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八景

安海八景

"安海八景”指文化古鎮安海的八景。“安平八景”形成於明代。“八景”分別為“東海晴光”、“西疇春曉”、“雞峰聳翠”、“象鼻拖藍”“雙橋跨海”、“二塔凌霄”、“石井書香”、“天竺鐘梵”。其中“東海晴光”、“西疇春曉”、“雞峰聳翠”、“象鼻拖藍”屬於自然景觀;而“雙橋跨海”、“二塔凌霄”、“石井書香”、“天竺鐘梵”則屬於人文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海八景
  • 形成朝代:明代
  • 含義:文化古鎮安海的八景
  • 出處:《安平志》
景觀由來,人文景觀,八景詳情,

景觀由來

文化古鎮安海的“安平八景”形成於明代,《安平志》中保留了明清安平(安海)詩人吟詠“安平八景”詩數十首。在這些同題詩詠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優美的安平風光勝跡圖。查閱《安平志》中關於“安平八景”的記載、說明,有的景說明很好,但也有過於簡略,甚至有誤,存在不少疑點。如今我重讀《安平志》,調動自己的生活閱歷和歷史知識來感悟故鄉的景物,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見解。
“東海晴光”海水從海門流至石井江進入安海灣,聚集各處的商船,天高雲淡的日子,登高一望,海面猶如千里平湖,水天相接,浮光曜金,蔚為大觀,令人心曠神怡。在古代安海人看來,“九十九灣”風光一點也不亞於浩瀚的大東海。清代黃帝賚詩云:“海門滾滾浴清暉,波靜隨陽鏡里飛”,道出了其中真意。
“西疇春曉”水流自南安柏峰山出九溪龍潭,經溪尾洋而入安平西郊的田野,西面諸遠山森聳蒼秀,環繞相映,春和景明,南山倒景,十里之間,如畫屏列障。光浮水面,人游其中,如圖畫中行。好一幅牧歌式的田園詩!“西疇”在今西安村東安福橋一帶。西安村頭一座僑建“大厝”的門樓匾上就寫著“西疇春曉”四個字。清柯敦圃詩云:“自是晨曦耕插後,兒童相次欲驅牛”,描繪了農家樂的情趣。
“雞峰聳翠”在安海南向隔海對山,即水頭鎮雞籠山,這座小山圓靜秀特,遍山盡樹松柏。遠遠望去小巧玲瓏、青翠可愛,好似架在五里橋的盡頭。清代柯敦圃詩云:“聳得層巒積翠間,安平外障是雞山”,說的就是這個對岸風景。
“象鼻拖藍”熊嶺諸山沿東南迤邐而行,至象陷山蜿蜒十里,從安海隔海望去,山形真像一頭大象伸長鼻子,勢奔入海,陷入海門。因山色如藍,故名。這座“伏象山”,小時的我看去一點也不像,不知所云。後來隨年歲增加,有一次隔海遠眺對岸群山輪廓時,突然發現一頭惟妙惟肖的“大象”,伸著長長的鼻子,大半身已陷入海中,這就是“象鼻拖藍”!我激動得幾乎叫出聲來。明代黃伯善詩云:“襟江老象化為山,掀鼻蜿蜒石井灣”,生動地點名了它的特徵。
其實,在這“四景”中,真正位於今安海鎮範圍的,只有“西疇春曉”一景,其餘“三景”均在鴻江對岸的今南安水頭、石井一帶。有人說,這是因為古時安海的轄地很廣,包括今“下南安”一帶均屬於安海管轄,此說可能不確。這應是古人發揮豐富的想像力,採用“借景”手法,把隔江海相望、天天進入安海人視野中的“對山”倒影天然美景,自然而然地納入了“安平八景”中,而不管其地歸屬誰。使得遠在天邊的美景變成近在眼前,大大豐富了安海的風光名勝。

人文景觀

“安平八景”中的人文景觀也頗有特色,均系安海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物。
“雙橋跨海”安海原有東西二座長石橋。西橋即安平橋,起自白塔,橫跨鴻江,至南安水頭,全長五華里;東橋即東洋橋,起自黃墩,橫跨東埭洋,全長三華里。二橋相距各數里,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雙橋跨海奇觀。到了明嘉靖年間,因築城乏石砌,拆毀東橋建城。東橋毀後數百年間多次重修,恢復了往日的奇觀。惜又毀於1968年興修水利的熱潮中,僅剩橋頭一段不到40米長。如今,只有安平橋名滿天下,“雙橋跨海”已名存實亡。清代柯敦圃詩云:“為說綿長夸第一,鰲梁相對亦名標”,顯示出安海人的豪邁氣派。
“二塔凌霄”安海舊有東西二塔,分別位於東橋頭東塔寺前和西橋頭西塔寺前。登塔遠望,目極天外。遠山近水,市井人家,皆在眼前足下。可惜東塔“龍興塔”毀於清康熙34年(1695年)。只剩西塔“文明塔”巍然獨存。十餘年前安海曾有人提議重建東塔,以恢復舊觀,但無人回響,至為憾事。其實按安海的財力完全有能力重建東塔。清柯敦圃詩云:“寶塔層層兩處攢,巍峨相對在斯安”,道出了當年安海人的自豪感。
“石井書香”安海石井書院,始建於南宋嘉定四年,系朱熹過化之地,歷宋元明清數百年,詩書傳世代愈遠愈香。後改為朱文公祠。每年春秋二祭,仿府縣祀儀。現為安海歷史文化活動中心,有多種民間社團組織設於此。柯敦圃詩云:“溫陵理學開安海,泉郡黌宮鐵券題”,說明朱子“過化”的功勞。
“天竺鐘梵”即安海龍山寺觀音殿,古名“天竺寺”。寺前豎石坊,正面刻“龍山寶地”,背面刻有“天竺鐘梵”四字。寺內供奉千手千眼木雕觀音。山門有四大金剛,大殿東西有十八尊者,及兩廊僧房數十間。後殿供三世尊佛。據傳龍山寺鐘聲可傳十里。清代黃帝賚詩云:“古剎長留千手眼,龍山第一舊風光”,道出了其中的特色。
“安平八景”中的人文景觀突出了安海的長橋、古塔、儒學、佛教的特色,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訪古探勝、觀光旅遊的好去處。

八景詳情

天竺鐘梵(安海八景一)
龍山寺,又名天竺寺,在我鎮型厝村北面,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入山門,華表屹立,上刻“天竺鐘梵”四宇,晨曦映石,白石生輝,加之寺里鐘聲縈繞空際,自有一番古剎風味,不愧為安海八景之一.鳥兒不曾在此石坊上下糞的傳說,更讓古剎增添神秘色彩.
要領略“天竺鐘梵”之美色,還須到寺里觀賞.沿階而進,寺內是兩座庭院,寬敞、清雅.正殿前兩根石柱鐫刻著一對騰躍飛龍,盤旋而上,中奉千手眼佛,是就一株古樹雕刻而成.層次清晰,生動自然,統一中富有變化,變化中又有主體.木雕藝術造詣高深,富有歷史和藝術價值.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題有“通身手眼”.清人柯敦圃《天竺鐘梵》詩云: “巍峨梵宇壯奇觀,天竺鐘來在我安.晉代興基隋建廡,龍山築地鳳為冠.通身手眼樟雕像,滿廟馨香佛建壇,為說烏蜂平倭寇,百千禮祝眾心丹.”詩篇明示寺宇的沿革,表達人們平倭寇抗外敵的意願.目前在世界各地有400多所由安海分支傳衍的龍山寺。
近年來由於華僑及鄉親重視文物,集資修復,翻建龍山寺,從寺門外放生池至前、後殿並東、西廂都修葺一新.總體結構更加宏偉壯觀.十年前,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書“龍山寺”匾額,為古剎名勝增輝添彩。
石 井 書 香(安海八景 二)
“石井書香”,指位於安海鰲西的石井書院一一朱子祠.這是能令人引起悠遠思緒的地方,作為安海八景之一,更是別具韻昧,朱熹之父朱松,宋紹興初任石井鎮監.這裡所謂的石井,就是現在的安海鎮,朱松在安海施教理學.安海長者黃護在鎮西鰲頭境捐建一所鎮廨(官舍),並於廨畔築一所鰲頭精舍作為朱松講學的地方.整頭精舍就是後來石井書院的前身.朱熹是朱松的兒子,紹興21年投同安主簿.在同安任內,他經常在泉州所屬各地遊覽、講學.由於朱松曾在安海任職,使朱熹對安海更有特殊感情,故經常來安海講學.清人伍常詩云: “狉獉民俗嘆愚蒙,文教開先重賴公。堂辟四齋宏講學,書香石井仰清風.”乾道間.朱熹的學生傅伯成為感念朱氏父子對安海昌學興教的功績,就蟹頭精舍闢建二朱先生祠,後泉州郡守指派朱熹的兒子朱在任鎮監並主持建石井書院.
作為文化古鎮安海的標誌石井書院,歷盡滄桑.現在書院的門台、大殿以及四廊廡舍仍存,後殿朱祠雖廢,遺基尚在.有些散埋在周圍的碑文石刻還依稀可尋,引人遐思.
更有一說, “石井書香”是指安海金厝三房內一口古井中,有宋代名儒朱熹書寫的石碑,水清時可以看到“石井書香”四個字,特此存疑.
兒時曾到安海公社(朱祠遺址)後院嬉玩,記得當時有庭院幾許,走廊青翠映目,旁邊有個亭子,亭子周邊松柏勁綠。現在想起。兒時嬉笑聲悠然在耳。
雞 峰 疊 翠(安海八景 三)
“雞峰疊翠”即人們於安海眺望南安水頭雞暮山的聳翠美景.明代時,它已是安平秀麗的自然景色,人們稱之為“雞峰聳翠”.清朝,它仍是安海之勝景,但改稱為“雞峰疊翠”.據《安海志〉記載: “雞暮山,在南安三十九都,今水頭、山前之間.相傳昔有金雞飛止其上,至暮飛去,故名.又其由不甚高聳,四面圓淨秀特(光禿禿猶如圓雞蛋).文星(土公今稱師公)有讖曰: “雞山青,溪水平,金鎖斷,狀元迎,”其後遍山盡長松柏,欲應讖語.使其更富神奇的色彩,但也足以說明“雞峰聳翠”有其悠久的歷史,古時候,它早已是安平地區的聞名勝跡.
如今,雞暮山雖不是遍山松柏,但還是一片蒼翠.傍晚,人們於安海空曠之處舉目西眺,便可看到一種異常瑰麗的景現;夕陽的餘輝灑於雞暮山上,映在安平古橋的盡處,於是,藍天,碧水、紅雲,綠樹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蒼穹開闊,山河美麗之情,心曠神怡,饒有情趣.
改革開放給晉南大地帶來無限生機,安海,水頭經濟飛躍發展.雞暮山腳,繁榮昌盛,熱鬧非凡,四周諸多工廠企業環繞,新辟街道,市場繁榮,直逼山麓,周圍幾條公路上,各種車輛,數以千計,絡繹不絕,東面安平開發區正在大規模建設,一幢幢現代化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安平橋畔將建成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區。
站長語:經濟發展可喜,環境保護勿忘。記得法國一位歷史學家來50年代來北京曾經感慨地說過:“我們目前有的以後你們也會有,你們目前有的我們以後不會再有。
象 壁 拖 藍(安海八景 四)
象壁拖藍,指在鴻江海口遠眺東南群山及石井江面,那裡海連山,天接海,天海山一線,故名.安海石壁諸山巾有熊山,東南迤邐而行至象陷,婉蜒十里,原野平曠,峰巒林麓,碧樹環繞著村莊,炊煙繚繞.春夏相接,稻麥交秀,寶珠似的銀湖碧波粼粼,秋冬百果飄欣著醉人的芳香,顯露了晉南大地特有的風情.倘若春夏之交,或夏水秋初,在風和門麗、清朗少雲或而後初睹的天氣里,但見雞籠山、熊山、鴻山,象陷山、欹臀山……·成為一道天藍的畫屏,而石井江面捷蔚藍的天空,水天渾然一體,美不言狀。此情此景,曾引起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的詩興留不下少描寫象壁拖藍的詩篇.明代鄉賢黃伯善有詩讚口: “襟江老象化為山,掀鼻婉蜒石井灣.繞紫欲奔吳卒燧,拖藍似洗越鉤癜.馬卸當路誰能近,魅出波心亦遽還.卒舞駕車馴伏後,帝救來守海門關”.而清代文人柯敦圃在詠繪象壁拖藍作丁這樣描寫: “郊外迢迢現遠嵐,陷形象壁也拖藍.渾如行齒流青滿,宛似前身帶翠酣.樹接鴻山朝霧濕,址分雉堞夕削涵.千年馴伏容還在,環守西方勢向南.”
觀景時,一定要加上豐富的想像力,不然的話,只見絕壁一面,卻分辯不山那裡是象壁拖藍景觀,而時令不同,景象自有不同的變化,甚至頃刻之間會閃現出絕好的美景。請看清人黃燮的詩作:“天際迢遙象壁幽,高藍宛結古江頭.晚來元氣傷心碧,巧染天工接地浮.春霽不妨微帶雨,月明長是半含秋。百年留得形容淨,芒履蓑衣合上游。”詩人對象壁拖藍的淋漓盡致的描繪,躍然紙上,真是匠心獨運,令人百讀不厭。
明代詩人黃帝賚“湖水南縈石井沖,鰲山北繞晉江封.翠嵐輕罩寰中樹,蒼靄常浮天外峰.萬項寒光拖碧練,眾川瀲灩隱黃龍.海門翌翌孤城壯,何況秦關百二重.”的詩章,真使你流連忘返。歷史的變遷,如今已成歷史的勝跡.代替它的是密密層層的樓房,一派繁榮景象,群山更顯神奇、俊秀.遊人的腳下,藍綠的江水,游泳的健兒,船帆分紅白,木排如長龍.真比圖畫美,意比詩濃.再看五里橋畔,安平開發區,那熱火朝天的場景,更讓你陶醉其間.可以預料—旦五里橋遊覽區的亭、台,樓、閣建成之後,與外發區的海上樂園、別墅建築群體以及園林景點融為一體,到那時,你再來一睹“象壁拖藍”的芳顏,你就會讀懂.
後話:記得兒時(20年前大約9歲)曾與玩伴經農貿市場,穿過一片甘蔗園,來到一座小石橋,小石橋是在一個鄉村里,那裡樹蔭下雞鴨爭食,路上白鵝迎客,小石橋那邊的路旁邊石壁高聳,據說再走下去就是石佛寺,但要走很久,遂折道往南,許久來到海邊,那裡海面寬擴,旁邊有2隻小船,海風微微徐來,附近有山的倒影在海面上,隨波蕩漾,影子被拉得長長的。幼時所見的此處景觀應該離傳說中的象壁拖藍不遠。
二 塔 凌 霄 ( 安海八景 五)
安海鎮區南部原有東西二寺,寺前各有塔,東西對峙.登臨塔頂,目極天外,煙市鱗疊,皆在足下.明代文人黃帝費瞥作詩詠二塔凌霄: “觚稜海角兩相連,峭級危欄俯碧川.佑聖長依宮爝焰,文明曾記塔燈懸。晴開海國萬方仰,馭轉烏輪—柱先,腳躡層層隨步上,卻疑人在九重天.”
東塔,名曰“龍興塔”.南宋紹興二十四年癸酉(1153),泉州太守趙令衿造東洋橋成,鄉人浙西轉運使高惠連之後高仕舍地七畝造磚塔於橋頭,曰, “龍興塔”.其塔高準西塔,大倍之,腹大丈余,下層無級.左有昭惠廟,右慈濟宮,後皆廢.塔歷年既久,風雨震暴,磚石剝落已甚,至萬曆三十四年丙午(1606),塔尾墜,里人黃陳二氏醵金修理,鑄葫蘆尖以貫其頂.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四月二十日大雨,至五月初六辰時塔盡壞.從史料看,東塔倒塌迄今已歷二百九—十八年之久,誠為可惜.東塔遺址(當在灰窯東北角),如今其四周,已由高樓大廈所代替。
西塔,名曰“瑞光塔”。南宋紹興二十二年壬申(1152),里人以造橋余資造磚塔於西橋頭,曰:“瑞光塔”。後易名“文明塔”,俗稱“白塔"。其塔呈六角形,共五層,高八丈余,徑闊三丈余。每層均有六個塔檐,如雄鷹振翼欲飛。塔頂有一巨形葫蘆,指向藍天。旁西塔寺今已廢。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柱國太傅禮部尚書黃汝良倡修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修塔尖。
“安海向是福建人文薈萃之區,代有才人。”明代登進士者21人,鄉榜71人。唐宋時最著名的有名臣高惠連之殉宋難,直臣有安連濟,理學有柯國材等。名溢古今者,有王慎中,乃明代二百年中傑出之才子。清代也有名噪一時之人傑,稱雄於文苑藝林者,如黃物備之博古洽聞,黃居中之好學而藏書六萬卷,蔡襄之詞章,黃貞字之耿介曠達,黃伯善之孤標正潔。由是文風蔚起,儒彥輩出。故自明嘉靖九年(1503)至清道光十一年(1831)先後就有十四名中式鄉賢點塔燈。是故,白塔,誠為瑞光耀彩,文明啟運之塔也。清代詩人柯敦圃曾作詩詠塔曰: “寶塔層層兩處攢,巍峨相對在斯安。瑞光壯采疑棲鳳,佑聖奇觀欲舞鸞。勢聳橋頭星可摘,暈懸海口月為端。只今惟有西鈴響,東址無情剩廢巒。”新中國成立後,每逢慶典,輒張燈結彩,成為“文明”“昇平”的象徵。如今,倘若你登塔極目遠眺,北面是繁華的安海市區,西南則是“飛虹”的五里橋,更有碧波浩淼的鴻江橫渡。真箇是明人黃伯善筆下的“半空樓閣翠重重,萬井煙花眺望中”之景象,看了令人心曠神怡。
據說安海僑胞計畫集資2000千萬重建東塔。
雙橋跨海( 安海八景 六)
安海舊有東西二橋.西橋橫截西埭,跨南安之三十九都雞暮山,東橋橫截東埭,跨十都之宋埭.二橋相對,可以往來渡涉.而今雖各建水閘,不能舟渡,但雙橋跨海最色壯觀,令人讚嘆。
西橋,就是安平橋,又名五里橋.數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稱.西橋位於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埭上,建於宋代紹興八年。該橋的構築全用花崗石平構而成,橋面用又寬又厚的大長石條鋪成,據說,這些巨於,多從咫尺遙對的金門島開採海運而來的.安平橋歷來被詩人詞家冠以“臥龍”、 “飛虹”等壯麗的稱呼.山於年代久遠,山移谷變,海上橋幾乎成陸上橋.安平橋屬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之一.1980午至198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撥下巨款,對安平橋進行修復.大部分恢復歷史原狀,並在橋下開渠引水,讓橋下水波蕩漾,令人看了心曠神怡,古橋也煥發了青春.1991年6月,安平開發區於安平橋畔舉行開工典禮.現在,站在橋上觀看橋南安平開發區那熱氣騰騰象令人心潮起伏.如今,泉州市人民政府與泉州市安平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開發安平旅遊區意向書”.據了解,安平遊覽區擬建“水映天心”, “古橋覽勝”、 “泗洲夜月”、 “平橋霞起”四個景區.不久,五里橋畔將成為遊覽勝地.那時,安平橋一帶,將是一派繁花似錦、風景如畫的繁榮景象.
東橋,在我鎮黃墩村前.明嘉靖年間,里人知府柯實卿拆東橋石築城時橋廢,以後,清代幾次有興,有廢又興.宋人趙令衿《詠東洋橋》詩云:“為問安乎道,驅車夜已分.人家無犬吠,門巷有爐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斷雲.梅花迎我笑,為報小東君.”東橋畔幽雅景象歷歷可見.而今,東橋畔入夜燈火輝煌,與宋人詩中相比,更別有一片繁榮景象.東橋雖無西橋那樣建築宏偉,而“雙橋跨海”的勝跡,卻是安誨人的驕傲.
“安平自古築雙橋,跨海鴻江壓水遙.”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雙橋煥發青春,到處呈現優美壯麗的景觀.
西 疇 春 曉 ( 安海八景七)
“西疇春曉”早在明代時已是安平八景之一.據《安海志》記載:西疇,水自南安柏峰山出九溪龍潭,經溪尾洋而入曾韋埭以至西四埭,水路遙遠,歷七、八兩都,西路諸山森聳蒼翠,環繞相映,春和景明,南山倒影,十里之間如畫屏列幛,光浮水面,人游其中,如畫圖中行…….不難想像,其時,西疇的自然風光絢麗優美,西疇的春晨景觀更是秀麗奇瑰,令人陶醉.歷代安海的文人墨客,為它作賦吟詩,讚嘆不已。清朝柯敦圃曾作詩頌揚西畸春曉: “鰲城廊畔繞西疇,春色蔥蘢曉望收,雨足桑麻郊外種,風傳鄒魯海濱謳.報恩寺里鴛聲杳,安福橋邊鳥語幽.自是晨曦耕插後,兒童相次欲驅牛.”西疇亦稱西疇境.人們蒞臨西垵村前,舉目西望,遠處青山,近處碧野,藍天映襯,綠水環繞,在煦暖陽光照耀下,風景宜人,令人心曠神恰,頗有一種大自然的美的感受.
另有一傳說:原西垵安福橋西側的報恩寺邊有一棵古榕樹,其樹上的鳥兒每天清晨最先鳴叫報曉,然後安海各地鳥雀山也之紛紛啼鳴,故稱西疇春曉.
東海晴光( 安海八景 八)
黃墩東橋一帶,早晨的景色反襯著東海天際.謂之“東海晴光”.
海水由石井江經海門而入安海。古時安海港是對外海運港口,各處商舶聚集。每當晨曦初露,廣闊的天空和無垠的海面,完全被粉紅色的晨光溶在一起,分不清它們的界限,也看不見它們的輪廓,只感到一種極其柔和的明快的美。早霞漸漸變成了橘紅、鮮紅、通紅。就在這時候,水天溶為一體的蒼茫遠方,閃爍著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輪紅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陽,冉冉地升騰起來。霎時間,那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壯觀極了.
因此,古往今來,詩人墨客,吟詠賦詩者不少,明代文人黃伯善游於此,曾賦詩曰,東方川右肅陽侯,岡象天吳百怪收,日出不知暘谷遠,潮來真覺扶桑浮.水村雞犬連鮫室,賈舶帆檣壓蜃樓,歲歲漁鹽千萬戶,馮夷擊鼓海童謳。
詩人把當時的“東海晴光”的景觀描繪得淋漓盡致.而消代詩人黃帝賚也有“曙光東海青山霽,煙劍南州紫鱖肥”的佳句.至於柯墩圃對其“東海晴光”這一景觀.更是盡情謳歌,其詩云;洪流奔赴勢流東,鰲海新咕入望中.浪繞皇增初遏雨,潮通石井欲生風.蠣房埭水溶溶潤,蜃市樓濤處處融.九十九彎傳古澳,餘波寂靜對江鴻.
讀著這迷人的詩篇,使我們恍惚置身於當年東橋頭上,這幅帶有神奇色彩的幽美畫面,究竟是實實在在的人間呢,還是那虛幻縹渺的仙境?
而今海港大多淤塞,變成鹽田,耕地.十年開放改革,使這裡的灘涂、荒郊變成日臻繁榮的開發區,工廠林立,高樓拔地而起,安海鎮區已延伸到浦邊、莊頭一帶.這裡的“東海晴光”景觀,已發生了質的變化,
“雲開山益秀,雨霽花彌香。柯黃尚健在? 不堪話滄桑.”對一切都過去了,不應該傷感,也沒有時間傷感,應該抓緊這大好時光,為振興安海去奪取更美好的晴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