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學

妖怪學

《妖怪學》是199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井上圓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妖怪學
  • 國家:日本
  • 性質:怪異現象
  • 著作:妖怪學全集、日本妖怪學大全
  • 年代:明治十九年
  • 提出者:井上圓了
圖書簡介,簡介,妖怪的數量,外部的預警系統,妖怪與謫仙說,傳承妖怪與創作妖怪,

圖書簡介

“妖怪學”在日本是一門正正經經的大學問,井上圓了的《妖怪學全集》厚厚的6大卷,每卷700至800多頁,其中不少是他在日本一些名牌大學授課的講義;還有小松和彥編的《日本妖怪學大全》,收錄了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一批著名學者研究妖怪的論文,還共同擬定了一個題目“日本妖怪文化的建立和變遷的跨學科研究”。這些學者,分別從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文藝學、心理學、醫學等方面,對各種怪異現象進行全方位的探究。

簡介

最先採用“妖怪學”這個術語的,是在這方面研究卓有成效的、被譽為“妖怪博士”的哲學家井上圓了(現代日本著名佛教哲學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作涉及佛教、宗教理論、哲學、教育、倫理等諸多領域)。他在明治十九年(1886年)創建了“不思議研究會”,次年便以“不思議室主人”的名義刊行了他的《妖怪玄談》;1891年,妖怪研究會成立,然後到全國各地講演,蒐集各種怪談、怪異資料,並於1893年至1894年刊行了他的大作《妖怪學講義》,使妖怪學研究在日本流行起來。到了1923年,這一研究又出現了新的視點,江馬從歷史學的角度推出了他的《日本妖怪變化史》,通過對妖怪形象變化的分析,探討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社會存在變化的現象,得出古人認為怪異的“幻化物”,今人卻不一定認為是“妖怪”的結論。1936年,柳田國男又從民俗學的角度,研究這些怪異、怪談,發表了他的《妖怪談義》,他認為:妖怪和幽靈不同,妖怪是神淪落到凡間,出沒在曠野;幽靈則是附著於人身的陰魂。他們採集了全國的妖怪種目,於1939年出版了《全國妖怪事典》,從此對妖怪的研究,成了對民間信仰研究的一部分。爾後,還不斷有這方面的著作問世,如《都市百鬼夜行的見聞》(1994年)、《江戶時代東京怪異文化的創立與變遷》(1997年)、《世界妖精,妖怪事典》(2001年),真是碩果纍纍,並將其拓展至文學、戲劇、繪畫、音樂、雕塑、博物、歷史等領域。2000年,朝日新聞社還舉辦了《大妖怪展》,在京都,神戶、神岡、岐阜巡迴展出;2001年佐倉市國立民俗博物館還舉辦了《異界萬花鏡》的展覽,獲得了好評。他們認為,研究妖怪,實際上是為了研究人,研究人類社會。
現在日本,關於妖怪的傳說仍然不斷。在三重縣通往御在所岳的山腰上,就有一座廢棄的溫泉賓館,據說那裡經常鬧鬼,沒人敢住。在長野縣安縣曇野的山間,像那樣被荒廢的溫泉別墅多的是,有說是妖怪作祟的,有說是泡沫經濟造成的———那么泡沫經濟也是個“妖怪”了。“妖怪”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玩偶———在兒童的玩具堆里,在卡通片中,在各種祭典的儀式上,在歡慶新年的紅白歌會的賽事中,在田間地頭,都可見到“妖怪”的偶像,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妖怪的數量

日本境內據說有四百到六百種妖怪。形形色色,構成了日本文化豐富的內涵。究其源頭與分類,從中國道家擷取「物久成精」概念,造就了自然界各種動物或植物妖怪:而因魂靈附著在物體上而成妖者稱之為「付喪神」,如破碗、杯盤、油燈、紙傘皆可祟人;種種妖怪在午夜群集在大街上行走,謂之「百鬼夜行」。
就精神層面來說,妖怪的存在也反映了日本人的「恐懼」心理,隨著妖怪傳說的演變,造成「恐懼」的對象、面對「恐懼」採取的態度以及因應的對策,正好可以為日本人書寫一部黑暗心靈民族史。

外部的預警系統

妖怪雖然恐怖,但是在傳說當中倒是少見會直接奪取人性命的妖怪者,妖物作祟往往只會擾亂了百姓們的生活,對人們產生一定程度的「驚嚇」或「嚇阻」的作用。有時候妖怪等同於災禍,如出現單眼系妖怪意味著災病和火災的發生,這是因人們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找不到合理的原因解釋時,便以編織的妖怪傳說來合理化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因此妖怪也可以視為一種「外部的預警系統」。

妖怪與謫仙說

先民們對於「天狗吃月」的自然現象,也會感覺到恐懼,到了現代日全蝕、月全蝕已經是眾所皆知的天文現象,甚至可以用肉眼觀測日全蝕、月全蝕的地方,皆成為觀光勝地,大概是先民們所無法想像的。根據日本民俗學的創始者柳田國男的說法,妖怪是被貶到凡間的神明,這點與中國道家的「謫仙說」以及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天使與魔鬼」二元論不謀而合。
例如傳說中的「天狗」,據說就是因為犯了天條,被貶到人間成妖,。日本民間故事常出現的河童,最初也是被先民奉為河神,如中國古代的河伯之說,但是經過了時代演進,不僅容貌上有了改變,也從神的地位降格為妖怪,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河童》也反映了這個現實面,諷刺人類社會。

傳承妖怪與創作妖怪

在日本學界的研究分類,妖怪以形成原因粗分為和「傳承妖怪」「創作妖怪」兩大系統。古代傳說中的妖怪在民俗學當中多屬於「傳承妖怪」,必須具備實際的地名、人名以及確切的時間,並且至少流傳了兩個世代以上,才會被學界承認。像是《鬼太郎》、《靈異教師神眉》、《收妖童子》、《GS美神極樂大作戰》這些漫畫裡頭都有許多傳承妖怪的故事,值得參考。相對的,「創作妖怪」則是由作家或畫家為了諷刺當代人物創造的妖物(就好像中國的《封神演義》、《西遊記》等)。
他們透過文學的技巧,以寓言故事或是小說的形式書寫,公開發表的作品中杜撰出來提供文本閱讀趣味的妖怪,像是鼠男、貓娘、貓眼小僧、龍貓等。這些妖怪是受到著作權所保護,不在民俗學的研究範圍里,反倒是西方的比較文學當中經常把西方小說及電影創作的妖怪(像是吸血鬼、狼人、科學怪人)拿來進行文學比較或者是針對文化心理層面進行研究與探討。如《東海道四谷怪談》、《雨月物語》皆屬於「創作妖怪」的範疇。
時至今日,妖怪成為青少年次文化的主流,起因於漫畫、卡通、電玩、模型這些商品,帶動了妖怪文化的流行,例如收妖漫畫《幽游白書》、《魔力小馬》、《鬼神童子》、《犬夜叉》;和印度佛教有關的《三隻眼》、《孔雀王》、《明王傳》;少女漫畫《華夜叉》系列、波津彬子的《鏡花夢幻》、《雨柳堂物語》、今市子《百鬼夜行抄》,以及《河童之夏》、《滑頭鬼之孫》、《夏目友人帳》和《鬼太郎》等。
電玩之中以《真女神轉生》裡頭的妖怪最多,另外許多RPG(角色扮演遊戲)或是線上遊戲,也經常可見妖怪、怪物的出沒,新型態電玩中的妖怪,則以異形(外星生物)、生化妖怪和變種人為主流,看 來妖怪的時代似乎還沒結束,二十一世紀的虛擬空間裡,人與妖怪的 對決正方興未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