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工貿學院是在一所具有31年辦學歷史的普通高校基礎上進行體制和機制改革的創新套用型高校,位於安徽省淮南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田家庵區國慶西路199號,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校園占地面積1400畝(含新校區規劃用地),校舍建築面積26餘萬平方米。專任教師500餘人,副高以上職稱近200人,“雙師型”教師占90%,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3人,淮南市“舜耕英才”3人;館藏圖書65萬冊,中外文圖書資料1000餘種;實驗儀器設備價值7000餘萬元。開設12個專業群48個專業方向,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

2018年8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安徽工貿學院。

基本介紹

  • 主管部門:安徽省教育廳
  • 學校官網http://www.ahgmedu.cn
  • 中文名:安徽工貿學院
  • 外文名:Anhui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 簡稱:安工貿、工貿學院
  • 創辦時間:1988年6月20日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全日制普通高校   
    安徽省省級示範院校(2012)
    安徽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7)
    安徽省骨幹高職院校(2018) 
    安徽省高職本科教育試點院校
    省屬普通專科高校
  • 現任領導:院長:姚蕻 
    黨委書記:朱銀斌 
    黨委副書記:張世忠
    副院長:夏文先 
    副院長:楊超 
    紀委書記:沈祖平 
    黨委組織部長:王永軍 
  • 院系設定:機械與汽車工程系、電氣與電子工程系、計算機信息工程系、建築與化學工程系、經濟貿易系、工商管理系等
  • 校訓:自強 拼搏 開拓 進取
  • 校歌:《我們創造著事業的輝煌》、《金色的翅膀》
  • 校慶日:每年6月20日
  • 地址:淮南田家庵區國慶西路199號
  • 院校代碼:9305
  • 主要獎項: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
    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50強
    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優秀單位
    省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2015)
  • 知名校友:李石,佟敏,潘康,李偉,蘇譜永,周黑鐵,吳家猛,陳超,寧克強,王永清
  • 校名題字季羨林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辦學沿革,學院簡介,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校園環境,師資力量,現任領導,校園文化,院圖書館,系院設定,經濟貿易系,工商管理系,電氣與電子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育學院,學校榮譽,學院地址,

辦學沿革

安徽工貿學院前身為淮南市建業中學,原址在淮南市田家庵區國慶西路119號。
1988年6月20日,經淮南市教委批准(教職字[1988]72號),成立淮南鄉鎮企業職業學校,依託淮南市洞山鄉建築安裝公司,由姚多忠個人籌資6萬元創辦。
1989.8 學校與淮南市化學工業公司簽訂聯合辦學協定,開辦化工工藝職業中職班,招生計畫50人。
1988.9 學校開設化工工藝、工業民用建築專業,首批招收兩個職業中職班。
學校與安徽工學院簽訂聯合辦學協定,開辦汽車運用工程大專班,面向全市招收新生40人。
1989.8 學校與淮南市化學工業公司簽訂聯合辦學協定,開辦化工工藝職業中職班,招生計畫50人。
學校與淮南市田家庵區陳崗國小簽訂校舍租賃協定,租借陳崗國小教學樓西半部(三層九個教室)。
1989.9 學校由洞山建築安裝公司搬遷至陳崗國小。
1990.1 經市教委批准(教職字[1990]004號),學校改辦為“淮南科技職業學校”。
1991.5 經田家庵區政府批准,將淮南市自動化儀表設備廠劃歸我校管理。
經市教委批准,學校開辦東方大酒店。
1991.6 學校舉辦首屆畢業生典禮。
1991.7 經市教委批准,學校興辦淮南市工藝美術廠。
1991.9 經中共田家庵區委批准(田發字(1991)第056號),學校設立黨支部,姚多忠任黨支部書記。
1992.3 田家庵區委第十次會議決定,同意將我校與陳崗國小合併,合併後名稱仍為“淮南科技職業學校”,對外掛兩塊牌子。
學校與淮南市化學工程學校簽訂協定,淮南化學工程學校在我校設立中專部,開設化工工藝、儀表及微機套用專業,各招收國中專委培生50名。
1992.7 學校與省輕工學校簽訂協定,在我校開辦教學點,開設財會專業委培班,招生45人。
學校與省廣播電視學校簽訂協定,在我校開辦教學點,開設無線電技術專業委培班,招生50人。
1992.9 學校面向全省16個地市招收鄉企中專365人,通過與省銀行學校、省輕工學校等學校合作,使92級教學班達16個,辦學規模迅速擴大。
1993.3經省教委批准(教計字(1993)12號),成立安徽工貿學校。
1994年1月8日 淮南市第11屆人民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決定:同意安徽工貿學校定為正縣級事業單位,隸屬市政府,由市教委管理。
2月12日 省委書記盧榮景親切接見姚多忠,並說:“你們學校辦得很好,教育、科學、工貿一體化,走產教結合、自立自強的道路,是值得推廣的好經驗”。
2月17日 《淮南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歷經五年辛苦,置得千萬產業 工貿學校自我“造血”白紙繪錦繡——宋孝賢高度評價其艱苦創業精神》的文章。
3月2日 《幹部人事月報》第1、2期合刊刊載文章《路在腳下——安徽工貿學校啟示錄》。
3月21日—3月23日 省電視台記者張麗專程來校採訪,製作《安徽工貿學校啟示錄》在《安徽新聞》節目中連續五天播放。
3月26日 《安徽日報》頭版頭條刊登記者許憲章、文霞平采寫的文章《自立自強,艱苦創業——來自安徽工貿學校的報告》。
4月15日 《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刊登記者石曉玲采寫的文章《新觀念、新模式、新路子——安徽工貿學校辦學紀實》。
4月17日 新華社每日電訊》頭版頭條刊登《人民日報》記者王啟明采寫的文章《東風化雨催桃李——記安徽工貿學校辦學之路》。
4月18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記者魯迅承攝製的學校圖片及文字介紹。
5月6日 市編委(淮編字(1994)13號)核定學校為正縣級事業單位,編制40名,校級領導職數3—4人。
9月10日 姚多忠校長被淮南市政府授予“淮南市優秀校長”稱號。
11月7 日市政府(淮府幹字(1994)023號)任命姚多忠為安徽工貿學校校長。
1995年8月25日 經市委組織部批准(淮組乾字(1995)179號)姚多忠任安徽工貿學校黨支部書記,王積祥任副書記。
8月30日 市政府(淮府幹(1995)18號)任命王積祥、王光彩任安徽工貿學校副校長。
1996年12月30日 經市委組織部批准(淮組乾字(96)371號)姚多忠任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王積祥任黨委副書記,王光彩任黨委委員,姜之勇任紀委書記、黨委委員。
1997年4月23日 經市委組織部批准(淮組乾字(97)044號)增補姚輝為安徽工貿學校黨委委員
4月28日 市政府(淮府人[1997]8號)任命姚輝為安徽工貿學校校長。
6月13日 我校與安徽師範大學聯辦大專助學班4個班,232名學生錄取入學。
8月29日-9月13日 姚多忠校長應邀赴美考察,與美國瑪赫西管理大學、拿帕社區學院以及約翰·波思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聯合辦學和基建開發合作協定。
11月14日 我校與合肥工業大學聯辦大專助學班8個班,招收新生461名。
12月1日-9日 姚多忠校長應邀赴馬來西亞參加第二屆東南亞華文教學研討會,姚校長撰寫的《面向現代化辦學,培養跨世紀人才》論文被收編世界優秀論文集。
1998年4月28日 安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淮南分院在我校掛牌成立,姚多忠任分院院長
12月 姚輝任淮南市八公山區政府副區長,免去安徽工貿學校校長職務
1999年1月20日 市政府(淮府人[1999]2號)任命宮元琦為安徽工貿學校副校長。
1月27日 王積祥任淮南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免去安徽工貿學校黨委副書記職務(淮宣乾字[99]02號)
2000年5月9日市政府(淮府人[2000]7號)任命姚蕻為安徽工貿學校常務副校長。
經市委組織部批准(淮組乾字(2000)071號),姜之勇任安徽工貿學校黨委副書記。
2001年6月5日 經省政府批准(皖政秘[2001]75號),成立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同時撤銷安徽工貿學校建制。
2009年3月4日我院部分內設機構設定和人事進行調整。撤銷組宣人事部,成立組織人事部、宣傳部;實訓基地管理中心更名為實訓基地管理處,統籌學院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下設實驗中心、計算機管理中心、實訓中心、設備處,撤銷計算中心;基礎部和社科部合併為社科基礎部;自動化系更名為電子工程系;成立信息管理中心,張世忠任組織人事部部長;張曼任宣傳部副部長兼國語測試中心主任,免去其基礎部主任職務;聘請陳燎原任機械系主任;李雪梅任社科基礎部主任,白兆龍任社科基礎部黨支部書記;孔德米任實訓基地管理處處長,王大文任實驗中心主任,吳治熔任計算機管理中心副主任,程建躍任設備處處長
2010年3月3日 曹勇主持召開第14屆市人民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會議聽取了葛曉輝關於安徽工貿學院改制升格工作意見的匯報。會議決定:原則同意市教育局提出的工貿學院改制升格工作意見;成立工貿學院改制升格工作領導小組,由孫全玉任組長,具體負責改制升格工作。
5日楊振超主持召開市委第87次常委會議,會議聽取了葛曉輝關於安徽工貿學院改制升格情況的匯報。會議研究決定:同意市教育局關於安徽工貿學院改制升格的意見。
8月25日 曹勇主持召開第十四屆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務會議,會議聽取了陳永多關於安徽工貿學院改制升格國有資產界定和處置意見的匯報。會議決定:安徽工貿學院改制升格國有資產界定按市財政局牽頭提出的第二方案、國有資產處置按第一方案執行。
29日 學院對部分內設機構及人事進行調整。撤銷實訓基地管理處,保留實訓中心、實驗中心、隸屬教務處;撤銷計算機管理中心,保留信息管理中心,隸屬辦公室;成立生產實踐部;保留設備處;計算機系與ATA軟體學院合併為計算機技術系;藝術系更名為動漫學院;成立化學工程系。
10月26日 電子工程系更名為電氣與信息工程系
2011年3月15日 機械系更名為機械工程系,經貿系更名為經濟貿易系,外語系更名為外國語系
5月10日姚多忠出席教育部2010-2011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經驗會並作題為《狠抓“五化”工程建設 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典型發言。
學院榮獲2010-2011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31日 學院部分二級機構設定調整:撤銷社科基礎部,成立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基礎部;將中專部併入基礎部。李雪梅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基礎部主任,黃兵任基礎部副主任;撤銷社科基礎部黨支部、中專部黨支部,成立基礎部黨支部;白兆龍任基礎部黨總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李長城任基礎部黨支部副書記。
8月2日因年齡原因市政府免去姚多忠安徽工貿學院黨委書記、校長職務;任命姚多奎為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
8月28日學院聘任沈太基為安徽工貿學院院長。【2016年10月28日,沈太基因心臟病逝世聘任契約終止;2016年11月1日~2017年3月13日由姚多奎代理院長職務】
2014年4月9日 化學工程系更名為建築與化學工程系,動漫學院更名為藝術與傳媒學院
4月28日 淮南市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在我院舉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陳儒江,市政府副市長吳靜共同為產業園揭牌
9月4日,機械工程系更名為機械與汽車工程系,電氣信息工程系更名為電氣與電子工程系,計算機技術系更名為計算機信息工程系,外國語系更名為外語教學部
2016年6月20日市政府免去姚蕻安徽工貿學院常務副校長職務。
2017年3月14日,市政府任命姚蕻為安徽工貿學院校長。新任學院院長姚蕻做了表態發言。
4月13日 我院黨組織關係由淮南市委管理調整為隸屬省教育廳黨委管理
7月5日下午,因年齡原因市政府免去姚多奎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職務,免去王光彩、宮元琦安徽工貿學院副校長職務,任命夏文先、楊超為安徽工貿學院副校長。
2018年6月1日,市政府任命姜之勇為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張世忠為安徽工貿學校黨委副書記,沈祖平為安徽工貿學校紀委書記,王永軍為安徽工貿學校黨委組織部長兼黨委宣傳部長。任命王永軍、張世忠、沈祖平、楊超、姜之勇、姚蕻、夏文先為新一屆學院委員會委員;任命李電敏、朱繼業、汪偉、沈祖平、鄭勇為新一屆學院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8月23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安徽工貿學院。
△學院進行幹部人事調整。陳燎原不再任機械系主任,於宗保不再任建化系主任,李雪梅不再基礎部主任,劉月林任學生處處長,劉競傑任教務處處長,孫艷任人事處處長,李言武任科研處處長,朱敬任招就辦副主任,孔令龍任招就辦副主任(試用期一年),曹建國任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朱繼業任學生處副處長(試用期一年),孔凱任科研處副處長(試用期一年)何張任教務處副處長(試用期一年),王君任教務處副處長(試用期一年),金曉曉任人事處人事科科長(試用期一年),黃海濤任學生處學生資助科科長(試用期一年),楊帆任學生處學生科副科長,彭偉任質量控制與績效考核辦公室主任(試用期一年),季偉任團委副書記(試用期一年),許佳任黨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試用期一年),朱敬任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何張任機關第二黨支部委員、副書記(試用期一年),李電敏任機關第三黨支部書記,聶漢琳任黨委宣傳部宣傳科科長(試用期一年)
8月30日,學院對部分內設機構進行調整,撤銷創業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系、建築與化學工程系、電氣與電子工程系、計算機信息工程系、基礎部、外語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體育工作部、就業辦;招生辦與就業辦合併為招就辦;成立質量控制與績效考核辦公室、數位化校園建設辦公室、信息管理中心、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學院、信息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育學院 ,撤銷電氣與電子工程系黨支部、機械與汽車工程系黨支部、建築與化學工程系黨支部、計算機信息工程系黨支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黨支部、基礎部黨支部,成立電氣與電子學院黨支部、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黨支部、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黨支部、信息技術學院黨支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基礎教育學院黨支部;張友能任電氣與電子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汪偉任黨總支書記,白志青任秘書。胡艷任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陶磊任黨支部副書記。肖應祺任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 柴宏欽任黨總支書記。金宏任秘書。王德兵任信息技術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張俊武任黨總支書記,孫道遠任秘書。黃創任基礎教育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梅四海任副院長,李傳全任黨總支書記,羅林任秘書,代雲任團支部書記。
9月7日 學院成立中共安徽工貿學院紀律檢查委員會辦公室;成立安徽工貿學院新媒體中心,隸屬黨委宣傳部
△ 朱繼業任中共安徽工貿學院紀律檢查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
2019年5月9日市委組織部免去姜之勇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職務,任命朱銀斌為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

學院簡介

安徽工貿學院是在一所具有31年辦學歷史的普通高校基礎上進行體制和機制改革的創新套用型高校,位於安徽省淮南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田家庵區國慶西路199號,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校園占地面積4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26餘萬平方米。專任教師503人,副高以上職稱近200人,“雙師型”教師占90%,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3人,淮南市“舜耕英才”3人;館藏圖書65萬冊,中外文圖書資料1000餘種;實驗儀器設備價值7000餘萬元。設定兩系(經濟貿易系、工商管理系)、七院(電氣與電子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育學院),開設12個專業群48個專業方向,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
安徽工貿學院的一批省內高校的知名教育專家、教授及行業企業高級工程師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形成了多個團結向上,充滿活力的教學、管理團隊,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和人才培養的高水平。館藏圖書75萬冊,中外文圖書資料1000餘種;實驗儀器設備價值7000餘萬元。校內擁有4個國家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箇中、荷共建的國際合作教學平台;校內建有八大實訓中心和60多個現代化實驗室,校外與國內近百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在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中榮膺兩個“優秀”。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50強等諸多榮譽稱號,已成為省內辦學歷史較長、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堅持以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同時架起中職、高職和本科多層次學歷教育對接的“立交橋”,學習深造,空間廣闊。學校堅持“育人為本、知識為基、技能為重、就業為上”的辦學理念,率先實施和打造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 “2.5+0.5(從2014級入學新生開始試點實行,2017級入學新生正式實行。)”和“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六個結合,全面滲透”的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特色,收效顯著,碩果纍纍。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單位好,就業層次高,創業本領強,發展後勁大。求知在淮南,成才在“工貿”,已成為眾多學子的共識。
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提高有基礎,發展有空間,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套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行“一書多證”,發展“一專多能”,把創業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突出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打造了辦學特色,形成了競爭優勢,被國家信息產業部命名為“IT職業教育工程定點院校”。同時,與國內高校聯合辦學,拓寬了“專升本”的渠道,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荷蘭等境外高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合作,為廣大同學出國深造創造了有利條件。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實習基地建設,不斷拓寬就業空間,畢業生出路廣闊,供不應求。採取利用荷蘭政府貸款等多種辦法籌資7000餘萬元,建成了校內商貿實訓超市、數控實習工廠和60多個現代化的高新設備實驗實訓室,以及兩個國家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一個省級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一個中荷共建的國際合作教學平台,形成了七大實訓中心,即數控加工實訓中心,計算機及網路實訓中心,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中心,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中心,英語語言實訓中心,工商管理與經貿實訓中心,動漫藝術實訓中心,滿足所有專業教學實驗實訓的需要;在省內外80多家現代化的大型企業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培養與需求零對接,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發展潛力大。辦學31年來,已為國家培養全日制大中專業生近40000人,有五成以上成功創業,有三成以上成為企業骨幹,其餘除了100多人出國深造,大部分從事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不同層次的管理崗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學院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治校方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校園綜合治理,師資隊伍不斷最佳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制訂了一系列傾斜政策,激勵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積極向上;設立了國家助學貸款、獎學金以及企業和校友獎助學金,獎優扶貧,保證每一位貧困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學院秩序穩定,人際和諧,教師愛崗敬業,學生積極進取,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榮膺兩項“優秀”等級,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普法工作先進集體等數十項殊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原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以及省市和教育廳領導先後來院視察工作;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新加坡、荷蘭以及港、澳、台的專家學者先後來院參觀訪問,並都給予熱情鼓勵。
學院招生計畫為教育部普通高職(專科)招生計畫,按教育部教學[2002]15號檔案規定,頒發安徽工貿學院普通高等學校學歷證書。學生在校完成規定課程,成績合格,學院頒發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國民教育系列普通高等學歷證書。

辦學特色

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提高有基礎,發展有空間,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套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行“一書多證”,發展“一專多能”,把創業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突出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打造了辦學特色,形成了競爭優勢,被國家信息產業部命名為“IT職業教育工程定點院校”。同時,與國內高校聯合辦學,拓寬了“專升本”的渠道,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等境外高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合作,為廣大同學出國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持續加強實習基地建設,不斷拓寬就業空間,畢業生出路廣闊,供不應求。採取利用荷蘭政府貸款等多種辦法籌資7000餘萬元,建成了校內商貿實訓超市、數控實習工廠和50多個現代化的高新設備實驗實訓室,形成了六大實訓中心,即數控加工實訓中心,計算機及網路實訓中心,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中心,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中心,英語語言實訓中心,工商管理與經貿實訓中心,滿足所有專業教學實驗實訓的需要;在安徽、北京、上海、武漢、蘇州、寧波、深圳、東莞等地80多家現代化的大型企業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培養與需求零對接,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發展潛力大。辦學31年來,已為國家培養全日制大中專和本科助學畢業生30000多人,有五成以上成功創業,有三成以上成為企業骨幹,其餘除了100多人出國深造,大部分走上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不同層次的管理崗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學院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治校方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校園綜合治理,師資隊伍不斷最佳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制訂了一系列傾斜政策,激勵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積極向上;設立了國家助學貸款、獎學金以及企業和校友獎助學金,獎優扶貧,保證每一位貧困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學院秩序穩定,人際和諧,教師愛崗敬業,學生積極進取,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普法工作先進集體等數十項殊榮,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榮膺兩項“優秀”等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原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以及省市領導曾先後來院視察工作;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的專家學者先後來院參觀訪問,並都給予熱情鼓勵。
學院大力加強實踐教育,目前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85個;校內實踐基地82個;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3020個。按照現代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提高實踐基地的現代化建設水平。已建成數控技術、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修、計算機套用與網路技術、化工技術、動漫技術、工商與經貿、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類實驗實訓中心。其中,機械類實訓基地、電氣與電子信息類實訓基地、計算機類實訓基地、化工與輕化類實驗實訓基地、戲劇與影視學類實訓基地等是國家和省級實訓基地。
學院長期堅持創業教育,形成了“堅持創業教育,弘揚艱苦創業精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辦學特色,已成為安徽省辦學規模較大、辦學質量較好、規範化程度和社會公信力較高的高等院校。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就業50強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稱號。

人才培養

完善課程體系。學院高度重視課程建設,2015年,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以實踐教學體系為支撐,突出技能專長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並將企業行業技術標準和職業崗位要求融入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力求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有效對接。培養方案中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構建完善三大課程體系,即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能力課程及專業實踐課程。其中,專業能力課程體系包括專業基礎能力模組課程、專業主幹模組課程(專業核心課程)、職業擴展能力模組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中,明確要求工科類專業實踐學時應占到總學時的30%以上;經管、文科類專業實踐學時原則上不低於總學時的25%。目前,學校各專業開設的課程中A類課程約占總學時的42.6%,B類課程約占總學時的46.7%,C類課程約占總學時的10.2%。
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適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學院高度重視與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在實驗實訓教學中,遵循做中學、學中做、邊學邊做、不斷提高的技能的訓練原則,使學生不斷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時,充分依託和利用校企合作單位及校外實訓基地,實現教育內容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學校不斷探索工學結合的新模式:一是以蘇州精實公司為樣板,推進“對接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二是以東莞東聚公司為示範,推進“交替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是以淮南“光華光神”為基地,構建“三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四是搭建國際合作平台,探索國際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方案。學校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的時間,並把頂崗實習和推薦就業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畢業生充分就業。學生參加“工學交替”教學活動年生均實踐時間為29.6天,學生在校外實訓基地的“頂崗實習”年生均實習時間可達5個月左右,約20周,近500學時。
探索校企深層次合作模式。學院積極探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將合作的範圍逐步擴大到專業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師資培養、實訓實習、訂單培養、合作研究等方面,逐步形成“校企一體”或雙主體型的深層次校企合作模式。一是積極與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
開展訂單培養。學院辦學初期就面向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始終瞄準市場對人才的專業、規格、需求的變化,不斷加強與各用人單位的聯繫,根據就業市場的變化,調整專業設定,最佳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校企合作作為套用型人才培養的重心,不斷拓寬學生就業面。近幾年,根據國家和地方產業發展需要,我院主要在汽車製造、電子信息和化學化工等方面與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合作,每年通過“訂單式培養”的就業的學生人數約占學生總數的6.2%。
積極從企業聘請兼職教師。學院依託校企合作,2013至2015年,學院每年外聘教師120餘人,他們大多都是管理精英、技術專家和能工巧匠,在推動我院專業建設、課程教學、實驗實訓、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企業為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提供實踐教學設備。多年來,學院與企業合作辦學的過程中,還獲得企業援助了不少實訓設施。近年來,企業先後我院提供了校內實踐教學設備數量可觀,使整個學院的實訓設施進一步最佳化,實訓功能進一步提升。

校園環境

巍巍舜耕山下,悠悠淮水南畔,安徽工貿學院座落在淮南市中心國慶西路199號,區位優勢顯著,生態環境怡人,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占地面積4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20餘萬平方米。
這裡,一年四季,美景各異。春天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夏日綠蔭如蓋,涼風習習;秋季天高雲淡,景色宜人;隆冬白雪皚皚,梅綻枝頭。美麗校園為你的大學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魅力青春在如詩如畫的校園裡盡情綻放!

師資力量

目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03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有7人,具有副高級職稱的有114人,占專任教師人數的24%。獲得碩士以上學位教師218名,占專任教師的43.3%,按學科分類看,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文學、哲學、法學和藝術學等9個學科;按年齡結構看,“29歲以下”占18.35%,“30至34歲”占55.05%,“35至44歲”占26.6%。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幹、結構最佳化、充滿活力、具有“安工貿”特色的教師隊伍基本形成。
學院注重增強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努力抓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將“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內涵校本化,提出了專業教師“三師化”的建設標準,即專業教師要集三師於一身:是講師能教好一門專業課;是實驗師能指導學生進行專業課實驗;是工程師能帶領學生進行生產實踐。近年來,學校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提升了隊伍雙師素質。一是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部署和安排,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省級骨幹教師培訓。二是選派教學骨幹人員到國(境)內外脫產進修,或到企業頂崗實踐等,著力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三是鼓勵教師參加技能培訓與考核,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學校現有專業課教師301人,其中雙師型教師186人。
學院通過制定規劃,分類培養,定期評選表彰等措施,在校內選拔的基礎上,推選省級專業帶頭人和教學名師重點培養。近兩年共有2名教師被評為省級教學名師,2名教師被評為省級教壇新秀,1名教師獲得省級專業帶頭人培養資助,2名教師被遴選為全省高校優秀拔尖人才培養對象;先後有5名教師晉升為教授,11名教師晉升為副教授。學院還以專業群為依託,組建優秀教學團隊。建立有效團隊合作機制,加強教學研究與交流,推動教學改革與創新,開發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水平。目前共有2個教學團隊入選省級教學團隊。長期以來,學院領導幹部堅持深入教學一線聽課,在我院已形成一項良好的制度。特別是新學期開學第一節課集體聽課制度,體現了學院對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是我院提升內涵建設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將有力促進我院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朱銀斌,籍貫安徽宣城,全日制教育大專學歷,在職教育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現任市委組織部幹部教育科科長,擬任安徽工貿學校黨委書記
分工: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院長:姚蕻,字半蘆,1966年10月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工貿學院講師,碩士,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作品入選首屆文明探源·中國書畫藝術展;第三屆文明探源·中國書畫藝術展;悟入丹青·首屆中國禪藝書畫邀請展;2012·杭州西園雅集水墨名家作品展。安徽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淮南市第十三屆政協委員、安徽省公安廳第五屆特邀監督員、淮南畫院特聘書畫家。研究方向:品牌戰略、創意經濟、戰略管理
分工:主持學院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張世忠,1975年7月生,安徽鳳台縣人,教授,碩士,淮南市首批“舜耕英才”培養對象,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畫人選。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合著學術專著一部,主編和參編著作多本,主持和參加省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多次被評為安徽省優秀德育工作者、淮南市模範教師、淮南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教育系統優秀工會幹部、市優秀共青團幹部、院、區優秀共產黨員、學院先進工作者等。先後擔任中共田家庵區第九、十、十一屆黨代會代表,淮南市第十屆黨代會代表,淮南市青年聯合會第七屆委員
分工:協助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紀委書記:沈祖平,1968年生,江蘇南通人,曾榮獲中國散文精英獎,2009年11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成員
分工:主持紀委全面工作
黨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王永軍,1976年8月生,安徽蕪湖人,副教授,1998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後留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先後在省級及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及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3項,參編省級規劃教材2部,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分工:主持組織部、宣傳部全面工作
副院長:夏文先,1967年生,安徽壽縣人,文學碩士,副教授。安徽現代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碧海瀟葉文學社&紫墨文學社指導老師,先後榮獲安徽省“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省“教學名師” 等稱號。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教科研論文多篇,主持和參與省級重大和重點教科研項目6項,主編和參編省級規劃教材2部,公開出版專著1部。長期從事中國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教研、科研課題20多項,在《當代文壇》、《名作欣賞》《職教論壇》、《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分工:主持教學科研工作
副院長:楊超,女,1967年生,安徽桐城縣人,曾任職於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現分管學生管理、後勤集團工作
分工:主持學生管理、後勤集團工作
院長助理:白兆龍,安徽六安人,安慶師範學院物理系理學士。主要講授《物理》、《電工基礎》、《電工電子》和《機械工程材料》等課程。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多篇。第十二屆田家庵區政協委員,榮獲院級“優秀黨員”、“骨幹教師”、“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分工:協助院長主持學院工作

校園文化

校訓
自強 拼搏 開拓 進取
艱苦創業的自強精神
團結奮進的拼搏精神
改革創新的開拓精神
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
校歌
《我們創造著事業的輝煌》
《金色的翅膀》 詞:姚蕻(工貿學院院長),曲:唐玥(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作曲專業,1986至2007年擔任北京歌舞團藝術室作曲、編劇,期間兼任北京電視台總編室音樂編輯、中央電視台四套音樂總監和執行導演、央視節目策劃人和總導演。由他承辦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建黨80周年全國農家女慶‘七·一’大型演唱會”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同期播放達20餘次,創下建國以來最高播放記錄。其父唐訶是新中國第一代作曲家,曾創作過《長征組歌》、《眾手澆開幸福花》、《祖國祖國我愛你》、《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牡丹之歌》、《滿江紅·怒髮衝冠》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

院圖書館

圖書館是學院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機構,也是學院信息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長期以來學院高度重視圖書館建設,圖書館的總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共七層。設有書庫3個、閱覽室4個、電子閱覽室,自修室等,共有閱覽座位1200個。圖書館現有藏書70餘萬冊,館藏以電子工程、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經濟管理文獻為重點,兼及其他學科文獻的館藏特點。
圖書館不僅在建築形式上體現了現代技術含量和時代感,體現了建築與環境的完美結合,而且在內涵本質上努力體現“文獻信息中心”應有技術含量和時代感,體現“知識技術”與“人文主義”的完美結合。

系院設定

經濟貿易系

經濟貿易系(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是最早設定的三大系部之一,一貫秉承安工貿的優良辦學傳統與開拓創新精神,致力於培養商貿精英,使其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紮實的專業技能以及勇於自主創業的膽識、信心和頭腦。
經濟貿易系現設有電子商務、市場開發與行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金融管理與實務、商務英語六大專業,實現了內外貿的統一,以及現代化貿易方式與支付方式的融合。系內設有SIMTRADE外貿綜合實訓室、外貿單證仿真實訓室、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室、ERP(企業資源計畫)沙盤實訓室、商業銀行綜合實訓室等8個校內實驗實訓室,以及近20個校外實習基地,並創辦了“網商創業工作室”,通過“導師+團隊”的運營模式,進行創業實戰教育。教育教學硬實力顯著增強。
經濟貿易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通過引進安徽財經大學、淮北師範大學等省內知名學府的專家教授,和自我培養的一大批中青年骨幹融為一體,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教學、管理團隊,教育教學軟實力不斷提升。
該系集中了電子商務師(三級)、行銷師(三級)、外貿跟單員、外貿單證員、保險從業資格、會計從業資格等多項國家級職業資格培訓點與考點,使學生不出校門即可完成相關崗位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認證工作。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系(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是學院的龍頭系部之一,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系部之一。其鮮明的教學特色與高質量就業率獲得了“商界領袖搖籃”的聲譽。
師資力量強。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12人,85%以上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大多數教師具有企業管理實踐經歷或管理諮詢策劃經歷,實踐經歷豐富。
專業設定新,我系現有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等3個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為省特色專業。全系現有43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2300餘人。
實踐教學全。我系現有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企業管理沙盤、管理軟體套用、小型案例討論等8個校內實訓室,以及12個省內外、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實驗、實訓儀器設備總值約460萬元,是財政部門認定的全國會計從業資格培訓點及考點,著力打造學生的創業實戰能力。
育人平台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生會、創業協會、藝術團等3個大學生社團組織,展現學生才華,提升學生素質;紅歌會、文藝匯演、文體比賽、拓展訓練,陶冶學生情操,鍛鍊學生身心。

電氣與電子學院

電氣與電子學院(College of Electricity and Electronics)設有自動化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兩個專業群,涵蓋套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4個國家製造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其中套用電子技術專業為省級高職高專教育教改示範專業。現有專業教師52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占90%,副高以上職稱的占42%,雙師型教師占90%。擁有國家級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7個專業實驗實訓室,實驗實訓儀器設備總價值達1450餘萬元;另建有8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 現地處原計算機信息工程系教學樓。張友能任電氣與電子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汪偉任黨總支書記。白志青任秘書。
為了貫徹學院辦學特色:堅持創業教育,培養創業能力。我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服務意識;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術套用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綜合素質培養為主線,精心設計專業課程和安排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堅持產、學、研結合,保持專業建設的適應性、實用性、職業性和先進性。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質量觀、人才觀。加強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做到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提高有基礎,發展有空間”。我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100%。達1450餘萬元;另建有9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現有機械製造專業群(包括數控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和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群(包括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專業)共六個專業,皆為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我院積極從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工廠企業引進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高校研究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教學、科研力量較強的專兼職師資隊伍。本院現有專業教師45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高以上職稱的占39%,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占65%,雙師型教師占85%。
根據專業教學實驗實訓的需要,本院於2006年建立了數控技術實訓中心、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中心等校內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中心配備了數十台普通工具機、數控工具機和加工中心,增配了數控鏜銑床、龍門刨床等大型設備,配套設施齊全,實訓和加工生產能力居全省高校領先地位。數控技術實訓中心獲批為安徽省省級示範實訓(實驗)中心。依託校內實訓基地,2008年創建了數控技術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我院重點建設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該實驗區獲批2009年安徽省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數控技術專業2010年獲批安徽省省級特色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中心擁有汽車電控懸架實訓台、汽車四輪定位儀、汽車發動機多媒體綜合實驗台、汽車性能綜合實驗台等先進設備,為學生實訓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院現為安徽奇瑞汽車有限公司、中集集團公司、陝汽淮南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人才培養基地。胡艷任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陶磊任黨支部副書記。
學院接受荷蘭EVD援亞項目,與荷蘭ROC(職教中心)合作,共建了國際化的高科技數控技術培訓基地。從歐洲引進了8台數控加工中心、2台數控車床和汽車自動檢測線。通過EVD項目,我系與ROC(職教中心)合作,共同研究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最佳化和數控技術專業教材的開發等工作,並互派學生分別至對方參加交換生項目。交換生按照共同確定的課題,完成創意設計和製造過程,搭建起國際化的高科技數控技術人才培訓平台。

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

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成立於2010年,2016年招生的專業有套用化工技術、工業分析技術(含室內環境檢測與控制方向)、化工裝備技術、工程造價和建設工程管理等5個專業。其中,前2個專業在一年級學習相同的課程,一年後還可自主再選擇專業(方向)。
本院擁有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的20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10人,雙師型教師10人。專任教師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國家級科研和教研項目各1項,正在主持2項;主持過省部級科研和教研項目共10項,正在主持1項;獲得省部級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四等獎3項;作為主編,正式出版教材或專著14部;獨撰或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20餘篇。肖應祺任建築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柴宏欽任黨總支書記。金宏任秘書。
實驗實訓設施:自建築化工系成立至今,學院已對建築化工學院投入200餘萬元用於專業建設。2011年,
建築化工學院獲得了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360萬元的專項資金,其中的一半用於購買儀器設備,該項目已經完成,並於2013年11月通過了安徽省教育廳的驗收。總共近400萬元的硬體建設投入,使安徽工貿學院建築化工系建成了省內高職院校化工技術類專業一流的實驗實訓設施。現有院內實驗實訓室13個,總面積達2000m2。這些設施由4個實驗(訓)室分別管理:
(1)基礎化學和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實驗室。包括:無機與分析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實驗室(含光譜實驗室、氣相色譜室和原子吸收室)。
(2)套用化工技術和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實訓室。包括:①化工實訓與考證中心,內有4台流體力學實訓裝置,6台精餾塔(篩板塔和填料塔各3台),2台真實DCS控制的大型精餾實訓及考證設備,6台不同類型的化工生產設備,②仿真及遠程教學實訓室(51台電腦+仿真軟體+遠程教學設施)。
(3)化工設備維修技術專業實訓室。包括機械製圖測繪室、拆裝實訓室、無損檢測實驗室、化工管道實訓室、
(4)工程造價專業實訓室。包括建築材料檢測實訓室(含水泥檢測、混凝土用料檢測、混凝土試配與檢測、鋼筋檢測、牆體材料檢測等)和建築工程預算、裝飾工程預算、水電安裝工程預算、工程量清單報價、工程結算編制及造價、計價軟體六個預算模擬實訓室。

信息技術學院

信息技術學院(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始於學校創辦之初,通過信息技術學院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院基礎厚實、軟硬體實力超前、師資力量雄厚的系部,設有六個專業,為社會培養了近兩萬名優秀人才,為職業教育事業,為社會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貢獻,受到用人單位和各級政府的一致好評。信息技術學院通過人才培養模式、規格的不斷求變和創新,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認可。現地處學院主教學樓一至二樓。王德兵任信息技術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張俊武任黨總支書記,孫道遠任秘書。
信息技術學院專業設定、課程開設緊貼社會和崗位需求,擁有計算機套用、計算機網路和軟體技術三個專業群,涵蓋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工程、網路安全、網路管理三個方向)、軟體技術、圖形圖像製作、移動套用開發五個專業。其中,計算機網路技術為省級特色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技術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從2008年起,信息技術學院不斷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實施個性化教學,採用“計算機基本理論平台+專業具體方向+個性化選修”模式,構建個性化學習和教學體系。進入信息技術學院的學生可以根據今後的就業意向和個人興趣、特點等選擇專業方向和個性化選修課程,真正達到“個性發展”與“因需施教”的目標,各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
現有專業教師66人,其中高級職稱36%,其中,正教授2人,省級專業帶頭人2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75%,雙師型教師占90%。近年來,院教科研團隊積極參與教學與科研工作,開發了實用項目10餘項,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近60篇,出版教材11部。院實驗實訓設備先進齊全,實驗實訓場所近2000平方米,設備價值約3500萬元。現有計算機網路系統實驗室、網路安全實驗室、計算機軟體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網(頁)站設計實驗室等實驗實訓室16個和一個“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國家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訓基地,充分滿足各專業學生實習和實訓的要求。遵循“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遍及珠三角、長三角,根據不同專業培養需求,學生安排在不同企業、不同崗位實行課堂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積極推行“一書多證”,“一專多能”,鼓勵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職業資格認證,畢業時憑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充分實現就業準入,提升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同時,緊跟計算機新技術套用,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體現出不斷追求更高目標要求。2009年學院與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定,其中計算機相關專業為重點合作專業,2010年始,渴望出國留學的學生有了更加有效便捷的途徑。

藝術與傳媒學院

藝術與傳媒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Media)的前身是藝術系,成立於2001年,2002年開始招收電腦美術設計專業學生。2006年開始招收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學生。2010年更名為“動漫學院”,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及社會對高職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2014年4月9日更名為“藝術與傳媒學院”。目前共有動漫設計與製作、視覺傳達設計、裝飾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等5個專業,在校生400餘人。學院院長劉詠松、書記柴宏欽。現地處原電子與電氣工程系教學樓。
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學及實習實訓設施完備,該院擁有1個省級實習實訓中心,內設數字藝術設計創作室、專業電腦設計製作室、視音頻後期製作室、水墨動畫和設計色彩工作室等11個專門工作室;1個國家級創意產業園(206創意產業園),屆時將有省內外10餘家企業入駐其中;另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6個。各專業均可以在院內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畢業生擁有“雙證書”比例達到95%以上,培養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該院師資結構合理,現有教師3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占40%,雙師型教師占85%,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80%。此外,還聘有8位高校和企業知名專家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近兩年來,該院教師撰寫和出版專著2部、主編和參編教材5部,在四類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多次參加省級以上各類展覽與大賽,學生獲獎2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獎項21項;師生設計發明申請國家專利達120餘項。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Marxist College)為學院二級教學科研單位,全面負責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組織管理工作、思想政治理論教研與科研管理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管理及業務培訓工作、形勢政策的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馬克思主義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18人,碩士以上學歷、黨員人數占教師總數的80%,三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共主持安徽省人文社科項目6項,教育規劃課題1項,淮南市科技計畫項目1項;發表論文30餘篇。
馬克思主義學院有一支經驗豐富,敬業進取的教學、科研和學習團隊。先後有多名教師獲得省級教壇新秀榮譽、淮南市優秀教師、淮南市巾幗建功標兵、學校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2011年9月馬克思主義學院榮獲淮南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思政課在課程建設上經歷了“教材體系轉向教學體系、教學體系貼近學生實際”的轉化階段,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親和力。依託淮南同城思政聯盟,搭建起了共同進步的平台,實現了資源的共享。依託同城研究會這一平台,我院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與科研均獲得了長足進展,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思政教研室全體教師正在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細化教學環節設計,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把思政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畢生受益的課程。力爭通過三至五年的建設,把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成為教學型團隊與學習型團隊,讓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全校具有較強師資隊伍、較高教學水平和較強科研實力的系院。

基礎教育學院

基礎部(Basic Department),成立於2002年5月31日,行政上隸屬於安徽工貿學院,業務上接受淮南市職業教育中心的監督與指導。2007年9月至2018年8月基礎部與淮南工業學校實行聯合辦學,以實現教育資源優勢互補。2009年3月,社科部與基礎部合併為社科基礎部,張曼任社科基礎部主任。2011年5月31日將中專部併入基礎部。李雪梅任基礎部主任,黃兵任基礎部副主任;撤銷社科基礎部黨支部、中專部黨支部,成立基礎部黨支部;白兆龍任基礎部黨總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李長城任基礎部黨支部副書記;姚傳貴任基礎部秘書。同時撤銷中專部。2012年9月1日,趙文禮任基礎部黨總支書記。2015年3月26日 成立職高部,基礎部劃歸思政部管理,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梅四海任職高部副主任,李雪梅任基礎部主任。撤消基礎部黨支部,成立職高部黨支部,趙文禮任職高部黨支部副書記,白兆龍任職高部秘書。2018年8月30日基礎部更名為基礎教育學院。從本學期開始,基礎教育學院不再承擔五年制高職和三年制中職的教學管理工作,並與市職業教育中心完全分離。黃創任基礎教育學院院長,主持日常工作;梅四海任基礎教育學院副院長,李傳全任基礎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羅林任基礎教育學院秘書,代雲任基礎教育學院團支部書記。解聘了原基礎部大部分兼職教師。
基礎教育學院(college of basic education)是安徽工貿學院下屬的二級學院,設在學院東校區,現地處原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學樓並與原基礎部教學樓之間貫通,由原外語教學部、基礎部、體育工作部和中專部整合而成的教學單位,負責全院《大學語文》、《高職英語》、《大學英語》、《專業英語》、《套用文寫作》、《文學欣賞》、《哲學與人生》、《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導讀》、《書法》、《大學體育》、《計算機套用基礎》公共課程、計算機基礎課程和大學英語(B級、A級和四級、六級)考試工作。選聘播音員,利用學院的音頻調頻發射台,常年播送工貿學院特色的無線電節目。
2016年7月1日上午,大學英語教研室組織部分公外教師在學院考務辦公室開始了本學期期末公共英語閱卷工作。這是教研室在教考分離教學環節上進行的一次有效的探索,也是對公外教學質量的一次檢閱。本次閱卷規範有序、客觀公正,以統一標準、流水批閱的形式進行。
我院體育教研室的教學宗旨是“育人為本、健康第一、全面發展、服務社會”。先後有2人次獲得省級表彰;學院大學生運動隊在參加合肥地區高校、全省高校以及全國高校的各類體育競賽中,有29人次獲得集體或單項冠軍。在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中我院健兒取的第一名和第三名的成績。
下設大學語文教研室、高職英語教研室、行業英語教研室、體育教研室。
基礎教育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9(英語教研室7人,體育教研室17人,基礎部6人,中專部9人),兼職教師15人,其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占85%,副教授職稱占50%以上,雙師型教師占60%。學歷高、職稱高、業務棒、貢獻大是基礎教育學院教師的最大特點。教師中榮獲學院首屆骨幹教師榮譽稱號5人,承擔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8項,一般課題5項;教育規劃課題1項,淮南市科技計畫項目1項;省級教研課題9項,近2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科研論文八十多篇。基礎教育學院各教研室的教師隊伍是一支思想政治過硬、創新意識強烈、教學技藝精湛、職業道德高尚的教師隊伍;顧大局、識大體、講政治、講奉獻、團結協作、教書育人是它的優良傳統;踏實勤奮、治學嚴謹、愛崗敬業是它的一貫作風。基礎教育學院正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加快教學改革步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爭取人人成為“多面手”,為培養合格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做出積極的貢獻。

學校榮譽

2011年榮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
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優秀單位
學校榮獲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學院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國慶西路199號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