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古城

唐代安鄉古城,位於永靖縣鹼土川唵歌集北。1967年秋劉家峽庫區截流蓄水,村民遷移,城址被淹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鄉古城
  • 占地面積:170餘畝
  • 地點:永靖縣鹼土川唵歌集北
  • 特點:川地甚廣,氣候溫和
簡介,人文歷史,

簡介

古城南倚鳳林山,北臨黃河,西毗銀川河。川地甚廣,氣候溫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裡唐置安鄉縣,築城於唵歌集,始稱安鄉城,當地人通稱唵歌城或唵歌堡。城垣系土築,南稍高於北,城堡小,占地面積170餘畝,似正方形,牆寬和高各約10米。有城門二,一南一北,南城門偏西,北城門正中。古城經歷歲月和風雨的剝蝕,至新中國成立初,僅殘存城垣,遺址可辨。其址南距唵歌集街300餘米;東距泉眼村2000餘米,北瀕黃河,距河400餘米;西為沙塄根,高約2米,似牆基之地。東城牆壁較狹長,基痕殘缺不堪,凸凹不平。城內日漸設定村落或被人開墾為耕地,東南角為下寺上村,偏北為潘僧建的唵歌寺,後稱"清靜寺",是藏傳佛教在河州的大寺之一。每當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寺院設定會壇(跳會),寺僧跳儺舞,除疫驅魔,祈祝四方平安。寺北為下寺村,生長著一棵六七人才能合圍的古榆,高約30餘米,參天聳立,當地居民視之為神樹。1967年秋劉家峽庫區截流蓄水,村民遷移,城址被淹沒。

人文歷史

安鄉城置縣,時斷時續長達800餘年,縣名則更迭不已。西魏置枹罕郡,河州轄枹罕、龍支(今青海境之地)、大夏、鳳林四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年),剌史楊憲於河南鳳林川唵歌集置鳳林縣。北周時枹罕郡轄枹罕、鳳林、大夏三縣。唐太宗貞觀七年(633年)分河州,於地置烏州。據《新唐書》載,貞觀十一年(637年)廢烏州,於唵歌集置安鄉縣,在州北50里,築安鄉城。據《元和郡志》載,唐開元年間,河州轄枹罕、鳳林、大夏三縣。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鳳林縣西移,"東南至州八十里,更名安鄉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安鄉縣移至鳳林川唵歌集,復為鳳林縣,轄九鄉。唐代宗廣代元年(763年)河州全境為吐蕃占據,時達300餘年,仍稱鳳林縣。宋熙寧六年(1073年)時稱安鄉城。宋元符三年(1100年),知河州姚雄於寺溝峽黃河南筑關,以安鄉縣名賜關名為安鄉關。金天會九年(1131年),河州被金占據,河州轄枹罕縣,寧河縣、安鄉城、通會關寨、羌城寨和集慶鎮等。蒙古汗國憲宗三年(1253年),河州轄定羌、寧河、安鄉三縣。"安鄉縣在州北五十里,臨河"。元設河州路,轄定羌、寧河、安鄉三縣。明太祖洪武初年設河州,轄安鄉縣、寧河縣。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廢安鄉縣,六年復置,十二年復廢",故名載史冊。雖朝代興替,縣名更迭,其址其城則一也。唵歌集廢縣後,其城稱唵歌堡。《甘肅通志》卷十云:"唵歌堡在州北五十里"。明嘉靖五年(1526年)知州張宗儒因河州人口驟減,將政區45里削為31里,北面唵歌川設唵歌里,治唵歌堡。到民國23年(1934年),永靖縣在唵歌集成立高級國小,地方有識之士命名為"安鄉國小",使子孫後代永遠銘記這一故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