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蔚

孫雲蔚

孫雲蔚,果樹學家、園藝教育家。在果樹栽培、中國果樹史、果樹資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編著出版了《中國果樹史與果樹資源》、《西北的果樹》等多本專著。對我國果樹栽培的歷史與西北果樹帶的劃分及生產發展提出了創見。為發展我國果樹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雲蔚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吳江
  • 出生日期:1908年1月10日
  • 職業:果樹學家、園藝教育家
  • 畢業院校:蘇州農業學校
個人簡介,人物履歷,學術研究,果樹資源研究,果樹生產研究,果樹事業發展,編寫教材,建設意見,主要論著,治學精神,

個人簡介

孫雲蔚,原名孫華,12歲喪母,由兄嫂撫養長大。
1928年他從蘇州農校畢業,由於家庭經濟困難,沒有繼續升學,到南京中山陵園當了技士,管理500多畝果園和蔬菜田。在那裡工作了三年多時間,積累了豐富的果樹和蔬菜生產經驗,其間先後編寫了《番茄草莓栽培法》、《最新西瓜百合栽培法》等6本園藝科普讀物。1932年,他靠出版3本書的稿費和兄嫂資助,東渡日本,自費留學。
他來到日本國立園藝試驗場,發奮學習,辛勤工作,學到了許多新技術,如西瓜嫁接技術、草莓的促成栽培和山坡利用太陽熱石垣栽培技術、香菇的菌種繁殖技術等。他把這些新技術寫成文章,寄回國內發表,受到國內讀者好評。1934年4月,因經濟困難回國。1935年4月,第二次自費赴日在九州帝國大學(今九州大學)農學部園藝研究室,系統學習了日本果樹園藝方面的理論和栽培技術,考察了北海道大學和青森蘋果試驗場,於1936年6月回國。
回國後,他先後在青島農林事務所、青島果產公司、上海果品檢驗處工作。1940年1月到北京擔任北京園藝試驗場場長,主要從事果樹、蔬菜、花卉栽培和果苗、種籽的推廣與全場的整頓和修建工作。他擔任了當時由日本侵略者占領的華北纖維統制總會參事兼審議處副處長,專門從事技術工作。1945年5月到山東曲阜農業專科學校領導籌建工作,不久又到杭州中國農產公司任總技師兼農場場長。1947年1月到西北農學院任園藝系教授,1948年7月到南昌中正大學農學院任教授。
1949年5月南昌解放,他到南昌“八一革命大學”學習。這次學習,成為他“生命的轉折點”。他說:“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當時有人給他送去台灣的飛機票,他斷然拒絕。
1949年冬,他重返西北農學院任園藝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深感自己幸逢盛世,積極投入果樹教學、科研、編著和生產技術推廣工作。1950年,他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當選為陝西省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陝西省科協委員、陝西省園藝學會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

人物履歷

1908年1月10日 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
1928年 畢業於蘇州農業學校。
1928—1932年 任南京中山陵園園藝股技士。
1932—1934年 在日本國立園藝試驗場學習與研究。
1934—1935年 任青島農林事務所技正,兼果產公司農場技師。
1935—1936年 在日本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園藝部園藝研究室學習與研究。
1936—1939年 任青島農林事務所技正,後任代所長。
1940—1943年 任北京(敵占區)實業總署園藝試驗場場長。
1943—1945年 任北京(敵占區)華北纖維統制總會參事兼審議處副處長。
1947—1948年 任西北農學院教授。
1948—1949年 任南昌中正大學農學院教授,後任南昌大學農學院教授。
1949—1991年 任西北農業大學教授;1951年任園藝系主任。
1957—1982年 任陝西省園藝學會理事長,1982年以來任名譽理事長。

學術研究

果樹資源研究

孫雲蔚十分重視果樹資源的研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並取得了成就。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很大,適於各種植物的繁衍。我國又是世界上果樹原產中心之一,果樹栽培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研究中國果樹資源,總結我國幾千年來栽培果樹的豐富經驗,對我國以及對世界果樹事業的發展都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孫雲蔚每到一處,都要調查那裡的果樹品種資源。1936年8月他從日本回國,途經台灣,他就考察了那裡的熱帶、亞熱帶果樹。1940到1945年他詳細考察了華北地區的果樹資源,收集了大量的珍貴資料,編著出版了《華北桃之品種》、《蘋果栽培學》、《實用園藝學》等,分別介紹了華北各種果樹資源。
從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他又致力於西北果樹種質資源的調查研究。為了制訂正確的“果樹品種區域化”方案和改進現有的栽培技術措施,他把從各地蒐集來的資料,經過認真分析、綜合,編著了《西北的果樹》,195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詳細介紹了西北果樹的生產概況及其種類、品種以及豐富的果樹資源,還針對當時存在的問題,從理論上提出了改進辦法和今後發展西北果樹業的方向。後來他數次深入調查了西北5省(區)各果產區收集到許多新資料,重新改編了《西北的果樹》一書,提出了西北地區果樹帶的劃分理論,對栽培技術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補充了很多有價值的照片和插圖,196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西北的果樹》增訂本。不久,蘇聯將該書翻譯成俄文出版。
從他對西北果樹種質資源的研究結果表明,西北地區現有的栽培種和可栽培種約有50多種,野生果樹約有180種以上,其中約有40種可作為砧木,地方品種約有3000個左右(引入種不在內)。其中,杏品種和類型約有800種以上,梨500種以上,桃400種以上,棗200餘種,柿250餘種,沙果的品種和類型100餘種等等,從而向人們展示了西北豐富多彩的果樹資源,受到各國園藝學者的關注。
通過1958~1959年對全國各省進行的果樹資源調查,發現在南北各省山野中,原產我國的果樹約有48種,證明我國南北各省有許多果樹的天然基因庫。全國各地還保存了不少珍貴古代果樹,樹齡有的已超過3000年,說明我國栽培果樹歷史悠久。這次全國性的實地調查,肯定了我國原產的樹種或變種,特別是根據邊遠地區的勘查,發現並確定了一些長期誤認作外國原產的熱帶、亞熱帶果樹。這對我國和世界果樹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大意義。他決定主編一本研究中國果樹史和果樹資源的書,“以發揚我國古代農業遺產的豐富的種質資源……有助於我國果樹生產並與世界各國進行果樹種質資源交流”。於是他和杜澍、姚昆德經過不懈的努力,詳細查閱了81種古代文獻資料,經過分析與綜合,於1983年編著出版了《中國果樹史與果樹資源》。該書論述了我國果樹栽培歷史,考訂了分布在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3個果樹原生和次生中心的果樹種類,還對我國古代的果樹種類和品種、果樹栽培技術作了論述,並詳細介紹了有關古農書的重要內容。這部著作受到普遍好評。半年後,日本就翻譯出版了此書。

果樹生產研究

孫雲蔚非常關心我國果樹生產的發展,他著書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推廣先進技術,有利於園藝生產,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
當他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就發現日本在園藝生產的許多方面比我國先進。我國有許多世界優良品種,由於連年戰亂,栽培技術落後,以致品質、產量均不能與國外良種相媲美,國內市場上較為優良的果品都是舶來品。他想,日本與我國僅一衣帶水之隔,日本能做到的,我國也一定能做到,於是他刻苦學習日本的園藝理論和最新技術,編譯了《果樹繁殖法》、《果樹園藝通論》,目的在於介紹日本的先進技術,供國內參考借鑑。
40年代初,他深入河北、山西、河南、山東等果產區及深山老林調查。針對華北存在的問題,分別編寫了《華北之園藝》、《實用園藝學》、《蘋果栽培學》、《華北桃之品種》等書,共約130多萬字。

果樹事業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果樹事業,他感到無比高興。在1952年出版的《果樹學總論》中,他針對全國果樹事業發展的實際,在技術、科研、推廣、教育、普及、行政領導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例如,關於技術改進,他認為,第一步應詳細調查全國果樹栽培現況;第二步要徹底改進現行的栽培法,使其合理化,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第三步為品種改良。
關於改進行政管理問題,他提出增設園藝指導機關,合理布局,建立園藝試驗場,使其成為改進園藝的中樞機關,從事一切園藝試驗工作,及技術推廣工作;對於各省特產地區,如山東肥城、萊陽等縣,均可設立試驗地,以特產果樹為研究中心,各省還要設立模範果園,作為示範,一切管理,要合乎科學,使農民信任,只有這樣才能見效;各省各縣設立果樹指導區,設園藝指導員;各省農業機關內應增設園藝科,主管調查、統計及改進等工作。孫雲蔚的這些改進意見,有許多已被當時各級領導機關和研究機構所採納,並在生產中發揮了作用。
孫雲蔚還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果農生產,和果農一起參加勞動。他曾在陝西彬縣棗產區指導生產,使這裡的棗產量迅速提高,品質有較大改善,使著名品種彬縣晉棗單果重達60克。有一年因收穫時受多雨天氣影響,棗遭霉爛,損失慘重,他便從省有關部門爭取經費,讓一名年輕助教試驗棗的人工乾制獲得成功,減少了彬縣棗受雨害的損失,同時人工乾制使棗品質較自然乾制有很大提高。他在禮泉縣梨園蹲點,地處泔河溝底,溝深坡陡,上下五六里,他和果農一起,有時一天上下多次。在他精心指導下,這裡十幾年不掛果的梨樹結了果,提高了低產梨園的產量,1959年豐產田的梨達到畝產6116.7公斤,創造了陝西省梨樹豐產的最高紀錄。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果樹事業雖得到了很快發展,但孫雲蔚發現對果樹生產缺乏統一的巨觀規劃,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和良種區域化,加上品種混雜,管理粗放以及政策不配套等弊端,果樹有盲目發展的勢頭,勢必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於是他在1980年前後分別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及一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建議性文章,強調必須因地制宜發展果樹;全國要統一規劃,各省區也要有規劃,省級規劃要符合國家規劃。他指出:選好優良品種,做好良種區域化,是果樹生產中極為重要的問題:要走民眾路線,千萬不要由領導作出硬性決定;全國應加速提高現有果園的單位面積產量和提高品質,重視果產商品化;要發展我國特產果樹和名優品種;積極改良原有老果區;要綜合利用野生果樹資源;加強對果樹的科學研究等。他的許多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採納,從而促進了全國果樹生產的發展。

編寫教材

精心編寫教材,提出改進高校辦學思想
孫雲蔚執教40多年,始終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編寫了多種果樹專業教材。
1949年底,他重返西北農學院,任園藝系主任、教授。當時學校還沒有高水平的大學果樹教材,他依據多年研究積累的資料,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編著了《果樹學總論》和《果樹學各論》。這套專著出版後,受到國內園藝界較高評價,成為50年代較為重要的一套果樹專著。
為了不斷充實教材內容,提高教學質量,1958年,他補充修訂的《果樹栽培學總論》、《果樹栽培學各論》再版,這套教材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果樹事業發展的成果,充實了果樹栽培學的內容。1959年,他參加編著的《中國果樹栽培學》由農業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比較全面、系統、學術水平較高的果樹學著作,約110萬字。
1964年編譯了《果樹集論·果樹的環境與營養》,1966年由他主持和曲澤洲、章祖涵共同翻譯出版了日本著名果樹專家小林章的《果樹栽培的生理和技術》,及時將日本最新研究成果介紹給國內讀者。他在一篇小記中寫道:“為了黨的事業,為了培育青年,為了發展園藝事業,我能多寫幾本書,就是最大的欣慰。”
從1977年起,他一直擔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果樹栽培學總論》和《果樹栽培學各論》(北方本)第一副主編和編寫者。1980年,他主編了《簡明農業詞典》(果樹分冊),該書的出版為果樹學名詞和概念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80年代,他雖已年過古稀,但在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為了適應我國果樹生產、科研和教學不斷提高的需要,他到處奔走,聯合了22個省、市的16個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植物學家、園藝學家、果樹學家、植保學家等共40餘人,準備編寫一套《現代果樹科學集論》叢書,由他和楊文衡擔任主編,計畫共編25個分冊,400多萬字。這套叢書自1982年開始出書起,現已出版了20個分冊。孫雲蔚從組織人員、編寫提綱到審閱內容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心血。1987年4月楊文衡不幸病逝,主編的任務全部落在他的肩上,他說:“還有幾冊又要出版了,但願在我心臟停止跳動之前,能看到這套叢書全部完成,我也就如願了。”他這種忠於人民事業的赤子之心,和為科學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建設意見

孫雲蔚還就高等農業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和改進意見,以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1983年初,孫雲蔚針對高等農業教育中存在的幾個比較混亂的問題給農牧漁業部領導寫信,提出一系列建議,涉及到院校的調整、專業設定、招生、教學質量等,後來他把這些建議又歸結為高等農業院校的四大關係,在西北農業大學校刊上發表。他提出:一要擺正教學與科研的關係。高等農業院校的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結合教學與生產,有計畫地進行科學研究,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質量,同時又可以解決生產上的問題。學校的教育與科研的關係,應該是以教學為主,教學工作重於科學研究;二要注意培養本科生與培養研究生二者的關係。高等農業院校要根據自身的師資力量和設備條件,培養一些研究生,為國家培養高一級的專門人才,但學校的主要任務還是培養本科生;三要注意校內與校外工作的關係。大學教師除了完成教學與研究工作之外,可以抽出一定時間到校外去指導生產,協助各地培養農業技術人員,扶貧致富以及進行學術交流,但不能影響教學秩序。教師出國必須有目的、有計畫地進行;四要端正國內培養與出國培養的關係。根據我國狀況,國內有不少專業師資力量強、設備條件好的,完全可以擔負起教師進修、深造的任務,要以國內培養為主,派遣留學生應根據需要,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這些觀點,在教學改革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主要論著

1 孫雲蔚.園藝叢書(共6冊).上海:中華書局,1930—1931.
2 孫雲蔚.果樹繁殖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初版,1939年四版.
3 孫雲蔚.果樹園藝通論.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初版,1938年三版.
4 孫雲蔚.蘋果栽培學.重慶版:正中書局,1940.
5 孫雲蔚.實用園藝學.青島果產公司,1940.
6 孫雲蔚.果樹學總論.上海:新農出版社,1950年初版,1951年修訂一版.
7 孫雲蔚.果樹學各論.上海:新農出版社,1951.
8 孫雲蔚.果樹栽培學總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58.
9 孫雲蔚.果樹栽培學各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58.
10 孫雲蔚.西北的果樹.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初版,1962年增訂版.
11 孫雲蔚等(編著、定稿).中國果樹栽培學(上、中、下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
12 孫雲蔚.果樹栽培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62.
13 孫雲蔚.果樹環境與營養.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4 孫雲蔚.果樹栽培生理和技術.北京:農業出版社,1966.
15 孫雲蔚.簡明果樹詞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16 孫雲蔚.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生產.人民日報,1980年2月20日.
17 孫雲蔚.我國西北地區發展果樹大有可為.光明日報,1980年5月16日.
18 孫雲蔚(副主編).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果樹栽培學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1985年第二版.
19 孫雲蔚(副主編).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果樹栽培學各論·北方本).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20 孫雲蔚等.果園土壤管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21 孫雲蔚.中國果樹史與果樹資源.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22 孫雲蔚.西北地區果樹生產和科研的方向問題.西北農學院學報,1984(3):11—17.
23 孫雲蔚.中國果樹史概要.農業及園藝(日本),1984(4):531—534.
24 孫雲蔚等.西北地區果樹種質資源.乾旱地區農業研究,1984(4):1—14.
25 孫雲蔚.中國果樹史概要.農業及園藝(日本),1985(4):667—670.
26 孫雲蔚等.中國果樹栽培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
27 孫雲蔚等主編.現代果樹科學集論(共25分冊,已出版20分冊).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1990.

治學精神

有一個時期,在不少高等學校中,各種名目的“創收”一擁而上,曾一度影響了教學和科研的正常進行,“讀書無用論”又一度在學校中蔓延。對此,孫雲蔚曾與其他專家一起聯名上書農業部,希望迅速採取措施,制止這種不正常狀況。指出,一個學校,最基本的是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質量,出人才,出成果,必須把“創收”與提高教學質量密切結合起來才不致迷失方向。他看到學校已注意扭轉這些不良現象,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他感到無比欣慰。看到祖國的大好形勢,他常常自勉說:“夕陽風光無限好,不用揚鞭更奮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