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武廟

安順武廟

安順武廟,清康熙五年(1666)貴州提督李本深重修,供春秋祭祀聖帝君,改名武廟。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建觀音樓,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貴州提督徐印川拆除宮牆,改建廳房5間,又於臨街正門處圍以朱欄;民國八年(1919)縣知事唐希澤改武廟關岳廟並予培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順武廟
  • 原名:慈雲寺
  • 坐落:中華東路首端北側
  • 始建於:明代
概況,歷史狀況,現今狀況,建築奧秘,

概況

歷史狀況

安順武廟是有著600餘年歷史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區內城老大十字東北角,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原名壽亭侯祠,後改稱關帝廟。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改建為武廟。在民國八年(1919年)因將關羽、岳飛合祀,又稱關岳廟。但安順人一直稱其“安順武廟”。安順武廟的正式開放,為黔中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亮點! 安順武廟是一組中軸對稱布局嚴謹的古建築群,該廟整體布局呈長方形,為石牆圍護三進四合院式石木結構建築群。武廟大殿內有36根整料石柱構成了主架,最高石柱達14米,取材難度之大、建築工藝之精,為古代前人巧奪天工之精華所在。昔為安順古城四大石廟之一,石柱殿堂之冠。觀音閣系三層重檐四角攢尖頂木結構樓閣,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武廟之石柱,古人何地開採,如何運輸、如何構建,至今仍是一大謎,亦是武廟引人遐想之處。
由於歷史的原因,安順武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毀損。到2000年前後,安順武廟僅存觀音樓、大殿及兩廂,所存武廟建築破損殘缺。在原安順地委、行署以及撤地設市後的安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我市文化文物工作者艱苦不懈的努力,並得到市相關部門和各界有識之士的傾力幫助,才得以順利撤除原安順郵電大樓,搬出原地區醫院十餘戶住戶。由於我市地方財政資金十分有限,為恢復安順武廟原貌,我市文化文物部門歷時十年有餘,不斷向上級文化文物部門爭取修繕專項資金,公開面向社會引入民營資金,觀音樓、大殿及大殿後兩廂始得全面維修,整個安順武廟才得以修繕復原。
安順武廟

現今狀況

安順武廟
如今,修舊如舊,拂去歷史塵埃的安順武廟雖顯歷史的滄桑與古樸,但白天卻是雄偉壯觀,夜晚則光彩亮麗。整座武廟坐北朝南,雖占地不足4000平方米,但其規制齊備,布局十分精緻,殿宇樓閣相得益彰,廊廡廳廂各具特色。僅在市區不足600米的直線距離內,安順武廟與圓通寺(貴州省最早的兩組地面文物古建築之一)、西秀白塔(安順市的古代地標建築)及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王若飛故居就巧妙地鑲嵌在一條中軸線上。在武廟,沿中軸線從前往後,前有精緻壯觀的牌樓式山門,山門後有宮牆、冸池(武廟冸池呈八菱形,狀似八卦,它有別於其他古建築,堪稱中國冸池建築一絕),中有由三十六根、高十四米左右的整料石柱支撐的雄偉大殿(這實屬罕見,讓人難以想像古人當初如何將其豎立),後有高聳入雲壯觀的觀音樓。在大殿與觀音樓之間有兩廂,周圍還有十餘個相關建築物共同組成今天的安順武廟全貌。
在安順武廟大殿內,堂中供奉著製作大器,莊嚴威武的關公坐像,兩側有關平、周倉行象護衛。殿內還有各種牌匾、對聯、垂幔等。特別是大殿內兩幅“祈福平安”、“招財進寶”蠟染圖,皆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安順蠟染製作,其製作精美,氣勢磅礴,成為安順武廟有別於全國各地武廟的一大看點。在關公塑像背後有關公生平簡介。尤其在後面的觀音樓內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製作的極有氣勢的劉備、關羽、張飛三面巨大安順地戲面具以及兩側面牆上有用安順蠟染製作的兩幅珍貴的蠟染精品:一幅為宋代岳飛親筆題寫的前出師表、一幅則以後三國諸葛亮南征之關索嶺三國古戰場為題材。在武廟關帝文化中,巧妙融入安順地方傳統文化元素,充分彰顯安順傳統文化魅力,又成為安順武廟的一大特色。
石碑石碑
武廟修繕的過程中,文化、文物部門還收集了散落於民間的數塊精美石雕石刻古蹟,加上原有收集到的和本次修繕中發現的一些石牌,一併存放於廟中供遊客欣賞和專家研究,又成為安順武廟一大特色景觀。

建築奧秘

根據民間的傳說,安順有99座廟、99口井,就目前保存下來的文廟、武廟、東林寺、火神廟、豬兒廟等來看,其殿柱均是用白棉整石做成,其中,以武廟大殿那根14米的整石最長。胡館長還說,安順歷來出產白棉石材,就是現在城區周邊仍有好幾家石材廠,可見當時建造這些廟宇應是就地取材,但當時是通過何種方式運送這些笨重石材卻不得而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