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日(黑龍江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成日

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系教授

出生年月日:1964年11月

性 別:男

政治面貌: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政協常委

最終學歷:2000年10月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世界史·日本政治外交史方向歷史學博士

2002年3月日本國學院大學文學研究科歷史學博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成日
  • 國籍:中國
  • 民族:朝鮮族
  •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 職業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系教授
  • 畢業院校:哈爾濱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2008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 代表作品:《中日文化交流事典》
工作簡歷,研究特長,社會兼職,科研活動,獲獎情況,科研成果,

工作簡歷

1964年11月,出生於吉林省琿春市。
1983年9月~1987年7月,哈爾濱師範大學歷史系就讀,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7年7月~1990年9月,黑龍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學任教。
1990年9月~1993年3月,吉林大學研究生研究生院(日本研究所)世界地區史·國別史專業就讀,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93年7月~1996年9月,河北大學日本研究所就職,講師、政史研究室主任,《日本問題研究》雜誌編輯。
1996年9月~2001年3月,南開大學研究生院(歷史研究所)世界史·日本政治外交史專業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998年4月~2002年3月,日本國學院大學大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特別獎學金留學生,國際關係史博士課程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3年11月~2006年12月,黑龍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博士後,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國際政治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2002年6月~2011年6月,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國際政治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2011年6月~現在,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國際政治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研究特長

精通日語、朝鮮語(韓國語)。
主要研究領域是戰後東亞國際政治、國際關係,中日關係,日韓關係,日蘇(俄)關係,日本政治·外交、韓國政治·外交、中國對外關係等。
開設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國際法、國際組織、外交學、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關係,外交資料解讀、美國與東亞各國關係、韓國政治·外交史、日本政治·外交史、中日關係史,當代日蘇(俄)關係、政治學原理、外國政治制度史等課程。

社會兼職

2005年~至今,國務院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
2006年~至今,教育部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6年~至今,黑龍江省教育廳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
2006年~至今,黑龍江省社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
2004年~至今,中國日本史學會常務理事。
2004年~至今,中國朝鮮史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2006年~至今,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理事。
2009年~至今,東北地區中日關係史學會常務理事。
2003年~至今,黑龍江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
2010年~至今,中國政治學會理事。
2006年~2011年,哈爾濱市南崗區政協常委

科研活動

1、1991年3月——1993年2月參加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承擔的吉林省科委的項目《東北亞概覽》資助1.5萬元(主要參與者,已結項)
2、1995年7月~1998年4月,承擔河北大學“211”工程青年社科基金項目《吉田茂與當代日本國家發展戰略》資助5000元(課題負責人,已結項)。
3、1996年9月~1998年8月,參加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承擔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資助項目《從外相外交到首相外交》資助300萬日元,(主要參與者,已結項)。
4、1999年3月~2001年3月承擔獲財團法人·吉田茂國際基金(日本外務省)項目《吉田茂與當代日本國家發展戰略》(資助30萬日元,獨立立項,已結項)。
5、1998年4月~1999年3月,參加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承擔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資助項目《日本的近代對外戰略研究》資助350萬日元,(主要參與者,已結項)。
6、2002年9月——2005年8月,黑龍江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當代日韓關係研究(1945——2000年)》資助2萬元,(獨立立項,已結項)。
7、2003年11月——2005年10月黑龍江省人事廳博士後基金項目LRB03106《當代日蘇關係研究(1945——1991)》資助6萬元,(獨立立項,已完成)。
8、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05FSS001《當代日韓關係研究(1945——1965)》(獨立立項,已結項)。
9、《政治學本科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項目(編號:115B—040)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署名第二名)。
10、2006.12——2009.12年,度黑龍江大學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近現代日本政治制度研究”:(1.5萬元RMB,獨立立項)
11、2005黑龍江大學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政治學本科專業教育教學內涵發展機制研究(署名第二名)。
12、2007年度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佐藤內閣時期日本對外關係研究”(項目負責人0.4萬RMB)。
13、南開大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項目(項目號:2009JJD770024)《20世紀東亞國際關係的演變》(主要成員,資助金額:20萬元RMB)。
14、2011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11D034)《當代日蘇關係研究(1945——1991)》(項目負責人,資助金額:1.5萬RMB)。
15、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批准號:12YJAGJW001)《當代日蘇(俄)關係研究(1945——2010)》(項目負責人:9.00萬RMB)

獲獎情況

1、《舊金山對日和約與戰後日韓關係》(論文)獲黑龍江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論文)三等獎。
2、《美國對日占領政策的轉變與日本的對韓戰後處理準備》(論文)獲黑龍江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佳作獎。
3、《略論二戰後在南韓日本人的遣返與日本及日本人財產的處理(論文)》獲2006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4、《試論二戰後韓國對日索賠要求的演變(論文)》獲2008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科研成果

(一)國內發表的論文:
1、“石橋湛山與當代中日關係”《現代日本經濟》(吉林大學)1991年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歷史》1992年2期全文轉載(獨著)。
2、“周恩來總理當代中日關係的發展”《日本問題研究》(河北大學)1993年4期,人大報刊印資料《中國外交》1994年2期全文轉載(獨著)。
3、“自民黨長期統治的崩潰及今後日本政局的走向”《日本問題研究》1994年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1994年4期全文轉載(獨著)。
4、“淺析日本國家公務員研修制度”《日本研究》(遼寧大學)1994年2期(合著,第二作者)。
5、“佐藤政權的經濟政策與日本經濟的‘超高速增長’”《現代日本經濟》1994年 4 期(合著,第一作者)。
6、“略論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東北的‘經濟開發’”《東北亞論壇》1995年3期(獨著)
7、“試論日本政局的變化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日本問題研究》1995年4期(獨著)。
8、“試論原敬內閣在日本近現代政治史上的地位”《日本問題研究》1996年4期(合著,第一作者)。
9、“試論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對日‘和談’ 問題”《日本問題研究》1997年2期(合著,第一作者);“試論抗戰時期蔣日‘和談’問題”,《江橋抗戰及近代中日關係研究(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獨立。
10、“論佐藤榮作執政初期的中日關係”《日本學刊》(北京中國社科院)1998年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歷史》1998年5期全文轉載(獨著)。
11、“試比較日本近代內閣內閣制與戰後內閣制”《日本問題研究》1998年2期(合著,第一作者)。
12、“論佐藤內閣時期日美關係”《史學集刊》(吉林大學)1998年3期(獨著)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歷史》1998年9期全文轉載(獨著)。
13、“佐藤榮作執政初期的中日關係”《日本研究論集》第3集(南開大學),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刊(獨著)
14、“日本外務省第15次公開戰後外交記錄”《日本問題研究》2001年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歷史》2002年1期全文轉載(合著,第一作者)。
15、“池田內閣與張勉內閣的第五次日韓會談”2000年“東亞國際關係與安全保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開大學)《國際關係與東亞安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獨著)。
16、“舊金山對日媾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韓關係”《日本學刊》(中國社科院) 2001年6期(獨著)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歷史》2002年2期全文轉載。
17、“美國對日占領政策與日韓關係”《日本學》(北京大學) 第11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月(獨著)。
18、“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的在日朝鮮人問題”《韓國學叢書/韓國學論文集》第9輯(北京大學),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刊(獨著
19、“第七次日韓會談與“日韓條約的簽訂””《日本研究論集》(南開大學)第7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刊(獨著)。
20、“二戰後日本池田內閣與張勉內閣的第五次日韓會談述論”《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3年第3期。
21、“戰後在朝鮮北方日本人的遣返及其財產處理”《日本研究論集[2003年第8集]》(南開大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22、“試述二戰後日韓預備會談”《東北亞學刊》(天津社會科學院)2003年4期。
23、“略論二戰後初期日本與南韓(韓國)之間的船舶歸屬問題” 《東北亞學刊》2004年4期
24、“試析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日韓關係出現鬆動和變化的原因”《韓國學叢書/韓國學論文集》[第12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25、“略論二戰後在南韓日本人的遣返與日本及日本人財產的處理”《中國朝鮮史研究》[第1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26、“試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日韓預備會談”《東疆學刊》2004年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史》2004年9期全文轉載。
27、“略論二戰以後日本與韓國之間的船舶歸屬問題”,《延邊大學學報》2004年4期(合著,第一作者)。
28、“論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北國論壇》(哈爾濱社會科學院)2005年3期,同文又刊載於笪志剛 主編《美麗的橋——〈夢大地中國〉及中日友好暢想》日本僑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9、“試論第四次日韓會談”,《韓國學叢書/韓國學論文集》[2005年第13輯] (北京大學)遼寧民族出版社。
30、“試論二戰以後韓國對日索賠要求的演變”,《世界歷史》2005年4期。
31、“試論二戰後韓國的戰爭損害調查與對日索賠要求的演變”,《東北亞學刊》2005年4期
32、“略論戰後初期朝鮮南部的‘戰後處理’”,《日本學》(北京大學)2006年第13輯,獨立。
33、“試論60年代初日韓關係出現新的轉機的原因”,《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中韓關係國際學術討論會(2006.6.26——6.27)》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所主辦。
34、“略論日本侵略戰爭對殖民地朝鮮造成的損害”《求是學刊》2006年6期。
35、“中國國內有關當代日蘇關係研究的現狀”,《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3期。
36、“中日俄在東北亞地區能源博弈”,《日本學論壇》2006年3期。
37、“試論當代日蘇關係的特點”,《西伯利亞研究》2006年5期。
38、“二戰後韓國對日索賠要求的演變”,《日本學論壇》2005年第3—4期合刊(戰後日本6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20世紀60年代初日韓關係的新變化”,《日本研究》2006年第4期
40、“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日俄、日蘇關係的特點”,《西伯利亞研究》2007年2期。
41、“國家利益問題研究綜述”,《國際關係學會第七屆第四次理事會議暨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高層論壇》論文集,2007.4.14青島大學。
42、“第四次日韓會談之前的預備交涉”,《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3期。
43、“關於當代日韓關係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當代韓國》2010年2期(夏季號)。
44、“試論日俄戰爭與東亞國際體系的重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2期。
45、“國家利益追求是促進日韓邦交正常化的根本動力”,《日本學刊》2011年5期。
46、“論日本的朝鮮半島政策與日韓邦交正常化”,《當代韓國》2011年2期(夏季號)。
47、“二戰後日美之間的沖繩行政權歸還交涉”,《外國問題研究》2011年2期。
(二)國外在日本發表的論文:
1、“吉田茂內閣時代的日韓交涉”〖日〗《國學院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第31輯,1999年度(獨著)。
2、“美國的對日占領政策的轉變與日本的對韓戰後處理準備”(日)《國史學》(日本國史學會)第174號,2000年4期(獨著)。
3、“美國的對日占領政策的轉變與日韓戰後處理準備”(日)《東瀛求索》(第12號)2001年12月。
4、“戰後初期日本與朝鮮半島的關係——以吉田內閣時代的日韓關係為中心”(博士論文摘要)[日]《國學院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第34輯]2003年2月版。
6、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ogress of Marketization in China”,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Varieties of Capitalisms and Transformation”:The 21 Century COE Programme,Kyoto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KIER),Kyoto UniversityPublished.8-9February2008 .
7、“現代日韓關係論”,Varieties of Capitalisms and Transformation:The 21 Century COE Programme,Kyoto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KIER),Kyoto University,March,2008.
8、“中國におけるロシア(ソ連)・東歐・中央アジア研究”,《比較経済體制研究 》2009年第16號。
(三)譯著(文): 
1、《日本通商產業政策史》中國青年出版社,(國家計委、外交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項目)1996年6月,參譯。
2、《外國經濟法·南韓》二、三卷(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項目),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國法制音像出版社,1994年,1995年參譯。
3、“日本與德國的戰爭責任及戰後補償”《外國問題研究》(長春東北師大)1998年1期(總第147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歷史》1999年第3期全文轉載(獨譯)。
4、大西廣著《全球化到軍事帝國主義——美國的衰退與資本主義的走向》(安成日、邢玉升譯,安成日校)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5、[韓]金容德:“京城帝國大學(1924-1945)與朝鮮學生”,《東亞教育改革與交流(2005.9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開大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四)書 評:
1、“珍貴的資料,歷史的沉思――評《日軍槍刺下的中國勞工》”《現代日本》(天津市日本研究所)1997年3月(合著,第二作者)。
2、“孫中山與日本關係新解―評俞辛焞著《孫中山與日本關係研究》”《史學理論》(中國社科院)1998年1期(獨著)。
3、“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辛亥革命時期中日關係的專著——評《評辛亥革命時期中日外交史研究》”,《日本論壇》2005年1期。
4、“頗具特色的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新著”,《中日關係史研究》(北京中日關係史學會)2006年2期。
5、“日本大正時期知識分子的政治選擇”《中國圖書評論》(北京)2006年8期。
6、“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微觀視角”,《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4期(第二作者)。
7、“從東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近現代日本侵略擴張戰略——評《近現代日本霸權戰略》”《抗日戰爭研究》(中國社科院)2008年第6期
(五)編著:
1、《中日文化交流事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參編。
(六)博士論文、專著
1、2000年10月,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博士論文《當代日韓關係研究(1945~1965)》。
2、2001年9月20日提交日本國學院大學的博士論文《戰後初期日本與朝鮮半島的關係――以吉田內閣時代的日韓關係為中心》。
3、2006年11月,黑龍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報告《當代日蘇關係研究(1945——1991)》
4、《東亞國際關係史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5、《東亞政治·經濟·外交論叢》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
6、《當代日韓關係研究(1945—196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