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愛萍(江蘇省崑劇院黨支部副書記)

孔愛萍(江蘇省崑劇院黨支部副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孔愛萍,女。1985年畢業,曾得張嫻張洵澎張繼青等藝術家的親授,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為江蘇省崑劇院第三代演員中的佼佼者。歷任中國戲劇協會會員,江蘇省青聯委員,江蘇省崑劇院黨支部副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愛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蘇州市
  • 出生日期:1966年12月
  • 職業:崑曲旦角
  • 畢業院校:江蘇省戲劇學校
  • 主要成就:中國戲劇梅花表演獎
    江蘇省崑劇院第三代演員中的佼佼者
  • 代表作品:《牡丹亭》、《繡襦記》
人物生平,獲獎經歷,演出劇目,演藝經歷,牡丹亭,訪談,社會活動,

人物生平

孔愛萍,工閨門旦,演出劇目有《長生殿》、《玉簪記》、《白蛇傳》、《百花贈劍》、《漁家樂》、
《幽閨記》、《唐伯虎傳奇》、《桃花扇》、《趙五娘》、《風箏誤》、《繡襦記》等。所獲獎項:首屆中國崑劇青年演員交流演出“蘭花最佳表演獎”,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等。
1985年畢業於崑劇表演專業,曾得張嫻張洵澎張繼青等藝術家的親授,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為江蘇省崑劇院第三代演員中的佼佼者。
她扮相秀麗,氣質高雅,唱腔委婉優美,表演細膩傳神。既富於激情又含蓄深沉。曾主演劇目《百花贈劍》、《奇雙會》、《斷橋》、《踏傘》、《小宴》、《琴挑》等劇目。其代表作有《牡丹亭》、《繡襦記》。曾多次赴香港、台灣、日本等地演出,享有盛譽。

獲獎經歷

1994年,獲全國首屆崑劇青年演員文化交流演出蘭花獎最佳表演獎。
1996年因《繡襦記》中扮演李亞仙獲江蘇省首屆青年演員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此劇在參加全國新劇演出中獲演出獎,江蘇省第一屆茉莉花提名獎。
2002年度參加全國崑劇評比展演,《牡丹亭》中“離魂”一折中的杜麗娘榮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文化部聯合頒發的“崑曲表演藝術促進獎”。
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現為中國戲劇協會會員,江蘇省青聯委員,江蘇省崑劇院黨支部副書記,目前就讀於在中國戲劇學院第四屆研究生班,國家一級演員
1997年2月7日,農曆丁丑年正月初一日:1997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2002年2月12日,農曆壬午年正月初一日:2002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2006年1月29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2006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2006年12月17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七日,19時30分:“蘭苑管韻”中國崑曲潘中琦笙獨奏音樂會舉行;
2007年3月2日,農曆丁亥年正月十三日,晚:江蘇省政協昆評室舉辦2007新春崑曲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
2007年11月14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初五日,19時30分: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2007年11月14日演出;

演出劇目

《嫁妹》(侯永強(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
《尋夢》(孔愛萍(江蘇省崑劇院,第四屆))
《借茶》(馬寶旺(北方崑曲劇院,第四屆))
《出塞》(羅艷(湖南省崑劇團,第三屆))
《長生殿·小宴》(史紅梅(北方崑曲劇院,第三屆))
《百花贈劍》(楊鳳一(北方崑曲劇院,第三屆),王振義(北方崑曲劇院,第四屆))

演藝經歷

牡丹亭

五個小時,演到回生。
應該說,劇本改得不錯。先是肅苑一出,由陳最良出場批駁一通傷春,初見禮教與愛情之對立;接著是遊園與驚夢合為一出。然後是訓女簡化為杜寶訓妻,老夫人訓春香,矛盾逐漸迫近杜麗娘。這樣,驚夢的感傷成病就很有說服力了。下半場改動最多的是盟誓一出,增加了一個在杜麗娘啟發下二人同憶當年夢中情緣的情節,無伴奏,慢慢吟出當時詩句,深情款款,所以柳夢梅驚怕一句也就自然沒了。這樣的處理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入情入理,唯一的缺陷是給柳夢梅添了幾句原本子沒有的詞,雅致上稍欠(為什麼不請散曲專家潤色一下呢)。
省昆的雖然有改動,反覺得更為本色。因為人物性格保留得比較完整,特別陳最良一角,青春版中與春香一迂一諧一道活躍氣氛,是個雖則迂闊但還可愛的人物。既然可愛,就不免減弱了原來人物的迂。省昆抓住了陳的迂,如診祟中陳的表現。嚴父母加上迂塾師,杜麗娘確實生活得了無意趣。
對於演員,第一次看孔愛萍的演出。沒有很多經驗,說不出什麼行話來。只覺得她嗓子真是好,聲音的表現力很強,高音低音力氣使得均勻,顯示出技巧的嫻熟。石小梅,我喜歡聽她唱,她唱得字字到位韻足,但不喜歡她的念白和笑,我覺得她的白缺乏抑揚頓挫,而笑則可怖。再用力模仿,也不如真的男聲來得自然、有力。
今早又把青春版的重要段子看了一遍。雖然女主角的唱功有欠,但是兩個人配戲配得很好,舞蹈勝著一籌。特別如杭那段,真有小夫妻居家過日子的美滿和諧。

訪談

孔愛萍:
江蘇崑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她的恩師就是我國著名的崑劇表演藝術家張洵澎老師,她們情同母女。張老師傾囊相授。她幸運的是:不僅僅遇上了張洵澎,她還得到了另外兩位張老師的賞識,都是崑劇大家啊:張嫻張繼青。三位張老師圍著她,得天獨厚!!她愉快激動的講述了跟三位老師學習的情景,講述了三位老師動人的小故事,讓我們聽來為老藝術家十分的感動。她講張洵澎經常去泡酒吧,你一定感到奇怪吧!為什麼?不可想像!!這裡不能說,就等著你去聽,揭曉這個秘密了! 她動情的說了張老師在愛人去世時,把她領到飯店裡教戲,其實她心裡很痛苦,孔愛萍叫她不要說了,她說了一句:你來上海一趟不容易。當時孔愛萍不敢抬頭,因為她眼裡含著淚花。說了很多老師,我問她:你怎么不說說你自己?她莞爾一笑:我很簡單,沒什麼好說的。 我始終覺得她不像是個演員,倒相是鄰家的大姐姐。
唐:今天來到了,位於南京朝天宮的“江寧府學”,這裡原來是科舉的考場,江蘇崑劇院就坐落在這樣一個古典式園林建築中。我們將對江蘇崑劇院著名青年演員孔愛萍老師進行一次訪談。首先向孔愛萍老師問好!
孔:戲迷、網友朋友,你們好!
唐:孔愛萍的老師,是我國著名的崑劇藝術家張洵澎老師的學生,我還聽說孔老師還和三位張老師學過戲?
孔:當時,我78年進戲校的時候,戲校邀請周傳瑛的夫人張嫻老師,給我開的蒙。戲校的老師也同時教,學了三年以後,學校就派我到上海戲校,跟上海戲校崑曲班的張洵澎老師學戲,畢業以後,我分到江蘇崑劇院,跟張繼青老師。所以我的學藝生涯特別幸運,跟三位張老師。她們三位老師對我的成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張嫻老師是從手眼身法步基本功教我,她教我要特別注重眼睛學一個閨門旦,必須注重眼睛和腳,跟張洵澎老師學,張洵澎老師特點就是肢體語言特別講究,她特別講究的是出場,一到“九龍口”就要讓人知道你是什麼人物,絕對正確地去把握人物的塑造,張繼青老師非常有特點,她用聲音去塑造人物,所以這三位張老師是我的財富,給了我一個很大創作空間,創作財富!
唐:孔愛萍老師,可以說她的機遇,是非常好的,跟崑劇界三大名家學過戲,您能仔細地說一下,在戲校和張嫻老師學戲的一些經歷好嗎?
孔:當時,張嫻老師來教我們的時候,我還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一招一式都是張老師扳出來的。那時的教學條件非常艱苦。張嫻老師被邀請來的時候,那時候基本都在露天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張嫻老師還孜孜不倦的給我們認真的教學。到現在我還感激張嫻老師對我們的培養,她教我的“定情詩”的“楊貴妃”,開蒙我就是“楊貴妃”,張老師對楊貴妃的富態、氣質給我們講解,從文學上講解,從生活中講解,不厭其煩慢慢地把我們引入戲曲傳統,她講解韻味兒,等於說,我們沒有看過古代的人,不了解古代人又是什麼樣的,那么她教戲的時候,傳授下來這種古代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以後,對我後面學戲,延伸下去,就好多了。張嫻老師最注重眼睛的收放和人物的關係,她後面教我的《思凡》,它不屬於閨門旦,它屬於花旦,偏於小六旦的,這時候的手眼身法步,行當的程式。她教非常講究,張嫻老師就可以把她們分開,解釋地非常非常的細,而且張嫻老師從來不保守,你去請教,去問她,她都不厭其煩地去教,非常感謝,藉此機會我要感謝張嫻老師。
唐:孔愛萍老師扮相酷似張洵澎老師,而且在表演上也傳承了張洵澎老師的特點,你給我們介紹一下您的恩師張洵澎老師?
孔:好!如果張老師也在網上呢,也在聽這個信息的時候呢,我借這個機會還要對張老師說:張老師,您好!記得,我小時候跟張老師學戲,那時候就感覺:哎呀,這個老師怎么這么漂亮啊?這么美麗!張老師教我的時候,我才十幾歲,一直到畢業。畢業之後和她接觸的少一點,因為那時剛進江蘇崑劇院定位還不太穩定。業務上也有點松垮,但是,我的心情……好像有點欠罪感。我學戲,張老師給了我這么多財富。我不能去體現去展示,我覺得很內疚,對於張老師我好像有種躲避的感覺,不願意跟老師見面。好像老師碰見了我,問我:“你最近怎么樣?”我就覺得讓老師太失望了,就好像一個父母花了很大精力,然後你沒有給父母回報。你心裡有點承受不了。說起來和張老師之間有母女感情這確實是有。在我在上海學戲的4-5年間,就在張老師家吃住,她就像我的衣食父母,什麼都關心,那是在81年左右。那么我去年7月,上海華師大辦了一個張洵澎,岳美緹的崑曲研修班,張洵澎閨門旦研修班,然後,我又去學了一個月,我也在張老師家吃住。她跟我說:“不要在外面住房間了,你就住在我家”。還有一件事,我非常激動,提起來,我就非常難過。就是張老師她愛人蔡叔叔過世的時候,當天晚上,我第二天早上就趕到上海去了,然後一直等到他(張的兒子)從英國趕回來,料理後事,我陪了張老師一星期,我臨走的那天,張老師請我到西餐廳吃西餐,她竟然在那個時候,還在給我說戲,她把整個的悲哀壓積在心裏面,當我提出兩個問題的時候,張老師竟然在餐廳裡邊做邊教我,每當我想這件事的時候,我心裡……就非常……非常地感激她,因為一般的人不會。她竟然在餐廳裡面,還教我戲,而且我是去看去世的蔡叔叔的,又不是去學戲的,然而作為老師她時時刻刻地想把藝術傳授給我,這不光是一個偉大的老師。真是我的母親,把我當作自己的小孩一樣。說起張老師還特別有勁,我去上海跟張老師聊,她的教學跟別人不一樣,她不像傳統教學的那種“嚴師出高徒”,她是“嚴”的,她相當嚴,可以把張老師比做一個非常好的醫生,她能看出你所有的毛病,你做一遍,唱一遍,她就知道你毛病在什麼地方,如何去解決這個毛病,她不是很正經地坐在那裡死教,她可以在吃飯的時候,就可以告訴你一個道理,讓你在舞台上如何去展現表演,張老師有個高見:如果你自己都不去感染自己,你如何去感染觀眾呢?這話非常要聽。我說,張老師,有的說,您的《牡丹亭》演起來比較‘放’,我對張老師的理解是這樣的,誰知我一說出我的觀點,和張老師想的是不謀而合,我非常高興,我就認為:一個少女在十六,七歲正好是正當年的時候,她的身體,她的身心都是健康的,她肯定是“奔放”的。每個人她幾乎都有雙重性格。在那種封建禮教下,她有一種約束。如果沒有雙重性格,再叫她到花園裡去,她絕對不會去,我是這樣理解的。 張老師在生活中,各方面,她對色彩等等很善於觀察思考,改進過一段時間再到她那裡去,發現她的東西又有變化了,但決不脫離“昆”字,她吸收當代的氣息,她的每一次成功的塑造後面。她都在吸收,包括我們京劇的梅大師,跟著時代的變化,移步不換形,好多人都知道。張老師會泡吧嘛!呵呵,說起來真有趣,張老師帶我去,她說:“你感覺泡吧怎么樣?”好多人都反對,說張老師你這么個歲數,還去泡吧?“我回答:”泡吧好啊!泡吧就像崑曲一樣的,雅!”張老師說:“泡吧是年輕人的事,越是年輕人的事,我們的行當越應去!”我才明白味道:“我們的行當是十六、七歲的少女,那么時代的少女是什麼樣的呢?”她們喜歡的什麼樣呢?我們要知道她們的信息,我們要汲取她們的興趣愛好,然後,我們在舞台上展現這種氣息,去吸引她們。張洵澎老師還有句話:儂來,我請儂吃歪(飯),餵高儂戲(還教你戲),我每次去,張老師都說。我說老師這樣真讓我感激,借這個採訪,我還想說:老師,您身體健康,祝您長壽美麗。
唐:可見我們老藝術家對學生真像自己孩子一樣的關愛,通過剛才說張洵澎老師泡吧的故事,真想像不出,這樣的老藝術家還保持這樣一顆年輕的心,其實她去泡吧,不是為了休閒,完全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崑曲藝術。她覺得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如果我們不能準確的掌握當前青年觀眾的心理,而只是一味地封閉自己,這是不行的。張老師的這種對藝術的思考是非常正確的,張洵澎老師在舞台上非常“俏麗”,她這種善於接受新觀念,新思想是分不開的。您再給我們說說張繼青老師吧!
孔:張繼青老師就在我的身邊,每天上班都能見到她,進團後,我就跟她學戲,不說說她教我就是學戲,就是平時交談,看我什麼戲,給我提什麼意見,這就是老師給我的財富,畢業以後,跟隨張繼青老師去過法國,日本,西班牙演出,最近到台灣演出。對藝術,她也在教化著我,她對藝術的一絲不苟,我簡直是非常非常的欽佩,她每一次演出從化裝開始,她都是非常非常認真的,有一次,張老師教過我戲後,對我說了一句話:你今天的戲比較“生”,但是,我希望你演出100場以後,還有永遠像“生”的一樣。
唐:這話使我想起了著名京劇大師荀慧生說過的話:做到三分生,永像第一次。就是說不管演多少次,都要保持像第一次演出的那種新鮮感。
孔:張老師還有她的收縮特別好,她教我劇場大和劇場小,觀眾人多和人少,那種音量。張老師的塑造人物,她有特點,音域的特點:這個行當用什麼音域,還有就是她的“靜”中美,她的杜麗娘的“靜”中美是非常非常美的,你看張老師演出的時候,就讓你感覺那種古典美。張老師的聲音,她今年已經60多了,但她的聲音出來,永遠十幾歲,這和張老師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我可以告訴大家,張老師至今為止還是天天吊嗓子。這對於我們年輕人是一種很大的促進,因為老師畢竟60多了,還天天練功,她也不是天天演出。但她天天為演出作準備,這真是大藝術家。
唐:張老師好像64歲了。
孔:對!她屬虎的,64歲了,對我們的培養也好,對崑劇藝術的追求也好,真實孜孜不倦,她對每一句唱腔,每個字都非常考究。她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師,也是我們的楷模,雖然我跟張老師學的不多,但我在團里,她能給我說好多,雖然我有的戲是跟張洵澎老師學的,但她們之間的氛圍非常好,沒有門戶之見,好像你是哪個老師教的,我就不能教你。張老師沒有,藉此機會,再次問三位張老師表示感謝,你們給予了我最大的財富,還有戲校的老師。所以我說,老師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我心裡想:我老了以後,我也要當老師!因為前面三位老師對我那么好,我有責任把崑劇這個事業傳代下去。
唐:說了半天,都在說您的老師,說說您自己吧。
孔:我其實很簡單,也比較一帆風順,這話要提起來,真有的人會笑,我78年3月考戲校,那時對戲曲啊什麼的都不知道。天真浪漫的一個小孩,十幾歲,然後,到戲校,崑曲也沒聽過,也不知道什麼叫崑曲,一步一步的慢慢數。
唐:你在戲校時,打基礎的戲都是一些什麼戲啊?
孔:我姓孔,是孔家的後代,呵呵,一看就比較有內秀,我進學校來,老師就說:“這個是閨門旦!”我不像其他演員,幾個行當可以分練的,我和大家也是一樣,練基本功,形體,毯子功,唱念,樂理,文化歷史啊什麼的,二年半後,我就分到閨門旦,一直學習至今。畢業後,我就在崑劇院,沒搞過第二職業,就中間有一段沒穩定時期,到院裡,沒有房子什麼的,當時有個誘惑,當時去拍電影,西安電影製片廠《狐緣》女一號,聊齋里的,這個戲呢,也是磨練,它也是接近古裝的,所以我接了,還拍了一個電視劇《吳敬梓》,是跟王志文合作的,演員“王志文”的第一夫人,他不是有三個夫人嗎?後來零零碎碎的我都沒接過,那時沒有住宿,只有住在家,我家在蘇州,後來有宿舍樓了,我就回南京了,整個過程很簡單,沒有什麼曲折的,領導對我比較關心,自己嘛,也很努力,很簡單,但是自己愛好學習倒是真的。
唐:說一說,您創作杜麗娘的感受,我相信我們這些觀眾聽一聽,演員的感受,是受益匪淺的,說一說您心中的杜麗娘吧!
孔:杜麗娘,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物,只是在現在的年代,在過去一個封建禮教的年代,我十六、七歲,是不出門的,但人都有雙重性格,我剛才講過,比如“好天氣也”三個字,假如我“好天氣”[范念],那個人的性格肯定很粗獷的,比如她是一個小姐,現在也有小姑娘,“媽媽,我要吃冰激凌”。那么杜麗娘也是,“好天氣”[范念]那么戲曲分行當,為什麼分的這么細,其實它就是按人物性格分的,比如,杜麗娘到花園裡去了,走的時候,她肯定是膽怯的,進去了以後念:“進得園來……”如果生活中,偷偷的進來,跟隨陪伴的人出去,但她媽媽叫她不要出去,在家複習功課或怎么樣,但她這時候偷偷看了電視了,那她膽怯,她怎么辦呢,語氣肯定是:“媽媽,我今天……”她有點遮遮掩掩的是吧?那時的杜麗娘沒有電視,她到花園去,因為她媽媽叫她在家裡讀書,繡花,她出去,她也是遮遮掩掩的,從聲音塑造上是這種感覺。從形體上,我們要吸收。張洵澎老師的肢體語言非常豐富,張老師她很喜歡舞蹈,什麼芭蕾,冰上芭蕾啊,她都看,還有借鑑的,不知道卡通片,不知道你喜不喜歡看?我那時不喜歡看,但有一次,我看了,我就覺得吸收了好多,它為什麼那么誇張,我們的表演也是誇張,但你不可能全部都考張,杜麗娘全部都“病懨懨”的也不行,她和鶯鶯小姐都同是封建禮教下的,但她們有不同,她們的聲音可以相同,但她們的眼神不同,我的杜麗娘。在“遊園”剛出來的時候,是那個感覺:哎呀,我一個小姐,我整天這樣生活,懶洋洋的出來,就是梳妝打扮,最多到學堂去,回來就是繡花,然後跟春香約好要出去,心想:是的,我要出去,但是呢,由於膽怯,不敢出去,到底心裡還在鬥爭,完了真正出去,看到那個花園以後:“啊!這個花園這么美,竟然沒有人知道,跟我杜麗娘一樣,我長的這么美,就在閣樓裡面。哪個知道我這個人呢?哪個知道我的心思呢?最後後半段的“遍青山”開始,就真正的體現杜麗娘她忘我了,最後很失落的“觀之不足”的回家了,在家裡做了一個很美麗的夢,夢醒了以後,又很傷情,憂傷的感嘆。整個我發現湯顯祖是偉大的,文字上就這么美,然後我們戲曲再把它體現出來,真的是很棒的。
唐:單看《遊園驚夢》杜麗娘其實她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分好幾個層次,在家中,她是一種鬱悶的情緒,出門的時候,她是一個顧慮的情緒,到花園,看到大好的春光,觸景生情。這時候,才是真正的杜麗娘自己,一下子就奔放了,聯想到自己的時候,她又非常傷感,回到家中,開始做夢,在夢中,她是甜蜜的感覺,夢醒後,又是一種非常失落的感覺,這么一個短短的折子戲,包含了人物這么豐富複雜的情感,它的層次非常清楚……
孔:尤其是後面的“尋夢”,真正地展現了杜麗娘的性情,我不知道戲迷朋友可看中央11套前一段時間放了好幾次我在蘇州演出的《尋夢》,真正地要讓杜麗娘奔放出來,我夢境中的杜麗娘與柳夢梅怎么怎敘述的。
唐:我聽說有人對杜麗娘人物的評定老是說:要收斂,崑曲嘛,就是要收斂,要端莊,我覺得還是一切為人物,該奔放的還是要奔放。
孔:是的,每個人演杜麗娘,各自的審美不同,我認為在“尋夢”里,戲曲有很多表現手法,正因為它是綜合藝術,所以各人的表演手法不一樣。杜麗娘,如果是“解說劇情”型的,“解說唱詞”型的,那我可以收斂一下。但如果此時此刻是在“演”杜麗娘,我就可以奔放一點,看演員是如何理解她了,我認為杜麗娘,有的時候你是“解說”的,有的時候你是“演”杜麗娘的,這樣比較活躍一點,我略微地看了一點莎士比亞什麼布萊西特表演體系,它是哲理也好,虛擬的也好,他它們穿插起來,不就更活躍了舞台了嗎?其實我們戲曲的表演已經綜合了他們超過了他們,只不過他們有理論,我們沒有理論,我們現在可以拿他們的理論來評說我們的表演方法,我一開始出來“最撩人”的時候,我就可以虛擬,延續杜在“驚夢”最後感覺,然後在“那一搭”就想到小生的時候,就慢慢展開,到“是誰家少俊”,就想到我當時怎么怎么,這是真實的杜麗娘此時此地的心情,到最後高潮,“他興興兒……”那段,整個是忘我,忘我地宣洩,要不這樣,沒有層次的話,一味地去解說,我想會很枯燥,崑劇有四大特點:文學特點,音樂特點,表演特點,和唱腔特點,把表演特點綜合起來,不就更完美了?
唐:中國戲曲的表演綜合了斯氏和布氏的特點,它既不單單地表現人物,劇情,還有演員對人物的注釋和見解。“演員,角色,旁白”三者有時結合在一塊,有時又分開,很有意思,就這個問題,我們還請孔愛萍老師繼續給我們說一說。
孔:我個人認為,梅氏體系是寫意性的,斯氏體系是寫實的,布氏體系是哲理性的。
唐:站在一邊。
孔:對,站在一邊,看著這個問題,而我們戲曲最高明的,它都歸納在裡面了,綜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中國的戲曲就偉大在這裡。
唐:崑劇到今天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戲曲的鼻祖,它有很嚴格的規範,這就可以說是好事,也可以說是壞事,好事是崑劇不僅是一種戲曲形式,它更是一個很高層次的典雅的文學藝術。京劇在創作上比較自由,而崑劇則不行,不是說一個本子拿來,就能譜曲,就能演,成為一個崑劇本子是不是,孔老師?
孔:崑劇在文學上很研究,因為它有格律什麼的,非常講究,有了這種本子,它還要有套曲。這幾年各大劇院,也在嘗試新編劇,我們96年初到北京去,匯演呢,每個劇院都有新戲,這個戲也是混合了時代節奏,不是譜曲的。他的本子拿來不能“譜”曲,只能“作”曲,通去作曲,體現崑曲的節奏,韻味兒,但它再“作”也離不開“昆”,因為崑劇的腔格在裡面,通過這來譜,因為崑劇畢竟要保護,繼承,它要創新,如何創新,這么多年來,一直是大家討論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你要創新,一定要在你有一定的傳統基礎上。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沒有達到學好多少傳統劇目,你去創新,這恐怕會走失敗的路,前兩年,我把《踏傘》,在台灣演出非常轟動,包括全本《繡襦記》,那時我們請的領導,是崑劇界“繼”字輩的老師,他繼承的東西,功底非常全面,所以他能排出這樣成功的劇目來,他叫范繼信老師,我們這裡還有一批“繼”字輩老師在我們身邊,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唐:您好像就是崑曲發展還寫了一篇文章,您給說說。
孔:不能說是一篇文章,呵呵,我前不久看了一篇關於崑曲的文章,我就有想法。我經常會打引號,哎呀,崑曲怎么辦,那我就在想了: 保護 誰來保護?是每個工作者在保護,這不光是我們的事,還有領導。 現在中央加大了投資政府也在保護,是大家的事情, 官方的事情。 繼承 我在一個資料上查到的是:崑曲有4000多出戲,然後傳傳傳,傳到後面1000多出戲,這個跟每一年代, 每代演員有關係,戲裡每個行當分開來,沒有多少戲,比如我花旦就傳花旦的戲,到了下一代,如果這代演員比較薄弱的話, 那代的戲有的就傳掉了,失傳了,傳到今天,只有400多出戲喔!好像在舞台上經常演出的只有這些,那這個繼承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再不繼承,不學的話,就越傳越少,如果要在400齣戲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劇目,那就要發展它,挖掘它。 挖掘 原來的劇本保留在那兒, 崑曲的四大特點:文學,音樂,表演,唱腔。那么其他三個特點都留在那兒,那希望我們去挖掘什麼呢?挖掘它的表演, 那這也不是人人都能挖掘的, 那必定要有前輩老師,他們可能看的比我們多,了解地比我們多,我們可以輔助老師一起去挖掘。前提條件,必定有更多的傳統功底,有的老師對有的戲看過,但她沒學,他不是這個行當,但著額戲失傳了,怎么辦?這位老師就可以去挖掘它,他見過,那么我們要積極配合老師。 創新 給現代人的感覺就是背叛,我覺得原來傳統的東西它過於簡單,現在經過領導,老師, 演員的再加工,再修飾,把它完整些,這樣也是一種創新也!其實每個演員的每一齣戲也在創新,他不可能按步就搬的下來, 所以不要感覺創新太可怕,有的人說:“哎呀 你怎么創新了?”要知道, 演員要根據自身條件,時代特徵進行再發展,創新並不可怕,可怕是創新以後還是不 是姓“昆”?這是最可怕的。 我們的資料里有很多劇本,集成裡面有4-5千出戲,它劇本沒有遺失,它要經過篩減,我個人有個想法,想動動筆弄一下,我的文學基礎不是太好,但我希望能有戲迷也好,專業人士也好,全社會人士只要熱愛崑曲的,熱愛吸取的人士都投入到我們這個工作當中來!增加我們的劇目,增加我們的演出劇目,舞台本。
唐:如果有人來做,這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您除了《牡丹亭》還在崑劇舞台上上演了什麼劇目啊?
孔:有《牡丹亭》、《玉簪記》、《百花贈劍》、《斷橋》、《長生殿》我還演過……我進團的時候,“繼”字輩老師快退休了,要完整地傳給我們這代人,是什麼戲呢?是《風箏誤》,李漁寫的,按正常來說,我應該去演好小姐,然後我們的領導吳繼靜老師就說:“哎!你經常給人的感覺就是戲路子不寬。”我說:“我也應該演的,不是不能演,我也是雙重性格,呵呵,我也可以演好。”他說:“哎!你《百花贈劍》都能演,後面見海俊和前面截然不同的,刀馬的感覺,鏢勁很足,哎,你還是有點力度的。”我說:“你們老給我演那種杜麗娘式的角色,肯定對我的感覺就是病歪歪的行當。”然後,醜小姐他們都不太願意演,都想演花旦。後來,吳繼靜老師就說:“你演不演?”好多人都勸我不要演,會把你的形象演壞的。但是我又考慮,我要證實我一下如果不接的話,這個戲我們這代就不傳了,因為沒人演醜小姐,後來,我就接了,我就對吳繼靜說:“吳老師,成功的話就演出,不成功的話,就當作排排,鍛鍊鍛鍊!”後來,我演了,我的處理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寫了個人物分析:其實這個醜小姐,她不是可惡的醜小姐,是一個可愛的醜小姐,正因為她沒有文化,和好小姐的反差。從美學角度上,任何一個人物都是美的,可愛的,演完之後,別人說:“總感覺你不順。”我說:“你們老看我杜麗娘的形象,你把我忘掉就行了 。”呵呵,後來到台灣,我們就演了這個戲的片段。第二次再去,台灣觀眾就要求演全劇,就演紅了。回來後,好多老師跟我講:“孔愛萍你閨門旦沒演紅,《風箏誤》把你演紅了!”因為有好多老師演出劇目重疊嘛,所以在台灣什麼《牡丹亭》、《長生殿》、《琴挑》好多我都沒演過,我演的就是他們沒看過的《漁家樂》“藏舟”,《幽閨記》“踏傘”,《風箏誤》、《下山》也演過。我演《下山》,我往小六旦上面靠,歲數演的再小一點,因為如果演正旦,我說我能演,但沒有舒服感,我演年齡小一點可以,如果演年齡大一點,可能音域方面不行,就是音寬限制。如果不是音寬,我上次和張繼青老師老師學《剪髮·賣發》因為在戲校里學過,學這個戲的目的是想使自己的音色寬一點,張老師說不合適,唯一的不合適,就是扮相不合適,我的臉型瘦小,瓜子臉,如果要演的話,我相信我能演好,但現在我們有分工的啦,我想我有機會也會把正旦這些演一演,展示一下。
唐:崑劇界對行當分的還是比較清的,要根據氣質等等綜合來定。
孔:我們那時在戲校學七年行當,要不怎么說隔行如隔山,有時候看電視上的戲啊,舞台上的戲,很多的演員都在嘗試其他行當,這是一種好事,包括我自己,我呢,就是把閨門旦、花旦的行當借鑑到其他的行當,按我這個行當來進行角色分析。但我有時候就看不習慣的是,比如 我是演花旦的,我要去演正旦或醜小姐。我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她們行當的程式和表演,這樣其實恰恰相反你把這個人物演壞了,你如果把你那個行當怎么去借鑑於其他行當來演這個角色。我舉個例子,其實她詩歌很好的大正旦,也就是京劇里的大青衣,她也要去學花旦。你讓她一個端莊不動去體現那種肢體語言也好,活潑的一面也好,這樣肯定受制,就會把自己的藝術的總分往下降。如果你按自己的行當得以借鑑……張繼青老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她從杜麗娘到崔氏,是截然不同,所以我講,演員跨行當,必須 要經過研究。如果你不把自己的行當牢固住,而在舞台上顯得混雜。戲曲藝術那么偉大,結果一看不是那么回事,我們這代演員任重道遠,如果你不好好研究這些問題,這樣你怎么往下傳,那戲曲就完了,真的!
唐:我們的崑劇要向好的藝術借鑑,我聽說張洵澎老師也向世界上的其他藝術互相學習,到芭蕾舞學校去教學,這也是“跨行當”啊!請您說一說。
孔:是的,那時我到上海戲校進修的時候,張老師就到上海芭蕾舞學校去教學。她教的就是戲曲的眼神和韻味兒。同時,張老師又從芭蕾中汲取好的東西到我們戲曲中來。比如她在《佳期》里,紅娘就運用了芭蕾的手勢,肩膀,眼神,手形都吸取了芭蕾。張老師還有段時間去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給他們的演員訓練中國戲曲的眼神,芭蕾演員的眼神是看地板的。他就知道看地板頭心給觀眾,自從我們東方藝術傳過去,他們好多都用眼神了,不知道你們注意了沒有?藝術是相通的。張老師的肢體語言是受什麼啟發的呢?印象中,張老師好像對我說過,她是看刀美蘭,是傣族舞蹈家,看過來,哎呀,太美了,一定要把她的肢體語言運用借鑑到我們戲曲中來。
唐:張老師確實是個了不起的藝術家,孔老師在其受益下,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今天她雖然沒有過多的談自己,但可以看出孔愛萍老師是個很有思想,對藝術很有見地的演員,在最後,代表所有的朋友向孔愛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孔:謝謝大家,希望你們喜歡崑曲,喜歡戲曲,今後,我們多加聯繫好嗎?

社會活動

1997年2月7日,農曆丁丑年正月初一日:1997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1997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晚會以“薈萃名家與精品,奉獻藝術與美好”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傾問,國家級的規格。其鮮明的主題、深遂的文化內涵、高雅的藝術品位對引導廣大觀眾的欣賞走向、提高審美情趣和淨化文藝舞台,起著其他任何晚會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晚會戲曲、曲藝類節目有:
19.評彈《翠竹吟》(程桂蘭
20.崑曲《牡丹亭·遊園》(孔愛萍,楊鳳一錢熠,羅艷,張志紅
21.滬劇《羅漢錢》選段(馬莉莉
22.黃梅戲《天仙配》選段(楊俊
23.漢劇《蘇三起解》選段(邱玲)
24.川劇技巧表演(貴州遵義川劇團表演)
梨園新聲
31.京劇《對花槍》選段(袁慧琴
32.京劇《天女散花》選段(史敏
33.京劇《花田錯》選段(管波
34.京劇《鎖麟囊》選段(劉桂娟
53.交響京劇《青松贊》(于魁智
2002年2月12日,農曆壬午年正月初一日:2002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2002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晚會以“薈萃名家與精品,奉獻藝術與美好”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傾問,國家級的規格。其鮮明的主題、深遂的文化內涵、高雅的藝術品位對引導廣大觀眾的欣賞走向、提高審美情趣和淨化文藝舞台,起著其他任何晚會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晚會戲曲、曲藝類節目
有:
2.京劇《詠梅》(史敏
23.曲藝聯唱《風雨歸舟》
京韻大鼓(馮欣蕊
天津時調(劉渤揚)
梅花大鼓(王哲)
單弦(陳寶萍)
25.崑曲《長生殿》選段(魏春榮倪泓,羅艷,孔愛萍,王芳
26.蘇州評彈《寄揚州韓綽判官》(黃霞芬
國藝精粹
34.京劇《呂布與貂蟬》選段(李宏圖郭偉
35.《霸王情》(劉魁魁、黃華演唱,尹德錦表演)
36.《中華詞聯》(于魁智,李勝素,孟廣祿
37.京劇《江姐》選段(張火丁)
春節晚會
2006年1月29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2006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和諧家園——文化部2006年春節電視晚會”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晚會以“薈萃名家與精品,奉獻藝術與美好”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傾問,國家級的規格。其鮮明的主題、深遂的文化內涵、高雅的藝術品位對引導廣大觀眾的欣賞走向、提高審美情趣和淨化文藝舞台,起著其他任何晚會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晚會戲曲、曲藝類節目有:
崑曲新唱《明月幾時有》(楊鳳一史紅梅沈昳麗張志紅,孔愛萍,王芳)
戲曲演唱《梁山伯與祝英台》
1.越劇《相送》(吳鳳花陳飛
2.黃梅戲《相會》(韓再芬馬自俊
3.京劇《化蝶》(于魁智,李勝素)
獨奏音樂會
2006年12月17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七日,19時30分:“蘭苑管韻”中國崑曲潘中琦笙獨奏音樂會舉行
“蘭苑管韻”中國崑曲潘中琦笙獨奏音樂會在江蘇省崑劇院蘭苑劇院舉行,這是江蘇省崑劇院在全國崑劇界的首創。
演奏曲目:
《驚變》(崑曲)
《鳳凰展翅》
《騎竹馬》
《山坡羊》(崑曲)
《花兒遍地開》
學生合奏《瑤族舞曲》
《阿細歡歌》
《思凡》(崑曲)
《洪湖人民的心愿》
《生旦淨末醜》(崑曲互動)
特邀演員出演:石小梅柯軍、孔愛萍、李鴻良趙于濤
2007年3月2日,農曆丁亥年正月十三日,晚:江蘇省政協昆評室舉辦2007新春崑曲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
為豐富元宵節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江蘇省政協昆評室舉辦了崑曲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
演出中,來自江蘇省崑劇院的孔愛萍、李鴻良龔隱雷錢振榮程敏徐雲秀等,奉獻了崑曲經典折子戲《占花魁·湖樓》、《牡丹亭·尋夢》、《幽閨記·踏傘》、《獅吼記·跪池》等。
2007年11月14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初五日,19時30分: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2007年11月14日演出
本日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多劇種折子戲專場——崑曲專場,為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十周年匯報演出的一場,北方崑曲劇院組織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