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丙家族墓地

安丙家族墓地

安丙家族墓地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1996年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是南宋四川宣撫使、少師安丙及其家族墓地。墓內發現大量精美的高浮雕石刻及設色壁畫,技法精細,線條流暢,形象生動、逼真,堪稱一絕;石刻內容廣泛,涉及人物、動物、植物、建築、神獸、兵器、樂器等。墓中出土了許多國家級文物精品,包括金、銀、銅幣,金、銀、銅、玉、陶等不同質地器物,以及大量的三彩俑。

安丙家族墓地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最具藝術價值的一處宋代家族墓地。墓內發現的大量精美石刻和較多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堪稱十三世紀文物的精粹,對研究南宋時期的建築、美術、音樂、歷史等具有極高的價值,是了解南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丙家族墓地
  • 地理位置:四川省華鎣市
  • 占地面積:100畝
  • 地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地理位置,陵園構成,考古發掘,

概況

安丙家族墓地位於四川省華鎣市雙河鎮昭勛村,是南宋四川宣撫使、少師安丙及其家族墓地,規模宏大,占地面積約100畝。安丙家族墓地保存十分完好,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最具藝術價值的一處宋代家族墓地。墓內發現的大量精美石刻和珍貴文物,堪稱十三世紀文物的精粹,對研究南宋時期的建築、美術、音樂、歷史,是認識南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2001年06月25日,安丙家族墓地作為南宋時期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地理位置

安丙家族墓地陵園地於華鎣山脈中段西麓,西北走向,系屬於山地與淺丘寬谷地域的結合部位,坡麓剝蝕殘丘及淺切沖溝地貌,由四個淺丘狀山丘和中部的溝源山間坳地所組成。區內的最高點位於古墓區之後的山脊,高程385米,最低點為中部沖溝谷地,295米左右,相對高差為90米。陵園區南東面海拔為1198米,最低點為451米,相對高差達747米,。陵園北西面為淺丘谷地與平壩地形;淺丘為低山向平壩過渡地理,分布眾多似饅頭或條帶狀小山包,斜坡度約20度,支溝發育短且狹窄而主溝比降比例甚小。總的陵區地貌形勢發育呈梯帶狀由上而下,氣勢輝宏、險峻而挺拔。
地理位置
華鎣山脈早期均系人煙稀少的原始林區,森林資源豐富,植被以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交混林及針葉與闊葉混交林為主,自然風光秀麗。其陵墓東有著名的華鎣山白岩,即《華鎣山志》所載的“普賢洞”之所在地,亦因山石潔白晶瑩而故名華鎣山。據清岳池知縣武尚仁《虎溪詩稿序》載:“華銀最高,詩有峭氣;華銀最幽,詩有逸氣;華銀最寒,詩有清氣;華銀最險,詩有奇氣”;清《華銀山賦》也謂:“天下之山西蜀為奇,青城、峨嵋而外厥惟華銀。”
陵墓區及周邊地理環境看,安丙家族墓位於皛然山腰三面絕壁的外突台地上,其東依白岩,南面有團包山,北有風土梁子,西為開闊地,有小溪由北向西繞行南去。藍天、白雲、森林及奇特多姿的地貌互為一體,形成了安丙家族墓地陵園獨特的地理環境風貌。

陵園構成

通過對安丙家族墓地的發掘和陵墓區域內的考古調查情況看,整個陵墓區域內尚存建築和祭祀遺蹟遠不止文獻方誌所載之例舉,從文獻記載可知,安丙家族墓地陵墓區分為兩期建成。
安丙家族墓地墓門安丙家族墓地墓門
1號墓為安丙夫人李氏墓,2號墓為安丙墓,兩墓制同,均系仿木構建築單間三進式制,建築面積各為40平方米以上;3、4、5號墓墓主人身份不詳,從墓葬風格、出土文物足以證明與安丙親屬相關。這三座墓室規模基本相同,建築面積各為25至30平方米左右。值得提及的是,安丙家族墓群墓室內均有精美絕倫的石刻,內容涉及宗教、建築、音樂、民俗等諸多題材,石刻技法有線刻、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
享堂:位於1、2號墓前,考古發掘時發現,遺址尚存。面闊3間,當心間較闊,稍間較狹,進深1間約2米。現尚存方形柱礎8個,柱礎中央開方孔,便於立柱。從柱礎、水溝及散布於享堂四周的素麵筒瓦分析,該享堂應為木構建築坊。
祭台:位於享堂之東,計3組。由石質祭祀桌、石香爐、石碑碣等組合而成。祭台根據地理條件用條石砌成台階式分割為上中下3個台面,板石鋪地,闊約35米,進深約5米。
金剛牆:闊約80米、厚約50厘米(高無考),位於5墓室前。
墓室護牆:後牆距墓室約10米,左右距墓室約2至8米不等,四角施有重檐廡殿頂,方形仿木構石質闕閣,高約2.5米。
安丙家族墓地內部安丙家族墓地內部
神道:位於1、2號墓前享堂軸線上,由上至下,長約80米,寬約1.5米,落差高度達20餘米。神道左右分置有石人、石獸等翁仲,高約2米左右。
石馬坪:位於神道下,闊5至12米,進深約40餘米,板石鋪地,左右分置石人、石獸等石質圓雕造像,高與神道翁仲類同。
九層坎:位於墓室至石馬坪之間,繞墓區前沿一周,因勢按階梯狀修築,層高在1.5至5米、層面闊120至150米不等。用不規則石條採用一順一丁手法壘築,石條縫隙間用鐵水澆鑄而成。
九龍橋:位於石馬坪下,高度差距約2.5米。有九龍池,為人工挖掘,池上原建有東西走向的石質3孔的3座石橋,近年因地方興建公墓而淹埋。
昭勛寺:位於石馬坪東南台地上。為三進式前後院落,均系單檐歇山式屋頂,穿逗疊粱混合式粱架,綠色琉璃筒瓦屋面,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1225年(南宋寶慶元年)宋理宗勅建。現寺院已毀,遺址尚存。
昭勛寺坊:與昭勛寺同期建造,位於昭勛寺前30米,石坊已毀,遺址尚存,從遺蹟可知,為石質3開間,尚有抱鼓、石獅可考。
入寺石道:與昭勛寺同期建造。板石鋪砌,寬近米許,長約華里,至西北平壩。路面基本保存,路旁尚存榕樹等風景植物。
山門坊:位於入口出,原物已毀,遺蹟尚存。與昭勛寺同期建造。

考古發掘

安丙家族墓地已發掘5座墓葬,發現享堂、九層坎、石馬坪、昭勛寺等大片附屬建築遺址。墓內發現大量精美的高浮雕石刻及設色壁畫,技法精細,線條流暢,形象生動、逼真,堪稱一絕;石刻內容廣泛,涉及人物、動物、植物、建築、神獸、兵器、樂器等。墓中出土許多文物精品,包括金、銀、銅幣,金、銀、銅、玉、陶等不同質地器物,以及大量的三彩俑。安丙墓內還出土一方墓誌,銘文長達5000餘字,詳記安丙生平事跡。在墓地地面建築遺址內則保存有柱礎、水溝、翁仲、石象、階梯、雕刻等。
墓地文物墓地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