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村

女媧村

女媧村位於陝西平利。面積1.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女媧村
  • 外文名稱:New Nu Wa village
  • 別名:女媧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陝西平利
  • 面積:1.5平方公里
  • 人口:50000
  • 說明:女媧傳說而得名
女媧———美麗的神話傳說女媧村
女媧乃神話傳說中的上古神女,又稱女媧大帝,為華夏歷代子孫所敬奉。
相傳,遠古時洪水泛濫,天地不分,人類滅絕。上蒼有旨,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繁衍人類。女媧不從,提出若兩山之石磨滾落重合乃天意隨從。果然石磨重合,遂順從天意,伏羲、女媧兄妹婚配衍生人類。《漢書人表考》云:“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媧。”所以伏羲、女媧系兄妹之說應確信不疑。
河南南陽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刻中,有女媧捧月、伏羲捧日的圖騰;四川新津寶子山出土的漢代石棺畫像中,也有伏羲、女媧手舉日月的圖騰;山東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漢代畫像石刻中,有伏羲、女媧人身蛇尾相交的圖騰。這些石刻圖騰都體現了伏羲、女媧的“人頭蛇身”形象,而明代蕭雲從“離騷圖”中的女媧又是窈窕仙女,清代任伯年的“女媧鍊石”圖中,女媧則成為風姿綽約,楚楚動人的仕女。
《淮南子·覽冥訓》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焰不滅,水浩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補天即治水。“積蘆灰”是為了“止淫水”,“斷鰲足、殺黑龍”乃誅除水災時興波逐浪的水怪,而“鍊石補天”之石也是治水所用。
據五代蜀杜光庭《錄異記》記載:
“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媧廟,雲是摶土為人民之所,古蹟在焉;華、陝界黃河中有小洲島,雲是女媧墓。”據此所記,伏羲女媧兄妹繁衍人類之說早已普傳民間。
女媧山———傳說的極好印證
陝南平利縣城西15公里處有座海拔988米的女媧山,古稱中皇山,異峰獨秀,因後有女媧宮而得名女媧山。山上建有女媧廟,氣勢宏偉,殿宇紛繁。
商代,平利為大巴山區族落良國的封地;周初,良隨周武王伐紂滅商,故得襲封舊土,建都上良,平利仍屬良國統治。五代蜀杜光庭《錄異記》是最早記載女媧廟在平利的史料。房州即今毗鄰平利的湖北房縣,西晉時平利屬房州管轄,“上庸界”即現平利,故女媧廟在平利的歷史由來久遠。
唐李冗《獨異記》中“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的記載與當地百姓“滾磨為婚”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女媧山東北方向不遠處,現有一條山溝名叫“磨溝”,此溝因伏羲女媧兄妹“滾磨成婚”的傳說而得名至今。
《淮南子·天文訓》一文中“天柱折、地維絕……女媧斬鰲足撐天傾”的所謂“天柱”折斷後,天空就會坍塌下來,女媧於是“斬鰲足撐天傾”,用“柱子”將蒼天撐住。後來,女媧在南山采五色石煉之再“修天補洞”,並用金釘加固,今天才有了天空的五彩流雲和夜空繁星閃爍的天象。在安康東南距平利五六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名叫“天柱山”,據傳此山乃鰲足演化而來。
女媧鍊石補天的所在地也在如今的女媧山。女媧山地處秦嶺南端、大巴山北麓,位於陝、鄂、渝三省、市交界處,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為兵家必取之地。從女媧阻止炎黃之戰的地理位置上看,黃帝居於渭北黃龍,炎帝居於鄂西神龍架,女媧所在二者間的位置正是平利女媧山。
女媧廟所在山峰向南500米有座山叫“偏頭山”。據當地百姓講,當時女媧在鍊石之成後,奮力舉石補天,第一腳踏力過猛,將此山踏歪偏向山南一側,故得名“偏頭山”,相傳山上曾留下女媧的腳印。此山現為女媧山鄉七里村村民承包的責任林山,傳說中的腳印已被墾荒植樹。女媧第二腳踏向中皇山,將該山山頭西側夷為平地,後在平地上建起現在的女媧廟,中皇山因廟而又得名為女媧山。
平利女媧文化源頭考證
“又有作道,九君摶土作人處”劉林註:“作道”在今陝西平利縣東。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漢中志》(公元354年)
西城縣有女媧山、伏羲山:“拋錢之山,焚香氣泌合於此山”。
——唐《十道要錄》(公元801年?)
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媧廟,雲是摶土為人民之所,古蹟在焉。
——五代杜光庭《錄異記·卷八》(公元960年?)
平利,中下,武德元年以故吉安置,大曆六年省入西城,長安初復置。有女媧山、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四·地理志》(公元1060年)
西城、五鄉、衡口、平利二鎮。有伏羲山、女媧山古蹟。西城本為媯虛之地,伏羲山、女媧山,上有女媧廟。
——宋王存《元豐九域志卷一·金州》(公元1080年)
女媧氏乃立為女皇氏,治於中皇山之原,所謂女媧山也,山在金州之平利。伏羲山在西城。女媧山在平利。
——宋羅泌《路史·卷一·後記二·女皇氏》(公元1170年)
女媧山,在平利縣東三十里。舊有女媧氏祠,灌溪河發源於此山。
——明《明一統志·卷三四·漢中府》(公元1580年)
乾隆元年,平利縣令古灃奉詔敕修女媧廟並刊立《中皇山女媧氏廟碑》(公元1736年)
清鹹豐三年,陝西鹽法道文海奉旨刊立中皇山女皇氏聖皇之墓碑。(公元1853年)
清光緒12年,頭品官哈元祥奉欽命修女媧山女媧廟國道。(公元1887年)
乙酉年清明節女媧山舉行公祭女媧始祖活動
時逢清明,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正值登山踏青之佳期。為了緬懷始祖女媧,追憶歲月的滄桑,祭奠先人的偉績,溯尋歷史的源頭,特於公元二OO五年四月五日,農曆乙酉年清明節在女媧廟遺址舉行公祭女媧始祖活動。
女媧山——華夏聖母女媧的治所地,正緩緩地掀開她神秘的面紗,以她獨特的人文面貌,展示著中華遠古的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壯麗畫卷。隨著對女媧文化的進一步挖掘和升華,人們更加懷念和追憶這位人文祖母,女媧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藥、水、游”的發展戰略和平利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建設陝西生態經濟強縣”的奮鬥目標,加強對女媧文化的研究,積極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家園,弘揚女媧文化,提升女媧文化在平利的知名度,特舉行公祭活動。本次公祭始祖活動由“中國女媧文化研究會”和“中國平利女媧文化發展基金會”組織發起,由平利縣女媧山鄉人民政府承辦。
公祭活動的主要內容:①舉行祭祀活動;②“保護生態環境,弘揚女媧文化”的千人簽名活動;③保護女媧廟遺址,千人義務植樹活動;④“女媧山莊”和“木瓜山莊”兩戶農家樂的開業揭牌活動;⑤拯救女媧廟遺址的募捐活動。
女媧文化是陝西傳統文化的兩翼之一,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平利女媧廟是清代皇帝公祭人類始祖的聖地,我們竭誠地歡迎各界朋友及海內外華人、華僑能親臨指導,用我們一腔赤誠之心,來共同維繫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
神秘的女媧山期待您的到來!
女媧故里——陝西平利所在,在女媧上山建有女媧廟,相傳在女媧廟附近還有一座太子墓,相傳是漢代一位太子應疾病死後,所葬之處,女媧山風景秀麗,景色優美,歡迎大家前來旅遊觀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