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監獄

安徽省安慶監獄

安徽省安慶監獄源於清末“安慶罪犯習藝所”,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已歷經百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時任團中央書記的任弼時同志、安徽省首任省委書記王步文同志曾關押於此,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過艱苦卓絕的獄內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監獄工作方針的指引下,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安慶監獄成為收押和改造罪犯的場所,日益顯示出國家機器的強大威力,並在原有飲馬塘監獄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現在一監三地(大觀、肖坑、丁村)的押犯格局。監獄收押罪犯類型也由初期收押反革命犯、刑事犯、未決犯、女犯、少年收容教養人員逐步過渡到以收押重刑刑事犯為主,兼收押少部分輕刑犯的格局。民警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湧現出以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一級英模吳其祥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安慶監獄
  • 外文名:Anqing prison in Anhui Province
  • 來源:清末“安慶罪犯習藝所”
  • 始建於:1906年
管理,沿革,著名囚犯,任弼時,王步文,

管理

監管改造能力不斷完善,形成集刑罰執行、獄政管理(獄內偵察)、教育改造、生活衛生於一體的立體化改造模式。並按照分押分管原則,組織罪犯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監獄已形成以棉紡織業為大生產龍頭,以服裝加工、機械加工為主要勞務加工項目的生產格局
安徽省安慶監獄

沿革

安慶監獄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因坐落在安慶城內飲馬塘,長期以來,安慶市民習慣稱之為飲馬塘監獄。該監獄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並且還在使用的“百年老監”之一,源頭可以追溯到“安慶罪犯習藝所”,是清末監獄改良的產物。它的誕生結束了歷代皇朝數千年“發配充軍”的流弊,開啟了在監罪犯“得自職業之訓練”的先河。習藝所作為刑罰執行場所自此開始,也是採用資本主義性質的自由刑的開始,翻開了安徽刑罰執行史上第一頁,標誌著近代監獄雛形形成。 此後,監獄經歷了北洋軍閥、國民黨和日偽統治時期,先後更名為“安徽模範監獄”、“懷寧地方廳看守所”、“安徽省第一監獄(分監)”等。其間,安慶監獄也成了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同反動當局進行革命鬥爭的場地
安徽省安慶監獄

著名囚犯

任弼時

在安慶監獄內,任弼時等老一輩共產黨人的革命鬥爭歷史被完整地記錄在展覽館內。1928年,時任團中央書記的任弼時同志,受黨中央的派遣,10月14日下午在南陵香油寺召開會議時被發現,隨即與林立夫、王得輝、劉昌宗一起被押送到安慶飲馬塘監獄。被捕後,任弼時無論是在南陵還是在安慶監獄中,一口咬定自己叫胡少甫,是湖南長沙維綸紙莊的商人,來南陵給姑媽送錢。任憑敵人施行“踩槓”、“夾棍”等酷刑,始終不改口。他還在監獄中秘密領導在押“政治犯”的反口供鬥爭。
安徽省安慶監獄
在獄中,任弼時與柳毅夫關在同一監房,在任弼時的啟發和指導下,柳毅夫與他人一起在獄中成立了中共安慶獄中支部幹事會。最後,敵人再無口供及證據,加上黨組織在監外援救,1929年3月,任弼時成功從安慶監獄被保釋。

王步文

安徽省委首任書記王步文也曾被關押於安慶監獄,並在此英勇就義。
1931年4月,由於叛徒告密,王步文在蕪湖被敵人逮捕,押進安慶監獄內,國民黨安徽省主席陳調元組織特別法庭親自審訊,許以高官厚祿,繼又指使叛徒勸降,毫無結果後則嚴刑拷打,施以刺竹籤、坐老虎凳、燒香火、熨烙鐵等酷刑,但王步文始終不為所動,還鼓勵同獄的其他共產黨員繼續戰鬥。得知被判死刑後,他為自己寫了一幅輓聯: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懷如此奇才,生而無愧;為革命死,為大眾死,仗這般大義,死又何妨。1931年5月,王步文在安慶北門外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