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性

指岩石的孔隙性。

岩石的孔隙性即岩石具備由各種孔隙、孔洞、裂隙及各種成岩縫所形成的儲集空間,其中能儲存流體。岩石孔隙性的好壞直接決定岩層儲存油氣的數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隙性
  • 指代:岩石的孔隙性
  • 廣義的孔隙:岩石中的空隙空間,
  • 狹義的孔隙:岩石中顆粒和填隙物內的空隙
孔隙和喉道,孔隙的類型,孔隙度測定,

孔隙和喉道

孔隙(Pore):空隙中的粗大部分,既影響儲存流體的數量,也影響岩石滲濾能力;
喉道(Throat):溝通孔隙的通道,主要影響岩石滲濾流體能力(圖3-1

孔隙的類型

(1)依據孔隙成因,將沉積岩石的孔隙劃分為原生孔和次生孔兩種。
原生孔是沉積岩經受沉積和壓實作用後保存下來的孔隙空間;次生孔是指岩層埋藏後受構造擠壓或地層水循環作用而形成的孔隙。
(2)依據孔隙相互之間關係,將儲層孔隙分為相互聯通的孔隙和孤立孔隙(圖3-2
(3)根據岩石中的孔隙大小及其對流體作用的不同,可將孔隙劃分為三種類型:超毛細管孔隙、毛細管孔隙、微毛細管孔隙。
超毛細管孔隙:孔隙直徑大於0.5mm,裂縫寬度大於0.25mm,重力作用下流體在其中自由流動。
毛細管孔隙:孔徑0.5-0.0002mm,裂縫寬0.25-0.0001mm,外力大於毛細管阻力時,流體可流動。
微毛細管孔隙:孔徑小於0.0002mm,裂縫寬度小於0.0001mm,流體在其中不能流動。
(4)按其對流體滲流的影響,岩石中的孔隙可分為二類:有效孔隙和無效孔隙。其中有效孔隙為連通的毛細管孔隙和超毛細管孔隙,而無效孔隙有二種,一為微毛細管孔隙,另一為死孔隙或孤立的孔隙(圖3-2
3.總孔隙度與有效孔隙度
岩樣中所有孔隙空間體積之和與該岩樣總體積的比值,稱為總孔隙度(率),又稱為絕對孔隙度。儲集岩總孔隙度越大,說明岩石中孔隙空間越大。
岩樣中能夠儲集和滲濾流體的連通孔隙體積(有效孔隙度體積)與岩樣總體積的比值稱為有效孔隙度(率)或連通孔隙度。在生產實踐中,連通孔隙度才具有實際意義,因為它們不僅能儲存油氣,而且在一般壓力條件下可以允許流體在其中流動。
對同一岩樣,在相同條件下,其總孔隙度大於有效孔隙度。

孔隙度測定

(1)直接法:岩心實測孔隙度——實驗室中常規孔隙度測定方法,利用從岩心上取來的小岩心柱樣品在實驗室中直接測定而得。測:岩石體積、顆粒體積和孔隙體積(三個中測二個)。
抽提法:根據從岩心樣品中抽提流體量或吸入岩心孔隙中的流體量測定相互連通的孔隙體積——可得有效孔隙度。最常用的流體是在岩石表面不被吸收的氣體:氮氣、氦氣。
顆粒體積測試法:在測量岩樣總體積的基礎上再測量碾碎顆粒的體積。實驗測定的岩石孔隙度通常是在地表條件下進行的,測量結果往往大於地層中原始狀態下的岩石孔隙度。
(2)間接法:解釋孔隙度
利用各種地球物理參數,通過相應的公式計算地層中原始狀態下的岩石孔隙度。測井法、地震法、試井法。
測井解釋孔隙度:通過測試儲層的某些物理性質間接有效地提供儲層孔隙度,包括傳統的孔隙度測井(聲波、中子和密度測井)和現代測井(脈衝中子測井和核磁共振測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