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孟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孟子》一書是孟子(即孟軻)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基本介紹

  • 書名:孟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206頁
  • 開本:16
  • 作者:孟軻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430866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孟子》是繼《論語》以後最重要的儒家經典,記述了孟軻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記述了孟軻主張仁義、反對暴政和武力兼併的政治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全書語言生動,比喻深刻,論證有力,文章氣勢雄偉,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本書是《孟子》一書的註譯本。

作者簡介

作者:(戰國)孟軻
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和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受業於子思的門人,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宋、齊、魯、梁等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他不得不退居講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圖書目錄

一 閱讀引擎
本書閱讀指南
本書文學地位與歷史影響
本書歷史背景圖解
本書作者生平圖解
本書人物圖解
本書地標物語

二 閱讀輔導

三 原著閱讀
第一章 梁惠王
第二章 公孫丑
第三章 滕文公
第四章 離婁
第五章 萬章
第六章 告子
第七章 盡心

四 閱讀體驗
一、語言品味
二、情感體驗
三、角色體驗
四、感悟作品
五、人生思考

五 閱讀拓展
本書的閱讀連結
本書的文化連結
本書的思想連結

文摘

齊宣王問道:“齊桓公、晉文公在春秋時代是怎樣稱霸的,您能給我講講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們沒記錄下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所以齊、晉二公的事跡沒有傳到後世來,我也不曾聽過。王如果一定要我說,就講講用道德的力量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
齊宣王問道:“要有怎樣的道德才能夠統一天下呢?”
孟子說:“一切為百姓著想,為百姓安居樂業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是沒有人能夠阻擋的。”
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嗎?”
孟子說:“能。”
齊宣王說:“您從哪看出我能呢?”
孟子說:“胡齙曾告訴我一件事:王坐在大殿之上,有人牽著牛從殿前走過,王看見了就閘道:‘牽著牛往哪兒去?’那牽牛人回答:‘準備宰了榘鐘。’王就說: ‘放了它吧!看它哆嗦的,太可憐了,牛本身沒什麼錯,卻被送進屠宰場,我實在不忍哪!’那人就說:‘那么,難道就廢除祭鐘這一儀式嗎?’王又說:‘怎么可以廢除呢?用羊來代替吧!’——不知道這事是否屬實?”
齊宣王說:“有的。”
孟子說:“您有同情心就可以統一天下了。百姓都以為王是吝嗇,我早就知道王是同情牛啊!”
齊宣王說:“對呀,竟然有這樣的百姓。齊國雖然不大,我也不至於連一頭牛都捨不得呀!我就是不忍看它嚇得渾身發抖的可憐樣兒,毫無罪過而被送進屠宰場,才用羊代它送死。”
孟子說:“百姓說您吝嗇,您也不必奇怪。用小的代替大的,他們哪能理解您的良苦用心呢?如果說可憐它毫無罪過卻被送進屠宰場,那么宰牛和宰羊又有什麼區別呢?”
齊宣王笑著說:“其實我也搞不懂自己是怎么想的。我的確不是吝嗇錢財才用羊代替牛的。您這么一說,百姓說我吝嗇真是理所當然的了。”
孟子說:“百姓誤解您沒什麼關係,您這種不忍之心正說明您仁愛。關鍵是:您親眼看見了那頭牛,卻沒有看見那隻革。君子對於飛禽走獸,看見它們活著,就不忍心再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悲鳴哀號,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君子把廚房設在遠離自己的地方,就是這個道理。”
齊宣王高興地說:“有兩句詩歌:‘別人想什麼,我能揣摩到。’您就是這樣的。我雖然這樣做了,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您老人家這么一說,我的心就明白自己為什麼那么做了。但我這種心情和王道相合,又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能舉起三千斤的重量,卻拿不起一根羽毛;我能看清候鳥的細毛,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我卻看不見。’您能相信這種話嗎?”
齊宣王說:“不能。”
孟子隨即說:“如今您的恩惠足以使動物沾光,卻不能使百姓得到好處,為什麼呢?這樣看來,拿不起一根羽毛,只是不肯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一車子柴火,只是不肯用眼睛的緣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因為您不肯施恩於民。所以您不行仁政統一天下,只是不肯乾,不是不能幹。”
齊宣王說:“不肯乾和不能幹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說:“把泰山夾在胳臂底下跳過渤海,告訴人說:‘這個我辦不到。’這是真的不能做。替老年人折取一段樹枝只是舉手之勞,卻對別人說:‘這個我辦不到。’這是不肯乾,不是不能幹。您不行仁政,不屬於把泰山夾在胳臂底下跳過渤海一類,而是屬於替老年人折取樹枝一類的。
“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如果以此作為懲治政的原則,邪您想統一天下簡直太容易了。《詩經》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再推廣到兄弟,再進而推廣到封邑和國家。’這就是說把這樣的恩惠推廣到其他方面就行了。所以由近及遠地把恩惠推廣開去,就足以安定天下;不這樣做,甚至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古代聖賢之所以比普通人強百倍,沒有別的訣竅,只是他們善於推行他們好的行為罷了。如今您的恩惠足以使動物沾光,百姓卻得不到好處,這是為什麼呢?
“稱一稱,才知道輕重;量一量,才知道長短。萬物皆同一理。人心更是這樣。王,您考慮一下吧!難道說,動員全國軍隊,使將士冒著生命危險去和別的國家結仇構怨,這樣做您心裡才痛快嗎?”
齊宣王說:“不,我為什麼定要這么做才痛快呢?我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想得到我最想要的東西啊!”
孟子說:“王最想得到的是什麼呢?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笑了笑,卻不說話。
孟子就說:“是為了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嗎?是為了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是為了艷麗的色彩不夠看嗎?是為了美好的音樂不夠聽嗎?還是為了侍候您的人不夠多嗎?這些,以您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實現,難道您真是為了這些嗎?”
齊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么,您最想得到什麼就可想而知了,您是想要擴張國土,使秦、楚大國都來朝貢,自己做天下的盟主,同時安撫周圍的落後的民族。不過,以您這樣的做法想滿足憨這樣的欲望,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
齊宣王說:“有這么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更嚴重呢。爬上樹去捉魚,雖然捉不到,卻沒有禍害。以您這樣的做法想滿足您這樣的欲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引禍上身。”齊宣王說:“這是什麼道理呢?可以講給我聽嗎?”
孟子說:“假設鄒國和楚國打仗,您以為哪一國會打勝呢?”
齊宣王說:“楚國會勝。”
孟子說:“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小國不可以跟大國為敵,人口稀少的國家不可以跟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不可以跟強國為敵。現在中國土地總面積為九百萬平方里,齊國的領土不過一百萬平方里。以九分之一的力量跟其餘的九分之八為敵,這和鄒國跟楚國為敢有什麼分別呢?這條路行不通,那么為什麼不試著換條路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呢?
“現在王如果能改革政治,施行仁德,就會使天下的士大夫都想到齊國來做官,莊稼漢都想到齊國來種地,行商坐商都想到齊國來做生意,來往的旅客也都想取道齊國,各國痛恨本國君主的人們也都想到您這裡來控訴。如果真能達成這種局面,又有誰能抵擋得住您呢?”
齊宣王說:“我腦子不好使,對您講的理想不能再有進一層的體會。希望您輔佐我達到目的,明明白白地教導我。我雖然無能,但可以按您說的試一試。”
孟子說:“沒有固定產業收入卻有固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只有士人才能夠做到。至於一般人,如果沒有固定的產業收入,也就沒有固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這樣,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等他們犯了罪,再去懲罰他們,這等於陷害。哪有仁愛的人身為父母官卻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定人們的產業,一定要使他們上足以贍養父母,下足以撫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豐農足食;壞年成,也不致餓死。然後再去誘導百姓走正路,百姓就甘心聽從他的命令了。
“現在呢,規定人們的產業,上不足以贍養父母,下不足以撫養妻兒;好年成,尚且度日艱難;年成不好,只有死路一條。這樣,大家想活命還怕來不及,哪有閒工夫學習禮儀呢?
“如果您要施仁政,為什麼不從根本入手呢?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讓他們在四周種植桑樹。那么,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帛襖穿了。雞、狗和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和時間去飼養、繁殖,那么,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內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田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就能解決八口之家的溫飽問題。辦好各級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么,鬚髮花白的人,就不致頭頂著、背負著物件在路上行走了。老年人個個穿絲吃內,百姓不用忍凍受餓,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的,那是從來沒有的事。”
P33-37

序言

作者介紹
孟子,名軻,宇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相傳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約生於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他是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繼承並發揚了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是百家爭鳴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對整箇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精神的塑造影響深遠。
從小孟子在母親的引導下立志學儒習禮,大約十五歲時,他入學讀書,在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下學習。學有所成的孟子中年時,於鄒魯一帶收徒講學,學生約有數百人。
百家爭鳴時期,各國諸侯都在想各種辦法保存自己或擴張勢力,兵家、法家和縱橫家在當時是最盛行的學術。面對這種非正義性的戰爭,孟子想用自己的仁政思想去救民於水火,他肩負著平、治天下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帶著弟子週遊各國。他曾到過梁(魏)、齊、宋、滕、魯等國遊說,由於不合時宜,仁政理想未能實現。
公元前319年,在齊國齊宣王恢復了建於臨淄城西的“稷下學宮”後,上千名士都來投靠他,一時間,這裡成為了當時政治與學術的交流中心和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孟子企圖從這裡實現他的理想,便再次前往齊國,被齊宣王聘為客卿。
在眾學士影響下,孟子吸收各家所長,與時俱進,突破陳規,仁政理論得到全面系統的完善。這成為了孟子思想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孟子的仁政主張曾得到齊宣王的重用,但齊宣王試圖以武力稱霸諸侯,於是孟子的政治抱負落空,不得不離開齊國返歸故里。
回到鄒國的孟子此時已經六十多歲。這以後,他開始興辦學校,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丑等弟子從事著書工作,編著了《孟子》一書。其內容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給後人留下了的寶貴精神財富。
《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台稱“四書”,孟子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與《論語》相似,《孟子》記載了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行,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不同的是,它較《論語》有明顯的發展。《孟子》中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浩然,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孟子》這部在儒家經典里必不可少的經書,對中國古代以來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政治、文化,以及人們的處身立世,都有極大的影響。朱熹曾借程子之口,將孟子比作光芒閃耀的冰和水晶。
《孟子》主要記述了孟軻主張仁義、反對暴政和武力兼併的政治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
內容概括
孟子主張仁政,提倡民本思想,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到政治中,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他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民本思想貫穿始終。
所以,孟子又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在四種道德規範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孟子的哲學基礎是性善說。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7聖人與我同類者。”這裡,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在認識論上,孟子在孔子“生而知之”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並把認識的目的歸結為尋求喪失了的本心。這就否定了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但同時孟子也重視思維的作用,主張“心之官則思,思則得知”。
孟子非常重視教育對人的影響作用,強調人的自我教育,主張修身養性,“養吾浩然之氣”,以完善自我。他還教育人們為實現遠大奮鬥目標,要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吃苦精神。並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