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叛亂

孔有德,明清之際遼東蓋州衛(今遼寧省蓋縣)人,字瑞圖(約1602-1652)。崇禎初為登州參將。崇禎四年(1631年)率軍援遼,至吳橋起兵叛明。旋陷登州地區,自稱都元帥。六年(1633年)與耿仲明渡海降後金,授都元帥。崇德元年(1636年)封恭順王。後隸漢軍正紅旗。從清兵入關,進攻陝西大順軍,又下江南。順治三年(1646年),授平南大將軍,下西南諸地。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駐桂林。九年(1652年),李定國軍破桂林,兵敗自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有德叛亂
  • 外文名:The Kong Youde rebellion
  • 領導人:孔有德
  • 朝代:明清之際
概述,過程,

概述

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戰役以後,清政權在東北迅速崛起,到崇禎年間(1628—1644),已基本上控制了東北地區,並伺機入關,山東半島已成為明朝防禦清軍渡海南下的前線。崇禎五年(1632年),發生在登萊沿海的孔有德叛亂及明朝平叛戰爭是明末山東的一個重大事件,對明清對峙的戰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孔有德是原明朝遼東總兵、左都督毛文龍的部下。自天啟年間(1621—1627)到崇禎初年,毛文龍部以遼東沿海金州、朝鮮皮島一帶為根據地,屢次襲擊清的後方,給清軍造成了威脅。然而這支部隊軍紀敗壞,不聽明朝政府指揮,冒領軍餉(據工部徐爾一疏,東江實收,自二年至七年,共銀一百五十萬有奇,寧遠則每歲三百萬銀),騷擾地方,引起明政府的憂慮。崇禎元年(1628年),逆督袁崇煥視師遼東,為了搪塞“五年平遼”大話和後金私自議和,中建奴之誘矯詔加害對後金勇猛敢戰的大將毛文龍,收編了該部。三個月後,由於失去毛文龍牽制,沒有後顧之憂的後金直接打到北京城下,這位驕橫霸道矯詔加害毛文龍的逆督袁崇煥被大明司法機關審查八個月後正法。由於逆督袁崇煥矯詔加害毛文龍,大大傷害和刺激了毛部下感情,從此留下隱患。其部下分散駐紮在遼東半島南部、山東北部沿海及渤海灣長島等島嶼上。由於沒能得到明政府的信任,加上清政權的分化利誘,這支軍隊不時有小規模的叛亂和鬧事,並最終釀成了孔有德之亂。

過程

崇禎四年十一月,孔有德奉命率軍援遼東,至吳橋(今屬河北),遇大雨雪,眾無所得食,遂領3000士卒反明,連破山東陵縣、臨邑、商河、青城、新城等城,進抵登州。明登州總兵張可大、巡撫孫元化合兵與叛軍戰於城東。官軍先勝後敗,損兵折將甚多。五年正月,叛軍在明登州守將耿仲明的配合下,攻占該城。登州是明軍製造新式火炮和訓練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師與工匠,以及大批經過訓練的炮兵,俱為叛軍所獲。後又連下黃縣、平度。並以偽降誘殺由天津前來招撫的明將孫應龍及其所帶3000士兵,獲得大批艦船。八月,山東巡撫朱大典奉命督總兵官金國奇等率兵數萬平叛。孔有德幾戰失利,閉城固守登州。官軍築長圍,斷糧道,使叛軍陷於困境。孔有德、耿仲明等於十一月留千餘人守登州水城掩護,暗率萬人乘船出海。不久,明參將王之富等以坑道爆破攻克水城,盡殲留守叛軍。孔有德於六年春至旅順(今屬遼寧)。明守將黃龍出師攔擊,迫其退至小平島(今旅順東70里)。叛軍被困於該島附近海域半月,因傷亡被俘及重投明軍等因,減員數千。孔有德遣部將張文煥潛至蓋州(今蓋縣),請降後金。在後金軍及朝鮮軍的接應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領兵1.2萬餘人於鎮江(今丹東附近)登入。後金帝皇太極遣貝勒濟爾哈朗將孔有德迎至盛京(今瀋陽),任命其為都元帥,耿仲明為總兵官。
點評:孔有德叛明,給後金帶去大批炮兵和艦船,對爾後明清戰爭影響至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