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敬洞山

婁敬洞山

婁敬洞山位於泰山西北麓,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東南。相傳漢初謀臣婁敬曾在此隱居而名,俗稱小婁峪。又因山形似老龍蟠曲,如佛座蓮台、蓮朵,故又名蟠龍山、蓮台山、萬花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婁敬洞山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東南
  • 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
  • 西距五峰山:5公里處
史料記載,婁敬洞山概況,七十二洞,名勝古蹟,廟宇,蓬萊觀,張仙祠,王母洞,王母泉,天台庵玉皇殿,三清洞,婁敬洞,老君洞,玉柱峰,朝陽洞,

史料記載

民國年間李鏡蓉《創建張良祠碑記》載:“吳越春秋時,范蠡伐吳後易姓名來隱於此,有碑可考。迨漢留侯張子房辟穀於此,其對高祖雲‘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者在此也,因名張山。”又傳張良謀殺秦始皇未遂,始皇怒而“大索天下”,張良便隱此避秦之害。後歷代道人隱此修真,至清嘉慶年間,因故查抄封禁,廟毀林伐。民國初整修,煥然一新,滿谷蔥翠。

婁敬洞山概況

婁敬洞山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南距靈岩寺15公里,西距五峰山5公里處。峪深3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傳說是因漢代婁敬在此隱居而得名。古代道教興盛時,這裡曾為道觀,除少數道院建築完好外,多數已傾圮,有的尚存遺址。據玉皇殿牆上的碑文記載,道觀經歷了、宋、元、明、清各代,極盛時“殿宇峻起,神像璀璨、金碧輝煌,山谷生色,到此者悅如人居天上,境入桃源……”寺院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十二月被官府查抄封禁,沒收田產200餘畝,房屋75間,寺觀樹株盡被砍伐,道觀逐漸衰敗。“文化大革命”中,許多古建築和文物慘遭破壞,有些已蕩然無存。
婁敬洞山道觀現有“蓮台勝境”坊、蓬萊觀、三元宮(又名無梁殿)、張仙祠、玉皇殿等幾幢古建築。特別是婁敬洞山的岩洞尤多,呈現出喀斯特地貌特徵。計其大者有婁敬洞(又名白鶴靈芝洞)、青龍洞、王母洞、三清洞、八卦洞、風洞、雲洞、仙姑洞、火龍洞(又名玉皇洞)、朝陽洞等十幾個。
“蓮台勝境”石坊位於山峪口處,東側有洞虛觀遺址,僅存石碑,碑文是元代詩人、散曲家杜仁傑撰寫。再東側為蓬萊觀和無梁殿,觀內有白鶴泉,院內有古碑3通,記述著寺觀的滄桑。自蓬萊觀沿盤路東行是張仙祠,柯有大廳3楹,已多處坍塌。傳說漢留侯張良曾在此隱居。自張仙祠院北東行,過“渡仙橋”,沿盤路而上便是呂祖祠,呂祖祠西側是“清靜別墅”院。由呂祖祠東行過盤路,在路西山半崖間,有一朝陽洞,洞分兩層。呂祖祠東北是老君洞,洞在懸崖峭壁間,高數丈,砌有石階盤道,可拾級而上到達洞口,洞內雕有老君像,刻工精細,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掉了頭顱。
自老君洞往東是梯子崖,崖南有王母泉,前東山半腰處有一洞穴叫王母洞,洞口鐫有對聯:“壺中靈藥山中采;宴內蟠桃洞中尋”,橫聯為“西望瑤池”。此洞有上下兩層,登上洞頂可飽覽山景。
梯子崖高數丈,巨石壘壘,沿石階攀登而上,最高處是天台庵玉皇殿。庵東北近處有八卦洞,洞內有玉皇大帝像。北面近處是火龍洞,洞內有石榻。西有仙姑洞,有盤路崎嶇,迂迴可通。山巔正中是主佛殿,內有兩丈高自然石雕佛像,為山中最大的石佛,主佛殿建造精美,窗欞為整石鏤雕,殿旁有白鶴洞和三清洞。
主佛殿東,三峰山半腰峭壁上有全山最大的婁敬洞,洞穴貫穿大山東西相通,“深約里許,寬一二丈,高十餘丈”,洞內陰森黑暗、曲折迂迴,需藉助燈光傴僂前進。《長清縣誌》載:“燭其石紋,有如蓮花者,如靈芝者,如玉如蓋,即良工巧匠弗能狀焉,洞之絕勝處盡此矣。”
出婁敬洞東南口,巨石如虎,路旁森列,石上鑿神龕,祀婁敬、張良、范蠡,側旁有少年“油博士”像,像前供桌石台刻有“大金國泰和四年造”8個字。
婁敬,即劉敬,號草衣子,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與張良一起建議劉邦入都長安有功,賜劉姓。他還建議與匈奴採取和親政策,把6國豪強及各門望族後裔10萬人遷到關中,以削弱6國豪強勢力。這些建議都被劉邦採納,被封為關中侯,張良被封為留侯,後來張良棄爵到歷城縣扶山山洞隱居(扶山山洞後稱張子房洞),婁敬亦來到蓮台山(後稱婁敬洞山)隱居,與張良過從甚密,常在洞前下棋,石棋盤尚在。

七十二洞

此山有大型溶岩洞穴,自古有七十二洞之說,今著名的有青龍洞、王母洞、八卦洞、火龍洞、仙姑洞、三清洞、婁敬洞、老君洞、朝陽洞、聚風洞等。這裡歷史悠久,古蹟遍布;奇峰環圍如城廓,古洞毗連似仙府;植被茂密,山鳥飛舞。

名勝古蹟

廟宇

今存廟宇6處,碑碣43塊,摩崖刻石5處。

蓬萊觀

位於谷口內。谷口有拱形門石坊,額書“蓮台勝景”。坊內為洞虛觀遺址,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丘處機再傳弟子曹志沖等人創建,屬龍門系,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改為五峰書院。沿南岸東上為蓬萊觀,全為石砌建築,今存重修後的無梁殿及明崇禎年間《重修觀音堂碑記》、清康熙年間《創建三元宮記》等碑碣。觀內白鶴泉已湮涸。

張仙祠

東為張仙祠,民國初創建。祠坐東朝西,大廳、配殿、山門完好。廳後有萬花洞。 青龍洞位於張仙祠南。洞口西北向,洞高1.9米,寬1.5米,深40米,外大內小, 呈蛇尾狀。

王母洞

其上是王母洞,險居東山腰,高2.3米,寬1.7米,深20米。民國初重修洞門,額書“西望瑤池”。洞內有石雕王母像,高1.5米,丰姿端莊,衣帶飄然。 王母洞分上下兩層,開鑿豎井相連,井壁高13米,有石階,可隻身攀登。上洞高15 米,寬3米,深40米。洞口呈豎梭形。站在洞口遠望峰谷,鬱壘遠圍,陡峭高峙, 山林野卉,爭逞異態,若世外桃源。

王母泉

洞北側有王母泉,大旱不涸。 玉皇殿位於青龍洞北。

天台庵玉皇殿

沿山腰小道北去至谷底為梯子崖,攀緣而上,又有高崖, 崖巔懸築天台庵玉皇殿。殿西向,兩米見方的小院開南北山門,南門額書“南天門” ,門下有清康熙年間摩崖刻石《重修天台觀記》及嘉慶年間《修玉皇殿記》。北門外是絕壁環抱的深澗山塢,有三洞毗鄰。南為八卦洞,高2米、寬7米、深13米,洞口兩側有線刻人物畫,粗獷古樸,年代無考。另有刻石,記明嘉靖年間道姑高大霞在此“羽化”而塑像紀念之事。北為仙姑洞,高2米,寬3米,深3米,內有懸傘寶蓋鐘乳石,秀美奇觀。中為火龍洞,高8米,寬2米,深10米。洞口有《重修洞碑記》 :“火龍洞冬暖如爐,八卦洞夏涼,居之可置丹爐。” 三峰山位於玉皇殿東,是婁敬洞山的主峰,其巔三峰突兀峻拔,故名。

三清洞

小婁峪至此被峰巒阻截為塢,塢北側有三清洞,高7米,寬8米,深10米,內有神龕,供三清天神石雕像,額書“古今獨尊”。洞西有清康熙年間摩刻《三清洞記》。塢東崖壁上鑿石成龕,依崖雕成大佛像,龕外建殿,額書“主佛殿”,牆內嵌1926年《創建主佛殿碑記》。

婁敬洞

位於三峰山底主佛殿南,即所傳范蠡、張良、婁敬先後隱居處。又傳古時聚白鶴、多靈芝,故又名白鶴洞、靈芝洞。洞東西相通,洞口西北向,呈三角形,高8.5米,底寬7米。洞內寬敞似廈,高40米,寬30米,全長175米,洞中有洞,洞中有山,鐘乳石奇形怪狀,似人似獸。洞頂棲居著數以萬計的蝙蝠。行至東南向洞口,有巨石如虎形,原有神龕,供奉范蠡、張良、婁敬三石像,建國後盡毀,龕基尚存。 出洞口是深山盆地,梯田環繞,中為山村,俗稱大婁峪。遠眺東南,岱峰如人峙立,與洞口相對。洞外南壁有金代皇統年間摩刻:“漢朝婁敬先生號草衣子,住洞迄今千三百年矣。洞有古塑范蠡、張良先生之像,今者住洞道人徐真道及禹城善人張彥等。”

老君洞

位於梯子崖西北懸崖峭壁之上。民國年間依崖砌階,如天梯直上。洞口建小廟,額書“福佑群生”。洞高3米,寬5米,深4米。內供石雕老君像,已毀。

玉柱峰

洞北為玉柱峰,夏季大雨後水從石窟噴出,形成飛瀑奇觀。 梯子崖西是呂祖祠,民國年間創建,正殿及山門尚存。殿西是清靜別墅,已毀。 院內有清康熙年間《創建九皇堂碑記》、民國年間《段公祠碑記》、《重修七真院呂祖祠記》等碑碣。

朝陽洞

祠北是朝陽洞,險居峭壁,石磴懸空。洞外築清雅小院,洞內分內外雙洞。外洞如屋,高3米,寬5米,深7米,中設神龕,供淺浮雕太上老君、呂祖、白鶴盲人 三石像,額書“默朝上帝”,聯為:“洞古山深修羅漢,陽生陰滅煉真人。”內洞口小腹大,高2.5米,寬4米,深24米。內有鐘乳石如蓮花、如靈芝、如雲、如蓋, 精美玲瓏。 朝陽洞西是天燭峰,拔地而起,奇峭峻秀。峰腰有透明洞,俗稱風洞,可沿天然斷層形成的雲梯入洞。峰西南為谷口。 此處怪峰羅列,幽洞遍崖,滿谷蔥翠,萬物崢嶸。待到深秋時節,霜染紅葉,詩意盎然,正是“置身著色婁敬山,紅葉醉倒回家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