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

《安徽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是安徽省為提升全省防震減災能力,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根據《安徽省防震減災條例》《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年)》,制定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
  • 所在地區:安徽省
一、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環境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時期,經過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全社會共同努力,全省防震減災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地震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防震減災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建立完善了省、市、縣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和抗震救災決策指揮體系,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將地震部門列入各級城鄉規劃委員會。修訂了《安徽省防震減災條例》,推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防震減災行政執法進一步加強,全省持證執法人員達360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地震監測能力進一步增強。地震監測台站達112個,基本實現一縣一台的布局要求。鄉鎮群測群防點覆蓋率達到50%。全省地震監控能力達到1.0級,個別地區達到0.2級,地震速報時間從12分鐘縮短至8分鐘以內。
——地震災害綜合防禦能力穩步提升。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市、縣基本建設管理程式,城市新建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1200餘項重特大工程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完成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中國小校舍16022所。建成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點238個。合肥、滁州、六安、銅陵市和霍山縣開展了城市地震活斷層探測或地震小區劃工作。
——地震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建立了分級負責、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軍地協作、社會參與的地震應急聯動機制,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管理體系。建立16個市級地震應急指揮分中心,611個應急避難場所,298支地震專業救援隊、行業救援隊及52支志願者隊伍。妥善應對了安慶、阜陽等地十餘起突發地震事件。
——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成效顯著。組建全省防震減災科普宣教“百名專家團”“千人科普團”,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宣傳活動,建成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328所、科普教育基地78處、地震安全示範社區157個,培育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產品研發生產示範基地1個。
——地震科技研究取得較大進展。立足安徽省地質構造特點和震情形勢,創建大別山地震監測預報實驗場、郯廬斷裂帶中南段重點研究室等科技平台,打造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推動地震科學基礎及套用、地震預測預報等研究工作。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9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8項。
(二)防震減災形勢。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防震減災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社會財富快速積累,人口持續集聚,地震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破壞性愈加嚴重,防震減災事業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人民民眾對防震減災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全社會珍愛生命、重視生存環境安全的意識不斷增強,對防震減災的成效更加關注,對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
——嚴峻複雜的震情形勢對防震減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地質構造比較複雜,郯廬斷裂帶斜貫全省,存在發生中強地震的地質背景。“十二五”期間,全省共發生2級以上地震65次,3級以上地震16次,4級以上地震3次,地震活動明顯增強。
——新的國家標準對防震減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全面提高了我省抗震設防等級,全省63.9%的國土面積位於地震烈度Ⅵ度區,35.5%位於地震烈度Ⅶ度區,0.6%位於地震烈度Ⅷ度區,取消不設防區域,抗震設防任務十分繁重。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我省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奮力開創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的關鍵時期。未來5年,防震減災事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社會需求為防震減災事業提供了動力,經濟快速發展為防震減災提供了較好的物質保障,科技創新為防震減災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防震減災工作存在的問題仍較突出,主要是:防震減災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健全,防震減災投入機制仍不完善;地震監測網點布局的科學性需進一步提高,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能力明顯不足;城鄉抗震設防發展不均衡,農村民居地震安全隱患較大,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和防禦救護能力仍然較弱;地震應急救援聯動機制還不健全,科技創新對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支撐力不夠。面對防震減災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加快推進防震減災工作,切實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根本宗旨,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原則,推動地震監測預報、抗震設防、應急救援、地震科技創新等工作取得更大進步,全面提升地震災害綜合防禦能力,為安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發展目標。
全面提升地震監測預報效能,完善現代化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強化防震減災社會服務能力,基本做到強有感地震發生時,政府決策有力、應急反應迅速、信息發布及時、社會應對有序。到2020年,全省基本具備綜合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
——監測預報。建成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系統,實現對我省及周邊地區破壞性地震烈度速報,初步形成重點區域破壞性地震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地震前兆信息監測與識別能力,提高地震預測預報水平。
——震災預防。推進城市地震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工作,增強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繼續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防震減災知識基本普及,社會公眾地震應急避險能力進一步提升。
——應急救援。完善地震應急和救援保障體系,實現全省地震應急指揮系統互聯互通,震後1小時內獲得震災預評估結果,2小時內獲取人員傷亡和房屋破壞信息。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符合《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場址及配套設施要求》(DB34/T 1072—2009),總容納量達到城鎮常住人口的70%。探索開展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
三、主要任務
(一)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
1.推進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能力建設。在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系統基礎上,進一步加密不同類別台點,建成我省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系統,實現3分鐘內生成實測地震烈度速報信息,郯廬斷裂帶中南段及大別山地區具備破壞性地震預警能力,合肥等重點城市具備300公里外遠場大震預警能力。
2.增強地震監測系統運行效能。完善集地震監測、應急指揮、信息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省市台網中心。最佳化地震台網結構,改進地震觀測技術,加強地震儀器運行維護管理,推進智慧型化台站建設。
3.完善防震減災群測群防體系。推廣經濟實用的地震巨觀觀測手段,地震巨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防震減災助理員鄉鎮覆蓋率達到100%。
4.提升地震預測預報能力。推進地震預測預報機制改革,最佳化形成監測、實驗、研究和預測預報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建立預報指標體系、前兆異常資料庫和干擾庫,增強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震情趨勢研判水平,提高震後趨勢判定和短臨預測預報能力。
專欄1安徽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
建成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台站觀測系統。改建24個基準站,新建20個基準站、86個基本站、206個一般站。按照分清輕重緩急的原則,優先建設地震重點防禦區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地震台網。布設大別山地區、郯廬斷裂帶區域地震預警台站,平均台站間距14公里左右,構成大別山地區和郯廬斷裂帶地震預警區,實現烈度台站全省各縣(市、區)全覆蓋,數據實時傳輸至省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中心。
建成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中心。新建5個市級信息節點,建成覆蓋所有省轄市的信息節點網路,實現對所有基本站和基準站遠程監控,對基準站進行智慧型化管理。將現有地震數據中心升級改造為省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中心,集成地震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通信網路系統、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等,對接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中心,打造面向政府和社會的地震綜合信息服務平台。
(二)提升城鄉抗震設防能力。
1.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貫徹落實《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確定的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科學確定重大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村鎮規劃,加強農村民居和鄉村公共設施抗震設防指導和管理,繼續開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點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完善農村民居安全監管體系,著力改變農村民居基本不設防的現狀。
2.強化地震工程基礎性探測及成果套用。推動市、縣開展城市地震活斷層探測、地震危險性評價和地震小區劃工作,長三角城市群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實現全覆蓋,為強震危險區劃定、重大工程地震參數確定、地震災害評估等提供地震風險信息服務。
3.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健全以防震減災知識普及和應急避險訓練為內容,以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示範社區為載體,以提升防震減災社會參與度為目標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格局,推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常態化。充分發揮網路、電視、廣播等媒體作用,拓展宣傳空間,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源參與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在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和重點監視防禦區,推進防震減災示範市、縣、鄉鎮和企業試點建設,實現市縣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全覆蓋。
專欄2提升城鄉抗震設防能力
啟動重點區域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在長三角城市群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開展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建立城市地震小區劃資料庫和服務平台。
提升農村民居地震安全服務水平。繼續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各縣(市、區)每年創建1個以上地震安全示範村。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優先支持貧困地區及貧困殘疾人家庭。
強化科普宣傳教育服務。統籌資源,建設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推進防震減災示範建設。各市創建1個以上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5所以上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各縣(市、區)創建1個市級以上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3所市級以上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和重點監視防禦區內各街道創建1個以上市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全省力爭創建10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30個國家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
(三)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
1.加強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完善鄉鎮、街道等基層地震應急預案體系,按照有地震應急預案、有應急救援隊伍、有應急物資裝備儲備、有應急指揮系統、有應急避難場所、有應急演練的要求,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加強部門聯動和社會動員,構建全省地震救援裝備儲備資料庫和應急物資儲備網路。
2.提高地震應急回響水平。升級省、市地震應急指揮平台,完善縣級應急指揮平台,健全應急基礎數據、災情速報、烈度評估、指揮調度、輔助決策等功能。健全政府、部門、軍地間以及前後方互聯互通的地震應急通訊指揮系統。
3.增強地震應急救援力量。強化地震應急救援專業隊伍、行業隊伍和志願者隊伍建設,加強各類救援力量的培訓和演練,提升專業化水平。注重引導志願者等社會力量有序參與地震應急救援,夯實地震應急救援工作的社會基礎。
4.推進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加強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充分利用城市廣場、公園、綠地、體育場所、人防疏散基地和人防工程等公共資源,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郯廬斷裂帶沿線和長三角城市群的各市城區按Ⅰ類標準、其所轄縣(市)建成區按Ⅱ類標準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其他市城區、縣(市)建成區按照不低於Ⅲ類標準完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軟硬體設施。
專欄3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地震應急指揮系統。升級省級地震應急指揮平台,建設地震現場應急通訊和災情調查系統,提升災情獲取能力,建設全省地震應急基礎資料庫與社會資源庫,數據覆蓋率達90%以上。
強化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按照地震專業救援隊標準提升省地震應急救援隊綜合救援能力和裝備水平,開展基層應急隊伍、志願者和社會救援力量應急培訓。
(四)推進重點地區地震背景場探測。
1.強化大別山地震監測預報實驗場及郯廬斷裂帶安徽段地震背景場監測實踐。立足郯廬斷裂帶安徽段、大別山區斷褶帶等重點區域,建設立體觀測系統,開展野外地質調查及預警、強地震預測關鍵技術研究,打造大別山地震監測預報實驗場、郯廬斷裂帶中南段重點研究室等防震減災科技創新與科研交流合作平台。
2.推進地球物理觀象台和區域監測預報中心建設。完善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功能,充實觀測手段,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設國內一流的地球物理觀象台。綜合改造3—4個基礎條件較好、地理位置合適的地震台站,建設成為省內區域地震監測預報中心。
專欄4安徽重點地區地震背景場探測工程
啟動郯廬斷裂帶安徽段斷層探測。沿郯廬斷裂帶安徽段開展流動測震密集觀測及重磁聯合剖面勘探,獲得郯廬斷裂帶安徽段高精度三維地震構造模型,確定第四紀以來地震活動性。
建設大別山地震監測預報實驗場。在已有平台基礎上,在金寨地震台增上洞體形變、井下形變、重力、流體等觀測實驗設備,沿土地嶺-落兒嶺等主要活動斷裂帶增上井下測震、形變等多類型光纖感測器,形成立體監測實驗系統,逐步建成開放的地震預測實驗平台。
建成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震前兆觀測網。在郯廬斷裂帶安徽段兩側和大別山區斷褶帶新建20個GNSS基準站,組建GNSS地震連續觀測網,建設數據處理中心,實現不間斷監測郯廬斷裂帶安徽段及大別山區地殼運動變化。
建成地球物理觀象台及區域地震監測預報中心。將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合肥地震台(郯廬斷裂帶中南段重點研究室)建設成為國家地球物理觀象台。在蒙城研究站安裝連續重力、雷射雷達、射電望遠鏡等高精觀測設備,在廬江、蚌埠、金寨、黃山4個地震台建成區域地震監測預報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級政府要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本地實際,分解防震減災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工作措施,確保規劃目標按期實現。
(二)加強政策保障。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完善配套政策和技術標準,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防震減災政策體系,為防震減災治理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強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震減災投入機制,有效整合各類資金,保證重點項目建設需要,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防震減災工作。
(四)加強科技支撐。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地震預測預報和地震災害預警技術研究,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加強國內外科技交流合作。
(五)加強隊伍建設。加強防震減災系統幹部培訓,提升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法治觀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服務保障機制,營造有利於人才向基層、台站流動的工作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