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

孜,zī

(1) 形聲。從( pū),子聲。攴,擊打。不斷敲擊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從攴。本義:雙音詞“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

(2) 同本義。常疊用。亦作孳孳 [diligent;hardworking]

(1) (形聲。從攴( pū),子聲。攴,擊打。不斷敲擊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從攴。本義:雙音詞“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

基本介紹

  • 漢字:孜
  • 拼音:zī zǐ 
  • 注音:ㄗˉ
  • 部首:子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7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順:フ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信息,字形結構,部首筆畫,字形結構,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音韻參考,索引參考,

基本信息

拼音:zī
注音:ㄗˉ

字形結構

首尾分解查字:子(ziwen)
漢字部件構造:子攵
筆順讀寫:折豎橫撇橫撇捺

部首筆畫

部首: 子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7
五筆86: bty
五筆98: bty
倉頡: ndok
四角號碼: 18440
鄭碼: yamo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B5C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子攵
漢字部件分解: 子攵
筆順編號: 5213134
筆順讀寫: 折豎橫撇橫撇捺

基本字義

〔~~〕勤謹,不懈怠,如“~~不倦”、“~~以求”。

詳細字義

1、形聲。從攴(pū),子聲。攴,擊打。不斷敲擊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從攴。本義:雙音詞“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常疊用。亦作孳孳
孜,汲汲也。——《說文
孜孜無怠。——《周書
子思日孜孜。——《皋·陶謨》
群公孜孜。——《漢書·成帝紀》
聖上猶孜孜靡忒。——何晏《景福殿賦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清· 劉開《問說
又如:孜孜不已(孜孜不懈。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汲汲(勤勉不懈,心情急切),孜孜不怠 ,孜孜不倦(勤奮刻苦,毫不懈怠)
2、高興的樣子
只見他喜孜孜俏臉兒笑捻。——《元曲選·白樸·東牆記劇五》
又如:樂孜孜;美孜孜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字部】孜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4
《唐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𠀤音咨。《說文》汲汲也。一曰力篤愛也,勤也。《書·益稷》予思日孜孜。
《君𨻰》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經傳通作孳。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攴部】孜
汲汲也。從攴子聲。《周書》曰:“孜孜無怠。”子之切

說文解字注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孜孜,二字今補。汲汲也。廣雅。孜孜,汲汲,劇也。按汲汲與彶彶同。急行也。從攴。子聲。子之切。一部。周書曰。孜孜無怠。大誓篇文。見詩文王正義引。又見史記周本紀。字作孳孳。按伏生二十八篇本無大誓。民閒後得大誓。博士習而讀之。合二十八篇為二十九篇。司馬遷史記,董仲舒對策,劉向說苑,及終軍,班伯,谷永,匡衡,平當奏對多用之。此今文大誓也。孔安國得壁中古文。有大誓三篇。古文家馬,鄭,王皆作注。與今文字或異。如流為雕。馬曰雕,鳥。此古文大誓作雕之證。尙書大傳,鄭所引禮說,周本紀,董仲舒傳皆作烏。此今文大誓作烏之證。鄭注云。雕當為雅。雅,烏也。此據今文正古文也。說文此及掏下涘下所引皆古文大誓也。許作孜。史記作孳。葢亦古文今文之異也。唐孔穎達,賈公彥謂枚頤本三篇為眞古文。則不得不謂馬,鄭,王所注為今文大誓。詳見古文尙書撰異。

音韻參考

[ 廣 韻 ]:子之切,上平7之,zī,止開三平之精
[平水韻]:上平四支
[ 唐 音 ]:tziə
[ 國 語 ]:zī
[ 粵 語 ]:zi1
[ 閩南語 ]:tiu1,tuh4

索引參考

[ 古文字詁林 ]:03冊,第36部,攴部,19
[ 故訓彙纂 ]:549|0627.2
[說文解字]:編號2003,第03卷下,攴部第19字
[康熙字典]:頁278第10
[漢語字典]:卷2頁1012第02
[ 辭 海 ]:卷3頁9850第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