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消費能力

媒介消費能力指媒介消費者在多大程度上消化、處理、掌握、利用、使用媒介的手段和本領。消費能力的大小,決定了消費者的媒介消費數量與質量。

在西方媒介學者的概念里,這一能力稱之為媒介認知。也就是有效地理解和使用媒介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介消費能力
  • 外文名:The medium consumption ability
  • 對象:介消費者
  • 特指:消化、掌握使用媒介手段和本領
特殊才能,能力總結,

特殊才能

美國媒介學者斯坦利·巴倫認為,具有媒介認知性的消費需要有以下7大特殊才能:
能夠和願意在內容理解上做出努力、給予注意力和篩除噪音;理解和尊重媒介信息所具有的力量;對內容做出回答和行動時,具有把情感上的和理智上的反應區分開來的能力;提高對媒介內容的更高企盼的眼光;具有區分類別的能力;無論媒介信息來源有多么可信,對待媒介信息都應持批評態度;無論有多複雜,都要掌握不同媒介的內部使用語言和了解它所產生的影響。

能力總結

在此,我們總結了媒介消費者應當具備的6種能力。
一、選擇、判斷能力
在當今海量資訊時代,一個消費者如果沒有選擇能力,見什麼消費什麼,送什麼消費什麼,那必將是一個盲目的、無收益的、浪費生命的媒介消費者。
選擇眼光是媒介消費者首要具備的。這首先是消費者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每天需要哪些媒介。否則我們可能會陷入萬花筒般、多樣化的媒介中無從拒絕、無以自拔。
二、消化、處理能力
人類始終在追求提高自身的信息消費能力。由於人的五官接收能力有限,於是發明了擴展人類五官功能的工具、儀器設備和媒介。媒介的高速發展,今天反過來對人類吸收、消費訊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戰。
一方面,儘管人們的吸收能力有多有少,但在精力、時間上是有限的。每個人的學習、閒暇時間是確定的。另一方面,由於總的訊息量的增大,“知識越多,訊息越豐富,人們得到的訊息的份額越少”。
這要求媒介消費者具有強有力的處理能力。運用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將媒介內容集中在對自己有用的領域,並具備轉移和擴散的能力,將一部分媒介內容及時剔除或轉移出去,將新的訊息擴散給其他消費者。
三、感知、鑑賞能力
沒有感知能力,我們往往沒法消費。一個文盲,是不會看書也不會看報的。今天的媒介,需要人們有充分的感知能力。
鑑賞能力,主要是指對媒介信息的鑑別、欣賞能力。
四、利用、評價能力
利用能力也就是進行有益消費的能力。即擁有避害能力和提煉能力。
媒介消費者要多說“N0”。對可以造成心理恐懼、威脅、傷害、暴力、色情的媒介及其服務,要啟用知覺的防禦功能,建立心理屏障,抵禦訊息輸入。同時,面對眾多媒介產生的大量冗餘信息,保持自我提煉精華的能力。
評價能力,就是對媒介價值的評估能力,能夠比較準確地評估某一媒介對自我產生的作用。同時,面對媒介進行適度消費,保持自我疏導能力,避免過度消費。
五、諮詢、對話能力
這是媒介消費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只有擁有諮詢、對話能力,消費者才能有能力與媒介生產者享有平等的位置,並從媒介中獲取自己最大化的效益。傳播學者博德韋傑克和范·卡姆從傳播者立場出發認為.客群有四種類型,一是訓示型,是在傳統的單向傳播情況下的客群,如音樂會、演講、電視、書籍等的客群;二是諮詢型,在媒介使用中獲得自己諮詢的內容,比如在網路、視頻點播、線上報紙中。三是對話型,在傳播與接收中相互交流、互動的客群,如網路和多媒體之中;四是註冊型,在手機、網路、安裝測量儀的電視中,客群的行為受到監測和控制。因此,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人們只能是拒絕訓示型、註冊型,而選擇諮詢型和對話型。發展人們的諮詢、對話能力,也是未來媒介消費的需要。
六、拒絕消費能力
面對媒介,能夠經常性地拒絕消費,這是消費者的一種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說“不”,這標誌著一個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成熟程度。
美國媒介學者保羅·萊文森在論及關於如何選擇媒介交流時認為,交流的自由當然包括了不交流的自由,倘若個人沒有選擇,不得不隨時交流,那樣的交流就失去了積極的、深思熟慮的意義,失去了讓人特別關注的意義。從那個意義上說,它就不再是那么人性化了,就不再是自由的個人意志的表達,而是吃喝一樣的無條件的反射而已。拒絕交流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交流的固有特徵就是挑選——不僅選擇是否要交流,而且選擇和誰交流,以及選擇不和誰交流。選擇媒介消費也是同樣的道理,拒絕媒介消費應當是消費者很平常也很合理的選擇。
拒絕,一方面是對媒介適時的拒絕。我們不能沉溺於媒介娛樂,還有大量的其他事務安排。
拒絕,另一方面,是對一些媒介內容的拒絕。比如對惡俗、低俗節目等等的拒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