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熏豆腐

孔府熏豆腐

很多年以前,孔家(府)因著孔子萬世師表的盛名和皇親國戚的威望,人丁滿堂、門庭若市、興盛至極。不僅金科玉律、禮節繁縟,飲食吃喝也是非常講究的。就拿使用的豆腐來說吧,多年來就只使用一家作坊的豆腐,而且是由這家作坊按時按量地送進孔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府熏豆腐
  • 主要原料:豆腐
  • 主要營養成分:胺基酸
  • 適宜人群:大眾
簡介,歷史來源,色香味,

簡介

文化名城曲阜有一道風味獨特的傳統名吃——“孔府熏豆腐”。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歷史來源

某一天,這家專供孔府的豆腐作坊,剛做成一批豆腐,就不慎失火了。平時用來燒鍋做豆腐的木材,一時燃得烈焰熊熊、濃煙滾滾。待把大火撲滅後,主人傻眼了——正準備送孔府的豆腐被煙火燻烤得發了乾、變了色,拿出來一聞一嘗,連豆腐的味道也變了。這下可把主人給急壞了,耽誤了孔府的膳食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時,常年給孔府送豆腐的夥計,也是出於無奈,小心翼翼地對主人說:我嘗了嘗這被煙火燻烤過的豆腐,味道不但不難吃,好像還有一種異樣的風味,再說我們已來不及做新的,就先把這些豆腐送去吧。孔府真的怪罪下來,由我承擔好了。別無辦法,主人就只好採納了夥計的建議。
誰知,這些因失火而意外燻烤過的豆腐,被孔府的人吃了之後,大加讚賞、大受歡迎,遂通知豆腐作坊以後專做這種“熏豆腐”。後來,這家作坊專門采來梨樹、棗樹、蘋果樹的枝幹用來給孔府熏烤豆腐。熏出來的豆腐味道越來越奇妙,顏色也越來越好看,冷拌熱炒無不叫好,成了孔府的一味珍饈、一道佳肴。
再後來,這種因失火而偶然產生的“孔府熏豆腐”傳入民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進,松枝的、中藥的(用松枝、中藥燻烤而成的)層出不窮、種類繁多。目前,在曲阜的大小賓舍、餐館以及道路兩旁的小吃攤上,隨處都能吃到各種做法的熏豆腐。還有賣袋裝或盒裝的半成品的(燻烤好的,但沒做成菜),以便於帶回家再隨意烹調。

色香味

筆者在曲阜多次見到吃到的熏豆腐,大都是先切成塊再在特製的“鍋灶”里用特種木材燻烤而成的。看起來就有一種煙火燒烤的痕跡,表面有些乾燥,黃澄澄的;吃起來比一般的豆腐要筋硬些,口感特好、回味悠長,有一種煙燻火燎的特別的木香味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