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投資環境之縣情慨覽

安鄉縣位於湖南省北部,地處洞庭湖濱,處於湖南湖北三市(常德、益陽、荊州)、六縣(公安、南縣、澧縣、鼎城、津市、西湖)的交界處,縣域面積1087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轄19個鄉鎮、2個農場,有“湖南北大門”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鄉投資環境之縣情慨覽
  • 地區:安鄉
  • 內容:投資環境
縣情慨覽,自然環境,文化歷史,經濟社會,自然資源,農產品資源,

縣情慨覽

安鄉縣位於湖南省北部,地處洞庭湖濱,處於湖南湖北三市(常德肯兆歡蘭、益陽、荊州)、六縣(公安、南縣、澧縣、鼎城、津市、西湖)的交界處,縣域面積1087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轄19個鄉鎮、2個農場,有“湖南北大門”之稱。

自然環境

安鄉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6℃。陽光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小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12.7毫米,年蒸發量1166毫米,無霜期275天。
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指標中可吸入顆粒物年日平均濃度為0.108 mg/Nm,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濃度為0.052 mg/Nm,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文化歷史

安鄉的歷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湯家崗文明。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建縣,稱為作唐,南北朝時,因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改稱安鄉並沿襲至今。
這裡, 毛澤東播下過新思想的種子,彭德懷、賀龍留下了英雄的足跡。這裡的山水,哺育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淚雄刪婚”的范仲淹,少年立志“螢夜讀”的車胤,參與領導與指揮“南昌起義”的顏昌頤,“中國新詩形式抹悼運動的總先鋒”劉夢葦……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安鄉人,更是抖擻精神,一往直前,創造了被毛澤東高度讚譽為“南有新田,北有安鄉”的令人矚目的成就。

經濟社會

2013年全縣完成GDP128.32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T為24014元,財政總收入34336萬元,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為近40億元,投融資擔保貸款餘額為5億元。

自然資源

土壤:我縣的糧食播種面積79.79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常年在186萬畝左右,土壤肥沃,特別是稻田土壤肥力普遍較高,有機質和速效鉀含量高於周邊地區。
林木:我縣的森林總面積21.2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1.63%,故充婆被譽為“三湘平原綠化第一縣”,森林活立木蓄積量115萬立方米,年木材產量5.76萬立方米。

農產品資源

安鄉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全國漁業、棉花、油料百強縣,1982年安鄉就被定為全國第一批商品糧基地縣,耕地面積79萬畝,養殖水面30萬畝組道騙,油料種植面積6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
名特優產品鑽蘭戲不斷湧現,珊珀湖漁作景觀上榜“中國美麗田園”,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黃山頭”板鴨獲國家地理標誌註冊商標;“習戒恥硒鉻紅米”獲2013年全國富硒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