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旅者

孤獨旅者

《孤獨旅者》是凱魯亞克一些已出版的和未出版的小說片段的合集,這些文字均關注這樣一個主題:旅行。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和城市。與凱魯亞克以數字般的精確再現都市人的孤獨。在他筆下,工業化社會中“單向度的人”的生活使每個人都如機械一般準確。在這部鬆散的遺作中,“流浪者宣言”,制度、法律、婚姻都是人類因為害怕孤獨而做出的無奈的選擇;憤怒則是一種對此充滿了進攻性和歡樂的力量;互助、友愛、平等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而商業、科技、管理都只是獲取幸福生活的工具。

基本介紹

  • 書名:孤獨旅者
  •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
  • 譯者:趙元
  • ISBN:9787536686663
  •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07年06月
  • 開本:16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媒體推薦,編輯推薦1,目錄,編輯推薦2,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 譯者:趙元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
·頁碼:211 頁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9787536686663

作者簡介

傑克·凱魯亞克(1922—1969)美國小說家。生於麻薩諸塞州洛厄爾城的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工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美國海軍服役,1942年為《太陽報》的體育記者,戰後從事寫作。1952年,他在舊金山南太平洋鐵路上當過搬運工,遊歷過美國各地和墨西哥,也曾去美國博物館尋根。凱魯亞克是美國五十年代中期崛起的“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共創作了18部小說,大多帶有自傳性質。他的第一部小說《鄉村與城市》(1950)是一部按照風俗和歷史事件的編年體例來描寫家庭和社會的史詩,當時並未引起社會的注意。《在路上》(1957)則是在幾個星期之內寫成的,以後幾年沒有再修改,小說結構鬆散,斷斷續續,描寫一群年輕人的荒誕不經的生活經歷,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凱魯亞克的第三部小說《地下室居民》(1958)敘述了一群“垮掉分子”在舊金山整日酗酒,縱慾、吸毒的所謂生活。《達摩流浪者》(1958)題材與上一篇小說相似,但蘊含著某種高深的東方哲理。接著,凱魯亞克又有兩部小說閃電般地問世《薩克斯醫生》(1959)和《麥琪·卡西迪》(1959)均包含著作者的自傳成份,充斥著失去信仰的年輕人的苦悶,彷徨和消極對抗情緒。總之,凱魯亞克的作品藝術性稍差,但對社會現實有獨到的認識。他本人的晚年生活也很不幸,終因酗酒過度而導致死亡。

媒體推薦

媒體推薦
所謂“垮掉的一代”,是指一群來自不同國籍的人,這些人得出結論,以為社會這個東西很扯淡。 ——阿米里巴拉卡 沒有人知道我們是煽動者,還是發明者,還是騎著自己的浪花的泡沫。我想,我們是三者皆是。 ——金斯伯格
“垮掉的一代”在中國
知道凱魯亞克和《在路上》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然而,真正了解和走進凱魯亞克卻是在閱讀《荒涼天使》和《孤獨旅者》原文、並準備出版這兩本書的時候。凱魯亞克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但並不是這個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他作品的文學成就遠不及他文本的文化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凱魯亞克繼承了“迷惘的一代”的懷疑與反叛精神,並得到了前輩作家馬爾科姆考利的支持後,但不同的是,30年後的凱魯亞克不是遠赴歐洲,進行一次文學的奧德修斯之旅,以尋找精神的家園,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在禪宗大師、中國唐代詩人寒山的詩中尋找精神的寄託。《達摩流浪者》的卷首語上就清晰的標明:“謹以此書獻給寒山子”。由此,寒山的許多詩歌也在《達摩流浪者》中出現。
“垮掉”(beat)一詞的誕生和演變,頗為耐人尋味。凱魯亞克曾說過:“beat並不意味著疲勞或疲憊,它的義大利文beato的意思是天使般的快樂幸福,處於極樂至福的狀態,如聖?弗蘭西斯那樣要熱愛一切生命,要對任何人都坦率誠懇。”然而,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垮掉”(beat)幾乎都是罪惡、墮落、道德敗壞的代名詞。當初,僅僅只是為了對抗工業文明,試圖找回“原型美國人”的凱魯亞克,卻一直被視之為美國現代文明的敵人——與凱魯亞克《在路上》同年出版的小說還有安?蘭德的《聳肩的阿特拉斯神》(atlas shrugged),在美國暢銷了8000萬冊,僅次於《聖經》——正是為工業文明、商人哲學奏響的一曲最輝煌的讚歌——而它,正是所謂美國精神的象徵,連格林斯潘這樣的大人物都視之為精神導師。
然而,這正是美國的成功之道——既然是張揚個性,提倡個人主義(蘭德的《聳肩的阿特拉斯神》一度被視為極端個人主義的象徵,凱魯亞克也被認為是缺乏社會責任感),那就一視同人,給予二者同樣的空間——願意做百萬富翁的可以在華爾街繼續打拚,願意成為“背包客”流浪在中西部沙漠也未嘗不可,只要你不怕別人眼紅,也不怕別人給你白眼。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充滿矛盾與幻想,一切我們不理解的,不妨留給後世的學者們去研究。
中國讀者最早接觸到“垮掉的一代”,應該是詩歌界,尤其是80年代的中國地下詩歌運動——無論莽漢主義,還是口語派,多少都受過金斯伯格《嚎叫》的影響。1990年華東師大的研究生陶躍慶、何曉麗譯出《在路上》,1996年,李斯的《垮掉的一代》問世,1998年文楚安譯的《在路上》和其後陸續出版的《金斯伯格詩選》、《垮掉的一代及其他》等相繼在中國文藝青年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年,凱魯亞克當年從東方的禪宗中學習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而今,中國的青年則更感興趣的則是其反抗的姿態和不顧一切的無所謂的決絕。
阿米里?巴拉卡曾說過:“所謂‘垮掉的一代’是指一群來自不同國籍的人,這些人得出結論,以為社會這個東西很扯淡。”而這一點,就是戶籍制度開放、允許人員自由流動後的90年代的文藝青年的第一感受。由此,70年代作家與藝術家在學習西方藝術與文學的營養時,和早年的“先鋒派”完全照搬某個作家、某種風格不同,他們更多的吸收了多個作家不同的營養,並創立出自己的寫作風格——雖然雜亂,不夠純粹,但卻足夠驚世駭俗。
韓東、朱文,一度被視為“遊走的一代”,斷裂後的突圍、用解放了的欲望來充當反文化的利器是他們在文壇上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美女作家們則標榜“身體寫作”,其含義最初也是避開理性、道德、科技、管理等等束縛,回到自然和原初的生存狀態,以此保留本真的感覺。因此,無論是衛慧的《上海寶貝》,還是周潔茹等新生代作家,都是以自己身體對世界改變後的感覺為寫作經驗,而同樣的,他們在中國讀者心目中的形象與凱魯亞克在60年代的美國一樣。然而,大家我行我素,一如當年的金斯伯格——“沒有人知道我們是煽動者,還是發明者,還是騎著自己的浪花的泡沫。我想,我們是三者皆是。”其中,中國的文藝青年也不乏到西藏等荒漠處疏狂漫遊,沉思悟道,如同《荒涼天使》中的杜勞斯。
同時,自敘傳的寫作方式,也在凱魯亞克的帶動下成為新生代中國作者所普遍採用的創作方式。從文體學的角度來看,這種以個人經驗為題材的敘事方式,有自傳的回顧與總結,隨筆的輕盈與從容,日記的私密與幽暗,同時融合了小說(novel)、自白(confession)、剖析(anatomy)和傳奇(romance)的特點——它可以將虛構的故事、隨意的絮語、內心的獨白自由組合,使得真實與虛構相互交織,“善”與“惡”相互轉化,並將自己的敘述、言說、遐想、幻覺交織在一起,使一個原生態的自我徹底地展現出來。這種寫作方式,應該說是20世紀文學在脫離了19世紀的現實主義之後,“向內轉”之後的新的創作潮流。
進入網路時代以後,凱魯亞克對中國年輕一代的作者最大的影響,似乎已不再是他對生活的思考、對意義的追尋,以及對西方人眼中的禪和寒山的詩感到好奇;或者是“自髮式寫作”“狂野散文”的張力與神秘;吸引大批80後應該是其傳說中的寫作姿態——似乎寫作可以憑靈感一蹴而就,無需準備、無需技巧,而這一點——使眾多的文學青年找到了進入文學殿堂的方便之門,在網路普及,寫部落格風行和人人都有5分鐘機會成名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在網路寫手看來,凱魯亞克能夠在一張打字紙上連續三個星期寫完一部幾十萬字的、名列世界文學名著的長篇,可見,以往的“創作談”不過是故弄玄虛,現在的批評家也只是在無病呻吟。
事實上,在最新版的《在路上》中,企鵝版的導言說明了《在路上》的出版過程,其間,必要的刪節與修改當然是必不可少,維京出版社的編輯曾幾費周折對文稿進行編輯才獲得通過,然而,出版方卻只是對外宣稱作品是將作者三星期的打字稿,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高明的行銷辦法。至於這種口號對後世中國網路文學青年的影響,自然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中。2003年,顏俊、尹麗川根據台灣商務印書館梁永安的譯本製作了《達摩流浪者》的簡體中文版樣書,附有翻譯家文楚安先生的序言、顏俊的編後記以及第一批讀者的讀後感——那是在對凱魯亞克比較了解後還依然喜歡凱魯亞克的一批憤青。書籍的裝幀設計粗陋,但字裡行間的激情卻依然令人感動——作為向前輩作家致敬和同輩好友的饋贈的禮物,此書一出現在地攤上,便總有人收購——畢竟,這世界上總有人年輕,總有人會熱淚盈眶。
最後,我們可以一起來重溫一下金斯伯格總結的“垮掉的一代”藝術精神:
精神解放,性“革命”或“解放”,亦即:同性戀解放,從某種程度上也煽動著婦女解放運動,黑人解放運動等。
言論自由。
給與大麻等毒品相關的法律去掉神秘色彩並且/或者宣布用這些東西不屬於犯罪。
以“甲殼蟲”樂隊為代表的搖滾樂藝術之演化為高雅藝術,“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影響功不可沒。
環保意識,提出“清新星球”的口號。
反對軍事工業文明。
主張個人主義,反對國家管制。
尊重土著。如凱魯亞克在《在路上》里的口號:“大地是印第安之物。”

編輯推薦1

《在路中》作者傑克·凱魯亞克生前末刊稿
《孤獨旅者》是一些已出版的和未出版的片段的合集,收集在一起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旅行。
行跡遍及美國,從南部到東部海岸、西部海岸乃至遙遠的西北部,遍及墨西哥、摩洛哥、巴黎、倫敦,包括船上所見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包括那裡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和城市。
鐵路的作品,海的作品,神秘主義,山的作品,靡亂,自我中心,自我放縱,鬥牛,毒品,教堂,藝術館,城市的街道,一種由一個獨立的受過教育的一無所有的隨意流浪的放蕩者所過的生活的大雜燴。
它的範疇和目的只是詩,或者說,自然的描述。
城市中漫遊,在叢林裡流浪
“有誰指望孤獨或者私密,紐約將賜予他這類古怪的獎賞”,這是懷特在《這就是紐約》中所寫的對紐約的第一印象。在傳統社會中,孤獨似乎屬於人煙稀少的荒漠、孤峰與叢林,而在工業社會的大城市中,雖然人群的密集程度可說是前所未有,而孤獨卻在鋼筋水泥的格子間裡與日俱增。在科技與法律的幫助下,私房、私車、私人空間正日益將我們因為害怕孤獨而建立的公共空間一一打碎,在城市定居,已經不再是為了面對現實,而是一種逃避。而那種孤苦伶仃、遭人遺棄的絕望,也往往只有在夜深人靜時,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組成一個個看似很近實則很遠的群,以不同的身份混跡其中,尋求自欺欺人的撫慰。
現代人的孤獨並非來自於空間的距離,而是來自於人性中的不信任。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思考,而是為了自我保護。由此,凱魯亞克有了《在路上》的流浪,在《荒涼天使》中的冥想,在《達摩流浪者》中的狂放。而與《荒涼天使》中凱魯亞克在荒涼峰頂參禪悟道的孤獨不同,在《孤獨旅者》中,凱魯亞克以數字般的精確再現了每一個城市市民的孤獨,現代生活的緊張使捷運里的人面無表情,而貧富懸殊的強烈對比,使擦肩而過的人群格外冷漠。現代生活產生的挫折感使人們擯棄了一切的幻想,所有詩的韻律都被壓縮在了一個個狹小的空間,聽起來更像是發動機的節奏。在他筆下,工業化社會中“單面人”的生活使每個人都如機械一般準確:
早餐大約在6:45準備好,在我吃的時候我已經逐漸把衣服穿好,到最後一個碟子在水池裡用熱水龍頭刷洗時,我拿來了我的速溶咖啡,很快地在熱水噴頭上漂洗了茶杯,快速擦乾它,把它撲通一聲放到熱爐板的位置上,咖啡裝在褐色的紙盒裡,所有的雜貨店都用褐色的紙緊緊地包裹著,我已經從其在門把手上掛著地方拿起我的司閘員燈籠,以及我的破破爛爛的時刻表,很長時間以來就在我的後褲口袋裡摺疊著,準備走了,每一件事都很緊密,鑰匙,時刻表,燈籠,刀,手帕,錢包,梳子,鐵路的鑰匙,零錢跟我自己。
現代社會的最大弔詭之處在於,在我們意識到現代社會的弊病時,我們卻已離不開他。在透過他人的欲望看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靈魂無法控制肉體的需求。由此,離開這個冷漠的城市,遠離被規劃好的機器般的生活,在遠方的路上尋找一片真實的叢林、一個溫暖的笑容,成為了每一個城市人心目中的夢想。去他的職位,去他的薪水,去他的老闆,去他的女友,從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要做一個餵馬、劈柴的幸福的人。
碼頭、酒吧、貨棧、鐵路、輪船,一如傳送帶一樣,將每個人的一生從頭到尾連線了起來。在《孤獨旅者》中,出差不過是有目的的漫遊,旅遊也不過是更體面的流浪。與《達摩流浪者》中賈非(據說是斯泰因的原形)那種積極的及時行樂的生活觀,那種挑戰清教倫理、掃蕩宏大話語的“雅雍”(藏傳佛教的歡喜佛)式的修行——那正是追求個人享受、展現個性風采的最好藉口——不同的是,在《孤獨旅者》的結尾,凱魯亞克詳述了一個記者採訪流浪漢的實況——並以此說明,流浪是一種驕傲,是一種抗爭世俗、呼喚自然的言說的方式。在寂靜的黑夜走過大地,是為了尋找一個詩意的棲居地,而不是一時一己之歡。
思想有多遠,你就給我滾多遠。在智商至上的現代社會裡,身體似乎只是為思想邏輯而活。由此,選擇流浪與漫遊,成為了現代人為了防止自己被電腦化而作出的本能反應。我相信凱魯亞克並不知道當時的現代化發展到底有什麼罪惡,但他以作家的敏感意識到了人類正在失去最可寶貴的不合邏輯的感情。在路上,至少可以使自己遠離思維的陷阱,遠離集體性的歇斯底里。而在流浪中無目的的尋找而漸至頹廢,也成為了困惑他一生難題。在都市中漫遊,這是個自得其樂的過程還是個無奈失敗的理想?本雅明沒有給出答案就離開了人世,而凱魯亞克也將同樣的問題留給了我們。
然而,與本雅明德漫遊式的觀察不同的是,在《孤獨旅者》中,凱魯亞克發表了最為驚世駭俗的“流浪者宣言”,在他看來,制度、法律、婚姻都是人類因為害怕孤獨而做出的無奈的選擇,它能使人類擁有生存的勇氣,但杜絕不了生活中的謊言、奴役和麻木;憤怒則是一種對此充滿了進攻性和歡樂的力量,而不是怨恨和報復的產物;互助、友愛、平等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而商業、科技、管理都只是獲取幸福生活的工具。
有哪一個人的人生不是以淚水結束呢?“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是李白的感嘆,凱魯亞克所喜歡的寒山也在悟道後出家為僧,了卻塵緣,但作為“垮掉的一代”的“禪瘋子”,凱魯亞克顯然並無這種出世的“空”“無”的思想,在他看來,雖然一切人生的旅途,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但他自己卻不能容忍“一切都是中間物”的命運。反抗絕望與虛無的凱魯亞克,雖然仍就是在控訴、在希望,但卻沒有魯迅那種面對“鐵屋子”的悲哀,也自然沒有了“肩住黑暗的閘門”的勇氣,更沒有了“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的向死而生。所以,他只能在空曠的荒涼峰上冥想,在密布警察的叢林中嚎叫,卻不能在“無所希望中得救”。他只能如同普魯斯特一樣,將每一次擁抱生命的激情,用筆描繪成一幅幅畫像——它顯示著,作者雖有冷靜旁觀的理想,但也始終有投身花花世界的欲望。

目錄

自序
碼頭上的無家之夜
墨西哥農民
鐵路大地
海上廚房的懶漢們
紐約場景
獨自在山頂
歐洲快意行
正在消失的美國流浪漢

編輯推薦2

《孤獨旅者》是一些已出版的和未出版的片段的合集,收集在一起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旅行。
行跡遍及美國,從南部到東部海岸、西部海岸乃至遙遠的西北部,遍及墨西哥、摩洛哥、巴黎、倫敦,包括船上所見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包括那裡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和城市。
鐵路的作品,海的作品,神秘主義,山的作品,靡亂,自我中心,自我放縱,鬥牛,毒品,教堂,藝術館,城市的街道,一種由一個獨立的受過教育的一無所有的隨意流浪的放蕩者所過的生活的大雜燴。
它的範疇和目的只是詩,或者說,自然的描述。
城市中漫遊,在叢林裡流浪
“有誰指望孤獨或者私密,紐約將賜予他這類古怪的獎賞”,這是懷特在《這就是紐約》中所寫的對紐約的第一印象。在傳統社會中,孤獨似乎屬於人煙稀少的荒漠、孤峰與叢林,而在工業社會的大城市中,雖然人群的密集程度可說是前所未有,而孤獨卻在鋼筋水泥的格子間裡與日俱增。在科技與法律的幫助下,私房、私車、私人空間正日益將我們因為害怕孤獨而建立的公共空間一一打碎,在城市定居,已經不再是為了面對現實,而是一種逃避。而那種孤苦伶仃、遭人遺棄的絕望,也往往只有在夜深人靜時,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組成一個個看似很近實則很遠的群,以不同的身份混跡其中,尋求自欺欺人的撫慰。
現代人的孤獨並非來自於空間的距離,而是來自於人性中的不信任。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思考,而是為了自我保護。由此,凱魯亞克有了《在路上》的流浪,在《荒涼天使》中的冥想,在《達摩流浪者》中的狂放。而與《荒涼天使》中凱魯亞克在荒涼峰頂參禪悟道的孤獨不同,在《孤獨旅者》中,凱魯亞克以數字般的精確再現了每一個城市市民的孤獨,現代生活的緊張使捷運里的人面無表情,而貧富懸殊的強烈對比,使擦肩而過的人群格外冷漠。現代生活產生的挫折感使人們擯棄了一切的幻想,所有詩的韻律都被壓縮在了一個個狹小的空間,聽起來更像是發動機的節奏。在他筆下,工業化社會中“單面人”的生活使每個人都如機械一般準確:
早餐大約在6:45準備好,在我吃的時候我已經逐漸把衣服穿好,到最後一個碟子在水池裡用熱水龍頭刷洗時,我拿來了我的速溶咖啡,很快地在熱水噴頭上漂洗了茶杯,快速擦乾它,把它撲通一聲放到熱爐板的位置上,咖啡裝在褐色的紙盒裡,所有的雜貨店都用褐色的紙緊緊地包裹著,我已經從其在門把手上掛著地方拿起我的司閘員燈籠,以及我的破破爛爛的時刻表,很長時間以來就在我的後褲口袋裡摺疊著,準備走了,每一件事都很緊密,鑰匙,時刻表,燈籠,刀,手帕,錢包,梳子,鐵路的鑰匙,零錢跟我自己。
現代社會的最大弔詭之處在於,在我們意識到現代社會的弊病時,我們卻已離不開他。在透過他人的欲望看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靈魂無法控制肉體的需求。由此,離開這個冷漠的城市,遠離被規劃好的機器般的生活,在遠方的路上尋找一片真實的叢林、一個溫暖的笑容,成為了每一個城市人心目中的夢想。去他的職位,去他的薪水,去他的老闆,去他的女友,從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要做一個餵馬、劈柴的幸福的人。
碼頭、酒吧、貨棧、鐵路、輪船,一如傳送帶一樣,將每個人的一生從頭到尾連線了起來。在《孤獨旅者》中,出差不過是有目的的漫遊,旅遊也不過是更體面的流浪。與《達摩流浪者》中賈非(據說是斯泰因的原形)那種積極的及時行樂的生活觀,那種挑戰清教倫理、掃蕩宏大話語的“雅雍”(藏傳佛教的歡喜佛)式的修行——那正是追求個人享受、展現個性風采的最好藉口——不同的是,在《孤獨旅者》的結尾,凱魯亞克詳述了一個記者採訪流浪漢的實況——並以此說明,流浪是一種驕傲,是一種抗爭世俗、呼喚自然的言說的方式。在寂靜的黑夜走過大地,是為了尋找一個詩意的棲居地,而不是一時一己之歡。
思想有多遠,你就給我滾多遠。在智商至上的現代社會裡,身體似乎只是為思想邏輯而活。由此,選擇流浪與漫遊,成為了現代人為了防止自己被電腦化而作出的本能反應。我相信凱魯亞克並不知道當時的現代化發展到底有什麼罪惡,但他以作家的敏感意識到了人類正在失去最可寶貴的不合邏輯的感情。在路上,至少可以使自己遠離思維的陷阱,遠離集體性的歇斯底里。而在流浪中無目的的尋找而漸至頹廢,也成為了困惑他一生難題。在都市中漫遊,這是個自得其樂的過程還是個無奈失敗的理想?本雅明沒有給出答案就離開了人世,而凱魯亞克也將同樣的問題留給了我們。
然而,與本雅明德漫遊式的觀察不同的是,在《孤獨旅者》中,凱魯亞克發表了最為驚世駭俗的“流浪者宣言”,在他看來,制度、法律、婚姻都是人類因為害怕孤獨而做出的無奈的選擇,它能使人類擁有生存的勇氣,但杜絕不了生活中的謊言、奴役和麻木;憤怒則是一種對此充滿了進攻性和歡樂的力量,而不是怨恨和報復的產物;互助、友愛、平等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而商業、科技、管理都只是獲取幸福生活的工具。
有哪一個人的人生不是以淚水結束呢?“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是李白的感嘆,凱魯亞克所喜歡的寒山也在悟道後出家為僧,了卻塵緣,但作為“垮掉的一代”的“禪瘋子”,凱魯亞克顯然並無這種出世的“空”“無”的思想,在他看來,雖然一切人生的旅途,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但他自己卻不能容忍“一切都是中間物”的命運。反抗絕望與虛無的凱魯亞克,雖然仍就是在控訴、在希望,但卻沒有魯迅那種面對“鐵屋子”的悲哀,也自然沒有了“肩住黑暗的閘門”的勇氣,更沒有了“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的向死而生。所以,他只能在空曠的荒涼峰上冥想,在密布警察的叢林中嚎叫,卻不能在“無所希望中得救”。他只能如同普魯斯特一樣,將每一次擁抱生命的激情,用筆描繪成一幅幅畫像——它顯示著,作者雖有冷靜旁觀的理想,但也始終有投身花花世界的欲望。
今年是傑克·凱魯亞克作品《在路上》出版五十周年。據說美國出版社出了一個修訂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我們還沒有一睹為快的機會。但作者生前未刊稿《孤獨旅者》此時的出版,恰好補了缺,幫凱魯亞克迷遂了個不小的願。傑克·凱魯亞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進入網路時代以後,凱魯亞克對中國年輕一代作者的影響,已不僅僅是他對生活的思考、對意義的追尋,也不僅僅是他“自髮式寫作”、“狂野散文”的張力與神秘,更多的應該是其寫作姿態—一蹴而就。

內容簡介

《在路上》作者傑克·凱魯亞克生前末刊稿
本書系旨在重新挖掘那些被中國忽略但在西方被公認為經典的作品。對於這些經典,我們的選擇標準如下:
1.從來沒有在中國翻譯出版過的作家的作品;
2.雖在中國有譯介,但並未受到重視的作家的作品:
3.雖然在中國引起過關注,但由於近年來的商業化傾向而被出版界淡忘的作家的作品。
以如此標準甄選納入本書系的作品,當不會愧對中國讀者。
至於作品的經典性這裡就不做贅述。自然,經典作品也脫離不了它所處的時代背景,反映其時代的文化特徵,其中難免有時代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這些作品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及其對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影響絲毫沒有減弱。鑒於此,我們相信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和中華文明交相輝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