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明

宋怡明

宋怡明(Michael A. Szonyi),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及中國近代社會史學家。

宋怡明早年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其後又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他先後到台灣大學以及廈門大學訪學。

宋怡明擅於利用歷史人類學和田野調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地區的社會史,致力研究明朝軍戶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怡明
  • 外文名:Michael A. Szonyi
  • 畢業院校:英國牛津大學
  • 主要成就:《實行家族:明清家族組織研究》《冷戰島:處於前線的金門》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學術成果,論文著作,

人物經歷

宋怡明在十三、四歲時就曾與父母到中國旅遊,對當時變動中的中國印象深刻。
1984年,宋怡明高中畢業後,利用一年的時間四處遊歷。借著多倫多大學與武漢華中工學院的合作關係,他獲得在武漢教授英文的工作機會。於是憑著高中畢業前一個學期上夜間中文課的程度,宋教授只身前往剛對外開放的中國。由於當時中國欠缺英文老師,因此宋教授的薪資非常優渥,能夠以在武漢教英文的收入旅遊中國各地,一路上發生許多驚險有趣的經歷。靠著公眾交通工具與搭便車,宋教授從雲南到西藏、新疆,游遍了整箇中國。
1985年,宋怡明結束中國旅行後,進入多倫多大學主修國際關係學,後因學校要求,另外選修中文課,在多倫多大學時,他已修習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歷史課程,為日後投身中國歷史研究打下基礎。
1988年,就讀第三年時,宋怡明申請到國際扶輪社獎學金,赴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就讀,但隨後發現只有歷史學可以解答他的疑問,故申請進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1990年左右,宋怡明申請到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前往牛津攻讀博士,原計畫成為伊懋可(Mark Elvin)教授的博士生,但當年伊懋可教授離職前往澳大利亞,由科大衛(David Faure)教授接替其教職,最後在科大衛教授門下學習。當時科大衛教授依據其在珠江三角洲的研究成果,已經在思考其後著作Emperor and Ancestor中國家與地方社會的問題。
1992年,宋怡明在科大衛教授的安排下,到福建跟隨廈門大學的楊國禎教授學習。在廈門大學時,他花費大量時間與鄭振滿教授等人一同解讀族譜,發現福州家族組織不僅與科大衛《中國農村社會結構:香港東部新界的世系與村落》(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1986)中在新界的觀察不同,也與閩南地區的家族組織有所差異,遂決定以福州的家族組織作為其博士論文。
1994年,宋怡明博士畢業後,分別在麥吉爾大學(1994年—1998年)、多倫多大學(1998年—2005年)任教。
2005年,宋怡明進入哈佛大學執教。

主要成就

學術成果

在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任教期間,宋教授與鄭振滿教授、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王大為(David Ownby)教授等學者有許多學術交流,且因David Wakefield教授之故,接手翻譯鄭振滿教授的《福建明清家庭組織與社會變遷》(Family and Lineage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Ming-Qing Fujian,2001)。翻譯這本書讓宋教授對族譜資料有更深入的閱讀,亦對其博士論文的出版有所幫助。宋教授在2002年於多倫多大學執教時,出版其博士論文改寫而成的《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簡稱《實踐親屬》),此書探討明清時期的福州群體因應國家規範、意識形態而「創造」家族組織的過程。
宋教授在麥吉爾大學授課時,於《亞洲研究期刊》發表〈The Illusion of Standardizing the Gods:the Cult of the Five Empero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一文,為其最早發表的文章,內容系針對福州當地的五帝信仰進行深入研究。「五帝」指的就是五瘟神,通常以五尊獸頭神像受人祭祀,明清福州鄉村一帶多遍布五帝廟,且廟宇會定時舉辦村莊巡遊活動與驅邪儀式。儘管五帝廟被官方列入「淫祀」,並在不同時期受到來自官府不同程度的打壓,然而當地的信仰活動始終連綿不絕。事實上,在地方菁英與官方的記載中,當地的五帝信仰屬於國家祭祀的「五顯」之變體;相反的,從流傳的民間傳說來看,「五帝」始終被人民視為當地的獨特信仰。宋教授察覺到明清時期許多原屬於「淫祀」的地方神祇,在地方人士有意識的「改造」後,儘管名稱符合國家正祀,可是在祭祀形式、神祇與信眾的關係上,地方的信仰傳統仍然會延續下來。換言之,中國社會所謂的「文化統一」並非是真正的統一,甚至在一定層面來說,只是地方菁英創造出的假象,在中國標準化的表面之下,中國各地方社會的信仰,仍保有各自的活動空間。
基於此論點,宋教授認為此文章具有研究方法和學術方面的雙重意義。首先從學術脈絡來說,〈The Illusion of Standardizing the Gods〉嘗試回應西方學界自八零年代以來圍繞「中國性」(Chineseness)產生的一系列學術論辯,即「中國仰賴何種機制達到統一」或「中國社會為何是如此狀態?」早年的研究者傾向中國社會主要仰賴「專制」與「皇權」等政治因素,後來人類學家華琛(James L. Watson)在1985-1993 年發表多篇文章,企圖由信仰和儀式的標準化來理解中國文化整合的現象,而宋教授這篇五帝信仰研究是最早對華琛的「標準化」理論提出挑戰的文章。最後,在研究方法方面,宋教授強調研究者不能過分仰賴地方菁英與地方官員的著述,需要結合其他民間文獻,否則易被單一視角蒙蔽而不自知。
前線島嶼
在2008年出版的《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簡稱《前線島嶼》)為宋教授第二本學術著作。此書以冷戰期間的金門為研究案例,具體討論冷戰時期的金門人民在經濟、社會、宗教等生活面向如何受到軍事化、現代性、與地緣政治化(geo-politicization)等具全球性的因素影響。此書承襲《實踐親族》的研究方法,不同於明代的早期近代國家,現代國家在國家樣貌、管理體系、意識形態等方面都有著極大的差異,然而宋教授仍以歷史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除了官方檔案外,還大量使用田野調查、口訪紀錄和地方檔案等民間文獻,得以突破舊有框架,重建出金門的「新歷史」。
從理論方面來看,宋教授認為在《實踐親屬》中,「族譜」不僅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更直接反應人群面對國家、社會條件下的多樣策略。換句話說,明清時期的家族組織,實可視為民眾面對國家的策略之一。而在《前線島嶼》中,宋教授以戰時體制下的金門為例,更進一步表示人民即便處於強而有力的國家統治下,依舊能找到適當的方法追求自身利益。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書中提出的「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帶給本書很大的啟發。讓此書傾向於理解當地人群的策略,也就是不同群體如何以既有的社會、文化資源為依據,採取行動並形成最佳化自身處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被統治的技藝
2017年11月底出版第三本專著《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被統治的技藝:帝制中國晚期的日常政治,簡稱《被統治的技藝》)。從書名可知,此書與《前線島嶼》同樣受到斯科特的影響。[5]此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從軍戶族譜著手,不僅成功將地方衛所的歷史變遷還原到其地方社會和地方史的脈絡中,還以此為基礎,進而剖析地方軍戶當時的社會條件與其選擇的生存策略。

論文著作

時間英文名稱中文
2002年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China》
《實行家族:明清家族組織研究》
2006年
《明清福建五帝信仰資料彙編》
2008年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冷戰島:處於前線的金門》
2010年
《The Cold War in Asia: 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
2017年
《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
《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