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樓

安定城樓

《安定城樓》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抒發了作者雖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讒傷,但並不氣餒,反而鄙視和嘲笑讒佞的小人的堅定胸懷,充分地體現了作者青年時期的高遠抱負和奮發精神。全詩語言含蓄犀利,痛快沉著,用典工麗典雅,極富神韻。頸聯兩句寫平生抱負,筆力遒勁,境界闊大,意味深長,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句。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版本一,版本二,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版本一

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版本二

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安定:郡名,即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唐代涇原節度使的治所。
⑵迢遞: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綿延。謝朓《隨王鼓吹曲》:“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⑶枝外:一作“枝上”。汀洲:汀指水邊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寫登樓所見。
⑷賈生:指西漢人賈誼。《史記·賈生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又《漢書·賈誼傳》載:賈誼認為“時事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太息者六。“因此”數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並未採納他的建議。後來他嘔血而亡,年僅33歲。李商隱此時27歲,以賈生自比。
⑸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載: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荊州,依附劉表,但並不得志。他曾於春日作《登樓賦》,其中有句云:“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李商隱此以寄人籬下的王粲自比。
⑹永憶:時常嚮往。江湖歸白髮:年老時歸隱。
⑺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乘扁舟歸隱五湖。李商隱用此事,說自己總想著年老時歸隱江湖,但必須等到把治理國家的事業完成,功成名就之後才行。
⑻“不知”二句:鵷雛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鳳凰的鳥。《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李商隱以莊子和鵷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並非汲汲於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

白話譯文

高大城牆上有百尺高的城樓,在綠楊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為的賈誼徒然地流淚,春日登樓的王粲再度去遠遊。
常嚮往老年自在地歸隱江湖,要想在扭轉乾坤後逍遙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對鵷雛的愛好也猜忌不休。

創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王茂元拜涇原節度使。開成三年(838年),李商隱考中進士以後,便到涇源節度使王茂元幕下當了一名幕僚,並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兒。安定城,故址在現今甘肅省涇川縣以北,是唐代涇源節度使的治所。在持續於中晚唐歷史上達數十年之久的“牛李黨爭”中,李商隱曾經得到作為牛黨重要人物的令狐楚父子的幫助,而王茂元卻偏被人們看成是李黨人物。因此,這一年李商隱繼進士及第後參加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時,便受到朋黨勢力的排斥,不幸落選,失意地再回到涇源。正是春風吹柳、楊柳婆娑的季節,詩人登上涇源古城頭——安定城樓,縱目遠眺,看到朝政的混亂,腐敗勢力的橫行,有理想和才幹的人無從施展自己的抱負,心中不禁生起了哀國憂時和自傷身世的無窮感觸,於是,寫下這首七律遣懷。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首二句登樓即景:登上高聳百尺的安定城樓,遠處綠楊樹邊的洲渚盡收眼底。按涇州城東有“美女湫”廣袤數里(見《太平廣記》),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樓;望最遠之處,高瞻遠矚,氣象萬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壯志、無窮感慨都由此生髮。
三、四句先以兩位古人自比。賈誼獻策之日,王粲作賦之年,都與作者一般年輕。賈誼上《治安策》,不為漢文帝所採納,因《治安策》開頭有“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之語,故謂“虛垂涕”;作者應博學宏詞科試而名落孫山,其心境與賈誼上書未售,同樣縈紆抑鬱。王粲避亂至荊州,依劉表;作者赴涇州,入王茂元幕,都屬寄人籬下。用兩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當前的處境和心情,取擬於倫,十分貼切。這是第一層。
五、六句抒露志趣和抱負。作者的遭遇雖然困頓,可是他的凌雲之志,未稍減損。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時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踐,“既雪會稽之恥”,“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見《史記·貨殖列傳》)。意謂:自己早有歸隱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轉坤之時,頭飄白髮,身入扁舟。永憶江湖,即懷淡於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業之志。兩者似相反,實相成。因為如果沒有永憶江湖的志趣,便成為爭名逐利的祿蠹巧宦,就不會有欲回天地的宏願。在這裡,這個“永”字下得很好,這個字,有力地表達作者畢生的抱負。這兩句詩,既灑脫,又遒勁。清代查慎行謂“王半山(安石)最賞此聯,細味之,大有杜意”(《查初白十二種詩評》)。從詩的表達形式著眼,錘字堅實,結響凝固,工力固頗近社詩;而更為關鍵的,這兩句詩反映了封建社會裡才志之士的積極向上思想,既懷著恬淡的心情,又有擔當事業的志氣,這與杜甫的胸襟懷抱,極為相似,因為王安石也從這兩句詩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擊節稱賞。這是第二層。
七、八句借莊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祿,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測。寓言謂:惠施相梁,生怕莊子爭奪他的相位,百般防範,惟恐不周。於是莊子去見惠施,坦率地對他說;鵷鶵(傳說中與鳳凰同類的鳥,莊子自比)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從來不會把鴟(鷂鷹,比惠施)的腐鼠(比相位)當美味而希羨!(見《莊子·秋水》)意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顧,你切莫杞人憂天,自相驚擾。這兩句詩,既闡明自己沒有患得患失的私心雜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寧靜,為上面“永憶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論證;又表示對世間一切惡濁事物,睥睨蔑視,決不妥協容忍;還尖銳地批判那些捧住權位不放的祿蠹,對他們盡調侃奚落的能事。據近人張采田《玉溪生年譜會箋》,作者應博學宏詞試被擯,是由於牛黨的打擊,誠如是,這時句詩乃是有的放矢的。這是第三層。
這首詩,筆力健舉:風骨清峻,結構嚴謹,而語句靈活變化,特別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於賈誼、王粲的身世遭遇與作者有相似之處,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賈生垂涕、王粲遠遊,比擬自己的憂時羈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奮發有為又遭受壓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躍然紙上。複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隻字表達出來,現在藉助莊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於榮利的猖介品質,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狀態,還反擊了政敵的惡意中傷,如此用典,既靈活,又確切,既含蓄,又銳利,充分發揮了典故的功能。

名家點評

蔡啟:王荊公晚年亦喜稱義山詩,以為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而已。每誦其“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另“池光不受月,暮氣欲沉山”、“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戰場”之類,雖老杜無以過也。(《蔡寬夫詩話》)
朱彝尊:通首皆失意語,而結句尤顯然。又曰:第六句尤奇,後人豈但不能作,三不能解。紀昀:刺同侶猜忌之作。(《李義山詩集輯評》)
屈復:一登樓,二時,中四情,七八時事。一上高樓而睹楊柳汀洲,忽生感慨,故下緊接賈生、王粲遠遊垂淚,以賈生有《治安策》,王有《登樓賦》。五六欲泛扁舟歸隱江湖,己之本懷如此,而讒者猶有腐鼠之嚇。蓋憂讒之作。(《玉溪生詩意》)
程夢星:義山博極群書,負經國之志,特以身處卑賤,自噤不言。茲因人妄相猜忌,全不知己,故發憤一傾吐之。然而玄言深隱,略無誇大,真得三百詩人風旨,非他手可摹也。首二句借城樓自喻,有立身千仞、俯視一切之意。三四嘆有賈生之才而不得攄,只如王粲之游而窮於所在。五六言本欲功名成立,歸老江湖,旋乾旋坤,乃始勇退。七八言己之意量如此,而彼妄者方據腐鼠以嚇鵷雛,豈不可哀矣哉?(《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
沈德潛:何減少陵(“永憶江湖”二句下)!言己長憶江湖以終老,但志欲挽回天地,乃入扁舟耳。時人不知己志,以鴟鴞嗜腐鼠而疑鵷雛,不亦重可嘆乎(末二句下)。(《唐詩別裁》)
馮班:杜體。如此詩豈妃紅儷綠者所及?今之學溫、李者得不自羞?查慎行:王半山最賞此五六一聯,細味之,大有杜意。紀昀:“江湖”、“扁舟”之興,俱自“汀洲”生出。故次句非趁韻湊景。五六千錘百鍊,出以自然,杜亦不過如此。世但喜其浮艷雕鐫之作,而義山之真面隱矣。許印芳:五六句,上四字須作一頓,下三字轉出意思,方有味。言己長念江湖不忘,而歸必在白髮之時,所以然者,為欲挽回天地也;天地既回,而後可入扁舟,歸江湖耳。句中層折,暗轉暗遞,出語渾淪,不露筋骨,此真少陵嫡派。(《瀛奎律髓匯評》)
紀昀:四家評以逼真老杜、信然。然使老杜為之,末二句必另有道理也。(《玉溪生詩說》)
方東樹:此詩脈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閒之者。然用事穢雜,與前不相稱。(《昭昧詹言》)
施補華:(杜甫)“路經灩澦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李義山“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全學此種,而用意各別。(《峴傭說詩》)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畫像李商隱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