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殺傷力

子彈殺傷力又被稱作貫穿力或者穿透力,是指彈頭鑽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彈殺傷力
  • 外文名:Bullet damage
  • 簡介:侵徹力、停止力
  • 停止力指標:達能效應、瞬時空腔和永久空腔
  • 提高套用:改進彈頭和發射藥
力量類型,提高套用,子彈典型,達姆彈,裸鉛彈,空尖彈,軍用槍彈,

力量類型

侵徹力(Penetration)
子彈侵徹力又被稱作貫穿力或者穿透力,是指彈頭鑽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彈頭質量、彈頭的截面密度以及命中物體時的速度,通常以穿透一定物體的深度來表示。現代步槍彈的侵徹力一般都比較強,例如北約7.62x51(7.62代表子彈的口徑,51代表彈殼的長度,單位是毫米)子彈可以在100米內貫穿6毫米厚的勻質鋼板。
停止力(Stopping Power
停止力是指彈頭命中目標後,令目標失去活動能力的效力。停止力越強則目標失去活動能力的時間越多,停止力越弱則目標失去活動能力的時間越少。由於人體的結構比較複雜,命中不同部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停止力與侵徹力不一樣,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衡量。
一般而言以下幾個指標有助於客觀認識停止力的大小:
子彈殺傷力
達能效應
達能效應是指彈頭射入人體後能量釋放到達人體的效果,理論上來說達能效應越高,則彈頭本身能量作用於人體的比例越高,那么停止能力就越好。
瞬時空腔和永久空腔
子彈進入人體後由於衝擊波和自身動能的剪下作用,往往會形成一個大於彈頭體積本身的空腔。由於人體的肌肉是有彈性的,在子彈通過之後肌肉就會收縮恢復,因此子彈通過瞬間所形成的空腔被稱為瞬時空腔,而子彈穿透人體後所形成的創傷空腔則被稱為永久空腔。一般來說瞬時空腔越大則停止力越大,而永久空腔越大則造成的人體傷害越大。空腔試驗是研究彈頭殺傷力的重要試驗依據,在試驗中一般射擊明膠、肥皂、泥膠等與人體肌肉介質接近的物品來判定瞬時空腔的大小,因為此類實驗物本身不具有彈性,射擊後形成的空腔即為瞬時空腔。而要判定永久空腔,則需要使用豬、狗一類活體實驗物進行試驗,可以通過試驗動物的創傷來判定子彈造成永久空腔的大小,以及對肌肉骨骼的傷害程度。
侵徹力和停止力的關係
侵徹力和停止力之間往往相互矛盾,如果侵徹力過強則可能在射中目標後穿透目標身體,並帶走大部分能量,然而過度追求停止力則可能導致侵徹力下降嚴重。所以在設計子彈的時需要平衡兩者的關係。

提高套用

一枚經過槍管發射的彈頭會被發射藥瞬時爆炸後的能力所推動,向槍管所賦予的方向飛行。而彈殼則會與彈頭分離,留在槍膛內或隨著後坐力被拋殼機構拋出槍膛。因此,如果要增加一枚子彈的殺傷力,一般是在發射藥或者彈頭上進行改進。
發射藥的改進
發射藥的作用是賦予彈頭飛行能量,很明顯,發射藥所爆發的能量越大則子彈的威力就會越大。首先人們可以通過研發蓄能更多的發射藥來提高子彈威力,然而,這是相當困難的,發射藥的配方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革命性的改進。
此外,增加子彈的裝藥量是最簡單的提升威力手段。除了霰彈槍以外,子彈的規格一般可以用兩個主要參數描述,第一個是口徑,也就是指線膛槍槍管內兩條相對陽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另外一個則是彈殼長度。如果增加裝藥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口徑或者彈殼長度。以7.62彈為例,雖然北約部隊和華約部隊都使用口徑為7.62毫米的子彈,但是北約部隊的7.62彈彈殼長度為51毫米,而華約則為39毫米,因此,北約的7.62x51彈的威力就遠在華約7.62x39彈之上。
然而一味增加彈殼長度或者彈藥口徑並不是好辦法,因為更大的子彈意味著士兵攜帶彈藥量的減少,或者後坐力太大以致無法承受。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醞釀小口徑武器改革,開始使用5.56x45規格的M193小口徑步槍彈。因此,單純靠增加裝藥量來增加子彈威力是難以滿足現實需求的。
彈頭的改進
除了裝藥之外,彈頭的改進也一直是增加子彈殺傷力的重要措施。改進彈頭的成本遠遠低於改進發射藥和增加裝藥量——因為同一種槍械無法在不經修改的情況下發射不同口徑或彈殼長度的子彈,所以一旦更改,就意味著整個軍隊必須更換槍枝及彈藥儲備來配合,這個成本是很大的。事實上,自二戰以來,北約和華約國家統一了各自的彈藥制式之後,只進行過一次彈藥口徑的更改。因此在彈頭上挖掘子彈的潛力,是增加現有彈藥殺傷力的最低成本途徑。
增加彈頭對人體殺傷力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增加彈頭的質量

從理論上而言彈頭質量越大,在同等速度下的能量就越高,對人體的停止力也會越高,遠程飛行後的存速也會越好。因此使用重彈頭是增加子彈殺傷力的必須手段。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戰場上,美軍特種部隊就換裝了新的M262 5.56步槍子彈,這種子彈的彈頭重量為77格令(相當於4.98克)比原來使用的ss109彈的4.02克的重量增加了接近24%。對目標的停止力有明顯的提高,經常被用於城市清剿作戰中。
改變彈頭形狀

彈頭的形狀對於殺傷力是有直接影響的,例如要想提高侵徹力就必須提高彈頭的截面密度,簡單而言就是子彈越尖、彈頭使用的材料越硬則侵徹力越強。因此需要長射程並且要求具有一定射穿防彈衣、掩體等物體能力的步槍子彈,都必須是流線型尖頭彈,並且往往通過使用鋼芯等硬質金屬增加彈頭密度以達到更高的侵徹力。而與尖頭彈相反,圓頭彈或者平頭彈的侵徹力比較弱,但是停止力很強,達能效應更好。所以對彈頭的形狀進行改變,在同樣的口徑及裝藥量下,可以改善子彈的殺傷力。

改變彈頭的材質

一般來說使用密度更高、硬度更高的子彈有助於增加子彈的侵徹力,使用軟質材料則可能可以增加子彈的停止力。然而,因為子彈大部分為被甲彈,所以即便是軟質材料可能因為被甲的緣故無法發揮其材料特性。總而言之使用不同的材質製造的子彈,會對子彈的殺傷力造成不同的影響。
使彈頭進入人體後爆裂、擴張或者粉碎,
這種設計的子彈純屬為了增加子彈的停止力而產生,如果侵徹力過強,子彈可能穿過人體,有大量的能量並未作用於人體。而若子彈進入人體後爆裂、擴張或者粉碎則可以把子彈所蘊含的動能大部分釋放與人體內,加速被擊中目標的失能。
增加子彈碰撞物體後的不穩定性,使之進入人體後翻滾和失穩。
此類設計的子彈同樣為了增加子彈的停止力而產生,其原理是通過子彈進入人體的翻滾和失穩,獲得更強的達能效應。所謂子彈翻滾是指子彈運動時彈頭沿前進方向為軸,做螺旋狀轉動。而失穩則是指子彈進入人體後不再沿原拋物線運動,變得極為不穩定,碰到任何物體都會改變運動方向。翻滾的子彈會造成人體更大的創傷,失穩的子彈則必然造成在體能的行程更長,因為兩點間運動最短線路為直線。而失穩的子彈往往會進行S狀線路的運動,子彈通過人體的途經距離更長,並且可能造成更多的器官、內臟、組織傷害。

子彈典型

達姆彈

這是一種臭名昭著的彈藥,1899年第一次海牙公約嚴令禁止其在戰爭中使用。美國國家步槍協會(NRA)對其定義是:“達姆彈(Dum-Dum Bullet)是一種在印度達姆地區達姆兵工廠發展出來的英國軍用彈頭,曾經於1897和1898年在印度西北邊區和蘇丹使用。它的口徑是.303英寸(7.7mm),使用特殊金屬,金屬外殼沒有完全包覆彈頭前端,彈頭的鉛質核心外露,以增加彈頭效率。”因此,事實上達姆彈是指一家特定工廠生產的特定彈種,但是被越來越多的媒體報導後,這個特定彈種的名稱已被約定俗成作為進入人體後會變形膨脹子彈的統稱,中國的民眾俗稱其為“炸子兒”。
子彈殺傷力
由於已經被國際法所禁止,達姆彈在公眾心目中與生化武器一樣是邪惡的化身。然而,事實上達姆彈類的子彈並非是一種十惡不赦的武器,其發明及使用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技術原因。
在高速火藥線膛槍等技術出現後,前膛槍所用的鉛丸型彈頭無法使用了。因為鉛的熔點較低,融化後具有沾粘性,當線膛槍發射彈丸時,子彈會由於熱力作用膨脹,被擠壓進槍管。直接使用鉛彈會殘留大量的鉛在槍管中(俗稱掛鉛),而過度掛鉛有炸膛的危險。為了避免此類問題,後膛槍使用的子彈會在鉛彈外面增加一層銅或覆銅鋼材質的外殼,這種外殼被稱為全被甲(Full Metal Jacket)。加了被甲之後,掛鉛的麻煩降低了很多。而且子彈的硬度有所增加,侵徹力會變大。然而,軍用被甲彈雖然威力大、侵徹力強,但是停止能力會相應降低。
在19世紀最頭疼這個問題的是英國軍隊。當時英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擁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英國軍隊的任務是鎮壓殖民地的暴亂或者反抗運動。在此類戰鬥中,英軍方面往往只是少量守備部隊,而暴亂民眾雖然武器落後但是人數卻遠多於英軍。作戰地點多在城鎮中,英軍部隊無法利用遠程火力的優勢消耗敵軍。然而,英軍裝備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採用.303步槍彈(.303 British),這種子彈的初速只有600m/s,全被甲的.303步槍彈侵徹力強,可以輕易穿透犀牛等大型猛獸的頭骨,但對於人體目標來說好過頭了,彈頭能量不能有效傳遞給肌體,近距離命中多槍也不會馬上倒下,雖然最後目標還是會死,但是也許死前能拉上兩個英軍墊背。
到了19世紀末期,駐印度和阿富汗殖民地的英軍士兵經常被數量和勇氣都遠超自己的敵人所包圍,在作戰中吃了大虧。所以才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達姆兵工廠(Dum-Dum arsenal)發明了 “臭名昭著”的達姆彈。
事實上達姆彈的所謂進入人體爆炸並不是靠炸藥實現的,之前也說過高速步槍彈必須有一層被甲才能避免掛鉛,但是這層被甲正好是導致侵徹力過大但停止能力不足的元兇。達姆彈的原理是削掉彈頭前端被甲露出小部分鉛芯,這樣較軟的彈尖部在進入肌體後會比較容易膨脹變形,這種軟尖彈式的設計其實跟原來無披甲的鉛彈類似,利用鉛容易變形的特性,使槍彈有效地把能量傳遞給人體。後來英國人又對這種子彈進行了升級,製造出了達姆彈2.0版。這種子彈被稱為Mk.III彈,其實就是在彈頭前端開一段空腔而改成空尖彈。
隨著媒體對達姆彈的報導,導致達姆彈這個名稱成了約定俗成的一個彈種,凡進入人體會膨脹、嚴重變形的子彈都被統稱為達姆彈。此類子彈的種類非常多,主要分為兩類:

裸鉛彈

裸鉛彈又名軟尖彈,這是達姆彈類的最初形態,削去前端被甲露出內里的鉛芯。現軍用武器已經禁止使用這種子彈,但是還有一些獵人在狩獵大型動物的時候喜歡使用裸鉛彈增加殺傷力。事實上這種子彈的擴張效果並不理想,進入人體後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情況下才會膨脹。後來也有一些改進措施,是在後面的被甲上面刻出預製槽,這種新的彈頭在打入人體後,開始擴展的時候,它的被甲(metal jacket)也會跟著翻起來,並且有非常鋒利的尖。因此這種變種彈被稱為鷹抓彈。

空尖彈

由於裸鉛彈是英國為了應付殖民戰爭臨時設計的一種子彈,其效果還有很多不太理想的地方。由此,英國軍隊遂對其進行改進,且研製出空尖彈作為替代產品。空尖彈與裸鉛彈同樣利用了子彈進入人體後變形膨脹的原理,但空尖彈的彈頭尖端中空且內凹,命中目標時可以讓彈頭快速延展開, 以此提高達能效應。而且與裸鉛彈相比,軍用步槍的空尖彈往往有被甲,故又被稱為被甲空尖彈,也因此其侵徹力幾乎不受影響。雖然國際法已經禁止了在戰爭中使用空尖彈,但是並未禁止在國內執法中使用這種子彈。不少國家的警察裝備這種子彈以增加停止力,因為警察在執法中往往需要和罪犯在近距離槍戰,如果停止能力不足則很容易遭到罪犯反擊。

軍用槍彈

子彈殺傷力
小口徑步槍彈是現代軍隊普遍列裝的一種軍用槍彈。在輕武器的定義中,口徑在6mm以下的子彈都被視為小口徑步槍彈。軍用小口徑步槍彈的殺傷力相當驚人。各種試驗都證明,軍用小口徑步槍彈在400米有效距離內使用軍用制式步槍發射的威力在中口徑步槍彈之上,無論是侵徹力還是停止力超過了它的前輩。軍用小口徑步槍的截面密度比較大,普遍改用鋼芯作為彈藥內芯,所以侵徹力很強。這種彈藥穿入人體後,一般會發生翻滾和失穩。所造成的瞬時空腔和永久空腔都非常驚人。最早用翻滾原理殺傷的是英軍的Mk.VII子彈,這是一種全被甲尖頭彈,初速為740m/s。它最大的特點是在彈頭殼裡包裹的並非傳統的單一鉛芯,而是鉛鋁複合彈芯——其彈頭尖部為鋁材,占彈頭全長的1/3,在鋁彈尖後面才是鉛制的柱形彈芯。這樣的設計首先保證了彈頭重量,即使在較遠距離上仍存有足夠的動能;其次是使彈頭質心偏後,增加撞擊目標後的不穩定性和容易翻滾。當然這種子彈口徑7.7mm,並不是小口徑彈。
小口徑彈與中口徑彈相比的缺點是遠距離存速不足,在400米之外的殺傷力衰減嚴重。但是,很多調查表明現代步兵的作戰距離很難超過400米,所以小口徑步槍彈重量輕威力大的好處體現出來了。從60年代開始,北約部隊裝備了小口徑子彈,70年代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國家也開始裝備小口徑步槍彈。
現國際上共有三種主要的小口徑軍用步槍彈:5.56×45mm北約標準彈、5.45×39mm華約制式彈和中國制5.8×42mm步槍彈。世界主要強國已經換裝了小口徑彈作為步槍和機槍子彈使用。
很多人認為小口徑步槍彈的停止力不如達姆彈類強。因為小口徑彈的翻滾必須依靠720m/s以上的速度才能實現。事實上,即便是空尖彈或者軟尖彈也不能保證必然擴張,所以小口徑彈的停止能力在其有效射程內並不必然低於達姆彈。以2006年5月發生香港尖沙咀人行隧道三警槍擊案為例,殉職警員曾國恆在頭部中彈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拔槍反擊,並且擊斃兇手徐步高,而槍戰中三方所用的子彈都系.38警用空尖彈。由此可見達姆彈類子彈的停止力也許被高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