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坊村(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太平鎮孔家坊村)

孔家坊村(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太平鎮孔家坊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孔家坊村位於濟陽縣西部,徒駭河南岸,齊濟河西沿。東與東侯市村隔齊濟河相望,北與西侯市村相連,西與劉店村接壤,南與新橋村交界。金天會年間(1123~1137年),孔氏兄弟為躲避荒災兵亂,自今河北省沿路乞討,來到濟陽地界一空曠荒野定居,為求生存,辦起簸籮、簸箕等柳編作坊,孔家坊村由此而得名。 後有劉氏、張氏、馮氏等遷此定居。1931年,孔家坊村歸屬濟陽縣第四區(濱駭區)仲五鄉,1953年劃歸第五區(二太平鄉),此後一直歸屬二太平鄉、二太平公社、二太平鄉、太平鎮,今隸屬於濟陽縣太平鎮劉店辦事處管轄。

2017年11月,孔家坊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孔家坊村
  • 所屬地區:濟陽縣太平鎮劉店辦事處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1400
  • 地理位置:濟陽縣西部
  • 面積:50公頃
  • 人口:306人(2000年)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特色產業,社會進步,文教科技,人民生活,村莊建設,集體福利,組織建設,中共地方組織建設,基層行政組織建設,人物簡介,孔成德,閻吉明,

概況

該村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緩,土質肥沃,水源豐富,發展農林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豆類、花生、棉花及各類瓜果蔬菜。該村轄區總面積50公頃,其中耕地32公頃。植被面積43公頃,覆蓋率86%。
境內交通便利。村內兩條長1公里的東西主街道全部鋪設柏油路面,東與江(江店)太(太平) 公路連線,西與國道104線相通。村內公路總長3.5公里,硬化面積0.6平方公里。
2000年,全村共有73戶,總人口30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現有朱、於、閻、陳、孔、王、張等姓氏,均為漢族。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4萬元, 1978年12.4萬元,2000年244.8萬元,人均純收入3850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比重分別為75∶15∶10。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58萬元,全村經濟純收入117.8萬元。
孔家坊村是濟陽縣經濟強村之一,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縣農村中名列前茅。條編工藝聞名全省, 產品暢銷菏澤、 德州、聊城、青島等地,還是全國享有盛名的“太平寶” 西瓜主產地之一。 自1998年以來,先後被授予"濟南市五好村黨支部”、“濟陽縣雙文明建設標兵單位”、“濟陽縣小康文明先進村”、“濟陽縣經濟強村”等榮譽稱號。

大事記

1947年11月,村民朱化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該村第一個中共黨員。
1960年, 孔家坊村歸屬的張劉先鋒社支部委員會解散,所轄9個村按照新建制分別成立黨支部。是年8月,孔家坊村第一屆黨支部成立,朱化久任黨支部書記。
1968年6月, 該村第一個集體副業項目柳編工藝加工廠建成。全村條編手藝人集中於此從事簸籮、簸箕加工。1975年,加工廠解散。1980年3月,條編加工廠重建。
1978年春, 投資2.8萬元增擴建村國小,擴大招生規模。當年,適齡兒童入學率由上年的56%提高到78%。
1981年,全村深耕土地34公頃,清挖溝渠,引進高產小麥品種,推廣玉米雜交品種和麥前串種模式,實行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當年糧食總產達到22.3萬公斤,平均畝產1080公斤。
1982年1月,投資18萬元建立一座變電室,架通總長度6千米的低壓線路,從此全村告別煤油燈照明的歷史。
同年2月, 村莊通電後,村民朱長法從濟南購進全村第一台14英寸“泰山”牌黑白電視機。
1985年7月, 村民閻吉亮從德州購進一輛“泰山”12馬力拖拉機,此系該村及周圍6個村莊第一部私人擁有的農業機械。
1995年9月,投資50萬元,對村內兩條東西向街道進行拓寬硬化,並與江 (江店)太(太平)公路連為一體,成為當時二太平鄉第一個通公路的村。
是年秋天, 孔家坊村28名村民到昌樂縣堯溝鎮學習參觀後, 村民閻文江籌集7500元在其承包田裡建起全村第一個占地0.13公頃的西瓜大棚。 翌年春夏,閻文江的兩茬西瓜總收入2.1萬元。試種成功,推動了全村大棚西瓜的規模性種植。 1999年9月,濟南市市長謝玉堂視察該村大棚西瓜生產情況。
同年10月,中共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淑義來村視察指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2000年3月, 村民於奉明投資12.8萬元, 建起全村第一座農家小樓,建築面積130平方米。
同年10月,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啟萬來村視察指導農業生產。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49年, 全村糧食平均畝產不足100公斤。1953年成立互助組。1958年成立初級社。1962年升為高級社。1968年,村里購進手扶拖拉機、雙鏵犁、噴霧器等農機設備,並開始使用化肥,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400公斤,總產192000公斤。
1980年至1981年,孔家坊村採取機械深耕和組織人工深翻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對村南、村北34公頃耕地進行治理。同時規劃清挖田間排水溝,全村農田水利條件得到改善,達到旱能澆、澇能排。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1981年全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村民的生產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為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實現增產增收,村民不斷加大生產性投入,精種細管,科學種田,更換農作物優良品種,改進種植模式,糧食連年豐產豐收。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棉花、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積極植樹造林和發展畜牧業生產,農業生產效益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快速增長。2000年農業總產值實現284萬元, 經濟作物總收入214.2萬元,林業收入0.6萬元,畜牧業收入58萬元,其它為多種經營收入。

第二產業

建國初期至1978年,村辦企業幾乎是空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1985年和1988年,村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先後辦起蜂窩煤加工、建築預製件生產兩個工業項目。 1995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人,實現利稅1.8萬元。隨著銷售市場的拓寬,兩個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到2000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增加到18人,實現工業產值19萬元,利稅4.8萬元。

第三產業

建國初期,第三產業項目主要是簸箕、簸籮加工,全村共有16戶從事此項生產,屬家庭作坊式分散經營,經濟效益微薄。至1978年,簸箕、簸籮手工藝生產已由分散型向集中規模經營轉變,生產規模有所擴大,花色品種不斷翻新,銷售市場也開始由附近集市向濟南、聊城、青島等地延伸。1983年,村內部分剩餘勞力開始從事布匹販銷、建材運輸、副食品加工、小百貨零售等第三產業。2000年全村從事第三產業人員達到65人,年創產值86萬元,利稅17.3萬元。

特色產業

大棚西瓜種植是孔家坊村的主導產業。從1996年開始,由於糧食價格下跌,村里開始進行大規模種植結構調整,統一把村北、村南19公頃耕地劃為大棚西瓜生產區。當年試種西瓜大棚11個,聘請了昌樂縣堯溝鎮西瓜生產技術員作常年技術指導, 翌年春夏獲得每個大棚1.8萬元的高效益,畝均純收入5000元,大棚戶扣除當年7000元投資,贏利4800元,試種取得成功。1997年,全村形成建棚種西瓜熱潮,當年發展118個大棚,面積16公頃,全村戶均達到1.8個棚,人均0.48畝。通過優選品種,改進管理技術,大棚西瓜連年產銷兩旺,年畝均純效益穩定在6000元以上,成為遠近聞名的西瓜生產專業村。 2000年6月,國家工商總局為其西瓜產品註冊了“太平寶”商標。目前,孔家坊村年產大棚西瓜112萬公斤,產值156萬元,人均西瓜收入占到總收入的75.6%。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49年, 民眾文化科技水平落後,全村96%的人不識字,4%的非文盲也僅有國小文化程度。 村內無學堂,極少數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被送往3公里以外的李坊學堂讀書,適齡兒童入學率僅有11%。1954年,村里建成一處簡易國小,僅有土坯房2間, 代課民辦教師1名,招收本村孩子入學,設定1~3年級課程,4年級以後仍到外村上學。因校舍狹窄,設施簡陋,另受經濟狀況所限,適齡兒童入學率僅有48%。1978年,村投資擴建學校,教室增至4間,有3名本村教師任教,年兒童入學率提高到78%,其中適齡男童占多數,女童入學率僅有21%。1985年,村學校再次擴建翻新, 並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村國小完成1~6年級課程後, 將學生輸送到鄉鎮中學繼續讀國中。 至1987年,青壯年掃盲工作全面完成。200 0年, 全村人口文化結構為:中專14人,高中9人,國中91人,國小135人。1996年以來,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5名,其中大學本科1名,大專、中專各2名。

人民生活

解放前,多數村民過著貧困生活,不少村民靠給地主打工、沿街乞討和背井離鄉餬口度日。1947年,人均收入只有120元(按當時價格計算) ,人均糧食20公斤。建國後,孔家坊村興水利改良田,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80元。1981年,全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潛力得到充分挖掘,糧食連年奪得豐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隨著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村民在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糧食單產的同時,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花生、蔬菜、瓜果等高效經濟作物。特別是1996年後,大搞產業結構調整,把大棚西瓜作為富民強村的主導產業重點培植,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生活實現了由溫飽型向小康型的過渡。200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85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1780元。全村有電話73部,實現戶戶通電話;戶均1.3台電視機;全村各種機動車輛150輛,其中個人擁有148輛,戶均2輛,部分農戶達到4輛。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房舍建設無規劃、高矮不一,街道狹窄且高低不平,房舍以土木結構為主, 陰暗潮濕,人均住房面積只有3平方米。建國後,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 住房條件逐步改善。1978年人均住房面積4.5平方米,多數為土牆土頂的平房, 僅有不足5%的戶修建了磚牆土頂或土牆瓦頂的房屋。1981年,該村在全鄉第一個開始實行規劃,對宅基面積、房屋高度、寬度及建築材料都作了統一規定。拓寬取直原有街道,集中人力填平村內水灣,新開東西走向大街兩條,村莊開始按規劃由東向西擴展。目前,整個村莊農舍整齊劃一,布局合理,街道呈現四縱三橫框架。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2平方米,95%的農戶按統一標準建起磚石瓦結構四合院,其中8%的農戶已修建了兩層樓房。

集體福利

孔家坊村集體福利事業始終走在全鎮前列。 建國初期, 率先落實了“五保戶” 集體負擔政策, 實行特困戶定期補助制度。隨著集體經濟實力的增強,1980年以來,先後實行了對義務兵家庭減免農業稅費,設立升學獎學金,以及對7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補助金制度。2000年,全村有兩名學生同時考入大學,村里為鼓勵多出人才,將獎學金數額由原來的每人3000元提高到5000元,同時增加了對國中升高中學生的經濟補助標準。對70歲老人的照顧,也由每年每人200元提高到400元。當年村集體福利性開支達到2.8萬元。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7年11月,朱化久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孔家坊村第一個中共黨員。入黨後參加張劉支部委員會活動,在領導農民與土匪、地主惡霸鬥爭中發揮積極作用。 建國初,朱化久任張劉先鋒社支部委員會副書記。1960年8月,張劉先鋒社支部委員會解散, 孔家坊村黨支部隨即成立,全村有6名黨員,朱化久擔任村支部書記。 2000年,全村共有黨員8名。多年來,黨支部重視地方政權建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帶領全村民眾治窮治愚,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村黨支部多次獲市縣鎮授予的“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村黨支部”等稱號,先後有7名黨員被上級黨組織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模範共產黨員”。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村民回響中國共產黨的號召,踴躍報名參軍。 從1939年到1953年,該村先後有8名青壯年報名參軍。特別是在解放戰爭中,兩次組織民工13人次跟隨部隊運送、救護傷員,運輸彈藥、軍糧。1948年9月,全村婦女磨出560公斤麵粉支援濟南戰役。1953年7月,孔家坊村由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過渡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孔憲忠任社長。1958年9月,成立二太平人民公社,孔家坊合作社遂改為孔家坊村生產大隊, 朱化安任大隊長,下設3個生產小組。1967年4月,孔家坊大隊革命委員會成立,朱化久任革委會主任。1979年3月,孔家坊村民委員會建立,設委員3人,閻吉明任村委會主任,村民小組由3個合併為2個。2000年,孔家坊村民委員會由3人組成, 村委會主任朱長法,委員劉玉英、朱新遠,都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輕人。1985年以來,孔家坊村民委員會先後榮獲“濟南市科教興農先進村”“濟南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多次被中共濟陽縣委、縣政府授予“經濟工作先進村”“雙文明標兵單位”“產業結構調整先進村”“經濟強村”等榮譽稱號。共青團、婦聯、民兵、計畫生育、村莊建設和二、三產業發展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始終走在全鎮前列,多次受到縣鎮兩級黨委政府的表彰獎勵。

人物簡介

孔成德

(1891~1969) 柳編藝人。自幼受家庭薰陶,對柳編產生了興趣,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柳編製作方法。編制的簸箕、簸籮、柳箱等產品不僅花色多、品種全,且質優耐用,美觀大方,曾有“簸籮不漏水、簸箕盛半斗”之稱。編制速度極快,一天能編制圓、方簸籮各1個,簸箕3個,被稱為“簸箕王”。

閻吉明

1950年3月生, 中共黨員,中專文化。自1980年任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多年來,將富民強村作為首要任務,科學制定全村發展規劃,帶頭實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1995年,在全鎮第一個號召試種大棚西瓜,學習鑽研西瓜大棚技術,及時確立了全村的主導產業--大棚西瓜生產,僅此一項,全村年人均增收2000元,推動了太平鎮大棚西瓜的規模性種植髮展。自1980年以來,孔家坊村成為全鎮第一個畝產噸糧村、第一個實施村莊規劃村、第一個西瓜專業村、第一個通柏油公路村、第一個戶戶安裝電話村。閻吉明先後獲“濟南市鄉村科技拔尖人才”“濟南市模範共產黨員”“濟陽縣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