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埠村

宋家埠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25公里、鎮政府駐地西8公里處。南與水北街東村接攘,西與張家埠、北與公家莊、東與孔家埠相鄰。現有村民287戶,980口人,耕地79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家埠村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980人
  • 戶數:287戶
宋家埠村歷史悠久。據村碑記載:經對村東出土的磚瓦礫、古幣及一花崗岩石臼考證,始建村當在唐朝以前,具體年代無考,原名“六家埠”。元朝未年,宋氏遷入此地,人丁興旺,成為當時的大戶家族。清朝初年改為“宋家埠”。
明朝中期,宋家埠村屬張里保,到清代末未變;民國初,全縣劃分10個區,屬萊北縣水北區;1945年恢復萊蕪建制,全縣劃為13個區,宋家埠仍屬水北區;1951年,各區由地名改為數字,宋家埠為第十四區五合鄉,鄉駐地在此村;1956年成立高級社,社址也在此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寨里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撤公社建辦事處,同時建小鄉鎮,宋家埠屬寨里辦事處太平鄉管轄;1985年撤處並鄉,復歸寨里鎮管轄至今。
據傳,明朝洪武年間,又有他姓人由山西臨汾地區或直遷或二次遷聚於此。宋氏家族漸無。至建國時,村民已達百來戶,400多口人。現村有九姓,以尚、陳、張三姓居多。
傳統的文化為後人奠定了基礎。宋家埠人遵循著先人的遺訓,不斷繼承和創新著文化,歷代人都很注意文化的學習與傳播。先者無記載,僅清朝初期就曾出過幾個秀才、廩生和監生。張啟東、張煥彩、尚立端等人在當時就很有名氣。張啟東被稱為當時萊蕪的“三傑”之一,張煥彩中過武舉。民國初年,宋家埠就有一些人承辦過私塾,教書育人。尚俊烈等人就曾在外村和本村辦過私塾。到建國前夕,村領導人張燦欣、尚兆烈等人就開始謀劃設立學校,因時局動亂未能成功。1951年,成立五合鄉,宋家埠村為鄉政府駐地,轄張家埠、宋家埠、孔家埠、薛家埠、北庵五個村莊。鄉長尚庚寅,總支書記尚增申等鄉委一班人研究決定:在宋家埠村籌建“張宋埠國小”,實施新式教育,校址設在觀音廟南側,動員組織張家埠和宋家埠的適齡兒童入學讀書,由邊王許村的邊華老師任校長,組織起30多個學生為一大班,放炮開課,震動了周圍數村。1968年,學校擴建為聯中,設國中兩個年級各兩個班。1982年,國中班合併到太平聯中。1993年,以宋家埠村為主,轄村為輔,投資13萬元,在宋家埠村西北角新建一處聯辦國小,占地8 5畝,10個班的規模。供宋家埠、張家埠、孔家埠、北庵、和平村、蠶場的小學生和公家莊、方家莊的中高年級學生在此讀書。現為市級“規範化學校”。
這所學校自成立至今,已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迄今,僅大學專科以上的畢業生就有40多人。陳文中、張炳榮、陳金城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張炳榮和陳金城都已獲得博士學位,分別在義大利和美國工作一如今這個村僅從事教育事業的就有28人。
宋家埠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時期,就有很多人報名參軍。他們中有的壯烈犧牲在戰場上,有的身負重傷,功績卓著。其中,戎馬生涯大半生、老年來退下領導崗位的師、團級幹部就有5人。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各種勳章和立功喜報記載了他們的輝煌業績。
有些人因多種原因雖未能去當兵,但在家參加游擊隊的也有幾十人。他們冒死參戰,護送八路軍傷、病員,做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值得人們敬仰。如:抗日戰爭中有一次,八路軍某連在宋家埠北邊2公里處的大峪嶺與日軍交戰,在宋家埠游擊隊長尚坤烈等人的配合下,擊斃日軍4人,打傷敵軍若干人。石連長親手繳獲日軍一挺輕機槍和其它武器。戰鬥結束後,石連長因傷勢過重,犧牲在宋家埠人的懷抱中。那時候,在村北邊已埋有3位烈士。1952年,全遷於萊蕪烈士陵園。
自古至今,宋家埠人淳樸厚道,崇尚禮義文明。早年間,就有很多民間藝人,有釀酒釀醋的,有開粉皮坊、油果鋪的等。由於他們經營有方,質優價廉,多年經營不衰,生意興隆。
村民好客,重友情。建國初年,東平湖鬧水災,有5戶災民被政府安置到宋家埠村。村民自發地送糧、送衣物、送柴草到門前,他們的衣食住行樣樣安排得周全妥當水災過後,他們需返回故鄉重建家園。離別時,村民們一直送出村外好幾里。災民們感激不已,流著眼淚踏上了回歸之路。宋家埠人實誠,親朋之間、鄰里之間、家庭成員之間,都能以誠相待。外出做事的,廣交朋友,遇到花錢的事,借來賒來也要擋臉。公家莊水庫建成後,庫區人民搬遷到宋家埠的長埠嶺上居住。宋家埠人為了他們種田方便,把自己村北、村東最好的地撥給公家莊村320畝,自種村南外村撥給的粘土澇田。由於宋家埠村貢獻大,水利部門劃撥給了宋家埠村部分分紅水,專供宋家埠用。宋家埠村民之間,更是以助人為先:清朝末期,張相魏之母王氏,從娘家學來小醫方.她自種些花草藥物,自製草藥,療好燒傷、燙傷者若干人,且從不收錢收物。民國年間,宋家埠有一張氏家庭,主人張鴻信,一家32口人同甘共苦,和睦相處,尊老攜幼,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大家庭”。
宋家埠因地勢略高於東、南、西三面,雖地勢平坦,諸多便利,然而自古以來就屬於乾旱少雨地區。加之水利條件差,古人只能靠天吃飯,發展緩慢。解放後,歷屆黨支部都以治水為中心開展工作,打井取水,以保豐收。由於地下水源缺乏,難得如願。後來,幾經治水,也未能解決宋家埠澆地用水問題。到1979年,公家莊水庫建成後,庫渠水流經宋家埠村北繞至村東折向南,宋家埠的旱田全部澆上了水。1997年,當時的區委書記李汝生駐隊宋家埠,帶領村民大搞水利建設,埋設地下管道3000多米,水從公家莊水庫泄水閘下,一直流到宋家埠村南的地頭上。從此,有了當家水,宋家埠村的澆地用水問題才真正得到徹底解決。
農、林、果、副業迅猛發展,工商業更是百花競放。陳兆永、陳愛東合資購買的私人大卡車於1982年開進了宋埠村。還有油坊、飯店、各類商店、電焊加工、維修部,應有盡有。特別是自1996年9月宋家埠立為集貿市場以來,整個村莊“沸騰”了,每逢二、七集日,更是商賈雲集,買賣興隆,一派繁榮景象。每個集日,都不亞於立集開幕式時的繁華場面。
如今的宋家埠人,在各級黨組織領導下,審時度勢,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著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向著小康水平大步邁進。正如村前大門牌坊兩側大柱子上的對聯所說的那樣:“依長嶺朝古汶地靈人傑,靠政策抓機遇財貿糧豐。”
有了經濟基礎,才有了生活方面的提高。自1981年實施村莊規劃以來,宋家埠更是面貌一新。宋水路直通該村的中心南北大街。大街兩側排列村民住宅,整齊對稱,布局合理壯觀。東半村和西半村的中部各有一條南北大街。戶宅南北分為四方,每方前各有一條東西大街,寨金路此段即為該村的前大街,余為巷道,村周圍有環村路,可謂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前大街及中心大街兩側,樓群林立。村民家中,新式家具、彩電、機車、三輪車應有盡有。
如今,這裡的村民正向著小城市化建設奮進著,傳統美德也正在延續著。正是“光榮傳統世代流傳,創新發展走向未來”。
宋家埠村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據石碑記載:清朝光緒年間,曾在現村址西北2里處的“小龍潭”西岸上修有一座龍王廟,並立碑記載了創修事宜,成為當時方圓10里所沒有的一道人文景觀。“程娘娘”的神話傳說也由那時流傳至今。
在“小龍潭”東邊的高崗頂部.曾築有一座“魁星樓”,相傳供有避邪安正之神。占地約半畝,樓高5米多,長5米多,寬3至4米,台基一人來高。廟內塑一壯士立像,紅臉赤臂兇相。人稱“魁星”,以此名其樓。樓門前有一平台,台南端的影壁牆築於峭壁上。1952年拆除,舊址可尋。逢年過節,常有人前去燒香禮拜,以求自家人樹正氣,生活安福,去災避邪。
村東建有一座“文昌廟”,在一不規則三角形水灣東北角,廟高、寬都4米多,東西長5米多。因早年損壞其神像,只剩殘廟。解放後,廟為四舊被拆除,碑碎,遺址無存。是當時人們期望後世多出公正廉明文化人才的一種精神寄託。
在村前部還建有關帝廟。廟內塑有關公立像,手持大刀,威風凜凜,左右有關平、周倉塑像一四周壁畫幅幅相連。過五關斬六將、斬華雄等。廟前影壁牆特精緻,整座廟型威武壯觀。由於去水北的原大路直衝村前住宅,常生是非,故修此廟以鎮之。
村中建有一座“觀音廟”,坐南朝北。規模宏大,氣宇軒昂壯觀。大殿高六、七米,飛檐出廈,廟宇共三層門。廟內塑像逼真,若仙人從空中飄然而至。四壁彩畫繞牆,有天宮、四海龍宮等,幅幅相連。廟前西側有大鐘樓,內懸一大古鐘,鐵鑄,重約千斤;東側立有四幢石碑;門前一小院。靠近大門院內東側有一形小精巧的“韋佗紅孩兒”廟,是當時數十里以內的宏偉建築。
村西與張家埠之間,原有一天然壕溝。每逢大雨,水流湍急,阻斷東西交通.古人便集銀修橋,立碑記之。此橋名曰“永寧橋”。橋身造型精巧美觀,高約6米,橋面寬約6米,東西長10米多,中部略呈凸面,兩頭漸低,各呈燕尾形。整座橋為料石砌成的一大孔拱形橋。橋面兩邊有石欄,對稱,人頭形立柱栽於橋面石槽之中,立柱之間夾厚石板。一米多高的石板上刻有花紋圖案。橋面四角各有一面大石鼓,橋西路北側立帽碑記載。因早年被破壞,建橋年代無考,橋兩邊的溝壁依勢用石頭砌成,上有水簸萁作流水用。橋名凹刻於橋面北頭拱壁上,三個字呈扇形均勻居中排列。是當時東西交通之樞紐。據說,萊蕪戰役期間,陳毅元帥曾路過此橋,且美譽一番。
石臼:又名揸臼,相傳為古代臼米用具。其臼址於現村東北方向500米家田界處。臼高約1.2米、為不規則圓台形。上口外徑70公分左右,內徑40公分左右。窩深約0.5米,四周圓錐形,窩底為半球形。內壁因使用多年而光滑,下半截埋入土中,文化大革命中被作為“四舊”破壞掉。
村西邊中部,永寧橋東北方向100米處,還建有一座土地廟。古時候死了人,其子女便披麻戴孝、手持哀杖到土地廟前跪拜,哀哭著求土地爺讓人人土安寧,別受難為。說事人便對著土地廟神說幾句囑託的話,然後焚燒紙香,叩拜返回,這種儀式稱之為“潑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