,於《台灣文藝》發表《從打牛湳村到蓬萊誌異》追憶那段美麗、淒清的歲月(一九七五~一九八O)。
1992年
出版《宋澤萊集》(前衛出版社)。
1995年
出版《廢墟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年
出版《禪與文學體驗》(草根出版社)以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草根出版社)。
1998年
出版《八正道》(鴻泰出版社)。
2001年
出版小說《熱帶魔界》(草根出版社)。台語詩集《一枝煎匙》(聯經出版社)
2002年
變成鹽柱的作家》(草根出版社)以及《普世戀歌》(印刻出版社)。

文學創作

他的第一篇小說《嬰孩》發表於1974年《中外文學》1卷9期。此後還陸續發表了一些描寫人物的心靈哀愁、畸戀生活和變態心理的小說。後受現實的啟迪及陳映真等作家的影響,逐步轉向寫實主義。作品多反映台灣社會轉型中的農村及市民生活。在廣闊的背景上描寫在競爭社會中台灣農民的勞苦和辛酸,以及他們在多層的盤剝下的掙扎和奮鬥;同情他們的處境,批評他們的迷信和愚昧。 1976年大學畢業後,他到台灣彰化縣福興中學任教,投身於繁亂紛雜的社會,看到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同年發表小說《打牛湳村》,獲得文壇的好評,從此進入他創作的黃金時代。他寫了許多能真正代表其創作風格的優秀作品,尤其是《打牛湳村》系列小說。80年代初,宋澤萊從美國歸來,潛心探索禪與文學之間的奧秘,從小說創作走進禪學的虛境,對變革現實失去熱情,對生命本身發生懷疑,1985年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廢墟的台灣》,顯示了宋澤萊創作上的覺醒和奮起。宋澤萊的作品比較豐富。主要作品有中長篇小說《廢園》(1976年豐生出版社),《打牛湳村》(1978年遠景出版社),《糶穀日記》(1979年遠景出版社)。短篇小說《骨城素描》(1979年遠景出版社)、《變遷的牛眺灣》(1979年遠景出版社)、《紅樓舊事》(1979年聯經出版社)。詩集《福爾摩莎頌歌》(1983年前衛出版社),評論《禪與文學體驗》(1983年前衛出版社)等。 宋澤萊小說的三個分期: 一、現代主義時期:主要是指其在大學時期以現代主義手法創作心理小說的階段。時期約在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間,主要作品包括《審判》、《李徹的哲學》、《嬰孩》、《紅樓舊事》、《惡靈》等。 一九七五年夏天宋澤萊大學畢業,從一九七六年起,直到一九七八年創作出《打牛湳村——笙仔和貴仔的傳奇》一作為止——此作應被視為宋澤萊下一時期確立風格的作品,期間存在著可以劃入現代主義時期的小說,如《黃巢殺人八百萬》及《虛妄的人》;然而也同時開始出現一些“轉型”作品,如《娘子,回去未曾開墾的那片田》等,其手法應可劃入鄉土寫實時期,甚至包括《打牛湳村》系列小說中最早而主題不甚明確,表現技巧稍嫌生澀的《花鼠仔立志的故事》在內。這段時間的創作可視為回歸現實書寫前的“轉型期”,亦為現代主義時期的尾聲,本論文側重的是此時作品中轉化前一時期的問題(如父子關係),而表現出尋找前行代歷史的轉變過程,因此擬將此時段作品置於現代主義時期末端來探討。 二、鄉土寫實時期:從《打牛湳村》系列農民小說以降,宋澤萊轉而以台灣在現代化下的農村、市鎮變遷為描寫對象,嘗試將戰後台灣市民社會的全景藉小說記錄下來,這個時期是他奠定文壇成就的重要階段。 這個時期約在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年間,主要作品包括前衛版之《打牛湳村系列》、《等待燈籠花開時》、《蓬萊誌異》三冊短篇合集、以及《變遷的牛眺灣》、《骨城素描》。 三、政治小說時期:主要指宋澤萊在八○年代的作品而言,這個時期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而在詩歌、散文、政論文章上似乎投注更多心力,主要作品包括《廢墟台灣》、《抗暴的打貓市》等。在一九八七年寫完《抗暴的打貓市》後,宋澤萊的文學創作進入了“冰封期”,足足有七年時間沒有出產一篇小說,直到一九九四年初又以《變成鹽柱的作家》重新復出,一九九六年出版長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個人作品

出版書目

1978年 《廢園》,台南:豐生出版社。
1978年 《打牛湳村》,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 《惡靈》,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 《骨城素描》,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 《糶穀日記》,
1979年 《變遷的牛眺灣》,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 《紅樓舊事》,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0年 《蓬萊誌異》,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3年 《福爾摩沙頌歌》,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5年 《隨喜》,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6年 《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7年 《弱小民族》,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8年 《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8年 《打牛湳村系列》,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8年 《等待燈籠花開時》,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0年 《被背叛的佛陀》,台北:自立晚報社。
1990年 《拯救佛陀:根本佛教教義精論》,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
1992年 《宋澤萊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5年 《廢墟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年 《禪與文學體驗》,台北:草根出版社。
1996年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草根出版社。
1998年 《八正道》,台北:鴻泰出版社。
2001年 《熱帶魔界》,台北:草根出版社。
2001年 《一枝煎匙》,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2年 《變成鹽柱的作家》,台北:草根出版社。
2002年 《普世戀歌》,台北:印刻出版社。

期刊、報紙、散篇

1982年 《台屋現代詩的本土意識》,台灣文藝。
1983年 《福爾摩莎許諾:流落的必歸回》,台灣文藝。
1984年 《現代畫就是鄉土畫─訪陳來興》,台灣文藝。
1985年 《堅守台人的立場 表達台人的意見》,台灣文藝。
1985年 《一個作家對環境和文化的省思》,台灣文藝。
1986年 《呼喚台灣黎民的喇叭手─試介台灣新一代小說家林雙不並檢討台灣的老弱文學》,台灣文藝。《台灣人權文學小史》,台灣文藝。
1989年 發表五二○周年文《我看到了血流滿面》,台灣文藝。
1991年 發表雜文《自我疏離的解除─自我觀察日記》,《台灣時報》。

評論彙編

期刊論文
1978年 锺肇政、蔡源煌:《現實的扭曲──談的文體與觀點》,《台灣文藝》第 58期,3月。
1978年 許南村:《試評打牛湳村》,《現代文學》復刊號第5期,10月。
1979年 何欣:《宋澤萊論》,《中外文學》第8卷第1期,6月。
1980年 林端:《從宋澤萊的小說談起》,《文藝月刊》第131、132期,頁5-6。
1978年 高天生:《最後一場戰爭──宋澤萊小說中的太平洋戰爭經驗》,《台灣文藝》第77 期,10月。
1982年 張默芸:《論宋澤萊小說的諷刺藝術》,《海峽》第4期。
1983年 潘亞墩:《宋澤萊論》,《暨南學報》(哲社版)第1期。
1983年 黃重添:,《福建文學》第5期。
1986年 龍應台:,《當代》第1期,5月。
1988年 李江南:,《台聲》第9 期。
1992年 廖鹹浩:《在解構與解體之間的徘徊:台灣現代小說中“中國身份”的轉變》,《中外文學》第21卷第7期(總247),12月1日。
1993年 王德威:《原鄉神話的追逐者──沈從文、宋澤萊、莫言、李永平》,《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2年 李鴻瓊:《創傷、脫離與入世靈恩-宋澤萊的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中外文學》。
2002年 黃錦樹:《從戀屍癖大法官到救世主──論附魔者宋澤萊的自我救贖》,《台灣文學學報》。

報上評論

1978年 周寧:,《時報周刊》第44期,10月。
1978年 花明:,《愛書人》第94期,12月。
1979年 林梵:,《民眾日報,2月 22日。
1979年 李昂、高天生:《舞鶴村的賽會 簡評》,《民眾日報》,9月。
1979年 葉石濤、彭瑞金:《每月眾副小說評(上)》,《民眾日報》,9月12日。
1979年 高天生:《乍現的曙光──初論宋澤萊的小說》,《民眾日報》,1月,頁 24-25。
1980年 黃武忠:《鄉間的小角色──黃春明與宋澤萊小說人物之比較》,《民眾日報》,10 月18日。
1981年 高天生:《鷹鸇何事奮雲霄》,《書評書目》第93期,1月,頁113-121。
1981年 張恆豪等:《靈魂的搏動──從廖偉竣到宋澤萊的變奏和迴響》,《自立副刊》,8 月,頁14-16。
1982年 張系國:《理想與現實──論台灣小說里的理想世界》,《中國時報》,5月,頁 28-29。
1982年 康原:《一個作家的成長──小論宋澤萊》,《台灣時報》,11月17日。
1983年 高天生:《台灣小說的新動向──新生代作家的抽樣考察》,《自立晚報》,3月29 日。
1987年 高天生:《詛咒與夢魘──台灣小說中的告密者》,《自立晚報》,9月,頁1-2。
1991年 康原:《拆穿騙局的人──宋澤萊的文學與宗教情懷》,《自立晚報》,10月4日。
1993年 萬榮華:《打牛湳村》,中國時報,8月6日。
1995年 土豆仁:,《自由時報副刊》,3月17 日。
1995年 石弘毅:,《書評》第 18期,10月,頁3-12。
1995年 戴顯權:《宋澤萊寫作扣緊淑世慰人》,《中國時報》(開卷版),4月27日。
1996年 陳映真:《台灣文學中的環境意識》,《聯合報副刊》,1月。
1996年 胡民祥:,《自由時報副刊》,7月7日。
1996年 洪如玉:,《書評》第25期,12月。
1996年 王浩威:《有點“粗糙”的年度文學傑作》,《民生報讀書周刊》,12月12日。

成就榮譽

作品:
獎名:磺溪文學獎
年度:2005
作品:土
獎名:吳濁流文學獎
獎次:佳作
年度:1983
作品:打牛湳村
獎名:吳濁流文學獎
獎次:正獎
年度:1979
作品:進香
獎名:時報文學獎
獎次:推薦獎
年度:1978
作品:漁港故事
獎名:聯合報文學獎
獎次:第三獎
年度:1979
作品:福摩莎許諾─流落的歸回
獎名:吳濁流文學獎
獎次:正獎
年度:19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