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築大學

安徽建築大學

安徽建築大學是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安徽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省級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

安徽建築大學創辦於1958年,歷經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等辦學時期,1986年復辦安徽建築工業學院。2013年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更名為安徽建築大學。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1531畝,擁有南、北2個校區;設有12個學院,開辦61個本科專業;有11個一級學科、4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共有教職工1300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萬人,研究生1000餘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0個
  • 主管部門:安徽省
  • 學校官網http://www.ahjzu.edu.cn
  • 中文名:安徽建築大學
  • 外文名: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 簡稱:安建大(AHJZU)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辦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安徽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2016年)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2012年)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方潛生
    校長:方潛生
  • 本科專業:61個
  • 院系設定: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校訓:進德、弘毅、博學、善建
  • 校歌:《建大之歌》
  • 校慶日:每年5月5日
  • 地址: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紫雲路292號(南校區)
    合肥市包河區金寨路856號(北校區)
  • 院校代碼:10878
  • 主要獎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建校初期,穩定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校榮譽,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就,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58年9月,為支援安徽、建設安徽,蘇州建築工程學校324名師生、瀋陽計畫經濟學校4名教師來到合肥,與安徽省建築廳乾訓班179名師生共同組建了安徽建築工程學校,時址位於合肥市青年路東陳崗(現徽州大道)。
196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土木系(學生89人、教師7人)併入,正式成立安徽建築工業學院,郭沫若先生親題校名。
徽弘門徽弘門
1961年,因國家遭遇經濟困難,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撤銷,原合肥工業大學師生被抽回,選升的兩個專科班掛靠安徽工學院繼續完成學業。
1962年,安徽省人委決定,撒銷安徽建築工程學校。東陳崗校址由解放軍一〇四醫院接管,學校餘部遷往安徽交通學院。
1963年4月,安徽省人委決定,保留安徽建築工程學校。
1964年8月,學校遷往凌大塘(原省建六處新預製廠,現東流路江淮汽車集團宿舍區),設定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材料檢驗兩個專業,同年恢復招生。
1969年,學校教職工下放大別山區。
1971年,安徽省基本建設局決定將安徽建築工程學校與省基建局技工學校合併,成立安徽省基建局建築工程學校,校址位於技工學校所在的金寨路(現學校北校區)。
1972年,學校設定工業與民用建築、水泥工藝兩個專業,並從1973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6年10月,“文革”結束。省委決定在安徽建築工程學校設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校教學點,設定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77年首批招收本科生40人,於1978年春季入學。
1983年3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校教學點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時任安徽省委書記黃璜親題校名。

穩定發展

1986年12月30日,國家教委批准恢復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1998年11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2002年,學校新校區建設。
建築館建築館
2006年1月,學校新增工程力學、材料學、結構工程、市政工程、城市規劃與設計5個碩士學科授權點。
2005年,學校啟動土建類專業評估。
2007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等次。
2011年9月,入選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3年3月,教育部同意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更名為安徽建築大學,同時,撤銷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的建制。
2016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簽約,共同支持安徽建築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2個學院,開辦61個本科專業,涵蓋工、管、理、藝、文、法、經七大學科門類。
學院專業代碼專業名稱學科學制科類詞條
土木工程學院
81001
土木工程
工學
4
81005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工學
4
81006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工學
4
81201
測繪工程
工學
4
81401
地質工程
工學
4
81402
勘查技術與工程
工學
4
81802
交通工程
工學
4
82901
安全工程
工學
4
建築與規劃學院
82801
建築學
工學
5
82802
城鄉規劃
工學
5
82803
風景園林
工學
4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70504
地理信息科學
理學
4
80501
能源與動力工程
工學
4
81002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工學
4
81003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工學
4
82502
環境工程
工學
4
82504
環境生態工程
工學
4
經濟與管理學院
20101
經濟學
經濟學
4
文理
20302
金融工程
經濟學
4
文理
120103
工程管理
管理學
4
120104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管理學
4
文理
120105
工程造價
管理學
4
文理
120203
會計學
管理學
4
文理
120204
財務管理
管理學
4
文理
120208
資產評估
管理學
4
文理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80701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4
80703
通信工程
工學
4
8090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4
80903
網路工程
工學
4
80905
物聯網工程
工學
4
81004
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工學
4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70302
套用化學
理學
4
80405
金屬材料工程
工學
4
80406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工學
4
80407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工學
4
81301
化學工程與工藝
工學
4
數理學院
70202
套用物理學
理學
4
70204
聲學
理學
4
71201
統計學
理學
4
文理
外國語學院
50201
英語
文學
4
文理
藝術學院
130310
動畫
藝術學
4
130502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4
130503
環境設計
藝術學
4
130503H
環境設計(中外合作)
藝術學
3+1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80202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學
4
80204
機械電子工程
工學
4
80205
工業設計
工學
4
80206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工學
4
80301
測控技術與儀器
工學
4
8060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4
80801
自動化
工學
4
公共管理學院
30101
法學
法學
4
文理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學
4
文理
120403
勞動與社會保障
管理學
4
文理
120404
土地資源管理
管理學
4
文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
--------
體育教學部
----------
----------
--------
--------
--------
研究生部
----------
----------
--------
--------
--------

學科建設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1個一級學科、4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省級重點學科。
北區大門北區大門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土木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等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節能工程與樓宇智慧型化,工程管理,技術創新與知識管理,城市管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等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建築與土木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環境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工程管理等
省級重點學科:化學、材料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結構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環境工程、管理工程

師資力量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工1300人,其中專任教師90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40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750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200餘人。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安徽省“百人計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5個,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5人。
項目類別姓名/團隊名稱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盧平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盧平
安徽省“百人計畫”
劉斌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土木建築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孫道勝)
國家級教學名師
程樺
省級教學名師
程樺、周道祥、乾洪、孫道勝、張偉林、劉瑾、張潤梅、儲金龍、謝建等
省級教壇新秀
劉牛、王東
省級科技創新團隊
岩土工程結構汁算理論與防災減災技術團隊(帶頭人:程樺)
省級教學團隊
城鄉總體規劃教學團隊
數學建模教學團隊
水處理生物學及其實驗教學團隊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表中部分名單信息不全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得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18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400多項;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8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新工科項目2項。
項目類別項目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工程管理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動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教學實驗中心
樓宇控制與節能最佳化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新工科項目
地方建築類高校卓越人才協同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
基於裝配式建築技術土木工程專業改造升級探索與實踐
國家級精品課程
土木工程概論
省級精品課程
計算結構力學計算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概論、FORTRAN 90 程式設計、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材料力學、混凝土結構、電工電子技術、結構力學、
鋼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材料、物理化學、水質工程學、大學英語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自動控制原理、熱學、數學建模、電路原理、高分子化學、水污染控制工程、無機材料科學基礎
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MOOC)示範項目
遙感基礎與圖像處理、環境保護概論、建築給水排水工程、環境監測、水處理生物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數字電子技術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安徽建築大學與合肥市軌道交通公司實踐教育基地
“校企共建”創新創業型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
化工實驗實訓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
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人力資源管理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卓越化工工程師教育培養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建築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通信工程、環境工程
省級特色(品牌)專業
套用化學專業、安全工程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電力與電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安徽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化學實驗中心、工科物理、電工電子
表中部分名單信息不全
  • 教學成果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5項、一等獎10項;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機器人足球比賽、“挑戰杯”大賽、智慧型建築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和各類建築、規劃、結構設計等競賽中,獲得國家、省級表彰、獎勵600多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地方特色型院校學科專業結構最佳化及構建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學校榮譽

學校曾獲得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省優秀教學管理集體、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省高校後勤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等榮譽。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1個國家級、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有25個校級科研機構、6個校辦科技企業。
平台類別平台名稱
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建築健康監測與災害預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
建築結構與地下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智慧型建築與建築節能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先進建築材料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實驗室
安徽省先進建築材料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建築能效控制與評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研究中心
安徽省建築經濟與房地產管理研究中心
安徽省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建築節能安徽省工程技術中心
安徽省城鎮化建設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省徽派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徽州雕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城市建設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綠色建築先進技術研究院
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安徽省先進建築材料國際聯合中心
校級科研機構
有節能研究院
建築科學研究中心
徽派建築研究所
校辦科技企業
安徽建築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安徽建築大學勘測設計研究院
建元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建築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安徽建苑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安徽建大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科研成就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項目130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600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中國發明專利金獎1項。
學校獲得省(部)級以上部分科技獎勵
年度項目名稱獎勵類別獎勵等次
2009
深井低透氣性煤層揭煤防突關鍵技術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2009
簡放開採瓦斯與煤自燃防火研究
江蘇煤炭科技進步獎
一等
2009
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09
兩淮礦區複雜地層條件下深大井筒特殊法鑿井關鍵技術與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09
SBR法污水處理工藝與設備及及時控制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09
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09
深井大鑽機導向定位關鍵技術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0
面向多領域的通用低頻自動測試系統平台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0
淨徑8.3m超大井筒穿厚表土鑽井法設計施工關鍵技術與智慧型監控方法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1
智慧型配電一體化監控系統開發及其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2011
功能性聚乙烯醇研發及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2011
智慧型配電一體化監控管理系統開發及其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2011
疊合板式混凝土剪力牆結構抗震關鍵技術與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1
建築施工重大危險源安全性評價和監控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1
世博會系列雕塑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2
“一擴成井”快速鑽井法鑿井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2
預應力錨固關鍵組件技術升級重大工藝改進與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3
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樹脂及水性合成革製造工藝技術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2013
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與節能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3
烯丙基縮水甘油醚清潔生產工藝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3
夏熱冬冷地區外牆自保溫砌塊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4
建築樁基工程泥漿固化技術
中國中鐵科技獎
一等
2014
生態環保高分子複合濾材關鍵技術研發與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4
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關鍵技術研發與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4
裝配整體式剪力牆結構住宅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5
污水處理廠的模擬、監測和最佳化運行關鍵技術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2015
城市河湖底泥收集及資源化系統集成與套用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6
高潛水位採煤沉陷區生態環境治理關鍵技術及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2017
老黏土地區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工程關鍵技術及套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8年6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藏圖書總量累計達368萬冊,其中,紙本圖書158萬冊,電子圖書210萬冊,土建類學科文獻資源為其特色。
安徽建築大學圖書館安徽建築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擁有中外文電子文獻資源資料庫61種,如《CNKI中國知網》(期刊、碩博論文、年鑑等)、《萬方碩博論文資料庫》、《全球產品樣本資料庫》、《國道資料庫建築工程專輯》、《CIDP製造業數字資源平台》、《FIF外語學習資源庫》、《博學易知考研資料庫、《中科UMajor大學專業課學習資源資料庫》、《ELSEVIER期刊全文資料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資料庫》、《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全文資料庫》、《PQDT(中國國外博碩論文庫)》、《Springer-Link期刊全文庫》、《Wiley Online Library》、《EI資料庫》、《Sci科學引文資料庫》等,其中共享文獻資源資料庫9種,如《就業培訓資料庫》、《博看電子期刊》等,自建資料庫5種,如《徽派建築資料庫》、《建築節能資料庫》、《智慧型建築資料庫》等。
圖書館與全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中心(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科文獻中心(CASHL)、中國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等簽訂文獻傳遞協定,與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文獻共享。
  • 學術期刊
安徽建築大學學報》前身為1993年創刊的《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2014年4月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更名為《安徽建築大學學報》。
2016年,《安徽建築大學學報》獲得首屆“安徽省科技期刊編校質量獎”優秀獎;2013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學報質量監測優秀學報;2009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2005年,被評為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
《安徽建築大學學報》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 《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 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超星期刊等收錄。

合作交流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已與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美國休斯頓大學明湖分校、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韓國韓瑞大學,以及銘傳大學等台灣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在學生聯合培養、教師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等方面取得了進展;學校是教育部認定的中外合作辦學單位。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主要元素
1、安徽建築大學校名:使用郭沫若先生題字(學校標準字)。
2、1958是學校的建校時間。
3、Anhui Jianzhu University是學校校名的英文表述。
4、顏色使用學校標準色(建大藍)。
5、圖案主要有字母“A”,南校區徽弘門,逗號,書本。
主要涵義
1、“A”是英文 ANHUI(安徽)的詞首字母,“A”字,與南校區徽弘門中的徽派建築中的大學士牌坊構成的 “H” 字,是安徽(AH)的縮寫,蘊含了學校的地域特色。
2、“A”可以看成一個“人”字和一本書的組合。蘊含了學校以人為本,育人為本,人才強校的理念。同時,“A”字的銳角,也象徵著學校成立以來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辦學實踐,與“逗號”的組合,更具有學無止境、永不自滿和為教育事業的努力奮鬥正未有窮期的象徵意義。
3、以深受廣大師生和校友喜愛的,融徽派建築各種元素為一體的學校南校區標誌性建築——徽弘門作為構圖基本元素,具有很強的認同感。其中,樓梯踏步豎截面構成的負形馬頭牆,與一本打開的書本的組合具有“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象徵意義。既凸現學校校標的獨特性,又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校“進德弘毅、博學善建”的校訓精神。
4、校標圖案中還有“太極魚”元素,既把與南校區內湖——易海引入標識,又增加了圖案的動感,視覺衝擊力強。
校徽與文字校徽與文字

精神文化

  • 校訓
進德、弘毅、博學、善建
1、體現了“學校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共性特點和安徽建築大學“依託建築業、服務城鎮化”辦學定位的個性特點。
2、體現了對學子寄予的厚望。大學生正處在學習知識、磨練意志、培養品格的階段,進德是事業的立足點,弘毅是完成事業(學業)必須具有的堅強意志和作風,博學才能多才多藝,技術精湛,善建才能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在人生舞台上施展自己的遠大報負,有所建樹,為國家建功立業。
3、結合了學校以工科為主,土建類學科專業特色鮮明的實際,同時體現了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要求。建院人應當注重內外兼修,成為具有高尚品德、堅強意志、廣博學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校訓校訓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方潛生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歷任領導

學校時期職務姓名
安徽建築工程學校(1958.9-1960.9)
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秦亞光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1960.9-1962.9)
黨委書記兼院長
常勇
安徽建築工程學校(1962.9-1977.7)
歷任黨總支書記
李江、秦亞光、劉鑄、李延明
歷任黨委書記
孫賴克、張余金、許鐘秀
歷任校長
秦亞光、劉鑄、孫賴克、張余金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1977.7-1986.12)
黨委書記
許鐘秀
校長
張余金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1986.12--2013.5)
歷任黨委書記
許鐘秀、孫繼懷(兼)、吳家桂、胡昭林
歷任院長
劉永生、馬春生、吳家桂、程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