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復

宋君復

宋君復(1897~1977),紹興城區小坊口人。中國近代體育史上的著名體育教育家。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進私塾讀書,兩年後轉入浸禮會所辦國小求學。畢業後考入杭州第二中學的前身杭州蕙蘭中學。民國5年(1916),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美國,先在柯培大學學物理,畢業後,因感我國體育之幼稚,又進美國麻省春田學院專攻體育。回國後,執教於蕙蘭中學,從1926年起,歷任滬江大學、瀋陽東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體育系主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君復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紹興城區小坊口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77年
  • 代表作品:《體育原理》、《劉長春短跑》、《女子籃球訓練法》
職業生涯,相關信息,宋君復與青島體育場,社會評價,

職業生涯

1932年,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教練,率劉長春一人參加第十屆奧運會,途經日本長崎港,為抗議日軍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行徑,拒絕上岸。1936年,積極籌組和領導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奧運會,同年被批准為國際籃球裁判。1948年,再次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前往英國倫敦參加第十四屆奧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北京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北京體育學院體育系主任、副院長。
1964年當選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同年,又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著作有《體育原理》、《劉長春短跑》、《女子籃球訓練法》、《女子壘球訓練法》、《第十屆世運會各國著名田徑選手電影姿勢圖》等。

相關信息

1936年,中國奧運會代表團共有69名運動員,他們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腳踏車、拳擊、籃球和足球6個大項的比賽,劉長春再次入選。宋君復對籃球運動頗有研究,除了輔導劉長春以外,還擔任了第十一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籃球隊指導。在緊張的訓練過程中,宋君復又接到通知:他獲得了國際籃球裁判資格。可惜的是,至於在這屆奧運會上他是否擔任籃球比賽裁判,筆者沒有找到記載。
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於1936年8月1日開幕。劉長春在預賽中再次失去決賽機會,中國參賽運動員69人在所有比賽項目中“全軍覆沒”。

宋君復與青島體育場

由宋君復自美國搬到青島
中國第一座“奧運”建築,就是青島體育場。它於1932年2月16日始建,1933年6月末建成。“奧運”建築坐標,在半個多世紀僅此而已,彌足珍貴。
宋君復從洛杉磯回國後,建造這座體育場占據了他的大量時間。在中國建造一座“五星級”體育場,是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就曾經有過的夢想。甩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宋君復從來沒有放棄“一個棋子”的努力。可以說,沒有“有心人”宋君復,沒有他個人學養換取參加奧運會的機會,中國就不會出現這座著名的“奧運”體育場。
宋君復設計的青島體育場圍牆呈鋸齒堡狀,氣勢磅礴,是洛杉磯體育場在“海外”的唯一縮小版。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夠飛越重洋,飛到黃海岸邊,的確是一個奇蹟。
就宋君復當時從洛杉磯帶回青島的“藍圖”,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宋君復將洛杉磯體育場臨摹下來帶回青島的;另一種說法是宋君復帶回的是圖紙。青島體育場與洛杉磯體育場式樣完全相同,只是按原版四分之一縮建而已。
筆者傾向第二種說法,僅僅憑藉現場臨摹,是無法完成建築的巨細的,更難以掌握從整體中縮小;建築不僅僅是直覺藝術,僅用臨摹就可完成。宋君復極有可能是尋找到了洛杉磯體育場的圖紙以後,才有可能“按圖索驥”,其背後周折無法得知。
當然,這座體育場得以順利建成,還有它的“背景”:1933年在青島召開第17屆華北運動會,這使得宋君復意欲建造一座“奧運樣式的體育場”的想法水到渠成。值得一提的是,青島體育場採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跑道——400米籃曲式跑道,直道8條,彎道6條,它是由德國人滌木博士創造的,它的出現給國內“直來直去”的跑道做了終結,是一場“跑道革命”。
青島體育場一建成,就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體育場,此後,國內許多重大賽事都在此舉辦。1933年7月在青島舉行的華北運動會上,劉長春以遼寧選手的身份,在青島第一體育場參賽,奪得100米、200米兩項冠軍,證明他的確達到了國內短跑“頂尖”水平。劉長春在東北時就是宋君復得意學生,他幾次到青島參加比賽和訓練,也顯示了宋君復對他的器重。

社會評價

而對於宋君復在國立山東大學執教時的評價,田廣渠認為,“他和眾多名師如老舍、梁實秋、童第周、王普、傅鷹等共同托起山大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