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口

子宮口

子宮頸的內腔為宮頸管,子宮頸管下口稱子宮口,通陰道,口的前、後緣分別有前、後唇。未產婦的子宮口呈圓形,邊緣光滑整齊,分娩後的子宮口為橫裂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宮口
  • 外文名:ostium uteri
  • 科室:婦科
  • 形狀分娩後的子宮口為橫裂狀
概述,解剖結構:,與子宮口相關的疾病:,1、宮頸糜爛:,2、子宮圓韌帶腫瘤:,

概述

生長在潤韌帶內的肌瘤可使獲益於其表面的輸卵管拉長扭曲,管腔擠壓,影響其通暢,或使卵巢變位,卵巢與輸卵管間距離增寬,妨礙輸卵管傘端的拾卵功能。 子宮女性生殖器管中最常見的實體。子宮肌瘤是由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好發於30~40歲年齡段,可單個或多個生長,大小不一。子宮肌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大多數認為與體內過多雌激素刺激有關。子宮肌瘤患者中不孕發生率約22~32%,其中以黏膜下肌瘤不孕發生率最高。

解剖結構:

子宮:
位於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略扁,後面稍突出。成年人子宮重約50克,長7~8cm,寬4~5cm,厚2~3cm,子宮腔容量約5毫升。子宮上部較寬,稱子宮體,其上端隆突部分,稱宮底,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的下部較窄,呈圓柱狀,稱子宮頸,伸入陰道中。宮體與宮頸之比,嬰兒期為1:2,成年人為2:1。
從其名稱上就可以看出子宮是胎兒發育的場所。子宮是一個壁厚而中空的肌性器官,成年婦女的子宮大小約為7×4×3厘米,形似一個倒置的梨。子宮可分三部分:子宮底、子宮體和子宮頸。在子宮底下方,輸卵管開口於子宮,子宮頸開口於陰道。未妊娠時子宮腔保持塌陷狀態,並略向前傾前屈;也有些婦女的子宮後傾後屈,這種位置有時會影響妊娠的發生。子宮憑藉子宮潤韌帶和子宮圓韌帶固定於盆腔。豐厚的幾層子宮肌肉在分娩期成為胎兒娩出的主要動力來源;妊娠期間子宮肌纖維增粗。子宮腔的內面覆蓋有隨月經周期和妊娠期而變化的子宮內膜,內膜的形態與厚薄反映了女性激素水平的變遷。宮頸口平時閉合,宮頸粘液也很稀少,呈粘稠狀,既不透明也不能拉絲,精子很難通過;只有在排卵期才變得稀薄、透明、拉絲,這時精子容易通過而進入宮腔。臨床上可通過宮頸粘液結晶的形態,間接了解卵巢內分泌的情況。

與子宮口相關的疾病:

1、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指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分局部表面的鱗狀上皮因炎症而喪失,很快被宮頸管的柱狀上皮所覆蓋,使這部位的組織呈顆粒狀的紅色區。以上是子宮頸炎的病理過程,臨床上以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為主要特點。
為慢性宮頸炎的一種類型。宮頸外口周圍的表面被宮頸管黏膜柱狀上皮伸展占據而呈紅色區變。依炎症的程度及炎症過程的早期和後期,宮頸糜爛表現為3種類型:①單純型糜爛:炎症初期,表面平坦。②顆粒型糜爛:間質和腺上皮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而呈顆粒狀。③乳突型糜爛:腺上皮及間質增生明顯,表明凹凸不平更明顯,從而呈乳突狀。臨床上根據糜爛面積的大小可分為三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1/3以內為輕度;1/3~2/3的為中度;占2/3以上的為重度。臨床表現為白帶增多,白色或黃白色粘液狀。根據症狀及婦科檢查,診斷不困難。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①藥物療法:用10%~20%硝酸銀溶液少許塗擦於糜爛面,每周1次,2~4次為一療程。適用於糜爛面積小和炎症浸潤較淺者。②物理療法:電熨、冷凍、雷射等,適用於糜爛面較大和炎症浸潤較深者。③手術治療:以上方法治療無效,糜爛面較深廣、涉及頸管伴宮頸肥大者,可考慮宮頸錐形切除術。
【診斷要點】
白帶增多,色白或黃或血性,或性交後出血,伴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墜痛,根據糜爛面大小和病變程度分三度。
1、輕度:糜爛面小於整個宮頸面積的1/3。
2、中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
3、重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
根據糜爛深淺又分單純性、濾泡型、乳頭狀糜爛。

2、子宮圓韌帶腫瘤:

女性生殖器官臨近組織的腫瘤指原發於對生殖器官起到支持作用的各韌帶、結締組織及其所含的血管、神經、淋巴等組織或由其他部位轉移、伸展而來的良性或惡性腫瘤。原發性腫瘤較少見,可分為良性、惡性,其中以良性為多。轉移性腫瘤較原發性更常見,多由卵巢或子宮轉移而來。常見的原發於韌帶的腫瘤有子宮圓韌帶腫瘤、闊韌帶、骶韌帶腫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