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甲畜龍

夏後氏孔甲田於東陽黃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或日:“後來,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日:“不勝也,之子是必有殃。” 後乃取其子以歸,日:“以為餘子,誰敢殃之?”子長成人,幕動坼□,斧斫斬其足,遂為守門者。孔甲日:“嗚呼!有疾,命矣夫!”乃作為“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呂氏春秋·音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甲畜龍
  • 外文名:Kong jia of xia cattle dragon
  • 時間:壬寅年
  • 特點:專好鬼神之事
  • 記載:《呂氏春秋·音初》
典故,典籍記載,養龍傳說,歷史故事,歷史真相,

典故

卻說帝孔甲於壬寅年即位,專好鬼神之事,不正宮庭,不務德政,天下諸侯多叛,表雲片入奏,只當不知。眾臣諫之不聽。一日天降二龍,一雌一雄,落在朝門之外。近臣奏知,帝問於眾臣曰:“天降二龍,此何吉凶?”左部一臣名蔡史,出班奏曰:“天降二龍不升,乃祥瑞之兆。陛下出旨,有能養者,賜於養之,待其自升。”帝準奏,即出旨,召有能養龍者。右班部中閃一臣名鄧雲,上奏曰:“有劉累者,能善養之。”帝曰:“卿何得知?“鄧雲曰:“昔有晉叔安甚好龍,每求其嗜以飲食之,故龍多歸,柔馴易制。無帝賜其姓董氏,封宗川侯。後劉累學養於董氏,臣故知其能養也。”帝聞奏大悅,即遣使宣劉累入朝。劉累隨召拜伏階下,帝曰:“今天降二龍不升,必要養畜待其自去,朝臣薦汝能養,故召汝至此,領去果能養否?
孔甲養龍
”劉累奏曰:“臣果能因其嗜而養之。”帝喜,命領去養。
劉累隨即出朝,分付手下之人,扛龍到家嗜養。平日親自調和飲食。常進美味飲食於孔甲。孔甲甚喜,其賞賜甚厚。一日,其雌龍忽死,累潛醢此龍,調和烹進。孔甲食之,其味甘美,即封累為御龍侯。遂入朝謝恩。一日,孔甲思食前味,命使再著累雌雄龍醢進。累接旨大怖,自思死者可醢,生者何敢近去殺之。只得把兩句閒言支吾,使臣去了,遂連夜逃於魯縣河南魯山。
使臣見劉累逃走,回奏孔甲,言劉累逃走外國。孔甲大怒,命武士三百人,前去養龍池捉龍,殺而醢之。武士領旨,至養龍池,放乾池水。正欲下手捉龍,不知龍乃靈物,見水乾涸,翻身一搖,將三百武士,皆捲入池中。霎時間,天昏地暗,大雨滂沱,龍騰雲而去。三百武士,可憐死於非命。帝都亦滂沱大雨,雷電三日方息,漂去民房無數,平地水深丈余。
使臣奏三百武士,皆渰死於養龍池。孔甲聞奏大驚,因而得病不起,旬日而崩。在位三十一年,壽六十歲。

典籍記載

西漢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1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2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3,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4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5。龍一雌死,以食夏後6。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帝舜氏世有蓄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
注釋:
1.方,通“仿”。
2.畔,叛。
3.食,飼養。
4.擾,馴。
5.受豕韋之後,讓孔甲承受封於豕韋的祝融氏後代的家業。豕韋,古國名,春秋時衛地,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
6.以食夏後,以龍肉食於夏後孔甲,孔甲並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龍肉。

養龍傳說

孔甲養龍
在有關孔甲祭神拜鬼的故事中,還有一些關於龍的故事流傳下來。據說因為孔甲天天祭祀鬼神,順於天帝,天帝格外開恩,賜他“乘龍”。所謂“乘龍”,即駕車的龍,在黃河、漢水中各有雌雄兩條。孔甲命臣下把它們捉來,但沒有人能夠餵養。聽說古代養龍,有專門的人才,國家設立有“豢龍氏”和“御龍氏”的官職。豢龍氏是專門養龍的,御龍氏是專門駕馭龍的。傳說古代廖國國君叔安,有個後裔非常善於養龍。他知道龍的飲食愛好,便用龍喜歡吃的東西去餵養,因此龍都愛到他那裡。他以馴服龍的技藝長時期地眼事帝舜。舜很誇讚這個年輕人,讓他做“豢龍氏”的官,並賜他姓“董”。“董”是督察管理的意思,因為他善於督察管理馴龍的事,所以賜給他這個姓。後來他的名字叫“董父”,“父”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帝舜時有董父作豢龍氏,因而把養龍的事管理得很好。

歷史故事

夏朝自啟襲父大禹的王位後,在今天偃師一帶建立了都城,後來傳到了孔甲的手中。孔甲是一個荒唐的國君,他無心治理國家,專門喜歡打獵飲酒,裝神弄鬼,玩弄女人。夏王朝的德望和聲威一天天衰落了,四方的諸侯漸漸不服從命令起來。
孔甲有一種愛好,就是喜歡養龍。
龍,做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物,跟夏朝的關係非常密切。夏朝的開國君主大禹王,本身就是一條龍;他治水時,有應龍相助,在前面為他開道;治水成功後,又有兩條神龍從空中降下來,
孔甲養龍
向他表示祝賀;他巡視四方時,也往往乘著兩龍。傳說在禹之前舜的時候,就有專門替國君養龍的人,賜姓為豢龍氏。
有一天,從天上忽然降下來兩條巨龍,一雌一雄,孔甲心裡很高興。恰巧這時有一個衰落的陶唐氏的後代,名叫劉累的,曾經在豢龍氏那裡學過幾天馴龍術,就跑來服侍孔甲。劉累在孔甲面前自吹自擂了一通,孔甲信以為真,便封他做了養龍的官,並賜姓為御龍氏。
劉累對養龍的技術本來是一知半解,養了不久,那條雌龍就死了。他知道這件事給孔甲知道了是要殺頭的,便叫手下的人將死龍剔掉鱗甲,把龍肉剁成肉醬,蒸熟了獻給孔甲吃,並謊是自己打來的野味。孔甲吃過以後,連連稱道味美,大加讚賞。
過了幾天,孔甲忽然來了興致,要看耍龍。劉累只好硬著頭皮,帶著一條無精打采的雄龍來應付一下場面。後來,死龍的事終於給孔甲知道了,他勃然大怒,要懲處劉累。劉累心裡害怕,趕緊帶上家小,連夜逃到別處去了。
劉累逃走之後,那條雄龍還得有人飼養,於是孑L甲又到處尋訪會養龍的人,終於找到了一個養龍的高手,名叫師門。這個師門,是神人嘯父的兒子,不食人間煙火,每天只拿些桃李花果做食品。他像嘯父一樣,也能夠使火、行火,他養龍很有辦法,過了不久,那條萎靡不振的病龍就讓他餵得容光煥發了,耍起把戲來,可真是盤旋飛舞,忽上忽下,姿態橫生,孔甲看了頗為高興。
可是這位養龍的師門是個性情古怪的人,他養龍自有一套辦法,絕不肯遷就隨和,更不容別人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有時就是國君孔甲說些不懂裝懂的話,也要被他當面頂撞回去,弄得孔甲下不來台。孔甲心中忌恨他,決心殺掉他。一次孔甲又信口大談養龍之術的時候,師門插嘴說:“君王所說,不是養龍,而是殺龍,有一萬條龍得死一萬條龍。”孔甲聽了勃然大怒,馬上命武士把師門推出斬首。不一會,武土把血淋淋的人頭呈上來,似乎那死人的眼睛還在一眨一眨地嘲笑孔甲呢‘他命人把屍首抬到荒效野外埋掉。
說來也奇怪,屍首附剮埋下,天空中就颳起了大風,河水暴漲,山上的樹木燃燒起來,撲也撲不滅。全國的人都說是國君錯殺了師門,孔甲的心裡也有些害怕,只好命人準備車馬,率領群臣去向死者祈禱,請求他不再作崇。祈禱之後,風似乎小了些,山火也熄滅了不少,孔甲和群臣都從心底里舒了一口氣,便上車回宮。到了宮門前,侍衛打開車門,請君王下車。哪知往裡一看,只見孔甲直挺挺地坐在那裡,兩眼瞪著前方,不說話,不動彈。他已經一命嗚乎了。

歷史真相

相傳堯的本家陶唐氏有個後代叫劉累,曾經在豢龍氏那裡學習過馴服龍的本領,這個人在孔甲時還活在民間。孔甲就傳令把他召來。這劉累果然名不虛傳,真的會餵養龍。孔甲就造了兩個大池,把從黃河、漢水中抓來的兩對龍放在裡面,讓它們自由地遊動。劉累餵養龍很有耐心,把龍餵養得體大力強,孔甲看了非常高興,就封他做“御龍氏”的官。這個官原來世代由彭姓的“豕韋氏”擔任的,現在豕韋氏衰落了,便由劉累繼任。龍這種神物是很難養的,劉累雖然受過專門訓練,但也難免有失誤。經過一段時間的餵養後,一條雌龍突然死去,這使劉累十分害怕。他偷偷地把這條雌龍的肉剁成肉醬,煮了給孔甲吃。孔甲吃了覺得味道鮮美,讚不絕口。過了幾天,孔甲又要吃這種肉,劉累怎么能再殺活龍給孔甲吃呢?他因害怕而逃跑了,一直逃到魯縣,即現今的河南魯山縣。
孔甲、劉累所養的龍,實際上可能是四條大魚。孔甲一貫裝神弄鬼,他把大魚說成龍,編造說這些“龍”是天帝賜給他的,以此愚弄天下人,鞏固自己的統治。但是,孔甲不問政事,專搞這些荒唐無稽的迷信活動,反而使國家越來越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