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拿

威士拿

威士拿(Whistler,亦譯“惠斯勒”),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轄鎮之一,位處溫哥華以北約125公里的太平洋海岸山脈中。常住人口約9200人,是一個度假地區,擁有著名的高山滑雪和山地腳踏車場地,2010年冬季奧運會和2010年冬季殘奧會期間部分賽事在此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士拿
  • 外文名:Whistler
  • 面積:161.72平方公里
  • 人口:9824(2011)
景觀,歷史,

景觀

威士拿(Whistler),面積161.72平方公里,人口9824(2011),是世界知名的冬季滑雪勝地,曾協辦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地理位置:北緯50度7分15秒,西經122度57分16秒,距溫哥華125公里。其威士拿山(Whistler Mountain)和黑梳山(Blackcomb Peak)不僅是北美兩大滑雪場,而且是國際級的滑雪場地。
據說威士拿最初只是因為空氣純淨、景色宜人而被很多人視為療養勝地,每到夏季便會聚集很多肺結核病人在這裡療養,而冬天時鮮有遊客。有一家旅館的老闆卻覺得這裡的冬天比夏天美,便對一位每年夏天都來的老顧客許諾:如果他冬天來這裡度假,老闆將把夏天的房租免去。由此才開啟了威士拿的冬季繁華。

歷史

威士拿一帶原是士魁米希族和利魯艾特族原住民的聚居地。到了186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於這一帶進行勘測,並將威士拿所在的山峰命名為倫敦山(London Mountain)。連線彭伯頓谷和現今北溫哥華區的彭伯頓山徑於1877年貫穿,而捕獸者和淘金者則從1900年代起陸續抵達這一帶,並以於該帶聚居的旱獺所發出的哨音為該處取了“Whistler”這個非正式名稱。來自美國緬因州的Myrtle和Alex Philip 於1914年在阿爾他湖沿岸購入一塊面積10英畝的土地,並建立彩虹旅館,而太平洋大東方鐵路亦於同年抵達該處,該帶發展漸現雛形。
一批溫哥華商人於1960年成立了加拉博迪奧林匹克發展協會(Garibaldi Olympic Development Association,GODA),意圖將該處發展成滑雪區並爭奪1968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由於其基礎設施貧乏(包括缺乏通往溫哥華的行車道路),該處最終不敵卡加利,未能成為代表加拿大的候選城市。(法國格勒諾布爾最終獲得該屆冬奧主辦權。)
一條通往溫哥華的雙線行車道路於1964年開通,最初只是以碎石鋪設而成,後於1966年改以瀝青鋪設。倫敦山於1965年正式更名為威士拿山,滑雪區亦於翌年正式開放。[3]GODA於1965年再次向加拿大奧委會申請代表加拿大爭奪197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這次卻敗於班芙。[4](日本札幌最終獲得該屆冬奧主辦權。)
威士拿最終成功爭取代表加拿大爭奪1976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卻因同是代表加拿大的蒙特婁成功申辦同年夏季奧運會而落空,該屆冬奧主辦權亦於1970年由美國丹佛奪得。丹佛於1972年放棄主辦權後,國際奧委會曾建議將主辦權轉交威士拿,但於當年勝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選的社信黨上台執政後無法在相關事宜上達成一致,最後國際奧委會決定將主辦權轉交曾舉辦過1964年冬奧會的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雖然申奧失敗,但滑雪區一帶的房地產發展仍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區內仍然缺乏污水處理系統、消防隊和警隊等基本設備。省政府因此於1974年喊停區內的發展項目,好讓居民、區域局成員和省政府官員決定下一步去向。威士拿遂於1975年9月6日正式設為度假城鎮(resort municipality);此地區政府模式為國內首創。
威士拿構成溫哥華申辦2010年冬季奧運會計畫中的重要一環,而隨著溫哥華於2003年成功申奧,威士拿地區的準備工作也相繼展開。冬奧的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北歐兩項和跳台滑雪比賽於威士拿奧林匹克公園舉行;有舵雪橇、俯式冰橇和無舵雪橇比賽於威士拿滑行中心舉行;而高山滑雪比賽則於威士拿溪畔舉行。此外,2010年冬季殘奧會的冬季兩項、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賽事和閉幕式均於威士拿舉行。威士拿奧運和殘奧村於賽事期間有約2400名運動員、教練、訓練人員和職員入住;設施於賽事過後改建成住宅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