孿花蟛蜞菊

孿花蟛蜞菊

菊科蟛蜞菊屬下的一種,攀援狀草本。葉邊緣有多數鋸齒,下部葉寬達3厘米以上,具長柄。 托片頂端鈍或短尖;瘦果頂端截形。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攀援狀草本。莖粗壯,長1-1.5米,基部徑約5毫米,分枝,無毛或被疏貼生的短糙毛,節間長5-14厘米。下部葉有長達2-4厘米的柄,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連葉柄長9-25厘米,寬4-11厘米,基部截形、渾圓或稀有楔尖,頂端漸尖,邊緣有規則的鋸齒,兩面被貼生的短糙毛,主脈3,兩側的1對近基部發出,中脈中上部常有1-2對側脈,網脈通常明顯;上部葉較小,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連葉柄長5-7厘米,寬2.5-3.5厘米,基部通常楔尖。頭狀花序少數,徑可達2厘米,生葉腋和枝頂,有時孿生,花序梗細弱,長2-4 (6) 厘米,被向上貼生的短粗毛;總苞半球形或近卵狀,徑8-12毫米;總苞片2層,與花盤等長或稍長,長約5毫米,背面被貼生的糙毛;外層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頂端鈍或稍尖,內層卵狀披針形,頂端三角狀短尖;托片稍摺疊,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5-6毫米,頂端鈍或短尖,全緣,被擴展的短糙毛。舌狀花1層,黃色,舌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4毫米,頂端2齒裂,被疏柔毛,筒部長近3毫米;管狀花花冠黃色,長約4毫米,下部驟然收縮成細管狀,檐部5裂,裂片長圓形,頂端鈍,被疏短毛。瘦果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近3毫米,具3-4棱,基部尖,頂端寬,截平,被密短柔毛。無冠毛及冠毛環。花期幾全年。

生長環境

生草地、林下或灌叢中,海岸乾燥砂地上也時常可見。

分布範圍

產台灣、廣東南部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等地。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及大洋洲也有分布。

參考文獻

Wedelia biflora (Linn.) DC. in Wight, Contrib. Bot., Irid. 18. 1834, et Prodr. 5: 547. 1836;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433. 1888; Merr. in Lingn. Sci. Journ. 5: 184. 1927; Ling in Contrib. Inst. Bot. Nat. Acad. Peiping 2: 489. 1934; Chang in Sunyats, 3: 294. 1937.——Verbesina biflora Linn., Sp. Pl. ed 2. 1272. 1763.——Wollastonia biflora (L.) DC., Prodr. 5: 546. 18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