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趕分社

安仁趕分社

安仁趕分社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郴州安仁縣申報,遺產編號Ⅷ-12。

2014年11月,農曆二十四節氣“安仁趕分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仁趕分社
  • 所屬地區:湖南郴州安仁縣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日期:2006
  • 申報單位:郴州市安仁縣
由來,發展,

由來

相傳炎帝神農氏帶8名隨從到安仁境內嘗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農耕。後人為紀念神農氏等9仙,在豪山冷水石山處建了一庵取名為“九龍庵”,把神農野炊過的地方取名為“香火堂”,洗過藥的池叫“藥湖”。後唐(923—936)時,在宜陽河與永樂江匯合彼岸山清水秀,風景優雅的香草坪(今縣城處)建有一廟,供人祭祀神農氏,人們習俗“擇社日祭神以祈谷”,朝拜者絡繹不絕,先有捧售香燭、紙錢者,繼而交易草藥、藤索、鋤柄、斗笠等等,規模越來越大,漸漸發展到農副土特產交易。宋鹹平五年(1002),徙縣治於此,始定每年“春分”、“春社”(一年12個月,農曆劃分為24個節氣,約15天為一節。選擇春分節前三天和後三天為社日也稱春社舉行祭祀活動,俗稱“趕分社”)節日在縣城南門洲“趕分社”,為期7至10天,以草藥最具特色,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河南、新疆、內蒙古等10多個省市近100縣的藥商每年來安仁“趕分社”時,上市集散草藥超過萬擔,人們配好草藥帶回,輔以豬腳炆之,食後下田開耕,既壯身強骨,又祛寒除病,相沿至今。

發展

安仁自古山川秀麗,景色宜人。安仁縣委、縣政府以安仁趕分社為契機,弘揚神農藥文化,打造藥產業,從2000年開始利用傳統藥文化優勢,以節會為媒,擴大開放,加快了招商引資步伐,成功舉辦了中國安仁春分節商品交易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