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春天

學習的春天

《學習的春天》具體收錄了《環境如土》、《說話與講話》、《話說英雄氣》、《要有美感美談》、《時間遐思》、《忘是一種境界》、《跟著現象走》、《花之斷想》、《雷鋒不會消失》、《也說利道義》、《凡人多善舉》等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學習的春天
  •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16
  • 品牌:企業管理出版社
  • 作者:張保振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40081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學習的春天

內容簡介

《學習的春天》所選的文章,都是張保振近兩年多的新作。新作不新,多為老話題。老話題不隨老,力求寫出新意。

作者簡介

張保振,國家菸草專賣局原副局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大學名譽教授、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做人如鐘》《捻頭低頭》《生命之樹》 《金箍之神》《鑰匙奶油》《快樂是一種能力》。

圖書目錄

我的學習觀(自序)
走進學習的春天裡(書題)
第一篇學習
學習十感(代篇首語之一)
大道至簡(代篇首語之二)
讓文化提升人(代篇首語之三)
說真
說短
說精
動與靜
香與臭
說良心
說學
說悟
說淡
說膽
說適
說用
說勤
說怕
說恥
說慎
說漸
說罰
說惜
說教化
第二篇文風
文風非小事(代篇首語之一)
文貴三香(代篇首語之二)
老之斷想(代篇首語之三)
用人與用字
“說”與“有”
三句雜感與三行隋書
莫講狠話
雅俗之辯
環境如土
說話與講話
話說英雄氣
要有美感美談
時間遐思
忘是一種境界
跟著現象走
花之斷想
雷鋒不會消失
也說利道義
凡人多善舉
春之斷想
第三篇能力
能力十議(代篇首語之一)
人應學水(代篇首語之二)
不教之教勝於教(代篇首語之三)
人才悟談
學會包容
“一把手”要重“一”
人才在“眾”更在“用”
“德”當多看“得”
企業家的價值
說悟空,道用人
“三師”至一則成
創造力六議
重視培養軟人才
人才之才十六談
尊重常識,掌握常識
平常心六感
順俗而教事功倍
不遭人忌是庸才
少指責,多指路
有德十感
賞者,政之大德
進言之術
要有嶺有峰“
“文體養老”益壽長
第四篇做事
做事的風格(代篇首語之一)
認真離不開“三不怕”(代篇首語之二)
培養“笑”的能力(代篇首語之三)
人貴精神
人生離不開“三面鏡”
光腳能爬皂莢樹
視而見,有創見
習慣如何決定命運
幸福是種滿足感
不能要錢不要命
破解“天下第一難事”
心急喝不了熱米粥
勤有道,事竟成
和諧誠為先
多與家人吃頓飯
讓勞動滿足需求成為時尚
世事萬象人為主
儉奢有度
天價商品加深“層溝”
人要有度量
上以風化下
表面文章鴨先知
“順政”事方順
行勝於言
第五篇腳印
腳印斷想(代篇首語之一)
有反思的生活更幸福(代篇首語之二)
不怕慢,就怕站(代篇首語之三)
掌握開啟快樂之門的鑰匙
感謝與希望——2010年7月5日在北大經院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生活有情趣
魯迅教我學勤
大寨的柳樹
倫敦街景紅與黑
訪英所見“六個一”
散步與散文
訪美三記
西點的教堂
桂林山水之美
“本錢”增值的“功課”
美國司機的“愚”
范仲淹的哭論
孔子的改變
呂不韋的貨說
蕭何的選項
“溫卷”有遺風
貓狗有“異化”
不著有傳言
王學有三變
張居正的感慨
第六篇企業
企業如人,重在其神(代篇首語之一)
企業要“富”更要“強”(代篇首語之二)
企業文化的“—體三翼”和“六個有”(代篇首語之三)
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重要
服務品牌要突出“三個陛”
服務品牌要逐日新
打造幸福企業
企業常青六省
商業企業服務品牌“八個有”
企業文化“三個段”
企業發展“三三制”
做別人產品,增自己本事
工業企業服務品牌“六個有”
重視服務品牌建設
企業培訓“六個有”
符合實際的管理才是好管理
打造有為企業
好企業有“兩傳”
母子文化要“同源不同流”
咐益錄感念
楊春長:讀書的快樂從何而來(《人民日報》)
葛洪澤:快樂人生陝讀書(《中國社會科學報》)
趙振華:在讀書中享受陝樂(《學習時報》)
韓慶祥:辯證法帶來的快樂(《學習時報》)——讀張保振《快樂是一種能力》
段培君:博雅而快樂(《中國企業報》)——讀張保振新作《快樂是一種能力》
秦殿傑:樸實通俗簡潔(《新聞業務周刊》)——評析張保振的思想雜談((做事的風格》

序言

人到老年,總喜歡回顧。人到退休,不喜歡閒休。於是,有了這本書的問世。
這本書所選的文章,都是近兩年多的新作。新作不新,多為老話題。老話題不隨老,力求寫出新意。這是我的願望,也是出版這本書的願望;這是我的追求,也是出版這本書的追求。於是,有了這本書的書名:“學習的春天”。
“學習的春天”這個書名,源於我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走進學習的春天裡”。之所以以這篇文章作為本書的書名,在於:這本書所選的130多篇文章,都是我學習的結果。這種學習,既包括學書本,更包括學實踐,亦包括學他人。 “書本”與“實踐”,人人皆知,勿用多言;我講的學“他人”者,既包括同事、朋友,也包括家人、親友。一句話,凡眼之所及,行之所至的地方,都是我學習的對象、學習的老師、學習的摯友。
古人講,人相近,習不同。我的學習,在於認識自己、快樂生活、留下思考。如果說,這也算是一種觀點的話,權且就叫“我的學習觀”吧。
認識自己是不易的。如不是,何有“人貴有自知之明”的經典之論。但通過學習,是可以認識自己的。我自己有這方面的體會:學習書本,使我痛感自己知識之貧乏;學習實踐,使我痛感自己本領之欠缺;學習他人,使我痛感自己缺項之太多。正因為有這“三個痛感”,自己雖有大學文憑,雖被聘為大學名譽教授、博士生導師,仍覺自己如小學生一般,不敢有任何驕傲之心、丁點自豪之感;自己雖有基層工作經驗,雖然“官”位不低,仍覺自己須臾不敢離開基層,半點不敢居高,臨下,一點不敢下車就大發議論,見皮毛就大加評論;自己雖然年齡不算小、閱歷不算淺、經歷不算少,仍覺自己多不如人:年齡比自己大的,經驗比自己多;年齡比自己小的,活力比自己多;年齡與自己相近的,長處比自己多。這“三個仍覺”,常使自己感到“小”、常讓自己覺得“少”,常促自己多取“寶”,做人、做事與做學,始終站在低洼處,時刻不敢翹尾巴。
快樂生活是必需的。人在世上走,就該快樂行。快樂,不僅是種需求,更是種能力。能力,爹媽帶不來,全靠學習得。荀子有言: “少而不學,長無能也。”其實,即便到老,不學習,同樣難有快樂之能力。這種快樂的能力,依我之見、之踐:幹啥學啥,可讓自己獲得做好工作的能力,從而心情舒展;實踐鍛鍊,可讓自己本領漸長,從而心情愉悅;與人交往,可讓別人的優點成為自己的優勢,從而心情放飛。更重要的,這種快樂的能力,往往與學而深,與時而進,讓人懂得,生活,絕不是一種味道,只有酸甜苦辣成,五味俱全,才是真生活,才得真享受;才是實生活,才獲真快樂。如果只企望一種味道,不僅不實際,而且無快感。
留下思考是應該的。學習的過程,離不開思考。思考,是一種勞動。是勞動,就應有成果。至於這種成果,是圓是扁,是甜是鹹,實踐有證明,別人任評判。就自身而言,自己的種種思考,全都形成在已發表或沒發表的文章與講話中。我的這些文章與講話,不敢說有什麼質量、有什麼分量,卻有一種追求。這個追求,就是力求使所寫的文章、所講的話語,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畢竟,文章是給人看的,講話是要人聽的。讓人看、要人聽,就會占用別人的時間。如果文無思想,讓人讀後無丁點啟發;無知識,讓人看後一無所得;無文采,讓人讀之如視碎片,不僅對不起人,而且還會有意無意地鑄下如魯迅所講的:“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之過。這,不僅會讓人不快,而且會讓自己的良心時時難安。
學習是快樂的。快樂來自學習既可得“內秀”,亦可得“外秀”。“內秀”有雅氣,“外秀”顯精神。這本書在篇章的取名上,就學習借鑑《論語》之方法,以每一篇之篇首語的頭兩個字作為篇名。全書共分六篇,分別是“學習”、 “文風”、 “能力”、“做事”、“腳印”、“企業”。這六篇,除“篇首語”不是按發表時間排序外,其餘所選的文章均按發表時間的先後作為順序排列。為感恩,本書選了幾篇對我已發文章的評論文章作為“附益錄”。同時,更感謝許許多多關心我、支持我的領導、同志、朋友和身邊工作人員,尤其是自己的老伴。多年來,她不僅默默承擔了大量繁雜的家務,以讓我充分利用業餘時間,而且包容了我許多讓人不快的毛病與弱點,以讓我精力更集中地用以工作、用以思考、用以筆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他們多年始終如一的幫助、支持與鼓勵,自己很難如此走來,更難以有如此思考墨灑紙端。這種感恩,發自心底。這種感恩,難以言表。因為,從來內心深處的感受難以有言可說。而此時,無言勝於有言。
2012年3月5日夜。此時,抬頭猛見桌面上的日曆上寫有“驚蟄”兩字,繼而腦中又閃出:今日不正是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紀念日嗎!看來,春天的腳步逼近了。過了驚蟄節,萬物不停歇。美的天使飛翔,善的信使飛報。窗外,春意正漸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