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飛(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姜飛(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姜飛,1971年生,河北昌黎人。文學博士。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承擔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傳播學》和《跨文化傳播學》教學任務。傳播研究室主任,“世界傳媒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World Media)主任。“中國傳播學會”(CAC,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秘書長。曾赴美國、北歐、加拿大等國家科研機構及大學訪學、交流,兼任美國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傳播系跨文化傳播研究課程GVF(Global Virtue Facult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飛
  • 出生地:河北昌黎
  • 出生日期:1971年
  • 職業: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 代表作品:《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傳播與文化》
個人簡介,專著,

個人簡介

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興趣:傳播學理論跨文化傳播、媒介話語、後殖民文化批評理論研究等。

專著

《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編:《海外傳媒在中國》(中國文聯出版社);合著:《網路傳播與社會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合著:《全球傳播大視野》(社科文獻出版社)。
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外社會科學》、《新聞大學》、《文藝理論與批評》、《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新聞年鑑》等學術雜誌發表論文多篇。在《光明日報》等媒體發表學術論文、專欄文章、新聞作品多篇。
部分課題研究:
1. 參與並完成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A類,“21世紀世界傳媒戰略格局研究”;
2. 參與國家社科規劃辦重大課題,“新型媒體的引導和管理”;
3. 參與國家社科規劃辦重大課題,“中外文化交流與比較”;
4.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B類,“跨文化傳播視點研究”;
5.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媒介話語:語言與意識的博弈》。
部分論文:
1. “民族意識的復甦還了美國原來的國家特性——評亨廷頓在《我們是誰:美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一書中的哀嘆”,《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2. “美國的傳播霸權及其激發的世界範圍內的文化保護”,《對外大傳播》2005年第4期。
3. “歐洲的文化保護意識及策略”,《對外大傳播》2005年第10期。
4. “東方學的變遷與美國當代東方學”,《光明日報》2004年11月30日理論版。
5. “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年第1期。
6. “後殖民時代的話語陷阱”,《河北學刊》2004年第4期。
7. “數字時代的文化傾銷”,《理論與創作》2004年第3期。
8. “2003年傳播學研究綜述”,《中國新聞年鑑》2004年卷。(合作)
9. “2004年傳播學研究綜述”,《中國新聞年鑑》2005年卷。(合作)
10. “後殖民視野中的‘第四世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11. “後殖民主義視野中的西方媒介”,《新聞與傳播研究》2003年第1期。
12. “全球化與新殖民文化”,《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3期。(合作)
13. “後殖民理論探源”,《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5期。
14. “馬克思主義與後殖民批評”,《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2期。
15. “‘皖南事變’中的《新中華報》”,《新聞大學》2000年夏季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