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威爾遜

《威廉·威爾遜》是美國作家愛倫·坡寫於1839年的一篇短篇小說。

《威廉·威爾遜》講述了威爾遜和他的替身的故事。這兩個男孩擁有共同的名字、相似的面容,並且出生於同一天:1月19日(作者的生日)。威爾遜和他的替身在各個方面都進行競爭:學業、運動和受歡迎程度。他們之間存在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由於難以忍受他們之間的令人感到難堪的關係,威爾遜決定逃離那個自己所處的學校,並在另外一所學校里過著放浪形骸的生活。當威爾遜在這所新學校進行賭博欺詐時,他的替身突然出現並且立即揭露了他的詭計。由於難以忍受替身對他接二連三的干預,威爾遜向他的替身提出挑戰,並最終用刀子把他捅死。

該作表現了現代人格的分裂及雙重人格中善惡兩方的對立與統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威廉·威爾遜 
  • 外文名稱:William Wilson 
  • 創作年代:1839年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美】埃德加·愛倫·坡 
  • 字數:85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威廉·威爾遜是書中的同名主人公,故事是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視點來描述的,這更有助於揭示主人公內心發展變化的歷程,把主人公與另一位威爾遜之間的對立衝突,按照心理發展的進程條理清晰地表達出來。故事按照時間的順序逐層揭示“我”與威廉·威爾遜之間關係的發展變化。“我”十到十五歲在布蘭斯比求學時,有一位和“我”既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又具有相同音容笑貌的同學。這位同學舉手投足間與“我”極其相似,對“我”的一舉一動竭力模仿,令“我”極為煩惱。令“我”更為煩惱的是另一位威廉 威爾遜對“我”令人厭惡的監督,“以及他不時對我意願的私下強行干預”。對他的監督“我最終達到了忍耐的極限,而且對他那不可容忍的騷擾產生了日益深重的怨恨”,最終“我”逃離了這所學校。幾個月之後,“我”又成了伊頓的一名學生,“我”在這裡很快就陷入了膚淺愚蠢的旋渦之中。沒有了另一位威廉·威爾遜的監督與干擾,三年來除了無謂的胡鬧、根深蒂固的惡習、對學院法規警戒的蔑視、對酒精的沉溺之外可以說毫無收穫。就在要結束這種生活的時候,在一次秘密的晚宴上另一位威廉·威爾遜再次出現,對“我”的生活加以干擾,對“我”進行勸告。很快“我”又忙於牛津之行,把威爾遜的再次出現拋在了一邊。在牛律,“我”過著更為放蕩不羈的生活,“我甚至踐踏了作為正派人應有的普遍約束”,“我肆無忌憚地犯罪,無疑是因為我缺德之至喪盡天良”。就在賭博的時候,威廉·威爾遜不期而至,無情地揭露“我”所設的騙局,使得“我”臉面盡失,無地自容,“我”被迫離開牛律。“我”對他的干擾與控制再也無法忍受,產生了反抗情緒,終於在一次那不勒斯的假面舞會上,在“我”準備和布羅列奧年輕、放蕩、美麗的妻子幽會時,威廉·威爾遜再次出現,對“我”的行動加以阻止,使“我”極為惱怒,我“以野獸般的兇殘,一次次將利劍刺入他的胸口”,終於擺脫了他的控制與干擾。但威爾遜之死也是“我”的“死亡”’“我”在幻覺中聽到威爾遜的聲音;“你已獲勝,我投降。而自此以往,你也死去——從世上,從天堂與希望中死去!你在於我之中——而在你所見我死之影中,也是你自身之死,看你把自己殘殺得多么徹底呀。”

創作背景

《威廉·威爾遜》中包含眾多的自傳色彩,文中提到的莊園學校就是坡曾經就讀的地方;主人公和坡的生日時間相同;兩者都喜歡賭博並最終被迫離校。這就解釋了用這部短篇小說分析坡的善惡觀的原因。坡把自己的人生投射在這部小說中,所以通過它,讀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坡的善惡觀。

人物介紹

“我”
《威廉·威爾遜》中的“我”代表的是本我,正如“我”的形象:專橫跋扈:“自然而然地,年紀比我大不了多少的都聽我擺布了”。厚樂奢侈:“我就此得到一筆旅費和一年花銷,這才能隨意過著嚮往已久的奢華生活”;荒淫放蕩:在羅馬的舞會上,“我”“急著想找到年邁昏庸的德·布羅里奧那位又年輕、又放蕩、又漂亮的夫人。”
威廉·威爾遜
暗中一直對“我”進行勸導、阻止的那個威廉·威爾遜則是人格結構中的最高層次—超我。他常在“我”作惡時趕到,對我的放縱予以揭露制止。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這篇故事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兩個威廉·威爾遜,相同的相貌,不同的品質。一個威爾遜是兩個威爾遜,兩個威爾遜又是一個威爾遜,既聯繫又對立,相反相成,象徵著一個人身上所存在的兩種不同的本性。“我”沉溺於根深蒂固的惡習,象徵著人性中向惡的一面,代表了人的本能的衝動。“我”的同名同姓者則潔身自愛,時時對“我”的惡習加以規勸,象徵著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代表了人性中一種更高層次的道德與法律的約束。
這個故事反映了愛倫·坡對人性的思索。愛倫·坡一生時乖運窘,歷盡了世態炎涼,受盡了人生的苦難,促使他對人性的善惡不斷地思索,在他的其他短篇小說中也表現了他對人性的探索,對人類精神本質的興趣。愛倫·坡“強調對人的內心活動,包括對人的下意識的開掘,並且直截了當地把自己的文學命題稱為心理學命題”。從《威廉·威爾遜》的結局可以推測出愛倫·坡對人性思索的結果。在最終的本能衝動與道德約束的鬥爭中,本能衝動占了上風,成為人格中的主宰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愛倫·坡對人性現狀的悲觀失望以及他的悲觀主義的世界觀。
“你勝利了,我輸了。但是,你也死去了—對這個世界來說,對於天堂來說,對於希望來說,你已經不復存在。我的死去,其實也就是你的死去,看看你是如何親手殺害了你自己。”這是威爾遜的替身在彌留之際的話語。通過這些遺言,可以看出威爾遜的自我反思:善的失去象徵著威爾遜的不復存在,象徵著著毫無希望,象徵著生存的無意義。善惡之間的爭鬥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響。這種爭鬥使得威爾遜關注自身的良知、人類的道義,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同時,這種反思使得讀者密切關注文中的善惡爭鬥,思考如何揚善從而避免靈魂的墮落,找尋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

藝術特色

愛倫·坡在《威廉·威爾遜》中廣泛地使用了象徵這一修辭手法來表現人格衝突這一主題。首先是人物的象徵意義:相互對立的兩個威廉·威爾遜分別象徵著思想意識的衝突,人格結構中的不同層次之間的衝突。主人公威廉·威爾遜象徵著人格結構中服從於享樂原則的本我,另一個威廉·威爾遜則象徵著服從於至善原則的超我,雙方的對立與統一象徵著人格結構的不同層次間的矛盾衝突與相互依存。在故事中另外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是布蘭斯比學校的校長,他既是學校的校長又是教堂的牧師,具有雙重的身份和雙重的人格,同時他還是多重人格的象徵。

作品影響

《威廉·威爾遜》是19世紀中在道德層面探討人類的弱點的傑出作品,將人的善惡兩面性的爭鬥一覽無遺的展示在眾人面前,在奇思妙想所營造恐怖的氛圍中探究人類的內心世界,展囂人類最原始赤裸裸的需要,暴露平時竭盡全力掩蓋的醜惡,造成善惡的衝突,帶給讀者在閱讀中得到放縱,同時反過來思考人類如同鏡中人的善惡兩面性,對於人類善惡的爭鬥題材的描寫,促使人們對自身進行反思,如何去使用自己的善,避免靈魂的墮落,關注善與惡、美與醜之間的鬥爭,上升對到人性的關懷。

作者簡介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生於1809年1月19日,逝於1849年10月7日,美國作家,詩人,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浪漫主義思潮時期的重要成員。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於世,他是美國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驅者之一,又被尊為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進而也被譽為後世科幻小說的始祖。他是第一個嘗試完全依賴寫作謀生的知名美國作家,從而導致貧困潦倒。
威廉·威爾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