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1966年2月)

焦裕祿是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蘭考是黃河故道上著名的災區縣,長期遭受風沙、內澇和鹽鹼等“三害”的襲擾,經濟發展水平非常低下。在三年困難時期,蘭考人民生產、生活更面臨極大困境。1962年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正是在災情最嚴重的時候,焦裕祿到了蘭考。他帶領縣委抓住治沙這一關鍵環節,深入實地調查,多方了解治沙的辦法。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跋涉5000餘華里,把全縣86個風口、261個大沙丘、17條大沙龍全部作了編號,繪製成地圖,最終形成了以種植速生泡桐林來治理“三害”的方案。焦裕祿心中裝著蘭考的老百姓,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積勞成疾,在晚期肝癌的病痛折磨下,仍帶領民眾堅持在治沙的第一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懇求“我死後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不幸與世長辭,終年42歲。焦裕祿逝世後,新華社采寫並於1966年2月7日播發了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報紙全文刊發,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焦裕祿的榜樣,鼓舞人們以極大的熱情戰勝嚴重經濟困難,為社會主義建設奉獻更大更多的力量,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座精神豐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