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移植

子宮移植

子宮移植,是子宮移植先驅計畫實驗的一部分,試驗是否可能以移植子宮孕育孩子,實現無子宮和不孕婦女們懷孕生育的夢想。

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有兩例移植子宮案例,但都未能懷孕生子。英國、匈牙利和其它國家科學家也有類似計畫。瑞典的相關計畫最先進。

2014年10月,全球在首個“移植子宮”內孕育的嬰兒在瑞典出生。

2016年,巴西一名天生沒有子宮的女子接受死人子宮移植後,成功誕下一名女嬰,成為全球首例死人子宮移植後,受主成功分娩的案例。

2019年3月31日,一名法國女性成功接受子宮移植手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宮移植
  • 外文名:Uterine transplantation
  • 適應症:無子宮、不孕症
  • 移植風險:排斥、併發症
  • 治療方法:移植子宮
適應症,移植研究,指導方針,移植案例,國外案例,中國首例,副作用,爭議,

適應症

子宮移植為全球數以萬計的沒有子宮的不孕不育女性帶來了希望,使她們獲得重新做母親的機會。不過,適應子宮移植的人數有限。
子宮移植要有適應症,即患有子宮性不孕(UFI),指的是子宮發育不良(包括體積過小、子宮頸相對較長等)或者由於子宮肌瘤、手術感染等原因導致子宮病變,最終致使女性無法正常懷孕。另外,先天性沒有子宮或者子宮發育異常者,因刮宮、人流等導致子宮感染、子宮內膜嚴重破壞、宮腔嚴重粘連的患者,因子宮癌而致子宮功能喪失的患者等,都是子宮移植的適應症患者。
子宮性不孕(UFI)約占女性不孕原因的8%,在禁止代孕的國家和地區,子宮移植是UFI患者成為遺傳學母親的希望。

移植研究

移植手術並沒有將子宮連結至輸卵管,因此接受移植子宮的婦女無法自然懷孕。
醫師會採取卵子,進行試管受精製造胚胎。可能在數月內,將胚胎移植至若干女子的子宮內。
截至2014年1月,尚未明確移植子宮是否能孕育健康寶寶。英國慈善機構“子宮移植”負責人史密斯則擔憂寶寶能否自胎盤取得足夠養分,以及血流是否夠好。
技術攻關
2009年10月,史密斯醫生移植子宮提供穩定的供血源試驗已首次取得成功,從而突破了子宮移植的重大技術瓶頸。這一新技術能夠為移植子宮提供足夠長時間的穩定血液供應,從而保證子宮內的胎兒正常孕育直到出世為止。
史密斯已經利用這項新技術在倫敦皇家獸醫學院為5隻兔子進行了移植子宮的試驗。其中2隻兔子在移植子宮後存活了10個月,而在它們死後屍體解剖表明,這幾次子宮移植手術均獲得了成功。史密斯說:“儘管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但我認為,我們已經可以成功地為移植子宮嫁接最合適的血管,從而破解了移植子宮的最關鍵難題。”
2010年10月10日,瑞典哥德堡大學產科和婦科系主任馬茨·布蘭斯特羅姆教授宣布,瑞典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成功移植子宮的奧秘,並已在動物實驗中取得了成功,瑞典科學家計畫在兩年之內為不孕婦女實施世界首例成功的人體“子宮移植手術”。
在動物身上成功實施的子宮移植手術涉及高複雜性的手術和新發明的抗排異藥物,接受子宮移植的動物完全可以藉助新子宮懷孕生育。瑞典科學家先是對一些實驗鼠進行了子宮移植手術,移植新子宮的實驗鼠不僅通過自然交配懷孕,並且還順利產下了幼仔。研究人員還對羊和豬進行了子宮移植實驗,效果也相當理想。研究人員稱,在子宮移植手術中,他們會通過複雜的手術將捐贈子宮上的血管和不孕婦女體內的血管連線起來,從而使捐贈子宮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捐贈子宮會在不孕婦女體內呆上足夠長的時間,直到她成功懷上身孕。
移植展望
匹茲堡大學的研究員史蒂芬·斯科特說:“我認為我們要弄清的東西還有很多,不能貿然進行子宮移植。”
此前科學家們已用老鼠、野兔和豬進行了子宮移植實驗,但其中僅有齧齒動物能成功懷孕。詹姆士·格里夫博士是紐約大學的專家,幾年前他曾批准普賴爾用老鼠進行子宮移植的研究,他說:“子宮移植是很複雜的,就現在的技術來看,我覺得還沒有準備好。”布魯斯·洛根博士是普賴爾所在醫院的院長,他認為子宮移植的研究“激動人心並且很有希望”,但是又提出警告:“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本著規範謹慎的態度,我們的態度與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
英國有大約1.5萬名天生沒有子宮、或者因癌症等疾病被迫切除子宮的不孕婦女,她們只能通過領養或者代孕等方式擁有屬於自己的子女。儘管移植子宮正逐漸成為現實,但對患者來說,接受子宮移植手術將面臨極大風險,子宮移植風險包括新子宮產生排斥、懷孕期間可能出現致命併發症等,同時會提高罹癌與引發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風險。
除了子宮移植手術本身複雜導致的風險外,接受移植手術的女性還面臨長期服用免疫藥物防止排斥現象的風險,而這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甚至令孕婦產下畸胎。
另外,如同“換臉”一樣,子宮移植引發的醫學倫理問題,也使捐贈者、受贈者及其家屬都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
由於捐贈子宮不能承受自然分娩時肌肉自然收縮等相關壓力,所以通過移植的捐贈子宮孕育的嬰兒,都必須通過剖腹產手術接生出來。這種移植只能是短期的,由於子宮移植婦女需要長期服用抗排異藥,所以她一旦通過移植子宮生兒育女後,她體內移植的捐贈子宮必須在接受剖腹產的同時被摘除。
摘除挑戰
同腎移植和心臟移植一樣,子宮移植也同樣存在著身體排異反應,為了防止移植後出現的排異現象,接受子宮移植的婦女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所以一旦移植來的子宮生兒育女後,最終還是要被摘除掉,摘除後就無需再用藥。
術後面臨眾多重大挑戰術後面臨眾多重大挑戰
一些專家說,如果子宮不得不被移除,後果可能會很嚴重,但還不至於像損失肝或心臟那樣會危及生命。
2000年,沙烏地阿拉伯一名婦女曾嘗試接受過子宮移植,但由於血凝,僅僅過了三個月,子宮就不得不被手術摘除。斯蒂哥認為,移植子宮附近的大量血管和使用更好的血液抗凝藥可能會降低手術風險。
倫敦和匈牙利的醫生們有意進行這項移植,其中幾人正與普賴爾和斯蒂哥一起工作。可能接受子宮移植的病人包括先天沒有子宮者、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和因纖維瘤而損失子宮者。
手術難度
普賴爾說,要做子宮移植,婦女們必須準備好冰凍的晶胚。子宮移植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女性器官捐贈者會被要求捐贈子宮(紐約器官捐贈網路在6個月的試驗中,訪問了150個家庭,有9人同意捐贈子宮,有8例子宮移除成功)。子宮移除後12小時內必須植入目標患者體內。捐贈子宮將通過腹部一個長6英寸的垂直切口進入患者體內。
至少在懷孕前的三個月里,婦女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以保證植入子宮的穩定。然後,以前冰凍的晶胚將採用常用方法通過陰道植入新子宮內。嬰兒將採用剖腹產的方法以避免其它風險。分娩後,或者子宮移植兩年沒有懷孕的話,為了減小免疫抑制藥對婦女健康造成的威脅,子宮將被移除。
手術環節
子宮移植手術以及隨後的受孕過程大致共分為6個環節:
1.有意捐贈子宮的人主動提出捐贈,並事先在器官捐贈中心進行6個月的匹配試驗,以確保遺傳匹配;
2.及時進行子宮移植手術,因切除的子宮只具有12個小時的存活能力;
3.受贈者接受移植手術後和懷孕前,需要服用為期3個月的防排斥藥物;
4.在確定新移植子宮功能正常情況下,醫生將之前冷凍的胚胎移植到新子宮內;
5.孩子發育成熟後,將通過剖腹產方式降生;
6.孩子出生或移植子宮2~3年後,若不需生育,新移植子宮將會被切除,以徹底消除排異反應。

指導方針

在全球多國有關子宮移植手術的研究和套用日增的背景下,日本子宮移植研究會17日公布子宮移植指導方針,為日本國內醫療機構實施子宮移植手術提供倫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參考。
該指導方針包括10項內容,主要有:接受子宮移植的對象必須是天生無子宮女性或因癌症治療等不得已摘除子宮的女性;子宮的提供者可以是接受者的母親等女性親屬,也包括腦死亡等瀕死女性;子宮提供者必須是出於自主意願;禁止以營利為目的的子宮買賣等。

移植案例

國外案例

2000年,一名沙特女性進行了世界首例子宮移植,但術後3個多月因血栓被迫摘除。
子宮移植
2012年5月,土耳其安塔利亞市(Antalya)阿卡德尼茲大學附設醫院的醫師完成全球首宗子宮移植案例,出生即沒有子宮的賽特,經過7小時移植手術後,獲得一顆健康新子宮。賽特在9月於土耳其進行試管受精體外成功懷孕,但之後流產。
2012年9月19日,兩名瑞典女子接受了子宮移植手術,捐贈者為她們各自的母親,成為全球首宗母女子宮移植手術。兩名接受移植者均為30歲以上,其中一人因為接受子宮頸癌治療要割除子宮,另一人天生沒有子宮。兩名接受移植者要等候一年,才能接受人工受孕,植入自己已冷藏的胚胎。2014年接受母親子宮移植的位女子因出現威脅母子生命的併發症而提前通過剖腹產生下了一個體重4磅的男嬰。母子二人情況良好,已經出院回家。
2014年1月13日,瑞典有9名女子已陸續接受親戚捐贈移植子宮,在嘗試懷孕。這些婦女多數30多歲,她們或是生來就沒有子宮,或因為宮頸癌摘除了子宮。其中一位婦女移植的子宮來自她母親的捐贈。9名接受子宮移植的女子情況良好。許多人在移植6周后便有月經,這是子宮健全、功能正常的初步訊號。手術後,接受移植和捐贈者都在幾天內出院。
2014年10月3日,全球首個在“移植子宮”內孕育的嬰兒在瑞典出生。這位新晉媽媽現年36歲,她天生沒有子宮,但卵巢功能良好。她和丈夫經過試管受精得到11個受精卵,並冷凍起來為孕育子女做好準備。2013年年初,來自瑞典哥德堡市的薩赫爾格雷斯卡大學醫院的醫生們為這名女子成功進行子宮移植手術。被移植的子宮由她的一位61歲的朋友捐贈,此人已經絕經多年。2014年1月,醫生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將一顆受精卵放入移植子宮內,隨後這名瑞典女子成功受孕。懷孕31周時,因出現威脅母子生命安全的併發症,她通過剖腹產下一個體重約1.8公斤的男嬰。母子二人情況良好,現已出院回家休養。
首個在“移植子宮”孕育的嬰兒出生給遭遇類似困擾的不孕不育女性帶來希望。然而,這個方法是有爭議的,因為它涉及從活著的捐獻者體內取出子宮,同時被捐贈者需接受強效的免疫抑制劑藥物,對於捐贈和受贈雙方而言,都風險巨大。
2017年首個遺體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誕生
2017年12 月 4 日,英國著名臨床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線上發表了一項史無前例的重磅研究:世界首個已故捐獻者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順利誕生,該女嬰已健康成長一年。
首例!不育女子植入死人子宮後成功產下嬰兒首例!不育女子植入死人子宮後成功產下嬰兒
該項研究由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的Dani Ejzenberg博士領導完成,Ejzenberg也是此番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使用已故捐贈者可以極大地擴大這種治療的可及性。” Ejzenberg表示,“自願並承諾在自己死後捐獻器官的人數已遠遠超過那些活著的捐贈者,這提供了更廣泛的潛在捐贈者。”
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論文中指出,本研究結果為利用已故供者的移植治療子宮不孕症提供了概念驗證,為所有由於子宮問題導致不孕的婦女開闢了一條新的健康妊娠的道路,同時不需要活體供者或對活體供者進行手術。
巴西一名天生沒有子宮的女子兩年前接受死人子宮移 植後,成功誕下一名女嬰,成為全球首例死人子宮移植後,受主成功分娩 的案例。
移植手術於2016年9月進行,過程長達 10.5個小時,醫生先把45歲中風女死者的子宮摘下,然後連線32歲女受主 的陰道、血管及韌帶。移植子宮一個月後,受主開始出現月經,醫生7個 月後把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子宮。受主35周后剖腹誕下一名重約5.5磅的女 嬰,母女健康狀況良好,女嬰現在一歲。醫生待孕婦分娩後,便立即切除 其移植子宮,讓她不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
該研究成果刊登在周二(4日)出版的醫學期刊《刺針》上,有醫學專家 認為該案例有助於解開更多人類生育的謎團。
負責移植手術的巴西聖保羅醫學院醫生耶岑貝格(Dani Ejzenberg)表 示,活體子宮較難尋找,死人子宮成本及健康風險則較低。手術團隊稱, 手術過程及免疫抑制技術仍有改善空間,以減低人體排斥移植器官的機會 。
捷克、土耳其及美國此前曾進行過10例移植死人子宮手術,並嘗 試令受主懷孕,但全部以失敗告終。目前全球僅有11例移植子宮後成功受 孕的個案,全部均使用活體子宮。
2019年3月31日,一名法國女性成功接受子宮移植手術。這是法國境內實施的首例人體子宮移植手術。這名法國女性34歲,先天無子宮。她在上塞納省福煦醫院接受了人體子宮移植手術。用於移植的子宮來源於她的母親。這一手術由法國衛生監管部門批准和授權。
數據顯示,全世界每500名女性中就有約1人患有子宮性不孕,即先天無子宮或因子宮發育不良、病變而無法正常懷孕。子宮移植被認為是讓子宮性不孕女性受孕的唯一途徑。全球首個在移植子宮內孕育的寶寶2014年在瑞典誕生,迄今全球利用子宮移植技術誕生的寶寶已超過10人。 

中國首例

接受移植的女子楊華(化名),安康人。2013年,就讀於西安某高校護理學專業的楊華因從未來過例假,到西京醫院婦產科就診。隨後出來的B超結果令她難以置信——先天性無子宮無陰道。
在器官移植領域,由於子宮位於人體盆腔深部,血管纖細,術中血管切取、縫合難度極大,加之排斥反應比其他器官更為強烈,護理和治療均面臨嚴峻挑戰,至今仍是一個世界性醫學難題。國際上,也僅有個別國家嘗試過數例。
針對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西京醫院自2012年便在國內率先開展相關研究,已成功開展數對山羊間的子宮移植,在手術、麻醉,及抗排斥反應等多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專家們分別於2015年4月、8月,為楊華進行了陰道成形術,並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得到了楊華和其愛人的受精卵,冷凍起來為後續孕育子女做好準備。為確保手術成功,西京醫院成立多科室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反覆論證研究,制定出嚴密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
2015年11月20日,在充分術前準備基礎上,西京醫院婦產科等11個學科、38位專家協作,同時為楊華和媽媽開展手術。
據該院婦產科主任、博導陳必良教授介紹,子宮移植手術面臨3大難點:首先切下來的子宮不能有任何損傷,有足夠長的血管來保證移植後的供血恢復;移植時縫合精細、血管吻合,重建血流運行;免疫抑制劑的合理使用,預防後期感染。
手術中,為將風險和創傷降到最小,專家利用先進的達文西機器人技術,為媽媽進行了機器人輔助子宮切取術,術中出血僅10毫升。隨後,媽媽的子宮順利放入楊華體內,在顯微鏡下進行了血管吻合顯微手術。整個手術歷時14個小時終獲成功。達文西機器人技術是一種新型智慧型微創手術系統,由醫生在操作台上看螢幕指揮機器人在供體體內操作,插入細細的機器臂進行仔細分離,將擬移植的子宮準備好之後取出,灌洗乾淨後與受體的血管吻合。
這是國內首例人子宮移植手術成功實施,也是世界第12例人子宮移植。在此前進行的11例移植中,8例子宮存活,1例成功分娩。
子宮移植
據了解,媽媽術後第2天即可下地活動,目前生活正常,無需服藥。楊華生命體徵平穩,各項指標正常,新移植子宮已經成活。在醫院提供的視頻上,為預防感染,長相秀氣的楊華仍住在無菌的層流病房內,一會兒和前來探視的媽媽用手機玩自拍,一會兒和醫護人員開心地聊天,看起來狀態不錯。她還需在醫院恢復幾周后即可出院,但仍需服用免疫抑制劑,定期複查待身體恢復一段時間後,專家們將通過把此前冷凍的4枚受精卵選擇性移入新子宮內,幫助她和愛人實現做父母的心愿。

副作用

排異反應
除了受者,對子宮移植的供者也有一定的條件,例如,要排除供者的遺傳性、器質性疾病。此後需要對供體和受體的DNA進行配型,以確保遺傳匹配。接受親人或近親的子宮會讓DNA的配型更容易成功。
抗排異反應藥物的套用
受者在移植子宮後,以及在子宮成活後懷孕時,除了正常的孕檢,還需要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以防止懷孕期間身體出現排異反應。對於孕婦來說,異體子宮和胎兒都是其體內的異物,每個月都需要進行宮頸活檢檢測排異反應。因此,一些研究人員擔心,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和進行宮頸活檢等可能會增加感染,從而導致早產,而且藥物是否會影響胎兒目前還不完全清楚。這些原因也能解釋為何子宮移植孕育後代成功率不是太高。
對受孕者自身的影響
子宮移植的爭議比較大,因為它涉及從活著的捐贈者體內取出子宮,同時受者需接受強效的免疫抑制藥物,對於捐贈者和受者雙方而言,都風險巨大。另外,子宮移植還包括一系列風險,除了排異,還有可能在懷孕期間出現致命併發症等,抗排異藥物還會提高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
另外,為了保證子宮移植患者能成功孕育和分娩孩子,以及保障她們的健康,在患者接受子宮移植後,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生育完兩個孩子之後,需要手術切除移植的子宮。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持續服用抗排異藥物,避免長期風險。這也是子宮移植的麻煩之處,也是經濟負擔較重的原因之一。

爭議

子宮移植手術也在倫理學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因為這一手術若能取得成功,意味著一個男人理論上也能移植一名女性捐贈者的子宮,從而令男人也能懷上身孕。一些醫學專家稱,將子宮移植進男人的體內,藉助注射激素使他懷孕,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英國“不孕網路”組織發言人蘇珊·茜南說:“對於一些沒有任何其他希望生兒育女的不孕婦女來說,這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然而,這一手術也將引發許多道德和倫理問題。”
不過,瑞典研究專家迪亞茲·加西亞博士稱,他們研究“子宮移植手術”的目的只是為了給成千上萬不孕婦女帶來福音,絕不會嘗試讓男性接受子宮移植手術並懷上身孕。加西亞博士堅持說:“我們絕不會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