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認親

孔融認親

說明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融認親
  • 類型:歷史典故
  • 朝代:東漢末年
  • 主人公:孔融
原文,注釋,解讀,典故,道理,

原文

孔融(1),字文舉。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2)。時李元禮(3)有盛名,為司隸校尉(4)。詣(5)門者,皆俊才清稱(6)及中表(7)親戚,乃通(8)。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9)親。”既通(10),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11)有何親?”對曰:“昔先君(12)仲尼(13)與君先人伯陽(14)有師資之尊(15),是仆與君奕(16)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17)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18)語之,韙曰:“小時了了(19),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cù jí)(20)。
孔融認親

注釋

1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196),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疏》。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2.洛:即洛陽東漢的首都。
3.即李膺,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現在河南襄城)人。當時頗有盛名,士有被其接納者,名為“登龍門”。因與太學生首領郭泰等結交,反對宦官專權而被誣入獄。
4.司隸校尉:官名。
5.詣:前往,到。
6.清稱:有清高的名稱。
7.中表:古代父親姐妹的兒女為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為內表,合稱中表。
8.乃通:才(予以)通報。
9.府君:李元禮曾任漁陽太守,故稱“府君”。
10.既通:通報之後。既,已經。
11.仆:我,謙稱。
12.先君,死去的祖先。
13.仲尼:孔子,字為“仲尼”。
14.伯陽:即老子,姓李,名耳。
15.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訪您的祖先伯陽為師。先君,死去的祖先。師資,老師。當年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所以說“有師資之尊”。
16.奕(yì)世為通好: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來。
17.莫:無
18.語:告訴他
19.小時了了(líng lì):小時聰明。了了:聰明,有智慧。
20.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樣子。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上前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恭敬而不安,手足無措。

解讀

全文分三層。  第一層  寫洛陽李元禮名氣很大,尋常人等都無緣登門拜訪。這裡對李元禮名氣之盛的描寫,為後文孔融成功地以年僅十歲、無官無名之身成為李元禮的座上賓提供了一個背景和基礎。 為後文做鋪墊,襯托孔融的智慧  第二層  寫孔融聰明機智地拜訪了李元禮,人皆稱奇。這裡孔融巧妙地運用了“親戚關係”這個概念,將孔夫子與老子二人之間的師生關係延伸到自己與李元禮的關係上,不可謂不機巧,其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第三層  寫孔融機智地反駁陳韙的刁難,再次表現出他聰明機智的特點。  陳韙顯然是輕視孔融,認為他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童,故意出語刁難,意為:你這時年齡小,雖然聰明,也別得意太早了,長大後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此,孔融年齡雖小但機智異常的性格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典故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說道: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道理

後來的人就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讚揚的話,骨子裡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套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讚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後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樣;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後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在另一方面,再說別的不足時,是不是應該仔細的思考一下呢?不假思索 有時候也是不能隨便運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