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藥短筒苣苔

孔藥短筒苣苔

孔藥短筒苣苔,亞灌木,莖不分枝,高10-20厘米,直徑6-8毫米,密被淡黃色長柔毛。產雲南東南部。生於山坡路旁林中石上,海拔850-1200米。緬甸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花期6-7月,果期8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藥短筒苣苔 
  • 拼音:kǒng yào duǎn tǒng jù tái)
  • 學名:Boeica porosa Clark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 :長蒴苣苔族 Trib. Didymocarpeae
  • :短筒苣苔屬 Boeica
  • :短筒苣苔組 Sect. Boeica
  • :孔藥短筒苣苔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及緬甸、越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孔藥短筒苣苔,亞灌木,莖不分枝,高10-20厘米,直徑6-8毫米,密被淡黃色長柔毛。
葉具柄,聚集在莖上部或近頂端;葉片長圓形,長4.5-15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疏被長柔毛(毛長2.5-3毫米),下面疏生極短的柔毛,側脈每邊8-9條,被較密的淡黃色柔毛;葉柄長0.5-1.5厘米,密被淡黃色長柔毛。聚傘花序近傘狀,近莖頂腋生,具3-5花;花序梗長3.5-5厘米,密被淡黃色長柔毛;苞片2,有時幾枚輪生,長圓形,長1.5-3毫米,寬0.8-1.2毫米,被長柔毛;花梗長約8毫米。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線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5-5毫米,寬1-1.3毫米,頂端急尖,近全緣,外面被長柔毛,內面無毛。花冠稍二唇形,白色、淡粉紅色,稍短於花萼,長約3毫米,直徑約4毫米;筒長1-1.5毫米;裂片近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4,分生,無毛,花絲長0.6毫米,寬0.4-0.5毫米,花葯長1.2毫米,藥室匯合,孔裂;退化雄蕊長約0.3毫米。花盤環狀,高0.3-0.5毫米,近全緣。子房長1.2-1.5毫米,直徑0.8-1毫米,密被短柔毛,花柱長於子房,長1.4-3毫米,無毛,柱頭頭狀。蒴果線形,長2-2.8厘米,直徑1-1.2毫米,淡褐色,被微柔毛。種子長圓形,長0.3-0.4毫米。
孔藥短筒苣苔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50-1200米的山坡路旁林中石上。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東南部。緬甸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