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飛船經濟

宇宙飛船經濟

科學家在設計宇宙飛船時,非常珍惜飛船的空間和它所攜帶的裝備和生活必需品,在飛船中,幾乎沒有廢物,即使乘客的排泄物也經過處理、淨化,變成乘客必需的氧氣、水和鹽回收,再給乘客使用。如此循環不已,構成一個宇宙飛船中的良性生態系統。“宇宙飛船經濟”也是根據這一生態系統的思想而提出的。它把地球看成一個巨大的宇宙飛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陽供給外,人類的一切物質需要靠完善的循環來得到滿足。

概述,與自然和諧統一,經濟理論,經濟理論思想,

概述

事實上,地球上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奧秘,就在於地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它在太陽能的推動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進行著物質的周期循環,不需要補給什麼東西,也沒有多餘的廢物,其中的一切各有用途。生命就是在這川流不息的物質循環中得以體現。宇宙飛船經濟就是把這一生態學觀念套用於人類社會的經濟模式,要求人類按照生態學原理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的、不產生污染的經濟或生產體系,它將是一種封閉的經濟體系,其內部具有極完善的物質循環和更新的性能。

與自然和諧統一

“宇宙飛船經濟”要求人類改變將自己看成自然界的征服者和占有者的態度,而是把人和自然環境視為有機聯繫的系統,即人—自然系統。
將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比喻為相對封閉的、有限的“宇宙飛船”與“飛船乘員”之間共命運關係的生態經濟觀點。由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於1966年提出。他認為,地球資源與地球生產能力是有限的,必須要在自覺意識到容量是有限的、未來是封閉的地球上,建立循環生產系統。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要靠不斷消耗自身有限的資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開發資源、保護環境,就會像宇宙飛船那樣走向毀滅。強調只有對其中的資源儲備和環境條件備加愛護,才能維持乘員的生存。主張:以儲備型經濟替代傳統的增長型經濟;以休養生息經濟替代傳統的消耗型經濟;以福利量經濟替代傳統的生產量經濟;以循環式經濟替代傳統的單程式經濟。

經濟理論

1960年代美國學者鮑丁提出的宇宙飛船經濟理論,指出我們的地球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飛船,人口和經濟的無序增長遲早會使船內有限的資源耗盡,而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排出的廢料將使飛船污染,毒害船內的乘客,此時飛船會墜落,社會隨之崩潰。為了避免這種悲劇,必須改變這種經濟成長方式,要從“消耗型”改為“生態型”;從“開環式”轉為“閉環式”。經濟發展目標應以福利和實惠為主,而並非單純地追求產量。這就是所謂循環經濟思想的源頭。
博爾丁認為,科學家在設計宇宙飛船時,非常珍惜飛船的空間和它所攜帶的裝備和生活必需品,在飛船中,幾乎沒有廢物,即使乘客的排泄物也經過處理、淨化,變成乘客必需的氧氣、水和鹽回收,再給乘客使用。如此循環不已,構成一個宇宙飛船中的良性生態系統。

經濟理論思想

“宇宙飛船經濟”也是根據這一生態系統的思想而提出的。它把地球看成一個巨大的宇宙飛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陽供給外,人類的一切物質需要靠完善的循環來得到滿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