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傳說

媽祖傳說

媽祖傳說是媽祖信俗有機組成部分,媽祖信仰傳播重要文化載體,集中體現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媽祖傳說從宋代就開始流傳,當時史籍方誌、朝廷文書、文人筆記便有記載。到了明代,又出現專輯,如《天妃娘媽傳》、《天妃顯聖錄》等。傳至清代,文人記載種類和方式更加豐富,不僅有《敕封天后志》等專輯,還有各種掛圖、壁畫、碑刻,甚至錄於典籍、族譜、廟記、文集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媽祖傳說
  • 地理標誌:莆田市
  • 批准時間:2010年
  • 非遺級別:世界級保護名錄
  • 保護單位:莆田湄洲島媽祖祖廟
媽祖簡介,歷史背景,傳說目錄,傳說典故,

媽祖簡介

主詞條:媽祖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現如今,媽祖廟在中國沿海地區、內陸河道,以及世界各地華僑聚集的埠頭仍分布較廣,而其影響力也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所謂“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
媽祖媽祖

歷史背景

神話傳說是產生於一定現實基礎上,所以雖然是虛幻的,但畢竟是對現實的折射。而且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大多是某個時代某個地區的傳奇人物或英雄人物,他(她)們經過人們合理的幻想和藝術加工,成為人們心目中具有超越人間力量的神。而媽祖從出生到去世,有著許多生動神奇的傳說。筆錄的媽祖傳說多散見於宋以來的歷代朝廷文書,史籍、方誌和文人筆記中,比較零碎、簡略。直至明萬曆三十年(1602),南州散人吳還初編、忠正堂熊龍刊行的《天妃娘媽傳》問世,才開始有了媽祖傳說的專輯。其後又有明末佚名編纂的《天妃顯聖錄》書稿,於清康熙二十年(1682)最新編輯出版。
媽祖傳說
媽祖傳說流傳較廣的當推林清標的《敕封天后志》。這一書是在《天妃顯聖錄》基礎上增刪編纂而成的,該書全錄有天后神蹼圖說四十九種,每個故事都配有繪圖。故事題材涉及各個方面,其中媽祖庇護歷代文武官員履行出差的居多。此後各地媽祖宮廟編繪聖跡圖,蔚然成風。或繪於媽祖廟堂兩壁,或繪於絹紙裝裱成軸張掛殿堂中,供人觀賞膜拜。
其繪畫的形式多種多樣,風格各異,內容則常以《敕封天后志》所輯錄的傳說為藍本。而與文人編輯的媽祖故事相比,廣泛流傳在福建沿海地區的媽祖民間傳說,情節更多曲折,故事更為完整,形象更為生動,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它們既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又反映了各階層信仰媽祖的不同心態,是媽祖神話傳說中的精華。
清乾隆年間林清標編輯《敕封天后志》記載的有49種,其中頭15則是媽祖在世的傳說。《天妃顯聖錄》記載的則為16則,內容大同小異,主要是有關拯救海難,降伏妖怪,祛病救人,除水患、祈雨等方面造福人民的故事和傳說。有些雖近於神奇怪誕,但反映了媽祖在世時以慈悲為懷,除惡揚善,樂於助人,互助互愛,濟世救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莆田市文化部門正式編輯出版了《媽祖的傳說》一書,收入了媽祖故事傳說(詳見目錄)林默出世等50篇,由海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媽祖傳說系口頭文化,在流傳中變異很大,講故事的老人年事已高,應採取相應保護措施。

傳說目錄

林默出世、窺井得道、鼎砂鑄杯、伏機救親、踏浪尋兄、帆髻示志、遍讀神書、焚屋引航、金馬渡海、湄峰祈雨、菖蒲祛病、種藥救人、化木護舟、珓杯鎮龜、擒高里鬼、降服應佑、收伏晏公、割臂降妖、妙計解厄、羽化昇天、媽祖照鏡、智收雨怪、雷擎鯉精、簪射火龍、龍暇去齒、二聖門法、天釘拴島、聖泉救疫、濟渡餓荒、藥救呂德、引避怡山、雲船救難、平息械門、巧對策讀、暗助窮人、鮮花儆示、錢塘築堤、威懾海盜、火燒海賊、霧海助戰、紅燈導航、金山媽祖、怪島點化、泉井濟師、澎湖破敵、金山攻寨、 “海幫”朝聖、哭臉中軍、微宗賜匾、乾隆進香。

傳說典故

媽祖傳說
焚祖屋導航番船
北宋年間,一天,萬里晴空,一艘大食國商船決定啟航回國。默娘知道這是風暴前的平靜,即前往相勸,番邦船員,傲然大笑,認為海平如鏡,為何不能啟航?她再三勸阻:今夜必起風暴,強行開船,將有生命之危。番邦不聽,下令開船。是夜子時三刻,果然風起,惡浪滔天,狂傲的外國人已全然不辨方向,危在旦夕!默娘急將紅燈掛於屋頂,並把柴薪點火,為番船導航:可是風雨交加,一豆大的火光,無濟於事。為了番船數十條人命,她不顧姐妹小媚的勸阻,毅然點燃自己的祖屋,番人看見沖天大火,急忙調轉船頭向火光方向駛回,終於回到湄洲島。番人感激不盡,要為默娘重造祖屋,但她決不接受,大食國商人千恩萬謝,重新啟航。
媽祖傳說之焚祖屋導航番船媽祖傳說之焚祖屋導航番船
妃立雲神助鄭和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是明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初航前往暹羅等國。船隊雲帆高懸,浩浩蕩蕩。當船至廣州大星洋時,突然大風驟起,洪濤如山,波峰浪谷,巨舶如葉,上下顛簸,船之將覆,舟工請鄭和向天妃祈禱,鄭和禱告:“和奉命出使外邦,忽遭風濤危險,身固不足惜,恐無以報天子,軍士生命,繫於一髮,望神妃救之。”鄭和禱畢,忽聞鼓吹之聲,一陣香風,宛見天妃颯颯飄來,立於雲端,旋即風恬浪靜,轉危為安。鄭和船隊在經過三佛齋時,又遇海寇陳祖義,也得天妃神助,剿滅海寇,鄭和回國之後,立即奏明皇帝,朝廷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下旨修建南京天妃宮,遣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告;又命福建守官重修泉州天妃宮,並規定以後所有出國使者,必先到天妃宮祭祀祈佑,方可啟程。
媽祖傳說之發異光聖墩建廟媽祖傳說之發異光聖墩建廟
發異光聖墩建廟
莆田寧海有一大土墩,宋元祐丙寅年,墩上常於夜間發光,鄉人不知其故。有個漁夫疑為異寶,走去一看,發現是水漂的一根枯木發光,就把它抬回家中。但是,次日枯木卻自己跑到原處。漁夫再次抬回家中,次日枯木又再自回原處。當天晚上,墩傍所有的人都同發一夢,夢見媽祖告訴他們:“我是湄洲神女,枯槎是我所憑附,宜在墩上為我蓋廟,我會為你們賜福。”眾鄉村父老感到奇異,向制翰李公報告,李公說:“此神所棲了,我聽說湄洲有神姑事跡已久,今靈光昭昭,必為我鄉一方之福,神靈之庇,就在這裡了。”遂發動鄉村民眾,募捐集資,興建廟宇,號“聖墩廟”。
媽祖傳說之降龍王水族謝恩媽祖傳說之降龍王水族謝恩
降龍王水族謝恩
東海歷來水怪眾多,時常興風作浪,破船沉舟,過往漁民商旅,深受其害。默娘自十六歲起就經常飛巡於海上,游於礁嶼之間,降妖伏魔,靖清海域。一日,她與當地官員巡行海上,命駐舟中流,只見四海龍王率領水族駢集,畢恭畢敬,向默娘請罪問安,她命免其罪,但以後要庇護漁商百姓,不得興風作浪。四海龍王率水族齊齊謝恩,然後退潮。 至今每年天后誕辰,猶見水族集結,前來慶祝,漁民見之不敢下網捕撈。
祭上蒼旱情驟解
媽祖傳說之祭上蒼旱情驟解媽祖傳說之祭上蒼旱情驟解
默娘二十一歲那年,莆田地區大旱,河流乾涸,田地龜裂,連飲水也有困難,農民困苦萬分,當時的默娘,已是無人不曉的能呼風喚雨的神女,全縣父老都說,非神女不能解此災害。莆田縣令無計可施,為解全縣旱災,決定求救於默娘。他不惜紓尊降貴,冒著烈火驕陽,趕數十里路,穿洋過海到湄洲島,親自登門,誠懇謙恭,請默娘為全縣百姓祈雨。默娘欣然應允,設壇祈雨,遂告訴縣令壬子日申時將普降喜雨。可到了壬子日未時,卻依然萬里晴空,烈日如火。大家正疑她是否法力無效,都捏著一把冷汗。果然申時一到,突然雷聲隆隆,電光閃閃。緊接著,暴雨如傾,旱情驟解,萬民歡呼,皆頌默娘“通靈神女” 。
媽祖傳說之濟糧荒米船同至媽祖傳說之濟糧荒米船同至
濟糧荒米船同至
宋理宗寶佑元年(1253年),興化、泉州地區大旱,農田顆粒不收,米價騰貴。百姓老幼,飢困難支,成群結隊到媽祖廟裡祈禱。媽祖於夜裡向鄉人託夢:“不要憂慮了,米船即將到來。”而在另一邊,當時在廣州的米商正在裝米下船,準備運往浙江、上海。媽祖託夢廣州商人:“興泉饑荒,速速前去,可獲倍利。”廣州眾多商人都同發一個夢,故一齊發運米船前往興泉。由於大家一窩蜂運糧同至興泉,米價不貴反平。米商略有微言,說媽祖不靈,但想到這是為了解救二郡饑荒,當是功德!百姓既解饑荒,無不感激媽祖再生之德,紛紛焚香拜謝。天子聞之,詔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媽祖傳說之紀豐功長樂銘碑媽祖傳說之紀豐功長樂銘碑
紀豐功長樂銘碑
鄭和無疑為我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為人類征服海洋作出了巨大貢獻!鄭和成功的因素後世學者專家,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但鄭和的說法與他們卻十分不同,說他常常在大海的如山巨浪中死裡逃生,或在與敵國與海盜的戰鬥中反敗為勝,幾乎都是在生死關頭,天妃顯靈。因此,他不敢竊功私據,每次歸航都奏報朝廷,或詔封天妃,或修祠蓋廟。南京龍江天妃宮及福建長樂天妃宮,都是鄭和奏請朝廷後興建的。他在長樂天妃宮中,立碑銘記七下西洋時的天妃神佑之功,他總結其成功原因是“誠荷朝廷之威福所致,尤賴天妃之神護佑之德。”因此,鄭和所立之碑,是媽祖護國神功的歷史豐碑。
媽祖傳說之麾天將盡滅周賊媽祖傳說之麾天將盡滅周賊
麾天將盡滅周賊
宋寧宗嘉定改元戊辰年(1205年),時值久旱,農作不收,地赤民困。草寇周六四作亂犯境,嘯聚山林,四出劫掠,擾亂州郡,廬舍寥落,百姓苦不堪言。全邑之人哀求於媽祖廟,媽祖託夢指示:“六四惡貫滿盈,為釜中游魚,當即殲之。”四天之後,周寇入境,喊聲動地,雞飛犬跑,百姓逃匿。忽然望見空中有槍劍旗幟之形,賊寇驚恐不已,爭相逃命。官軍乘勢窮追猛打,終於擒獲周寇,余凶盡俘,合境平安。官軍奏聞皇上:媽祖率領天將神助殲敵。皇上敕旨加封“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媽祖傳說之喚媽祖糧軍逃劫媽祖傳說之喚媽祖糧軍逃劫
喚媽祖糧軍逃劫
明朝至順元年,朝廷的漕運糧船,又發生了一件媽祖護航脫險的故事。那年春天,漕運官船滿載糧食,放洋出海。剛出海時,一路自是春光蕩漾,水碧天晴,順風揚帆。糧官憑欄酣酒,何等暢快!可天氣說變就變,突然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剛才春風得意,今卻生死未卜,戰慄哀號,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全體官兵,唯有狂呼“媽祖救我!”其聲震天!哀求之際,忽然祥雲瑞靄,只見空中朱衣擁蓋,燈光熠熠,繼而風平浪息,漕船復趨妥穩,眾官兵無不朝天而謝!奏聞朝廷,皇帝下旨,賜額“靈慈”。
媽祖傳說之化螺女阻登鰲山媽祖傳說之化螺女阻登鰲山
化螺女阻登鰲山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六年至九年(1430-1433年)。鄭和出發之前,先修劉家港之天妃宮,刻石立碑,行前按官例在媽祖廟中祭祀,祈求媽祖庇佑出使平安,順達順歸。祭祀之後,即行啟程,太監楊洪同行。船隻三十,涉阿丹、暹羅、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木骨都束、東卜剌哇及竹步八國。船行多日,一路平安。一天,突見大洋之中,有一大山橫亘於前。眾人見有一島,自是雀躍,以為可以登島一游,以解多日顛簸之勞。正欲登島之際,見有女子提筐采螺,眾迫視之。楊洪恐眾人放肆,大聲喝止。忽然女子不見,大嶼已沒,方知前所欲登之嶼,乃巨鰲浮現,欲誘眾人上鉤。其女子乃天妃現身,救此數十人之生命也。
媽祖傳說之燒三惡廟廊神火媽祖傳說之燒三惡廟廊神火
燒三惡廟廊神火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海賊陳長五兄弟三人,為惡多端,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於興化、泉州及漳州三郡,官兵無可奈何,百姓苦不堪言。八月,賊眾三舟在湄洲島登入入廟,祈禱於媽祖神前而不應,因怒而解衣裸體,臥於廟前欄下。媽祖放神火燒之,三賊懼驚,退遁舟中。第二天早晨,三隻賊船全部出港。忽而天日晦暝,風雨驟至,雷聲大作,誨浪滔天。等到雨歇天晴,海賊三舟已被吹至沙灘之上,擱淺不動。憲使王鎔會兵擊之,追至福清,悉數捕獲。郡守徐公上疏媽祖神助之功勳,並奏請朝廷,皇上封誥“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