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徵文

孝經徵文是中國的一部古文,屬於文言文。清丁晏(1794-1875)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孝經徵文
  • 作者:丁晏
  • 創作年代道光二年
  • 作品出處:《序》
  • 文學體裁:文言文
文章內容
〖孝經徵文〗一卷。
是書成於道光二年(1822)。自《序》說:“《孝經徵文》何為而述也?為宗儒之疑《孝經》者述也。疑《孝經》幾於非聖矣,余滋懼焉,故述《徵文》也。昔宋朱子作《刊誤》一卷,刪去子曰及引《詩》《書》之文,又謂:‘天經地義’、‘進思盡忠,退思改過’等語,出於《左傳》,為取他書竄人”,開後人疑《孝經》之先。晏因博採《孝經》本文散見於古籍者,如《呂氏春秋》、陸賈《新語》、董仲舒《春秋繁露》、司馬遷《史記》、劉向《說苑》、桓寬《鹽鐵論》、班固《漢書》、王符《潛夫論》、許慎《說文解字》注、王充《論衡》、蔡邕《明堂論》、賈思勰《齊民要術》、應劭《風俗通義笑兵達項》、徐幹《中論》、范嘩《後漢書》、司馬彪《續漢書》等原書所引《孝經》之文,一一輯取以為證,以辨朱子說之非,疑《孝經》者之非。又組肯注《孝經》者,自魏文侯始,次及孔安國鄭玄韋昭殷仲文、魏真克、劉炫等,古義可輯見者,也遂一採取以為解。搜采極博辨證也嚴。然既斥孔安國《傳》為偽,書中仍兼引孔《傳》。又開篇即解“仲背尋夜尼’,據劉□述張禹之義,以為“仲”者“享樂殃中”也,“尼”者“和”也,言孔子有“中和之德”,故曰仲尼,似不可取。為章十八,十八章外又遍征眾說以攻孔安國《傳》,並以王肅之多同孔《傳》,遂定孔《傳》為王肅之紙戀鞏汽偽撰。然異者以為,肅注多同於孔《傳》,足為肅見安國《傳》之證。附者有《集先儒說辨古文孔傳之偽》、《日本古文孝經孔傳辨偽》,有《皇清經解續編》本,另台灣文海出版社《清代稿本百種彙刊》本,尚附有《武王纘太王王季文王之緒》《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欠宙舉《背悼照以天下養養之至也》三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