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邱堌堆遺址

安邱堌堆遺址

安邱堌堆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菏澤市東南12公里,佃戶屯鄉曹樓村東南約100米處。現存堌堆高3米,長寬各500米,四壁較直,斷面暴露有文化層。

經調查、發掘,遺址堆積甚厚,達4米以上,距今約4500多年,在該遺址發現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疊壓的文化層。

與近年來在曹縣莘冢集發現的龍山文化面貌基本相同,與豫東商丘地區及造律台龍山文化比較接近,應該屬於河南龍山文化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邱堌堆遺址
  • 遺址位置:菏澤市東南12公里
  • 所處年代:龍山、岳石、商依次疊壓的文化層
  • 重要發現:房子、灰坑、灰溝、陶窯等
  • 出土文物:陶盆、碗、罐、鬲、瓮、器蓋等
  • 遺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距今年限:4500多年
遺址系屬,遺址價值,相關遺址,龍之故鄉,遺址發現,

遺址系屬

在該遺址發現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疊壓的文化層。其中龍山文化的房址分布比較密集,是研究龍山文化聚落比較典型的材料,尤其是門道下發現了類似後世的人祭現象,對進一步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
與在曹縣莘冢集發現的龍山文化面貌基本相同,與豫東商丘地區及造律台龍山文化比較接近,應該屬於河南龍山文化系統。

遺址價值

該處發現的岳石文化,填補了岳石文化在魯西南地區分布的空白,填補了魯西南地區龍山文化與商文化之間的缺環。發現的商文化遺存,從早商到晚商幾乎沒有間斷,為研究商人在東方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遺址

在山東省境內京滬鐵路以東地區曾發現岳石文化遺址,但在京滬鐵路以西地區,有關岳石文化的遺址只有菏澤安邱堌堆遺址。該堌堆的發掘,將岳石文化的分布範圍擴大到山東省的西南邊緣地區。岳石文化在山東的分布從東到西連成一片。故這裡的岳石文化命名為“安邱類型”。安邱堌推遺址的商文化層是從早商到晚商連續堆積的,這在全國其它商文化遺址中尚屬少有,由此證實了學術界關於商文化的分期是可靠的,對進一步研究商文化,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和依據。

龍之故鄉

在史籍記載中,最早見到關於龍的文字記錄是在山東菏澤市所轄的古雷澤,古菏澤。上古時候,菏澤市境內有雷津、大野澤、孟渚澤、菏澤和濟水、濮水沮水澭水、丹水、菏水。這“四澤六水”成了北方巨型灣鱷的最佳生棲之地。
《左傳》就記載堯舜時董父在定陶為帝舜養龍的事。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鬷川,在今定陶縣東北菏澤之濱也:擾龍,即訓養鱷魚也。以上是說一個叫董父的人非常善於飼養訓練鱷魚。帝舜立國子陶,就把董父賜姓為董,封為豢龍氏、命他在菏澤之濱鬷川這個地方為部落養鱷魚,直至舜整個執政時期都在飼養。
故唐以後菏澤稱龍池即源於此。不光在定陶,《濮州志》也記載鄄城有豢龍井。看來舜時還大量養鱷。養龍一方面是食肉,但主要是為祭祀儀式用。商周時的鬷夷就是董父的後代。到了夏朝的第十二代國君孔甲時,又有帝堯的後代叫劉累的也學會訓養鱷魚之術,專為孔甲服務,並賜氏御龍。後因訓養不善,龍多死亡,劉累遂亡於他鄉,更姓為范氏。
《左傳》所記,使我們知道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堯舜禹時代,確曾有豢養和訓練龍的專業人員。他們具有訓鱷的知識、經驗和技術,深知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能使龍馴服馭使.專門為部落酋長服務,主要用於祭祀和揚威。今人祁慶富先生考證,豢龍即養鱷,是十分正確的結論。菏澤諸澤水系中產鱷魚的最後記載是《後漢書》載“延光三年,龍兩見濮陽”,又載“龍見於句陽”。句陽,漢時句陽縣,今菏澤市牡丹區小留鎮之東北楚莊一帶。其縣域範圍東北轄雷澤西南水面:濮水、句水上游通濮陽。說明在東漢末年,雷澤水系中還有鱷魚的存在。

遺址發現

安邱堌堆遺址經過1969、1976年兩次試掘和1984年正式發掘,發現了晚商文化、早商文化、岳石文化、龍山文化依次疊壓的文化層堆積。重要遺蹟是房子,發現有圓形和長方形房基共12座,灰坑4個,灰溝3條,陶窯1座等。發現了灰坑、灰溝、陶窯、墓葬和長方形、圓形和長方形圓角的房址等文化遺蹟;出土了打制粗糙的石器,磨製精美的石斧,有明顯使用痕跡的蚌鐮、蚌刀,尖銳鋒利的骨針、骨錐、骨鏃,造型規範的陶盆、碗、罐、鬲、瓮、器蓋等大批文化遺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